图书介绍

参与型政治的崛起 中国网民政治心理和行为的实证考察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参与型政治的崛起 中国网民政治心理和行为的实证考察
  • 张明新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8004855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46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259页
  • 主题词:互联网络-影响-公民-参与管理-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参与型政治的崛起 中国网民政治心理和行为的实证考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国的政治文化、政治参与和媒体1

第一节 中国政治文化与实践:传统和当下2

一、中国传统的臣民政治文化:延续与变迁2

二、1978年以来中国民众的政治参与:特征与解释6

第二节 传统媒体、互联网与民众政治参与的变迁17

一、公民政治参与中的媒体角色17

二、中国网络政治参与的洪流24

第二章 “参与型政治”的理论来源与内涵37

第一节 政治参与和参与型的政治文化37

一、作为行动或实践的政治参与37

二、作为意识或观念的政治文化40

三、公民文化作为一种参与型的政治文化43

第二节 “参与型政治”的内涵46

第三节 “参与型政治”何以可能?51

一、互联网作为赋权手段52

二、互联网作为政治机会结构54

三、互联网作为动员结构56

四、互联网作为政治社会化渠道59

第三章 研究框架与研究数据61

第一节 研究框架61

第二节 研究数据64

一、数据来源64

二、样本概况68

第四章 网民政治参与的认知层面73

第一节 网民对互联网政治功能的认知74

第二节 互联网作为网民的政治认知渠道78

一、媒体接触和新闻性接触的整体状况78

二、互联网政治信息接触的多样化面貌82

三、网民基于互联网的重要时政议题认知86

第三节 网民政治认知中的关注度与精细加工88

第四节 互联网环境下各政治认知变量之间的关系92

第五章 网民参与中的政治效能感99

第一节 政治效能感的概念及其结构100

一、政治效能感为何至关重要100

二、政治效能感的概念与结构102

第二节 中国网民的政治效能感105

一、三种政治效能感的水平105

二、三种政治效能感的比较和相互关系111

第三节 政治认知因素对网民政治效能感的影响116

第六章 政治信任:网民政治参与的情感要素121

第一节 政治参与中的情感因素与信任122

一、政治情感的概念及其在政治参与中的作用122

二、政治信任作为一种政治情感125

第二节 网民政治信任的现状:多重指标分析128

一、总体政治信任指数128

二、党政机构信任指数130

三、官员不信任指数133

第三节 互联网政治认知与政治信任的关系137

第四节 网民政治不信任的网络表达142

第七章 “无形的政治”:表达作为政治参与行为153

第一节 表达性政治参与与网络空间的政治表达154

一、政治系统论中的表达性政治参与154

二、中国网络空间的政治表达:控制与反控制156

第二节 网上政治表达的水平、活跃者与沉默者162

第三节 网上政治表达的动力与阻力169

第四节 网络空间的民族主义表达174

第八章 网民的政治讨论:水平、网络与决定变量181

第一节 政治讨论的民主参与意涵及其在网络环境下的发展182

一、政治讨论的民主参与意涵182

二、网上的政治讨论:在商议民主视野下解读185

第二节 网民政治讨论的水平与网络188

一、网民政治讨论的水平:现状与比较188

二、网民政治讨论的网络:规模与结构193

第三节 网民政治讨论的决定变量197

第九章 网民的政治参与:现状描述与解释模型205

第一节 互联网时代的公民政治参与206

一、政治参与的概念与范畴206

二、互联网环境下的政治参与211

第二节 网民政治参与的基本现状215

一、自动参与216

二、动员参与222

三、积极参与者的规模与特征225

第三节 网民的政治认知、表达、讨论与参与:构建因果模型228

第十章 研究结论、讨论与展望237

一、研究结论237

二、讨论与展望239

后记24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