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面向创新型国家的产学研协同创新 知识边界与路径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面向创新型国家的产学研协同创新 知识边界与路径研究
  • 张学文,陈劲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4135596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31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242页
  • 主题词:产学研一体化-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面向创新型国家的产学研协同创新 知识边界与路径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研究背景2

1.1.1国际背景2

1.1.2国内背景7

1.2问题的提出9

1.2.1理论上的必要性9

1.2.2实践上的紧迫性12

1.3国内外研究现状14

1.3.1国外研究现状14

1.3.2国内研究现状17

1.4研究的意义18

1.4.1理论意义18

1.4.2实践意义20

1.5研究内容20

1.5.1研究的逻辑思路20

1.5.2研究的具体内容20

1.5.3研究的核心内容22

1.5.4研究的框架与流程23

1.6研究方法24

第2章 基于知识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相关理论26

2.1知识的经典理论27

2.1.1知识的定义27

2.1.2知识的经济属性: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30

2.1.3知识的类型: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32

2.1.4小结:知识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核心33

2.2大学和企业的知识组织论34

2.2.1企业知识理论34

2.2.2创业型大学:新型的知识组织37

2.2.3小结:重新界定产学研知识组织的边界39

2.3知识视角下产学研协同理论的演化40

2.3.1国家创新系统(NIS)40

2.3.2知识的新生产理论(NPK)46

2.3.3三重螺旋理论(TH)50

2.3.4小结:转向微观机制56

2.4产学研知识协同的最新文献57

2.4.1产学研跨组织合作观点57

2.4.2产学研知识互补的观点58

2.4.3学科视角下的产学研协同创新59

2.4.4产学研知识互动的模式59

2.4.5小结:超越传统理论61

2.5新的研究问题61

第3章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框架63

3.1产学研协同创新理论的演化63

3.1.1协同制造与开放式创新:协同创新的前范式63

3.1.2产学研协同创新:科技创新的新范式64

3.2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框架65

3.3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内涵67

3.4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本质:知识增值为核心68

3.5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组织与运行69

第4章 知识开放与独占:一种新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边界71

4.1产学研协同创新边界的新划分:知识边界的确立71

4.2知识开放:作为“科学共和国”的大学73

4.2.1大学的特性和边界73

4.2.2大学知识开放形态的演化77

4.2.3大学知识开放的治理机制82

4.3知识独占:作为“技术王国”的企业85

4.3.1企业的特性85

4.3.2企业的知识边界87

4.3.3企业知识独占的治理机制90

4.4知识协同:经济系统中的产学研合作95

4.4.1源于异质性的协同95

4.4.2知识的互补与交互96

4.5小结:结论与新的问题97

第5章 产学研知识协同路径模型的理论构建99

5.1研究命题99

5.2开放科学路径模型(OS)101

5.2.1开放科学的产生与实践102

5.2.2开放科学路径的基本原理105

5.2.3开放科学路径的运行机理114

5.3创业科学路径模型(ES)119

5.3.1创业科学模型的诞生与实践119

5.3.2创业科学路径模型的基本原理122

5.3.3创业科学模型的运行机理129

5.4小结:结论与新的问题132

第6章 产学研知识协同路径的实证研究134

6.1样本和数据来源134

6.1.1企业样本和数据135

6.1.2大学样本和数据137

6.2测量指标的选择139

6.2.1企业的测量指标140

6.2.2大学的测量指标146

6.3研究方法和模型:因子分析152

6.4企业测量的结果153

6.4.1基本的数据结构153

6.4.2基本的测量结果156

6.5大学的测量结果157

6.5.1基本的数据结构157

6.5.2基本测量结果160

6.6产业与大学测量结果的比较162

6.7小结:由美国经验转向中国163

第7章 中国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与政策设计164

7.1中国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演变历程164

7.2中国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绩效168

7.2.1开放科学路径的绩效169

7.2.2创业科学路径的绩效173

7.3中国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突出问题176

7.3.1开放科学路径的突出问题176

7.3.2创业科学路径的突出问题180

7.4促进中国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政策设计183

7.4.1政策设计的基本思路184

7.4.2政策设计的基本原则185

7.4.3具体的政策187

7.5小结196

第8章 结论和展望198

8.1主要结论198

8.2主要创新点204

8.3未来的研究与展望206

附录 相关数据208

附录1产学研知识协同路径实证测量企业层面的数据208

附录2产学研知识协同路径实证测量大学层面的数据210

参考文献21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