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学生物基础知识手册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龚秋红,郑鸿霖,李冠雄,李兆根编 著
- 出版社: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 ISBN:7159·911
- 出版时间:1984
- 标注页数:490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50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学生物基础知识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绪言1
第一部分 生物体的基本结构9
第一章 细胞11
概述11
一 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11
二 细胞的大小和形状12
二 构成细胞的化合物15
一 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15
第一节 细胞的化学成分15
第二节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21
一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21
二 真核细胞的结构和功能22
第三节 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34
一 细胞的分裂34
二 细胞的生长和分化39
一 植物组织40
第二章 组织、器官和系统40
第一节 植物的组织和器官40
二 植物器官和植物体的整体性43
第二节 动物的组织、器官和系统44
一 动物组织44
二 动物器官和系统46
第二部 分植物学知识47
第一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49
第一节 营养器官49
一 根49
二 叶55
三 茎64
第二节 繁殖器官70
一 花70
二 果实和种子77
第二章 植物的类群87
一 藻类植物87
二 菌类植物92
三 地衣植物98
四 苔藓植物101
五 蕨类植物103
六 种子植物106
第三章 植物群落111
一 什么是植物群落111
二 植物群落的组成和结构111
三 我国植物群落的地理分布112
第四章 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113
一 植物标本的采集113
二 植物标本的制作115
第三部分 微生物知识121
第一章 微生物及其类群123
一 病毒124
二 立克次体126
三 支原体127
四 衣原体128
第二章 微生物的代谢和繁殖129
一 微生物所需的营养物质129
二 微生物的呼吸作用131
三 微生物的繁殖132
第三章 微生物的培养和菌种保存134
一 培养基134
二 灭菌和消毒136
三 菌种的保存137
第四部分 动物学知识141
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143
第一节 原生动物门144
第二节 腔肠动物门148
第三节 扁形动物门152
第四节 线形动物门157
第五节 环节动物门161
第六节 软体动物门166
一 昆虫纲170
第七节 节肢动物门170
二 甲壳纲183
三 蛛形纲184
四 节肢动物门的特征185
第八节 棘皮动物门185
第九节 脊索动物门186
一 脊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186
二 脊索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比较187
三 头索动物的代表——文昌鱼188
四 脊椎动物亚门188
(一)脊椎动物的分纲188
(二)鱼纲192
(三)两栖纲196
(四)爬行纲202
(五)鸟纲205
(六)哺乳纲215
第二章 动物的基本特征229
第五部分 生理卫生知识231
第一章 人体概述233
一 人体的基本形态233
二 人体的基本结构233
三 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236
第二章 皮肤237
第一节 皮肤的结构和功能238
一 皮肤的结构238
二 皮肤的功能239
三 皮肤的再生240
第二节 皮肤的卫生保健241
第三章 运动系统241
第一节 骨胳242
一 全身骨胳概述242
二 骨的种类、结构和骨的生长244
三 骨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及其与保持正确姿势的关系246
四 骨的连结246
一 全身主要骨胳肌概述248
第二节 骨胳肌248
二 骨胳肌的形态、结构251
三 肌肉的特性252
四 肌肉的工作效率253
五 骨胳肌的协作与神经控制253
第三节 运动系统的锻炼和保健254
一 体育锻炼对运动系统的影响254
二 运动系统的保健255
第四章 循环系统255
第一节 血液循环系统256
一 血液256
二 心脏262
三 血管265
四 血液循环266
第二节 体育锻炼对心脏的影响269
一 提高心脏的收缩力量269
一 淋巴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270
第三节 淋巴系统270
二 提高心脏的适应能力270
二 淋巴的形成和内环境271
三 淋巴循环272
第五章 呼吸系统272
第一节 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73
一 呼吸道的结构和功能274
二 肺的结构和功能274
第二节 气体交换和呼吸运动275
一 吸入和呼出空气的成分275
二 气体交换和呼吸运动276
第三节 呼吸系统的卫生保健279
一 养成有关呼吸方面良好的卫生习惯279
二 体育锻炼对呼吸系统的影响279
第六章 消化系统280
第一节 食物的营养成分和作用280
一 蛋白质、糖类、脂肪、水、无机盐的作用280
二 几种主要维生素的功能、缺乏症及来源281
第二节 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82
一 消化和吸收282
二 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83
第三节 消化系统的卫生保健288
第七章 新陈代谢289
第一节 新陈代谢概述289
一 新陈代谢的概念289
二 酶289
第二节 物质代谢290
第三节 能量代谢290
一 食物的热量价290
二 基础代谢291
三 人体内物质和能量的消耗与补充291
四 体温292
第八章 泌尿系统295
二 肾脏和膀胱296
一 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96
第一节 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96
三 输尿管和尿道298
第二节 尿的形成和排出298
一 尿的形成298
二 尿的排出299
三 泌尿系统的卫生300
第九章 内分泌系统300
一 甲状腺、胰岛、垂体的位置、结构、分泌的激素和功能301
二 甲状旁腺、肾上腺、胸腺、性腺、松果体的位置和生理功能302
第十章 神经系统303
第一节 神经系统概述303
一 神经系统的组成303
二 神经元在神经系统中的分布概况303
三 反射和反射弧305
四 神经元的分类305
二 脊神经306
一 脊髓306
第二节 脊髓和脊神经306
第三节 脑和脑神经307
一 脑307
二 脑神经309
三 植物性神经309
第四节 高级神经活动310
一 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310
二 条件反射的建立311
三 人类高级神经活动的特征311
第五节 神经系统的卫生312
第六节 感觉器官313
一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概念313
二 眼——视觉器官313
三 耳——听觉器官316
四 皮肤、鼻腔和舌等处的感受器317
第一节 生殖319
第十一章 生殖和发育319
一 生殖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320
二 受精321
三 胚胎的发育和营养321
四 计划生育321
第二节 发育322
一 人体发育的分期322
二 青春期发育的特点322
三 青春期卫生323
第十二章 传染病324
第一节 传染病概述324
一 传染病的概念和特点324
二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和预防的一般措施325
三 免疫和预防接种325
第二节 传染病的预防327
第六部分 生命的基本特征329
概述331
一 新陈代谢的概念331
第一章 新陈代谢331
二 生物的能源332
三 生物催化剂——酶333
第一节 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336
一 水分代谢336
二 矿质代谢341
三 有机物和能量代谢345
一 体内细胞的物质交换355
第二节 动物的新陈代谢355
二 物质代谢356
三 能量代谢360
第三节 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363
一 同化作用的两种不同的类型363
二 异化作用的两种不同的类型363
第二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364
第一节 生物的生殖364
一 生殖的种类364
二 减数分裂与生殖细胞的成熟369
三 世代交替373
第二节 生物的发育377
一 植物的个体发育377
二 动物的个体发育379
第三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382
第一节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382
一 生长素382
第二节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387
二 其它的植物激素387
一 激素调节388
二 神经调节392
第四章 遗传和变异392
概述392
一 遗传、变异和遗传学392
二 几位著名的遗传学家393
三 研究性状遗传的基本实验方法394
一 遗传的物质基础396
第一节 生物的遗传396
二 遗传的基本规律409
三 性别的决定和伴性遗传432
四 细胞质遗传437
第二节 生物的变异441
一 基因突变442
二 染色体变异445
第七部分 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453
第一章 生命的起源455
第二章 生物的进化456
第一节 生物进化的证据457
一 古生物学上的证据——生物进化最可靠的证据之一457
二 胚胎学上的证据460
三 比较解剖学上的证据461
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463
一 植物进化的历程463
二 动物界的进化和人类起源463
一 用进废退学说467
第三节 生物进化学说467
二 自然选择学说468
第八部分 生态学473
第一章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475
一 生物与环境的密切关系475
二 生态因素475
三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477
第二章 生态系统478
一 生态系统及其结构478
二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480
三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483
四 生态平衡485
第三章 自然保护487
一 森林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保持自然生态平衡487
二 草原的利用和保护488
三 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488
四 自然保护区489
热门推荐
- 1549296.html
- 3206701.html
- 2705083.html
- 691226.html
- 3493886.html
- 2547710.html
- 1932400.html
- 2258703.html
- 64695.html
- 6244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566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116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617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2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462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188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493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605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339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68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