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会主义市场模式 管理均衡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社会主义市场模式 管理均衡论
  • 闻潜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ISBN:7500508522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353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6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社会主义市场模式 管理均衡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市场的一般性质9

一、引言9

二、市场与商品交换9

三、商品循环与货币运行11

四、商品价值的实现15

五、市场的科学内涵17

六、市场的基本属性18

七、市场的基本功能21

八、均衡调节与利益调节的关系27

九、我们和西方经济学的分界线30

第二章 市场的结构33

一、引言33

二、价值与市场价值34

三、市场价值的形成条件38

四、常量市场与变量市场42

五、价格与市场价格44

六、影响市场价格的基本因素47

七、调节市场价格的机制58

八、供给和需求62

九、影响供给和需求的基本因素66

十、调节供给和需求的机制70

十一、市场竞争75

十二、调节市场竞争的机制79

第三章 市场的类型84

一、引言84

二、市场类型的划分85

三、卖方市场89

四、卖方市场的运行98

五、买方市场101

六、买方市场的运行108

七、均势市场111

八、均势市场的运行120

二、市场均衡的科学内涵127

一、引言127

第四章 市场的均衡127

三、由市场价格调节而形成的市场均衡128

四、由供求调节而形成的市场均衡135

五、市场均衡对市场机制的制约作用140

六、市场的随遇均衡与管理均衡145

七、卖方市场的均衡148

八、买方市场的均衡154

九、均势市场的均衡163

第五章 市场与微观经济:运行环节172

一、引言172

二、微观经济及其依存性173

三、微观经济运行的市场约束180

四、市场约束下的企业生产决策183

五、评《短缺经济学》的中心思想189

六、市场约束下的企业资金循环192

七、市场约束下的企业动力转化196

八、市场的微观总体功能201

第六章 市场与微观经济:运行过程207

一、引言207

二、滞存与企业资金的循环208

三、供给-资源约束的实质209

四、供给-资源约束下的货币资金循环213

五、供给-资源约束下的生产资金循环218

六、需求-销售约束的实质223

七、需求-销售约束下的商品资金循环228

八、市场约束与企业资金的价值增殖233

九、市场约束下的企业资金总循环236

第七章 市场与宏观经济:调节体系243

一、引言243

二、市场对宏观经济的依存性243

三、市场在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体系中的地位245

四、宏观调节的实质248

五、宏观经济平衡的系统253

六、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的关系对生产和消费的关系的制约255

七、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关系对生产和消费的关系的制约265

八、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关系对生产和消费的关系的制约271

九、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平衡的基本标志275

十、市场在实现宏观调节中的总体功能278

第八章 市场与宏观经济:控制体系280

一、引言280

二、宏观控制的总目标和市场目标280

三、宏观控制的系统286

四、货币控制291

五、货币发行与资金价值增殖295

六、信贷资金控制298

七、财政资金控制302

八、工资政策控制306

九、价格政策控制308

十、宏观控制下市场机制的运转312

第九章 市场的目标模式316

二、选择社会主义市场模式的重要性316

一、引言318

三、社会主义市场模式的选择319

四、均势市场的优越性326

五、建立均势市场的主要条件329

六、建立均势市场的基本途径336

七、从卖方市场到均势市场的转化348

八、从买方市场到均势市场的转化34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