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
  • 郭为藩著 著
  • 出版社: 文景书局
  • ISBN:
  • 出版时间:1985
  • 标注页数:312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2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一、特殊教育的意义1

(一)「特殊」的意义1

(二)「障碍」的意义3

(三)教育治疗的意义5

(四)病态的类别6

(五)教育治疗与自我观念7

二、特殊教育的对象9

(一)特殊教育对象的扩大9

(二)英、澳、法、美、日等国家的规定11

(三)我国有关特殊儿童的规定14

(四)特殊儿童分类的新趋势15

(五)特殊儿童出现率17

三、特殊教育设施21

(一)特殊教育的型态21

(二)混合或隔离——没有答案的争论23

(三)特殊教育的完整体制24

附注27

参考资料29

第二章 特殊教育的历史背景31

一、西洋与日本特殊教育的发展31

(一)态度的转变31

(二)聋教育的起源32

(三)盲教育的起源33

(四)智能不足教育的起源38

(五)资赋优异教育的起源40

(六)伤残与病弱教育的起源40

(七)行为问题儿童教育的起源41

(八)日本特殊教育的起源42

二、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44

(一)盲聋教育的发展44

(二)各类特殊学校统计45

(三)点字的制订47

(四)智能不足教育的发轫52

(五)资赋优异教育实验的展开52

(六)肢体残障教育的推动53

(七)盲生混合就读与听障启聪班的实验53

(八)特教师资的培养机关54

(九)特殊教育法规的研订54

附注55

参考资料56

第三章 资赋优异儿童57

一、资赋优异的意义57

(一)有关名词的解释57

(二)创造力的性质59

(三)资赋优异的早期研究60

二、资赋优异儿童的心理特质62

(一)资赋优异儿童的认知特质62

(二)资赋优异儿童的鉴定64

(三)资赋优异儿童的人格特质68

三、资赋优异儿童的教育与辅导70

(一)资赋优异学生的辅导型态70

(二)资赋优异学生的教学原则73

(三)我国的资赋优异儿童教育实验74

附注76

参考资料78

第四章 智能不足儿童81

一、智能不足的意义81

(一)智能不足的定义81

(二)智能不足的成因84

(三)智能不足的分类90

二、智能不足者的行为特徵95

(一)智能不足者的认知能力95

(二)智能不足者的人格特徵98

(三)智能不足的鉴定100

三、智能不足儿童的教育与辅导103

(一)智能不足的教育目标与课程重点103

(二)轻度智能不足儿童的教学原则107

(三)中重度智能不足儿童的辅导重点111

(四)智能不足的预防与早期教育112

附注113

参考资料117

第五章 视觉障碍儿童120

一、盲童的适应问题120

(一)失明的意义120

(二)视力检查与视觉障碍的分类121

(三)残存视力与阅读方式123

(四)视觉严重缺陷的成因125

(五)视觉障碍儿童之鉴定128

(六)感官补偿的问题129

(七)盲人对阻碍物的知觉130

(八)视觉影像与感觉连带131

(九)语意不合现象132

(十)盲童的智慧及学力133

(十一)盲童的人格问题134

二、视觉障碍儿童的教育135

(一)视觉障碍儿童教育的内容135

(二)视觉障碍儿童教育的型态137

(三)盲童的阅读问题139

(四)盲童的语言指导141

(五)盲童的定向与行动训练142

(六)盲人生活环境布置144

(七)盲人的职业训练145

(八)弱视儿童教育146

(九)盲聋双重障碍儿童教育149

附注150

参考资料152

第六章 听觉障碍儿童154

一、听觉缺陷的认识154

(一)听觉缺陷的意义154

(二)听力测验的方法155

(三)听觉器官的结构156

(四)听觉缺陷的类型158

(五)听觉缺陷的出现率159

(六)聋童的心智能力161

(七)聋童的人格特质166

二、聋及重听儿童的语言教学167

(一)聋童的语言问题167

(二)手语的应用及其限制168

(三)口语的限制与并用法的应用170

(四)听能训练与发音练习173

(五)读话与说话训练174

三、聋及重听儿童的教育方式176

(一)启聪学校的教学设施176

(二)启聪班的教学设施177

(三)普通班中的重听学生178

附注178

参考资料181

第七章 言语障碍儿童185

一、言语障碍的性质185

(一)言语障碍的意义185

(二)言语障碍的类型185

(三)说话的生理基础186

二、语言障碍的诊断与矫治189

(一)语言异常的诊断189

(二)补救教学的原则190

附注192

参考资料193

第八章 肢体残障儿童195

一、一般肢体伤残儿童的适应问题195

(一)肢体伤残的类型195

(二)肢体伤残的出现率196

(三)肢体伤残与心理障碍197

(四)价值调整与自我接受199

(五)伤残儿童的情绪与社会适应201

(六)伤残儿童的人格类型202

二、脑神经损伤儿童的特殊适应问题204

(一)脑神经损伤的後果204

(二)脑性麻痹儿童的可能障碍206

(三)关於智力测量的争论208

(四)知觉与动作能力的研究210

(五)学习困难的症结212

三、伤残重建的程序213

(一)伤残儿童的教育213

(二)机能训练的内容217

(三)伤残儿童特殊教育的型态221

(四)伤残儿童的教育课程223

附注224

参考资料227

第九章 身体病弱儿童229

(一)病弱教育的意义229

(二)慢性疾病与心理适应230

(三)病弱的主要类型232

(四)癫痫病童的特殊适应问题235

(五)病弱教育的重点239

附注242

参考资料243

第十章 性格或行为异常儿童244

一、行为问题的性质244

(一)正常性的判定245

(二)问题儿童或问题环境246

(三)起始因素或衍发因素248

(四)自行应验的预言249

二、行为问题的类型152

(一)行为问题的症状252

(二)行为问题的分类254

(三)行为问题的诊断257

(四)严重情绪困扰的行为症状259

三、行为辅导与教育治疗261

(一)行为改变的原理261

(二)教学情境的结构化266

(三)行为辅导教师的人格品质268

附注270

参考资料272

第十一章 学习障碍儿童275

一、学习障碍的性质275

(一)学习缺陷的定义275

(二)学习障碍的类型279

(三)学习缺陷的行为特徵281

二、学习障碍的诊断与矫治282

(一)学习障碍的诊断283

(二)学习障碍的补救教学284

附注287

参考资料290

第十二章 特殊教育发展的趋向293

一、人文主义的教育信念293

二、多姿多采的教育型态294

三、审慎合宜的鉴别诊断296

四、回归主流运动中的教师角色298

五、特殊教育立法的推动299

附注303

参考资料303

附录一:主题索引307

附录二:西洋人名索引30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