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机械制造必备知识与管理技术一本通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江树基,江嘉宇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427056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61页
- 文件大小:55MB
- 文件页数:382页
- 主题词:机械制造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机械制造必备知识与管理技术一本通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机械转动基础知识1
1.1摩擦轮传动3
1.1.1摩擦轮传动的原理3
1.1.2摩擦轮传动的类型3
1.1.3摩擦轮传动的传动比3
1.1.4摩擦轮传动的特点4
1.2带传动4
1.3螺旋传动7
1.3.1螺纹的种类8
1.3.2螺旋传动的分类8
1.4链传动9
1.4.1链传动的传动比10
1.4.2链传动的类型10
1.4.3链传动的应用特点10
1.5齿轮传动11
1.5.1齿轮传动的传动比11
1.5.2齿轮传动的应用特点11
1.5.3齿轮传动的分类12
1.5.4齿轮传动的基本要求12
1.5.5标准直齿圆柱齿轮12
1.5.6斜齿圆柱齿轮14
1.5.7直齿锥齿轮15
1.5.8齿轮齿条传动15
1.6蜗杆传动15
1.6.1蜗杆传动的传动比16
1.6.2蜗杆传动的应用特点16
1.6.3蜗杆传动的基本参数17
1.7常用机构17
1.7.1平面连杆机构17
1.7.2凸轮机构18
1.8轴系零件20
1.8.1轴20
1.8.2轴承的分类及应用22
1.8.3联轴器的种类及特点26
1.9液压传动27
1.9.1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28
1.9.2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28
1.9.3液压传动中的流量、压力及其损失和功率计算28
1.9.4液压元件的分类31
1.9.5液压传动的优缺点32
1.9.6液压泵的图形符号与油管的应用33
1.10气压传动34
1.10.1气压传动的工作原理34
1.10.2气压传动的特点34
1.10.3气压传动的结构组成34
1.10.4气压传动的优缺点34
1.11液力传动35
1.11.1液力传动的分类35
1.11.2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特性及应用36
1.11.3液力偶合器的分类、原理与代号37
第2章 机械制造常用方法及流程45
2.1模具制作45
2.1.1模具术语释义46
2.1.2模具的分类46
2.1.3模具设计的原则47
2.1.4模具制造的要求47
2.1.5模具使用的要求47
2.1.6模具制造的工艺要求48
2.1.7模具的制造流程49
2.1.8模具的维护保养49
2.2铸造49
2.2.1铸造术语释义50
2.2.2铸造的分类50
2.2.3铸造模具设计的原则51
2.2.4铸造的工艺要求52
2.3热处理56
2.3.1热处理术语释义56
2.3.2热处理的分类57
2.3.3常用的热处理方法57
2.3.4常用的热处理工艺过程58
2.3.5热处理的安全操作规程59
2.3.6热处理的工艺流程59
2.4焊接59
2.4.1焊接术语释义60
2.4.2焊接的种类60
2.4.3焊接的主要特点60
2.4.4常用焊接方法的定义61
2.4.5常用焊接方法的特点与应用64
2.4.6焊接的注意事项65
2.4.7焊接件常见的质量问题66
2.5钣金、铆接66
2.5.1钣金、铆接术语释义66
2.5.2铆接的种类67
2.5.3钣金、铆接的四个步骤67
2.5.4现代钣金采用的工艺67
2.5.5钣金常用设备67
2.5.6钣金、铆接的工艺流程67
2.5.7钣金常见的物体形状68
2.5.8钣金冷作的步骤68
2.5.9钣金的放样方法68
2.5.10钣金构件表面交线69
2.6锻造69
2.6.1锻造术语释义70
2.6.2锻造的分类70
2.6.3锻造生产的特点71
2.6.4自由锻、模锻的优缺点71
2.6.5锻造工艺流程71
2.6.6锻造坯件质量计算公式和损耗计算公式72
2.6.7锻造生产常用的材料75
2.6.8热锻锻造的温度范围76
2.6.9锻件常见质量问题77
2.6.10锻造生产的注意事项78
2.7机械切削加工78
2.7.1金属切削加工术语释义79
2.7.2机床的分类79
2.7.3常用机床的类别代号80
2.7.4金属切削加工的特点80
2.7.5常见加工方法的切削运动80
2.7.6金属切削要素80
2.7.7金属切削液的种类及其应用81
2.7.8切削速度的计算81
2.7.9常用刀具的种类、材料及其选择82
2.7.10基准的种类和选择83
2.7.11夹具的分类和作用84
2.7.12常用机床切削加工方法85
2.8钳工87
2.8.1钳工术语释义87
2.8.2钳工的种类87
2.8.3钳工操作的基本内容88
2.8.4螺纹的分类和加工底孔直径的选择88
2.8.5铰孔时铰削余量及铰刀直径的计算89
2.8.6钳工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90
2.9装配90
2.9.1装配术语释义91
2.9.2装配的精度91
2.9.3常用的装配方法92
2.9.4机器的安装顺序原则93
2.9.5装配工艺的主要内容93
2.9.6装配工作的基本内容93
2.9.7装配的工艺流程93
2.10出厂试验94
2.10.1试验术语释义94
2.10.2产品出厂试验的内容94
2.10.3出厂试验应准备的工作95
2.11喷涂95
2.11.1喷涂术语释义95
2.11.2喷涂的目的96
2.11.3常用油漆的种类及性质96
2.11.4喷涂的工艺流程96
2.11.5喷涂的注意事项96
2.12包装运输97
2.12.1包装术语释义97
2.12.2包装的分类97
2.12.3机械产品包装箱的要求98
2.12.4运输术语释义98
2.12.5运输的种类98
2.12.6运输的意义99
2.12.7运输条件的要求99
2.12.8机械产品包装、运输工艺流程99
第3章 机械制造通用设备与刀具100
3.1模具生产设备100
3.2铸造生产设备101
3.3热处理常用设备102
3.4焊接生产设备103
3.5钣金、铆接生产设备104
3.6锻造生产设备105
3.7机械加工生产设备106
3.8钳工、装配工序设备108
3.9试验设备109
3.10喷涂设备109
3.11包装运输设备110
3.12机械制造常用刀具110
3.12.1刀具的分类111
3.12.2刀具材料的要求111
3.12.3常用的刀具材料112
3.12.4常用刀具112
第4章 机械制造通用量具及检测设备119
4.1量具及检测术语释义119
4.2机械制造常用量具的种类120
4.3计量管理的特性121
4.4计量器具的管理121
4.5计量器具的使用要求121
4.6常用量具122
4.6.1长度量具122
4.6.2角度量具123
4.6.3极限量规124
4.6.4表面质量测量器具125
4.6.5螺纹量具126
4.6.6齿轮量具127
4.6.7测微类仪器128
4.6.8表类仪器128
4.6.9测温度仪器128
4.6.10测振动仪器129
4.6.11机械式量具、量仪129
4.6.12测量噪声仪器130
4.6.13测量平衡值仪器131
4.6.14测量零件硬度值仪器131
4.6.15 理化检验设备132
4.7常用量具、仪器133
第5章 机械制造常用基础资料141
5.1国内标准代号及各国标准代号141
5.2机械传动效率143
5.3常用计量单位146
5.4常用单位换算148
5.4.1长度单位换算148
5.4.2面积单位换算149
5.4.3体积、容积单位换算149
5.4.4质量单位换算149
5.4.5速度单位换算149
5.4.6力的单位换算149
5.4.7力矩、转矩单位换算149
5.4.8功率单位换算149
5.5常用几何体的面积、体积及重心计算154
5.6金属材料158
5.6.1金属材料的性能158
5.6.2金属材料的分类160
5.6.3常用金属材料的性能与应用160
5.6.4黑色金属材料的涂色标记160
第6章 机械制造精度、公差配合的选用172
6.1精度、公差配合术语释义172
6.2公差与配合的选择173
6.2.1标准公差值173
6.2.2标准公差等级的使用范围173
6.2.3基孔制与基轴制的选择176
6.3常用加工方法公差等级的选择176
6.4轴与孔的配合特性177
6.4.1间隙配合177
6.4.2过盈配合177
6.4.3过渡配合178
6.5几何公差的符号及其标注179
第7章 机械制造表面粗糙度181
7.1表面粗糙度术语释义182
7.2测量表面粗糙度的常用方法182
7.3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183
7.4表面粗糙度的选用原则184
7.5表面粗糙度的应用184
7.5.1标注表面粗糙度的图形符号184
7.5.2表面粗糙度符号的含义185
7.5.3表面粗糙度参数值选用举例186
7.5.4常用配合表面的表面粗糙度的选择188
7.5.5表面粗糙度图形标注的新旧标准对照189
第8章 先进制造技术190
8.1先进制造技术的特征190
8.2先进制造技术的体系结构190
8.3先进制造技术的分类191
8.4先进制造的工艺技术192
8.5现代特种加工技术194
8.5.1激光加工194
8.5.2超声波加工195
8.5.3水射流切割加工196
第9章 设计与工艺管理技术197
9.1机械产品设计的原则197
9.2设计流程管理规程199
9.2.1计划阶段200
9.2.2方案设计阶段200
9.2.3技术设计阶段200
9.2.4试制、试验阶段200
9.2.5工业试运行阶段201
9.2.6投产以后阶段201
9.3机械零件设计的基本步骤和准则201
9.4产品图样设计管理技术201
9.4.1图样的发放、回收管理202
9.4.2图样的编号与标识管理202
9.4.3图样的标审202
9.4.4标准化审查的项目及内容203
9.4.5标准化审查的程序204
9.4.6标准化审查的办法205
9.4.7标准化审查人员的职责和权限205
9.4.8标准化审查的注意事项205
9.4.9标准化审查记录单206
9.5工艺文件设计管理技术206
9.5.1编制工艺文件的要求207
9.5.2工艺文件标准化审查的目的207
9.5.3工艺文件标准化审查的内容207
9.5.4工艺文件的管理208
9.6技术文件资料的管理208
9.7技术文件保密管理209
9.8合同技术转化管理210
9.9技术标准化管理211
第10章 生产计划管理技术214
10.1生产计划管理术语释义215
10.2生产计划分解管理215
10.2.1生产计划分解方式216
10.2.2生产计划分解管理的注意事项218
10.2.3生产计划制订流程219
10.2.4制订生产计划需准备的资料220
10.3生产计划实施执行管理220
10.3.1生产计划的实施管理流程221
10.3.2生产计划管理中的注意事项221
10.4生产计划的跟踪落实管理223
10.5生产工时定额管理225
10.5.1生产工时定额制订的原则225
10.5.2工时定额的制订方法225
10.5.3工时定额制订的管理流程226
10.5.4工时定额管理的要求226
10.6生产过程零部件的配套管理227
10.6.1外协件的配套管理227
10.6.2外购件的配套管理229
10.6.3企业各工序零件的配套管理229
10.7生产过程各部门之间的协调管理230
10.7.1各部门之间协调管理方式231
10.7.2各部门之间协调管理的注意事项232
10.7.3各部门之间协调的原则232
10.8推行精益生产管理模式233
10.8.1精益生产的原则233
10.8.2精益生产的管理流程234
10.8.3如何推行精益生产管理的模式234
10.8.4精益生产的特征和作用235
10.9生产过程ERP的管理236
10.9.1在生产活动中应用ERP管理236
10.9.2在数据分析中应用ERP管理237
第11章 生产物资供应管理技术239
11.1生产物资供应管理术语释义239
11.2采购文件管理239
11.3采购物资分类技术240
11.3.1按生产用途分类240
11.3.2按销售和运输分类241
11.3.3按日常用品分类241
11.3.4按重要程度分类241
11.4物资采购计划编制的原则与流程242
11.5物资采购合同管理243
11.6物资采购计划管理244
11.7合格供方的管理245
11.7.1合格供方的分类245
11.7.2合格供方的评定245
11.7.3合格供方的管理248
11.7.4供方的选定原则249
11.8采购的跟踪落实管理250
11.9物资进仓管理250
第12章 生产设备管理技术253
12.1生产设备管理术语释义253
12.2生产设备的台账管理254
12.3生产设备的精度保证要求258
12.4生产设备的维护保养259
12.5设备必须实行“三级”保养制度260
12.6机械设备的报废261
12.7设备管理流程261
12.7.1设备选购流程261
12.7.2设备安装工作流程262
12.7.3设备保养管理流程262
12.7.4设备维修管理流程262
12.7.5设备点检管理流程263
第13章 生产车间管理技术264
13.1车间月度生产计划管理265
13.2生产过程的工艺、工装管理266
13.2.1车间工艺管理267
13.2.2车间工装管理268
13.3生产过程的现场管理269
13.3.1生产现场管理的基本内容270
13.3.2生产现场管理实施的步骤270
13.3.3生产现场的管理方法271
13.4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274
13.4.1实施全面质量管理275
13.4.2生产质量检验管理276
13.4.3不合格品的管理279
13.5生产过程的安全管理282
13.5.1企业安全生产的危险源282
13.5.2危险源的管理283
13.5.3安全生产管理的措施284
第14章 质量管理技术286
14.1建立质量管理体系286
14.1.1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287
14.1.2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原则287
14.1.3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工作流程289
14.1.4质量管理体系术语释义289
14.1.5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作用291
14.2质量检验291
14.2.1质量管理检验方式、方法292
14.2.2进仓检验294
14.2.3过程检验300
14.2.4出厂试验、型式试验313
14.2.5质量检验记录分析报告316
14.2.6不合格品的管理318
14.2.7质量指标321
14.3计量管理323
14.3.1计量工作的任务324
14.3.2计量的分类324
14.3.3计量器具的管理325
第15章 合同、信息、售后服务管理技术329
15.1合同管理329
15.1.1合同管理术语释义330
15.1.2签订经济合同的基本原则和条款要求330
15.1.3合同管理的内容331
15.1.4合同管理的具体办法331
15.1.5合同管理中的常见问题332
15.1.6合同管理流程333
15.2市场信息管理333
15.2.1市场信息的分类333
15.2.2市场信息的收集方法334
15.2.3信息管理系统流程335
15.3售后服务管理335
15.3.1怎样做好售后服务的工作336
15.3.2售后服务的内容337
15.3.3售后服务的管理流程337
第16章 财务管理339
16.1财务管理概述339
16.2生产成本管理341
16.2.1生产成本核算的内容341
16.2.2生产成本计算的依据341
16.2.3生产成本管理流程344
16.3质量成本管理345
16.3.1质量成本分析345
16.3.2质量成本费用统计内容346
16.3.3质量成本管理的目的348
16.3.4质量成本管理的原则348
16.3.5质量成本分析报告351
16.3.6质量成本管理流程352
第17章 企业文化与创新、发展353
17.1企业文化353
17.1.1企业文化的特征353
17.1.2企业文化的内容354
17.1.3企业文化建设的方法355
17.1.4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355
17.1.5企业文化建设的层次内容355
17.2企业创新356
17.2.1企业创新的特点356
17.2.2企业创新的内容357
17.2.3企业创新的意义358
17.3企业发展358
17.3.1战略定位359
17.3.2发展思路359
17.3.3调整产品结构,开发新产品359
17.3.4完善各项管理制度359
17.3.5改进机制持续发展360
参考文献361
热门推荐
- 1873279.html
- 2996684.html
- 2443833.html
- 1935521.html
- 3416941.html
- 1131048.html
- 674906.html
- 2406510.html
- 2951773.html
- 38734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063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665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235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339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189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758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670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096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764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06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