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学报编辑学概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卜庆华等编 著
- 出版社: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 ISBN:7535513263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290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02页
- 主题词:社会科学学报-编辑工作(学科: 概论) 编辑工作-社会科学学报(学科: 概论) 自然科学学报-编辑工作(学科: 概论) 编辑工作-自然科学学报(学科: 概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学报编辑学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导论1
第一章 本质论18
一、学报编辑学建构的依据18
第一节 学报编辑学研究的对象18
二、高校学报的性质20
第二节 学报的功能24
一、理论教育的阵地25
二、学术研究的园地26
三、人才培养的基地27
一、书刊编辑工作的共同规律28
第三节 高校学报编辑工作的规律28
二、学报编辑工作的特殊规律30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31
第四节 研究学报编辑学的方法31
二、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32
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33
四、系统论、信息论与控制论相联系的方法34
一、学报是从书籍的范畴中分化出来的36
第一节 中国高校学报的历史渊源36
第二章 发展论36
二、学报是期刊的一个分支38
三、学报编辑产生的缘由41
四、学报是中国大学发展的产物44
第二节 中国高校学报的学术思想源流48
一、中国学术思想发展的几个时期49
二、中国传统学科的学术思想体系53
三、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的主要特征59
第三节 中国高校学报发展的历史进程62
一、初创期62
二、发展期64
三、兴盛期66
第三章 方针论69
第一节 学报编辑工作的“二为”方针69
一、社会主义编辑出版方针的提出69
二、社会主义编辑出版工作的性质70
第二节 学报编辑工作的目标75
一、学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75
的必要性75
二、学报怎样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78
方针82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及其理论基础82
第三节 发展和繁荣学报编辑事业的“双百”82
二、怎样正确地贯彻“双百”方针87
一、世界信息大潮对学报的影响96
第一节 信息革命与学报文献信息生产96
第四章 信息论96
二、学报信患生产的原理98
三、学报文献信息的生成与特点100
第二节 学报编辑的信息素质103
一、学报编辑的信息能力与信息域103
二、学报编辑的文摘意识与学报文摘机制107
一、学报信息反馈的含义112
第三节 学报信息反馈与调控112
二、学报信息反馈的功能114
三、学报信息反馈的原则117
四、学报信息反馈的方法121
第五章 流程论123
第一节 选题与组稿123
一、选题与组稿的内涵与外延123
二、学报选题与组稿的原则126
三、学报选题组稿的分类129
四、学报选题组稿的方法130
第二节 审稿的鉴识标准131
一、政治标准132
二、学术标准134
第三节 编辑加工137
一、推敲观点137
二、增删材料139
三、调整结构141
四、锤炼语言142
第四节 学报的装帧设计145
一、学报装帧设计的特点145
二、学报装帧设计的体现形式147
三、学报装帧设计的创新151
第六章 主体论152
第一节 学报编辑的主体性152
一、编辑工作主客体的辩证关系152
二、学报编辑的主体作用153
第二节 编辑主体的素质及能力154
二、道德品质155
一、政治思想155
三、业务能力157
第三节 编辑的主体意识160
一、创新意识161
二、超前意识162
三、时效意识163
五、竞争意识164
四、开放意识164
六、价值意识165
七、审美意识167
一、编者作者读者关系的规定性169
第一节 编辑过程的基本关系169
第七章 关系论169
支配作用170
二、编者作者读者的关系在编辑过程中的170
性171
三、编者作者读者在编辑学科领域的特殊171
二、相互制约172
一、相互依存172
第二节 编者作者读者是有机的整体172
三、相互促进175
一、角色效应是协同的基础185
第三节 编者作者读者的协同性185
二、编辑自适协调是拧成合力的保证187
一、标准189
第一节 标准与标准化189
第八章 标准论189
二、标准化192
第二节 学报编辑工作标准化的由来和发展195
一、旧中国大学学报的标准化196
二、新中国大学学报的标准化199
第三节 学报编辑工作标准化的具体内容202
一、学报出版管理的标准化202
二、学报编排的标准化204
第九章 文献论211
第一节 学报编辑学与文献学的关系211
一、文献与文献学211
二、文献学在学报编辑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215
第二节 对待文献的历史唯物主义态度217
一、坚持批判与继承的正确方针218
二、对不同学术流派的科学的历史的考察220
第三节 学报编辑应具备的目录、版本和校勘知识222
一、目录学223
二、版本学226
三、校勘学229
第四节 工具书的利用232
一、概说232
二、辞书举隅235
一、根据学报的性质进行管理240
第十章 管理论240
第一节 学报管理的主要特点240
二、根据学报编辑的活动方式进行管理242
三、根据学报服务对象的需要进行管理246
第二节 学报的组织管理247
一、建立主编负责制248
二、建立编辑岗位责任制250
三、建立编辑人员继续教育制253
第三节 学报的质量管理255
一、衡量学报质量的主要指标255
二、学报质量的评估258
三、学报质量的检验262
第四节 著作权管理及其它262
一、学报的著作权管理263
二、学报的档案管理和保密管理265
三、学报的财务管理267
第一节 未来学研究的兴起271
一、未来学研究的理论依据271
第十一章 未来论271
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未来的构想274
三、学报要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76
第二节 未来学报的预测278
一、内容单科化278
二、稿源双向化280
三、信息多量化281
四、语种多种化282
五、载体形式多样化283
六、编排电脑化285
七、管理现代化286
八、专职编辑学者化287
后记289
热门推荐
- 3579888.html
- 1028213.html
- 1663866.html
- 225078.html
- 3237349.html
- 952789.html
- 2828817.html
- 340375.html
- 3389205.html
- 17504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598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653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326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556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274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442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407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674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811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56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