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虚拟与现实 数字信息交流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虚拟与现实 数字信息交流研究
  • 吴志荣,胡振华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 ISBN:9787532628490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09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229页
  • 主题词:计算机应用-情报检索-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虚拟与现实 数字信息交流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数字信息与数字信息交流1

第一节 数字信息:概念、类型、特征1

一、数字信息的概念1

二、数字信息的类型4

三、数字信息的特征6

第二节 数字信息引发的哲学问题9

一、数字信息的生成方式和阴阳太极思想10

二、关于“虚拟”和“实在”12

三、“信息”的本体论地位14

四、信息悖论:一种值得重视的技术哲学观17

五、关于信息生态的研究19

第三节 数字信息交流20

一、信息交流的概念20

二、信息交流和人类文明23

三、数字信息交流引发的震荡32

第二章 数字信息交流的社会环境52

第一节 政治人文环境52

一、政治人文思想构成社会的意识形态53

二、政治人文思想决定了社会的法律法规和文化教育体系54

第二节 经济环境59

一、经济成本的构成59

二、“数字鸿沟”正在逐渐消失61

第三节 技术环境63

一、信息记录技术63

二、信息整序技术65

三、信息存贮技术69

四、信息安全技术72

五、信息传递技术75

第三章 数字信息交流的社会机制83

第一节 信息交流的社会机制84

一、信息交流的社会机制的含义84

二、信息交流的社会机制发展的历史回顾88

第二节 数字信息交流的社会机制94

一、传统社会机制的数字化发展95

二、纯数字型的社会机制96

第三节 影响社会机制发展的因素及发展的特点100

一、影响信息交流社会机制发展的因素100

二、信息交流社会机制发展的特点107

第四节 数字图书馆——一种概念需要澄清的社会机制109

一、解析唯技术主义的错误观点109

二、数字图书馆——一种数字信息交流的中介机构114

第四章 数字信息交流的模式117

第一节 数字信息交流的一般模式117

一、信息交流模式研究回顾117

二、数字信息交流的一般模式121

第二节 数字信息交流的中介机构126

一、中介机构的作用126

二、中介机构的分类128

第三节 基于数字图书馆的数字信息交流模式132

一、基于数字图书馆的数字信息交流模式132

二、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在中介作用上的比较141

第五章 数字信息交流的形式和障碍144

第一节 数字信息交流的构成要素144

一、数字信息交流的一般过程144

二、数字信息交流的构成要素描述145

第二节 数字信息交流的构成要素分析147

一、数字信息交流的概念模型147

二、常见数字信息交流方式中的要素分析149

三、数字信息交流的表现形式150

第三节 数字信息交流的障碍及对策155

一、知识产权因素给数字信息交流带来的障碍及相应对策156

二、符号体系因素给数字信息交流带来的障碍及相应对策158

三、信息技术以及软硬件设备因素给数字信息交流带来的障碍及相应对策165

第六章 数字图书馆:生存与发展167

第一节 业已存在的数字图书馆167

一、数字图书馆存在的要素分析169

二、数字图书馆的存在方式和管理模式172

三、数字图书馆存在的原因181

第二节 数字图书馆的生存策略182

一、坚持图书馆的核心价值183

二、重视新技术的应用186

三、提升知识控制能力187

四、改变传统的服务方式,进行互动服务平台建设189

五、实施数字资源的长期存取工作192

六、向数字图书馆联盟发展193

第三节 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趋势193

一、曾经的预测193

二、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分析195

参考文献203

后记20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