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史学思想会通 历史文献学思想卷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史学思想会通 历史文献学思想卷
  • 吴怀祺主编;汪高鑫,向燕南,周少川副主编;王记录著 著
  • 出版社: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1078158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348页
  • 文件大小:62MB
  • 文件页数:367页
  • 主题词:史学思想-中国;史籍-文献学-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史学思想会通 历史文献学思想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题记1

绪论 史学思想视野下的历史文献学思想1

一、中国历史文献学思想的发展历程1

二、中国历史文献学思想的特点及理论贡献21

第一章 文献、文献学与历史文献学思想34

第一节 文献与文献传承34

第二节 文献学的发展与历史文献学的架构41

一、中国古代的文献整理与校雠学41

二、文献学的提出及文献学学科体系的论争45

三、历史文献学的架构与思想趋向51

第三节 历史文献学思想的内容54

第二章 “信而好古,广收博采”:文献搜求和典藏的思想60

第一节 文献搜求与典藏的理念61

一、“读书为乐”的意识61

二、“遗金满籯,不如一经”的观念63

三、“藏书私秘,世代永保”的心态65

四、“以传布为藏”的思想67

五、其他一些藏书心态70

第二节 文献典藏的价值论73

一、“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典藏与资政教化73

二、“欲读书者,必先藏书”:典藏与读书治学78

三、“传先哲之精蕴,启后学之困蒙”:典藏与文化传承82

第三节 文献搜求与典藏的方法87

一、“盛聚”与“大厄”:对文献典籍聚散规律的总结88

二、求书之道92

三、措理之术97

第三章 “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文献分类叙录的理论104

第一节 “盖有目录,以为纲纪”105

一、弘道设教105

二、崇经重儒109

第二节 “辨章学术,考镜源流”112

一、“剖判条源,甄明科部”,“辨其真伪,核其异同”113

二、“推阐大义,条别学术异同”116

三、“类例既分,学术自明”119

第三节 “审正旧疑,详开新制”121

一、总结得失,评判优劣121

二、损益旧制,另开新篇123

第四章 “实事求是,订误存真”:文献校勘的观念133

第一节 对文献致误原因及形式的认识134

一、对文献致误原因的分析134

二、对文献致误通例的归纳137

第二节 丰富的文献校勘理论142

一、对校勘目的及校勘重要性的认识142

二、实事求是的校勘原则论146

三、段顾之争的若干问题及乾嘉时期校勘理论的发展154

四、对校勘家的要求162

第三节 文献校勘的方法与方法论169

一、“求古”与“求是”相统一的版本价值观169

二、校勘的方法及方法论173

第五章 “疑古惑经,正讹考信”:文献辨伪的思考180

第一节 中国古代疑古辨伪思想的发展181

一、“考信于六艺”与“疾妄求实”181

二、“疑古惑经”184

三、“考信求真”187

第二节 中国古代疑古辨伪的思想成就190

一、对伪史、伪书等产生原因的论述190

二、对作伪手法、作伪类型以及辨伪原则的分析194

三、对伪书范围、类例及复杂性的认识197

四、对伪书价值的评判200

第三节 作者、文本及流传:中国古代文献辨伪的方法体系203

一、作者205

二、文本207

三、流传211

第六章 “传注训解,疏通疑难”:文献阐释的特色215

第一节 中国古代文献阐释的发展及特点216

一、“我注六经”与“六经注我”216

二、“言意之辨”与“疏不破注”221

三、义理阐发与训诂考据225

四、中国古代文献阐释的特点228

第二节 中国古代文献阐释的理论230

一、文献阐释的必要性231

二、文献阐释的目的233

三、文献阐释的可能性235

四、文献阐释的原则237

第三节 中国古代文献阐释的方法及方法论245

一、以训诂注疏为主的文献阐释方法246

二、以义理发挥为主的文献阐释方法250

三、训诂注疏和义理发挥两种方法的融合254

第七章 “求实致用,证经考史”:金石学与文献考证的成就258

第一节 金石分类的思想260

一、对金石学研究对象的认识260

二、对著录体例的探讨263

三、对金石分类的探索267

第二节 金石义例之学269

一、金石义例的重要性270

二、关于历代金石义例的论争273

三、对金石义例的探求277

第三节 与经史相表里281

一、金石与文献考订281

二、金石与教化经世289

三、金石与文字正定294

第四节 金石证史的观念对20世纪历史文献研究的影响296

一、金石证史、考古资料与二重证据法296

二、简帛佚籍与文献研究的新局面301

第八章 数字化时代古籍整理的理论与方法305

第一节 数字化:古籍整理的新方式305

一、古籍数字化成为古籍整理的必然趋势306

二、数字化时代古籍整理方法的变革310

三、古籍数字化需要注意的问题318

第二节 数字化时代古籍整理观念及相关学科的新变化321

一、古籍整理观念的新变化321

二、古籍数字化与文献学相关学科的发展327

本卷主要参考文献33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