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写作故事精选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写作故事精选
  • 赵锦能编著 著
  • 出版社: 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
  • ISBN:7541518182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329页
  • 文件大小:7MB
  • 文件页数:348页
  • 主题词:写作学 写作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写作故事精选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成功皆从勤奋始1

成名成家皆从勤奋起步3

谈迁——三十六载著《国榷》4

汪中——始由书佣成学者5

孙诒让精心释《周礼》6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7

吴敬梓与《儒林外史》8

曹雪芹与《红楼梦》9

左思引发“洛阳纸贵”11

博学和尚苏曼殊12

列宁靠自学获大学毕业证书13

林纾靠两张桌子成名14

马克思写《资本论》代价知多少15

钢铁是这样炼成的16

《浮士德》——一部写了60年的书17

斯诺与《西行漫记》18

伏契克与《绞刑架下的报告》20

狄更斯一跃成作家21

巴尔扎克终身雄心不渝22

阿西摩夫的第二百部作品24

惠特曼与《草叶集》25

车尔尼雪夫斯基在牢房著书27

江郎何以“才尽”?28

艾思奇的治学“秘诀”29

呕心沥血著佳作31

李贺呕心沥血著诗作33

文天祥奋笔疾书《正气歌》34

蒲叶抄书成大器36

深受司马光敬重的一个人37

鲁迅这样提醒自己39

艾芜——把墨水瓶挂在脖子上的人40

巴金头上总悬着一根鞭子41

黄兴的《笔墨铭》42

郭沫若成名之前43

琼斯割破血管写诗稿44

海涅搏击死神的召唤45

胡安娜剪美发46

克里西的七百四十三张退稿单47

涅克拉索夫的挫折与机遇48

雨果为何把头发剪去一半?49

“巴尔扎克先生不在家”50

巴尔扎克幻觉惊朋友51

托尔斯泰很善于运筹时间52

列宁用牛奶写书54

《资本论》的稿费与四十年工资之比55

福楼拜的窗户与渔夫们的灯塔56

莫里哀——生命结束在舞台上57

谢甫琴柯的《靴筒诗抄)58

文思来自细观察59

曹植的七步诗从何而来?61

李贺写诗不在屋里却在屋外62

李清照雅趣长才思63

苏东坡与《鹧鸪鸡》64

蒲松龄巧取写作素材66

陶宗义随手记录汇鸿篇67

林黛玉传授的“诗法”对不对?68

卓别林向流浪汉寻灵感69

狄更斯的成功源于深厚的生活底子70

果戈理写信索要故事71

巴尔扎克偷偷跟踪行人72

像农民一样的作家73

凡尔纳的“写作公司”74

欧阳修评说也曾出差错75

鲁迅默写一挥而就76

劳动号子的启示77

鲁迅为何没写这部书?78

俞伯牙与《高山流水》79

苏东坡菊前露丑80

佃户讥笑《斗水牛图》81

高则诚亲口吃糠82

孔雀起飞举错脚83

十竿共一叶,天下无此竹84

李时珍实地考察除差错85

书生卖弄“渊博”出错误86

恩格斯“请求鸭嘴兽原谅”87

《狂人日记》主人公的原型88

约稿的艺术90

福楼拜的写作“秘诀”91

高尔基的写作“秘诀”92

构思立意巧布局93

“踏花归去马蹄香”的三种构思与立意95

张僧繇画龙不点睛96

徐悲鸿出的一道画题97

“蛙声十里”不见蛙98

宋徽宗为何盛赞月季花图99

画松需画柏竹梅吗?100

一群骆驼与两只骆驼101

戈雅给博士画像102

野渡无人舟自横103

照猫画虎哪像虎?104

多余的缰绳105

黄鹤楼上李白罢笔106

搞艺术创作应借助想像107

罗西尼为何频频脱帽?108

附庸风雅闹笑话109

外国朋友砍“尾巴”110

柯蓝写作善构思111

王勃撰文重腹稿113

曹禺五年构思一剧本114

巴尔扎克为一个名字思索两年115

陶元庆一气呵成《大红袍》116

小仲马始终不肯改《私生子》的结尾117

郑板桥受启“人各一体”118

倒过来试试如何?119

是刘三姐还是刘三妹?120

语序颠倒,意思大不一样122

生搬硬套卖核桃124

肚里没“货”,写作比生孩子还痛苦125

鲁迅的记忆力126

托尔斯泰的记忆力127

马克思的记忆“秘诀”128

郭沫若为何严重失眠?129

杰克·伦敦海上泛舟著新作130

千锤百炼锻佳篇131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133

林花著雨胭脂×134

身轻一鸟×135

语不惊人死不休136

“推敲”一词的由来137

韩愈断句,掷地有声138

过路人为死者改诗140

王安石妙笔写春风141

逸马杀犬142

欧阳修千锤百炼著佳作143

王贞白一字交好友144

黄庭坚一句六改145

苏轼撰文日锻月炼146

汤显祖哭了147

欧阳修教人作文148

陈毅改诗诗味浓149

鲁迅著文字斟句酌150

郭沫若费尽心思改一字151

罗丹痴迷工作忘记客人152

编辑的驳斥153

新华社的“练笔运动”154

美联社对词语选择的十条规定155

语妙方可惊人156

曹操为何毁新作?157

马克思三改其稿158

毛泽东写诗作词精益求精159

周恩来谈写书161

郭沫若妙手改诗162

再删一回163

米芾三天琢一字164

福楼拜每页稿纸只写一行字166

托尔斯泰倾注心血写开头167

《复活》是怎样改出来的?169

郑板桥改呈词170

书生卖菜171

一句话小说172

周兴嗣巧编《千字文》173

语言艺术见高深175

刘知几与陈骙的写作观177

潘独鳌搬弄词藻受指责178

曾国藩狡用词序骗皇上179

小秋香以物代言拒唐寅180

句式巧变换,平淡显高深181

一字弄混,折将又损兵182

傻女婿拜寿183

追求生造“涩文”的樊宗师185

爱用生僻字的“老学究”林釴186

“文朝”、“丈庙”两相宜187

秀才买柴为何未成交?188

秀才念信不懂装懂189

张冠李戴只因一个“的”190

老先生到底该叫什么名?191

卖茶博士非博士192

老人作古“驾返瑶池”194

用词不当,找对象变成找敌人195

鲁迅的终告196

郭沫若重视修辞运用197

太阳出海——巴金是这样描写的198

老舍谈语言技巧199

斯大林纠正士兵用词200

高尔基只为一字放弃看马戏表演201

福楼拜如是说202

契诃夫的精言妙语203

写诗作联有奥妙205

少年敢改圣人诗207

村妇妙对富家少爷208

小孔融巧戏大夫209

小魏源随口对举人210

小解缙才露锋芒211

小书童巧对老秀才212

杨升庵少年显才华213

老中医巧用药名作对联214

伍子胥以谜对谜答国相215

穷秀才巧改对联惩权贵216

佛印和尚巧对苏小妹217

秦少游猜谜218

苏小妹三难新郎219

“二苏”对联谁句优?220

解缙以联戏员外221

萝卜对子222

兄弟妙对224

王羲之巧变新春对联225

巧改通告为格言226

一副对联成姻缘227

两学生触景生妙句228

秀才即兴作妙联229

秀才迷路,应对方得出深山230

秀才贺寿231

三十年后巧对名联232

老叟巧出题一道,难倒县令西门豹233

文字游戏见巧思234

欧阳修妙句作答两兄弟235

乾隆嘉奖对联人236

纪晓岚对绝对237

墓前一副对联,隐括韩信生平238

主考官考场悬联示严明239

妙联征服李梦阳240

郑板桥以联断案判是非241

郑板桥吟诗退小偷242

何秋辇作联嘲笑别字先生243

农夫出联难宰相,侍女一语成妙对244

妙对慑群魔245

五百谷巧改矛盾谜246

邓小平巧作嵌字联247

赵赤坪妙联回击伪县长248

华罗庚妙对倾四座249

陈毅回乡写春联250

萧三作联留附言,郭沫若应对联生辉251

局长改诗252

作文锻句贵虚心253

林黛玉“获奖”之后255

雕刻家戴逵垂帘听议论256

欧阳修备酒寻良师257

欧阳修求教下属258

辛弃疾遍请客人“摘其疵”259

袁于令请教冯梦龙260

杨万里褒奖小官吏261

“半字师”的由来262

列宁——谦逊的作者263

毛泽东请秘书改稿264

郭沫若的“一字之师”265

吴玉章受启小同志267

梅兰芳求教老戏迷268

袁枚虚心改诗269

高尔基请青年作家批评自己的作品270

托尔斯泰向监狱看守请教271

果戈理焚稿272

普希金的成就源于保姆273

屠格涅夫自己损害自己274

石头包裹275

艾芜南行途中谈语言276

杰克·伦敦这样积累词汇277

阿莱汉姆与《后母娘的词汇》278

莎士比亚的两万个词汇从何而来?279

技巧才华见品行281

两个书法家谁更高明?283

李清照丈夫的“佳句”284

蒲松龄巧抗圣旨285

以“粗”自谦,反显丑陋286

昏官断案287

用词不恰当,客人全走光288

张之洞忌用外国名词289

黄胄画驴遭罪290

老舍的幽默291

欧·亨利的艺术追求292

大仲马机智作答293

文章写就先朗诵294

爱用比喻的惠子295

这样的比喻恰当吗?296

蔡邕倒履迎贤才297

陈子茂不惧权贵以文取士298

晏殊重才不重名299

田汉慧眼识戴不凡300

爱迪生办报301

徐特立巧诱“恶作剧”302

巧用标点文生辉303

祝枝山戏员外305

徐文长巧用标点306

标点救命307

迎春条幅308

王二插牌309

一副对联使财主大喜大怒310

私塾先生巧改标点赢官司311

鲁迅以标点符号对付书商312

一个标点定冠军313

标点的妙用314

编辑回信——只寄标点来315

反复思考只为一个逗号316

采访报道学问多317

同是一般物,为何两样味?319

“马虎”的来历320

“想当然”的来历321

队长叫工322

“豆腐”和“斗虎”323

新闻记者抢新闻324

记者在“一刹那”时该怎么办325

对着枪口按下的快门326

后记32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