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灌县聚源乡志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四川省灌县《聚源乡志》编写领导小组编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82
- 标注页数:145页
- 文件大小:54MB
- 文件页数:16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灌县聚源乡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建置沿革1
第一章 古导江铺的建置1
第二章 新场、聚源的得名1
第三章 清代的建置沿革1
第四章 民国时期的建置沿革2
第五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建置沿革2
第二篇 地理4
第一章 位置、疆域4
第二章 地貌、水系4
第三章 土壤5
第四章 气候5
第五章 物产6
第六章 自然灾害7
第七章 大队及主要地名7
第八章 人口10
第三篇 政治17
上篇17
第一章 民国时期的政权机构17
第一节 乡政权机构17
第二节 乡民代表会18
第二章 民主革命时期的政治18
第一节 辛亥革命在聚源18
第二节 防区制和联保制时期的聚源乡18
第三节 国民党、三青团在聚源的组织19
第四节 群众的抗暴斗争20
第五节 中共地下党在聚源的革命斗争20
第六节 抗日战争时期的聚源乡21
第七节 解放前夕聚源的政治局面21
下篇22
第三章 聚源解放后的政权建设22
第一节 乡政权机构22
第二节 乡人民代表大会23
第四章 建国三十二年的政治25
第一节 征粮和平息叛乱25
第二节 建立农民协会25
第三节 减租退押、清匪反霸26
第四节 土地改革26
第五节 抗美援朝33
第六节 统购统销33
第七节 肃反、镇反、整风、反右37
第八节 人民公社化和大跃进运动37
第九节 纠正农村中“左”的错误38
第十节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39
第十一节 十年内乱41
第十二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43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及群团组织的建立和发展45
第一节 党的组织建设45
第二节 共产主义青年团47
第三节 工会47
第四节 贫下中农协会47
第五节 妇代会47
第六节 工商联合会48
第六章 民兵建设与政法、民政48
第一节 民兵武装48
第二节 治安保卫49
第三节 司法调解49
第四节 民政工作50
第四篇 农业51
第一章 农业自然条件和发展概述51
第二章 民国时期的农业51
第三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的农业管理体制53
第四章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54
第五章 农业(种植业)56
第一节 概况56
第二节 粮食作物57
第三节 经济作物57
第四节 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62
第五节 选育、引进和推广良种64
第六节 化肥的使用65
第七节 植保工作65
第八节 农业耕作技术的改革66
第六章 林业及其它多种经营66
第一节 林业66
第二节 栽桑养蚕67
第三节 花果园67
第四节 养鱼67
第五节 养蜂68
第七章 畜牧业68
第八章 水利和农田基本建设70
第一节 水利70
第二节 农田基本建设72
第九章 农机、沼气73
第一节 农具改革、农业机械化的发展73
第二节 沼气73
第十章 公社的经营管理和农民生活的改善74
第一节 人民公社的经营管理74
第二节 农民生活的改善77
第十一章 建国后聚源乡农业的先进单位和知名人士78
第五篇 社队企业79
第一章 民国时期聚源乡的手工业79
第二章 建国后社队企业的发展80
第三章 水力发电80
第一节 黄鹤电站80
第二节 电管站81
第四章 农机五金82
第一节 农机站82
第二节 五金厂82
第三节 农具厂83
第五章 建筑运输83
第一节 建筑业83
第二节 运输业84
第六章 轻工服务85
第一节 轻化厂85
第二节 制鞋厂85
第三节 服装厂85
第七章 加工酿造86
第一节 油厂86
第二节 蚕茧站86
第三节 贵妃曲酒厂86
第八章 园艺87
第一节 园艺场87
第二节 知青农场87
第三节 三坝大队果园87
第六篇 交通邮电88
第一章 交通88
第一节 清代的驿道和驿站88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公路和小道88
第三节 建国后的交通88
第二章 邮电89
第七篇 财贸金融91
第一章 民国时期聚源的商业91
第二章 建国后的国营商业和供销社92
第一节 供销社的建立和发展92
第二节 供销社的下属机构93
第三节 粮食局聚源仓库94
第四节 聚源食品站94
第三章 财政税收95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赋税95
第二节 建国后的财政税收95
第四章 农村金融97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金融状况97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农村合作社97
第三节 建国后的农村信用合作社98
第八篇 教育100
第一章 清末的私塾、义馆100
第二章 民国时期的教育概况100
第一节 中心国民学校100
第二节 保国民学校100
第三章 建国以来教育事业的发展100
第一节 扫盲教育104
第二节 小学教育104
第三节 民办教育107
第四节 中学教育107
第九篇 文化和古迹遗址109
第一章 文化109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文化概况109
第二节 建国三十二年来的文化事业109
第二章 古迹遗址109
第一节 古导江县遗址111
第二节 迎祥寺和杨妃池111
第三节 司马相如墓道碑和聚源场其它庙馆114
第十篇 医药卫生116
第一章 民国时期的医药卫生概况116
第一节 中药店铺116
第二节 中(草)医生117
第三节 瘟疫117
第二章 建国三十二年来的卫生工作117
第一节 公社医院117
第二节 合作医疗与赤脚医生118
第三节 妇幼保健118
第四节 卫生防疫118
第三章 计划生育118
第十一篇 社会121
第一章 民国时期聚源的社会概况121
第二章 民国时期的社会组织122
第一节 袍哥、青帮122
第二节 宗祠123
第三节 行会123
第四节 慈善会123
第三章 民国时期的社会风俗124
第一节 旧礼俗124
第二节 场期、庙会125
第四章 社会主义新风尚逐渐形成125
第十二篇 人物126
第十三篇 拾遗134
第十四篇 大事年表138
编后记145
热门推荐
- 3127454.html
- 2412164.html
- 3553223.html
- 2183932.html
- 3150579.html
- 954777.html
- 3873998.html
- 3158840.html
- 2321349.html
- 35209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906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184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920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347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481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45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959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089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623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86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