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香港中学文学教学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香港中学文学教学研究
  • 姚素珍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 ISBN:7540663243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54页
  • 文件大小:122MB
  • 文件页数:481页
  • 主题词:汉语-教学研究-中学-香港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香港中学文学教学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一、文学教育的历史机遇2

二、选题的性质及意义7

三、本书的内容架构10

四、本书的价值与突破11

第一章 香港中学会考中国文学科课程的产生、演变和发展1

第一节 香港文学教育的背景5

一、香港的社会文化环境对文学发展与中文教育的影响5

二、香港的文学发展、文艺思潮与文学教育的关系12

三、语文和文学分科的论争25

第二节 中国文学科的提出、雏形与考试课程的颁布41

一、中国文学科的提出41

二、中国文学科的雏形44

三、会考中国文学科考试课程的颁布47

第三节 语文、文学迷失的第一代中国文学课程(1972—1977)51

一、课程性质与目标52

二、课程内容与教材54

三、教学方法与原则56

四、学习评估与考试58

五、课程反思——文学教学目标的迷失60

第四节 学术取向的第二代中国文学课程(1978—1989)61

一、课程性质与目标62

二、课程内容与教材63

三、教学方法与原则71

四、学习评估与考试73

五、课程反思——学科知识体系与文学史教学的迷失76

第五节 文学作品取向的第三代(现行)中国文学课程(1990—现在)80

一、课程性质与目标81

二、课程内容与教材82

三、教学方法与原则91

四、学习评估与考试92

五、课程反思——文学作品与文学常识教学的迷失97

第二章 从个案的典型分析来看目前香港中学中国文学教学的现状112

第一节 个案研究设计112

一、研究问题的基本架构112

二、研究对象的选择与确定115

三、资料的搜集与分析118

第二节 香港中学中国文学教学的本质和基本特征127

一、课前计划阶段127

二、课堂教学阶段137

第三节 香港中学会考中国文学科教学个案的典型分析187

一、“意到笔随”的文学教学187

二、“兴趣为本、从做中学”的文学教学191

三、“结合生活体验、能力为本”的文学教学194

四、“为伊消得人憔悴终不悔”的文学教学195

第四节 香港中学会考中国文学科实施课程与文件课程的比较201

一、教学目标方面的比较202

二、教学内容方面的比较207

三、教学方法方面的比较210

四、学习评估方面的比较213

第三章 从师生问卷调查的意见来看目前中国文学科课程实施的情况216

第一节 问卷调查方法216

一、问卷的设计217

二、问卷派发与回收的情况218

三、教师与学生的背景219

第二节 教师与学生对中国文学科课程与教学的看法和意见224

一、师生对课程目标的看法224

二、师生对课程内容的看法227

三、师生对教学方法的看法232

四、师生对评估方式的看法243

五、师生对中国文学科课程与教学的整体印象245

六、师生对文学教育与中国文学科存废问题的看法248

七、学生对中国文学科教材的看法262

八、学生对中国文学科课程的看法与会考成绩的关系266

第四章 香港中学会考中国文学科课程的展望275

第一节 中国文学科课程的未来发展方向——“文学文本”取向的文学课程275

第二节 文学教学本质的思考279

一、文学的性质与功能280

二、文学教学的范畴与内涵283

第三节 文学文本的选取与应用300

一、从接受理论看文学文本选取的考虑因素301

二、从文学社会学的观点看文学文本的选取与应用308

第四节 文学教学模式与取向的思考315

一、从文学接受看文学教学的取向316

二、有效教学理念在文学教学上的应用321

三、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文学教学上的应用329

第五节 文学学习评估与考试的思考344

一、文学课程目标与会考试题内容的关系344

二、情意领域教育目标与会考试题内容的关系353

第六节 中国文学科课程的学科统整——加强课程的纵向衔接和横向联系361

一、与中国语文科(中一至中五)课程的衔接和联系361

二、与中国语文及文化科(中六预科中文)课程的衔接365

三、与中六中国文学科课程的衔接367

结束语369

参考书目380

附录398

后记45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