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文学批评理论 从柏拉图到现在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文学批评理论 从柏拉图到现在
  • (英)拉曼·塞尔登(Raman Selden)编;刘象愚,陈永国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1042310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558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61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文学批评理论 从柏拉图到现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译序1

原序1

第一编 再现1

第一章 想像性再现3

(A)柏拉图7

(B)普罗提诺13

(C)C.W.F.冯·施莱格尔15

(D)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18

(E)玻西·珀舍·雪莱22

(F)W.B.叶芝24

(G)R.G.科林伍德29

(H)华莱士·史蒂文斯30

第二章 模仿与现实主义34

(A)亚里士多德39

(B)爱弥尔·左拉45

(C)埃里希·奥尔巴赫50

(D)乔治·卢卡契52

(E)贝托尔特·布莱希特59

(F)阿兰·罗伯-格里耶66

(G)罗兰·巴尔特69

第三章 自然与真理71

(A)约翰·德莱顿75

(B)亚历山大·蒲柏78

(C)威廉·华兹华斯80

(D)塞缪尔·约翰生82

(E)威廉·布莱克84

第四章 语言与再现87

(A)本·琼生92

(B)弗朗西斯·培根94

(C)托马斯·斯普莱特98

(D)约翰·洛克99

(E)恩斯特·卡西尔104

(F)费迪南·德·索绪尔107

(G)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109

(H)J·L·奥斯丁113

第二编 主体性117

第一章 巧智、判断力、幻想与想像119

(A)托马斯·霍布斯124

(B)约瑟夫·艾狄生128

(C)亚历山大·蒲柏134

(D)亚历山大·杰拉德135

(E)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137

(F)T·E·休姆141

(G)I·A·理查兹142

第二章 天才:自然/艺术146

(A)朗吉弩斯149

(B)约瑟夫·艾狄生151

(C)亚历山大·蒲柏154

(D)爱德华·杨格155

(E)威廉·赫兹列特158

第三章 情感论161

(A)朗吉弩斯165

(B)约翰·丹尼斯167

(C)约瑟夫·沃顿170

(D)威廉·华兹华斯172

(E)约翰·斯图亚特·穆勒175

(F)I.A.理查兹179

第四章 主体批评与读者反应批评183

(A)亚里士多德188

(B)约翰·德莱顿189

(C)勒内·拉潘190

(D)G.E·莱辛191

(E)I.A.理查兹193

(F)威廉·燕卜逊193

(G)列奥·施皮策195

(H)乔治·普莱198

(I)小E.D·赫施200

(J)汉斯·罗伯特·姚斯203

(K)保罗·利科209

(L)沃尔夫冈·伊塞尔211

(M)诺曼·霍兰德214

(N)戴维·布莱契216

第五章 无意识过程218

(A)西格蒙德·弗洛伊德222

(B)卡尔·荣格223

(C)莫德·鲍德金228

(D)厄内斯特·琼斯231

(E)雅克·拉康233

(F)朱丽娅·克里斯蒂娃235

第三编 形式、体系与结构239

第一章 审美之维241

(A)伊曼努埃尔·康德245

(B)沃尔特·佩特246

(C)卡尔·尤里·于斯曼248

(D)奥斯卡·王尔德250

(E)本涅狄托·克罗齐252

(F)A.C.布拉德雷255

(G)克莱夫·贝尔258

(H)简·穆卡洛夫斯基260

(I)弗雷德里克·詹姆逊263

第二章 统一性与文学性267

(A)亚里士多德271

(B)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273

(C)维克托·什克洛夫斯基274

(D)T.E.休姆277

(E)约翰·克洛·兰塞姆279

(F)爱伦·泰特283

(G)克林思·布鲁克斯285

(H)马克·肖勒尔286

第三章 含混与多义性288

(A)但丁292

(B)米哈依尔·巴赫金293

(C)威廉·燕卜逊295

(D)克林思·布鲁克斯297

(E)罗兰·巴尔特299

第四章 非个人化与作者之“死”303

(A)约翰·济慈306

(B)埃兹拉·庞德308

(C)T.S.艾略特311

(D)W.K.韦姆塞特315

(E)苏珊·朗格318

(F)罗兰·巴尔特320

第五章 修辞:风格与视点323

(A)西塞罗327

(B)(乔治)·普顿汉姆329

(C)埃里希·奥尔巴赫331

(D)理查·欧曼335

(E)亨利·詹姆斯338

(F)韦恩·布思340

第六章 结构与体系346

(A)柏拉图350

(B)亚里士多德352

(C)费迪南·德·索绪尔353

(D)弗拉基米尔·普洛普356

(E)诺思罗普·弗莱358

(F)A.J.格雷马斯362

(G)杰拉尔·热奈特367

(H)罗曼·雅可布森369

(I)戴维·洛奇374

(J)乔纳森·卡勒377

第七章 结构与不确定性382

(A)弗里德里希·尼采386

(B)雅克·德里达387

(C)保罗·德·曼393

(D)杰弗雷·H·哈特曼397

(E)芭芭拉·约翰逊400

第四编 历史与社会405

第一章 传统与互文性407

(A)T.S.艾略特411

(B)E.R.库尔提乌斯413

(C)雷蒙·威廉斯418

(D)哈罗德·布鲁姆420

(E)朱丽娅·克里斯蒂娃422

第二章 历史424

(A)H.A.泰纳429

(B)阿瑟·O·洛夫乔依432

(C)E.M.W.蒂利亚德434

(D)雷蒙·威廉斯437

(E)吕西安·戈德曼440

(F)米歇尔·福柯443

(G)克劳迪奥·纪延445

第三章 社会447

(A)约翰·丹尼斯450

(B)卡尔·马克思452

(C)瓦尔特·本雅明453

(D)麦尔科姆·布拉德伯里458

第四章 意识形态461

(A)威廉·布莱克464

(B)弗里德里希·恩格斯464

(C)路易·阿尔都塞466

(D)皮埃尔·马舍雷470

(E)特里·伊格尔顿473

第五编 道德、阶级与性别477

第一章 道德论481

(A)柏拉图485

(B)菲利普·锡德尼爵士487

(C)塞缪尔·约翰生491

(D)P.B.雪莱493

(E)约翰·罗斯金495

(F)A.A.日丹诺夫497

(G)戴维·霍尔布鲁克498

第二章 文学与“人生”500

(A)马修·阿诺德505

(B)亨利·詹姆斯513

(C)D.H.劳伦斯517

(D)F.R.利维斯522

(E)莱昂内尔·特里林529

第三章 阶级与性别532

(A)理查德·霍加特536

(B)雷蒙·威廉斯539

(C)弗朗西斯·马尔赫恩543

(D)弗吉尼娅·沃尔夫544

(E)西蒙·德·波伏瓦546

(F)伊莱娜·肖沃尔特550

(G)埃莱娜·西苏554

后记55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