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内经纲要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内经纲要
  • 江苏省西医学习中医讲师团,南京中医学院内经教研组合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14048·2090
  • 出版时间:1959
  • 标注页数:239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4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内经纲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编 总论1

第一章 内经的概述1

第一节 内经著作的过程2

第二节 内经的全部内容2

第三节 各家对内经学说的阐发5

第二章 内经的理论体系6

第一节 阴阳相对相成的原理10

第二节 五行生克制化的原理12

第三章 中医的整体观念和预防医学17

第一节 整体观念18

一、人体?腑组织机能的统一性18

二、人和自然环境的统一性19

第二节 预防医学20

第四章 脏腑与其他组织22

第一节 五脏23

一、肝23

二、心25

三、脾27

四、肺29

五、肾32

第二节 六腑34

一、胆34

二、胃35

三、大肠40

四、小肠41

五、三?42

六、膀胱44

第三节 脑髓和女子胞45

第四节 筋骨、肌肉、皮肤47

第五节 经络51

一、十二经络52

二、奇经八脉59

三、十五别络63

第六节 营?气血精神津液67

第七节 四肢、五官74

一、四肢75

二、五官76

第五章 疾病发生的原因82

第一节 外感疾病统属于四时六淫与外伤83

第二节 内伤疾病统属于七情、九气与房室、饮食、劳倦87

一、七情87

二、九气90

三、房室90

四、饮食91

五、劳倦92

第六章 诊断方法93

第一节 内经对脉学的发明93

一、三部九候脉法95

二、脉应四时阴阳97

三、脉应情志变动98

四、胃脉和?脏脉98

五、平脉99

六、病脉100

七、死脉105

八、孕脉107

九、切脉107

十、触诊108

第二节 望诊的意义和方法112

一、察色的部位113

二、察色的方法114

三、正色和病色115

第三节 问诊的意义和方法117

一、态度117

二、内容118

第四节 闻诊的意义和方法119

一、声音119

二、语言120

第七章 治疗法则121

三、呼吸121

第一节 标本先后内外上下123

一、标本先后123

二、内外上下125

第二节 正治和反治127

第三节 其他治疗原则129

第四节 制方用药的规律131

第五节 治病必须辨别虚实135

第二章 风寒温热暑湿类138

第一节 中风138

第一章 证候分类概述138

下编 各论138

第二节 伤寒142

第三节 温病、热病143

第四节 暑病147

第五节 湿病149

第六节 寒热150

第三章 疟疾霍乱时疫类151

第一节 疟疾152

第二节 霍乱154

第三节 时疫155

第四章 痿痺偏枯类156

第一节 痿156

第二节 痺158

第三节 偏枯160

第五章 瘈?痉厥癫狂类161

第一节 痰?161

第二节 痉162

第三节 厥164

第四节 癫狂168

第一节 口舌病170

第六章 五官疾病类170

第二节 牙齿病171

第三节 咽喉病173

第四节 眼病174

第五节 耳病176

第六节 鼻病178

第七章 头痛眩晕类180

第一节 头痛180

第八章 心胁背腰腹诸痛类183

第二节 眩晕183

第一节 心痛184

第二节 胁痛185

第三节 背痛186

第四节 腰痛187

第五节 腹痛188

第九章 寤寐汗类189

第一节 寤寐189

第二节 汗191

第十章 呕吐哕逆膈病类192

第一节 呕吐193

第二节 哕逆194

第三节 膈病195

第十—章 咳嗽痰饮喘促类199

第一节 咳嗽200

第二节 痰饮202

第三节 喘促203

第十二章 消渴黄疸类205

第一节 消渴206

第二节 黄疽207

第十三章 痞满积聚类208

第一节 痞满208

第二节 积聚209

第十四章 肿胀类212

第一节 水肿212

第二节 胀病214

第十五章 泄泻肠?类217

第一节 泄泻217

第二节 肠?219

第一节 便血220

第十六章 便血便难类220

第二节 便难221

第十七章 前阴诸病类222

第一节 前阴病222

第二节 ?闭223

第三节 遗溺224

第四节 溲血224

第五节 淋濁224

第六节 遗泄225

第十八章 疝气类225

第二节 ?疝、?疝226

第一节 心疝、肺疝、风疝226

第三节 狐疝227

第四节 厥疝、卒疝227

第五节 冲疝、瘕疝228

第十九章 ?疽炎228

第一节 头脑部诸症(包括颈项)229

第二节 胸腹部诸症231

第三节 背部诸症232

第四节 四肢部诸症233

第五节 其他杂症23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