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区护理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社区护理学
  • 朱建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32046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24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336页
  • 主题词:社区-护理学-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社区护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社区护理学概述1

一、社区与健康1

二、社区卫生服务4

三、社区护理5

四、社区护士7

第二节 社区护理发展史与现状8

一、社区护理发展过程8

二、我国社区护理的现状10

三、我国社区护理发展趋势11

第二章 社区护理模式与护理程序15

第一节 社区护理模式15

一、社区护理模式的概念15

二、常用的社区护理模式16

第二节 社区护理程序18

一、社区护理程序的特征18

二、社区护理评估18

三、社区护理诊断21

四、社区护理计划22

五、社区护理实施24

六、社区护理评价24

第三章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和管理及转诊28

第一节 概述28

一、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目的和意义28

二、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方法30

第二节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种类和内容33

一、个人健康档案33

二、家庭健康档案38

三、社区健康档案40

第三节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管理42

一、居民健康档案的常规管理42

二、卫生行政部门管理44

第四节 双向转诊45

一、双向转诊的定义和意义45

二、双向转诊的形式和内容46

三、双向转诊的实践47

第四章 社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52

第一节 社区健康教育52

一、概念52

二、社区健康教育的目的和意义53

三、社区健康教育的内容55

第二节 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理论55

一、“知-信-行”模式55

二、健康信念模式56

三、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模型57

第三节 社区健康教育策略60

一、健康教育计划设计61

二、社区健康教育计划的实施63

三、社区常用健康教育方式67

第四节 社区健康促进69

一、社区健康促进的概念69

二、社区健康促进的策略70

三、社区健康促进的重点71

第五章 环境卫生与健康74

第一节 概述74

一、人与环境74

二、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75

第二节 生活环境与健康76

一、大气污染与健康76

二、居室环境与健康78

三、饮水与健康79

四、饮食与健康80

第三节 社会环境与健康81

一、社会制度与健康82

二、社会经济与健康82

三、社会文化与健康83

四、卫生服务与健康83

第四节 生产环境与健康83

一、职业性有害因素83

二、职业性损害84

三、职业中毒86

四、理化因素对健康的影响89

五、职业性损害的预防91

第五节 学校环境与健康92

一、室外环境92

二、教室采光与照明93

三、教室通风93

四、课桌椅标准94

五、其他设施95

第六节 社区护士在环境卫生中的作用95

一、开展环境卫生的评估95

二、参与社区环境卫生的监督与管理96

三、参与职业病发生的防护96

四、环境卫生及职业病的健康教育97

五、提供护理服务98

第六章 社区疾病预防101

第一节 疾病的三级预防102

一、一级预防102

二、二级预防103

三、三级预防104

第二节 社区疾病监测104

一、疾病监测步骤与内容105

二、疾病监测系统105

三、疾病监测的种类106

四、常用的疾病监测指标107

第三节 重大疫情与中毒事件的处理108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108

二、重大疫情与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理111

第四节 主要传染病的社区防护113

一、病毒性肝炎113

二、流行性感冒116

三、艾滋病117

四、结核病119

第七章 社区急性事件的救护与预防124

第一节 概述124

一、社区救护的概念124

二、社区救护的分类125

第二节 常见急性事件的救护与预防125

一、心搏骤停125

二、一氧化碳中毒129

三、溺水130

四、创伤132

五、电击133

第三节 家庭意外的救护与预防135

一、气管异物135

二、犬咬伤137

三、烫伤和烧伤137

第八章 家庭护理141

第一节 概述141

一、家庭和家庭类型141

二、家庭结构142

三、家庭生活周期及家庭面临的任务142

四、家庭的功能143

五、家庭对个人健康的影响143

六、健康家庭的特征144

第二节 护理程序在家庭护理中的应用144

一、家庭护理评估144

二、家庭护理诊断146

三、家庭护理计划147

四、家庭护理计划实施148

五、家庭护理评价148

第三节 家庭访视149

一、家庭访视的意义149

二、家庭访视的类型150

三、家庭访视的对象150

四、家庭访视的程序150

五、家庭访视的注意事项151

第四节 居家护理152

一、居家护理目的152

二、居家护理的服务对象153

三、居家护理的特点153

四、居家护理的内容153

五、居家护理的形式153

第九章 社区人群身心保健与护理156

第一节 社区未成年人身心保健与护理157

一、新生儿、婴幼儿保健157

二、社区儿童及青少年身心保健与护理163

三、预防接种167

第二节 社区妇女的身心保健与护理169

一、妇女保健的概念和相关政策法规169

二、围婚期妇女保健170

三、孕产期妇女的保健172

四、更年期妇女的保健180

第三节 社区亚健康人群和中年人的身心保健183

一、亚健康人群的身心保健与护理183

二、中年人的身心保健186

第四节 社区老年人身心保健194

一、老年人的生理特点194

二、老年人的心理特点195

三、老年人的社会特点196

四、老年人的保健指导197

五、老年人的疾病预防200

第五节 社区的心理咨询205

一、心理咨询的定义205

二、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联系与区别205

三、社区人群心理咨询的内容207

四、社区人群心理咨询的形式207

五、心理咨询的原则208

六、心理咨询的目标210

七、心理咨询的过程211

第十章 社区常见慢性病患者的保健与护理219

第一节 高血压患者日常保健和护理219

一、概述220

二、家庭保健与护理221

第二节 冠心病患者日常保健和护理222

一、概述223

二、家庭保健与护理224

三、家庭访视流程图225

第三节 糖尿病患者日常保健和护理226

一、概述226

二、家庭保健与护理228

三、胰岛素治疗患者的家庭访视流程图231

第四节 脑卒中患者日常保健和护理232

一、概述232

二、家庭保健与护理233

三、残疾的康复训练234

四、家庭访视流程图236

第五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日常保健和护理237

一、概述237

二、家庭保健与护理239

三、家庭访视流程图240

第六节 慢性肾病患者的日常保健和护理240

一、概述241

二、家庭保健与护理242

三、家庭访视流程图245

第七节 骨关节炎患者的日常保健和护理245

一、概述246

二、家庭保健与护理247

三、康复训练249

四、家庭访视流程图250

第八节 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家庭护理250

一、概述251

二、家庭保健与护理252

三、家庭访视流程图253

第九节 恶性肿瘤患者的日常保健和护理254

一、概述254

二、家庭护理256

三、家庭访视流程图257

第十一章 社区临终关怀和护理262

第一节 概述262

一、相关概念263

二、临终关怀的背景与发展263

三、临终者及其家属的特点264

四、临终关怀中的伦理原则267

第二节 临终关怀服务模式与组织机构267

一、临终关怀服务模式268

二、社区临终关怀机构类型268

第三节 临终关怀的实施269

一、死亡教育269

二、临终前护理271

三、居丧期护理274

第十二章 社区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及应用276

第一节 中医护理基本常识276

一、中医护理的基本观点276

二、中医护理的原则277

三、独特传统的中医护理与技术279

第二节 中药的煎服与护理280

一、中药汤剂煎煮法281

二、给药方法281

三、用药禁忌283

四、常用中药内服法284

第三节 中医饮食调护285

一、食物的性味与功效285

二、饮食调护的基本原则287

三、饮食宜忌289

第四节 常用的中医疾病预防与康复技术291

一、拔罐法291

二、针灸康复法293

三、按摩康复法297

四、传统体育康复法301

五、刮痧康复法302

六、熏洗疗法303

七、穴位注射法305

八、耳针306

九、头针307

参考文献310

附录一 家庭系统刺激源-优势评估表(FS3I)313

附录二 Friedman的家庭评估模式319

索引32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