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教育心理专题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教育心理专题
  • 袁军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 ISBN:7304029595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96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417页
  • 主题词:教育心理学-电视大学-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教育心理专题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引言:为何与如何学习教育心理学1

第一编 儿童发展9

1 遗传与环境9

1-1 个体的遗传9

1-1-1 细胞、染色体、基因10

1-1-2 基因的运作14

1-1-3 教育含义19

1-2 个体的环境20

1-2-1 环境的概念21

1-2-2 环境的分类23

1-3 遗传与环境的关系28

1-3-1 决定论28

1-3-2 抵抗与互补30

1-3-3 结构与机能32

2 儿童的认知发展37

2-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38

2-1-1 认知发展的机制38

2-1-2 认知发展的阶段41

2-1-3 教学含义50

2-2 布鲁纳的认知发展理论52

2-2-1 认知表征的发展阶段53

2-2-2 学科的基本结构56

2-3 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58

2-3-1 心理发展观58

2-3-2 教育和发展的关系60

3 儿童的社会性发展64

3-1 依恋65

3-1-1 依恋的心理学定义65

3-1-2 依恋的类型68

3-1-3 教育含义70

3-2 儿童的社会化73

3-2-1 同伴交往73

3-2-2 同伴团体77

3-2-3 观点采择79

3-3 儿童的道德发展82

3-3-1 皮亚杰的研究82

3-3-2 柯尔伯格的研究85

3-3-3 教育含义87

4 经典条件作用学习理论98

第二编 学习的理论98

4-1 基本模型99

4-1-1 程序99

4-1-2 联结次数101

4-2 基本原理103

4-2-1 保持与消退103

4-2-2 泛化与分化106

4-3 人的特殊性109

4-3-1 高阶条件作用109

4-3-2 第二信号系统111

4-3-3 意识作用113

4-4 应用告诫114

4-4-1 条件性味觉厌恶115

4-4-2 条件性情绪反应117

4-4-3 系统脱敏119

5 操作性条件作用学习理论125

5-1 基本模型126

5-1-1 桑代克猫实验126

5-1-2 比较127

5-1-3 教育含义129

5-2-1 准备律132

5-2 学习三律132

5-2-2 练习律134

5-2-3 效果律137

5-3 强化139

5-3-1 斯金纳鼠实验140

5-3-2 强化的要义141

5-3-3 强化的两类与四式142

5-4 强化与惩罚149

5-4-1 强化的正负149

5-4-2 认识惩罚153

5-4-3 有效使用惩罚的原理158

6 认知—社会学习理论163

6-1 内部表征164

6-1-1 柯勒研究164

6-1-2 潜在学习166

6-1-3 心理地图168

6-1-4 期望169

6-2 社会学习理论172

6-2-1 社会的概念172

6-2-2 模仿学习173

6-2-3 教育含义176

6-3-1 注意179

6-3 模仿学习的心理过程179

6-3-2 保持182

6-3-3 复制183

6-3-4 动机185

第三编 知识的学习195

7 知识的表征195

7-1 命题196

7-1-1 命题的结构196

7-1-2 命题网络199

7-1-3 命题的抽象性202

7-2 产生式205

7-2-1 产生式的结构206

7-2-2 产生式系统207

7-2-3 不假思索和思索210

7-3 意象211

7-3-1 意象的特点211

7-3-2 物理模拟性214

7-3-3 教学含义217

8 陈述性知识的学习223

8-1-1 知识网络224

8-1 记忆系统的运作224

8-1-2 命题的激活与扩散226

8-1-3 教学含义228

8-2 新知识的学习229

8-2-1 知识的获得229

8-2-2 知识的提取233

8-3 精制与组织238

8-3-1 精制238

8-3-2 组织246

8-3-3 教学促进254

9 程序性知识的学习262

9-1 程序性知识的类型263

9-1-1 一般与特殊的程序性知识263

9-1-2 自动与受控的程序性知识266

9-1-3 程序性和陈述性知识的比较267

9-2 模式识别270

9-2-1 模式的描述271

9-2-2 概念作为模式272

9-2-3 概化276

9-2-4 辨别280

9-3 序列行动285

9-3-1 序列行动的特点286

9-3-2 程序化288

9-3-3 合成294

第四编 测量与测验305

10 个体差异305

10-1 个体差异的性质306

10-1-1 个体差异是量的差异306

10-1-2 如何认识“质的差异”309

10-1-3 个体差异的定义311

10-2 个体差异的分布模型314

10-2-1 正态分布315

10-2-2 正态分布的个体差异含义317

10-2-3 正态分布的普遍性319

10-3 影响正态分布的若干因素325

10-3-1 抽样326

10-3-2 测量329

10-3-3 社会遵从330

11 测量与分数337

11-1 什么是测量338

11-1-1 测量的定义338

11-1-2 分数的类型340

11-2 学校里的分数343

11-2-1 级类分数和连续分数344

11-2-2 关于百分制分数348

11-2-3 标准分数351

11-3 分数的效度和信度356

11-3-1 效度357

11-3-2 信度359

11-3-3 计算相关系数r361

12 教学与测验369

12-1 教学内容370

12-1-1 分类的角度370

12-1-2 A类内容371

12-1-3 B类内容373

12-1-4 C类内容376

12-2 教学目标378

12-2-1 教学目标的陈述通则378

12-2-2 三种教学目标381

12-3 教学测验386

12-3-1 把握—辨别测验387

12-3-2 前测与后测390

12-3-3 形成性和总结性测验391

主要参考文献39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