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学前教育概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蔡迎旗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562233861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80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292页
- 主题词:学前教育-概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学前教育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绪论1
一、学前教育概论的研究对象1
二、学前教育概论的研究范围8
三、学前教育概论的性质9
四、学前教育概论的相邻学科11
五、学前教育概论的研究方法12
六、学习学前教育概论的方法13
第一章 幼儿教育理论的发展15
第一节 国外幼儿教育理论的发展15
一、幼儿教育理论的孕育阶段(远古—17世纪初期)15
二、幼儿教育理论的萌芽阶段(17世纪初期—19世纪中期)16
三、幼儿教育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阶段(19世纪中期至今)18
第二节 中国幼儿教育理论的发展27
一、幼儿教育理论的孕育阶段(远古—1840)27
二、幼儿教育理论的萌芽与产生阶段(1840—1949)28
三、幼儿教育理论的发展阶段(1949年至今)32
第二章 社会发展与幼儿教育36
第一节 社会生产力与幼儿教育36
一、生产力的发展是幼儿社会教育产生的根本原因36
二、生产力的发展影响幼儿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37
三、社会生产力影响幼儿教育的目标和具体内容38
四、社会生产力影响幼儿教育的组织形式和方法39
第二节 国家制度与幼儿教育40
一、国家制度决定幼儿教育的领导权44
二、国家制度决定受教育者的权利44
四、国家制度影响幼儿教育的目标和内容45
三、国家制度决定幼儿教育的性质45
五、国家制度影响幼儿教育的方式和方法46
六、国家制度影响幼儿教育的管理体制46
七、国家制度对幼儿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也有一定的影响47
第三节 家庭与幼儿教育47
一、家庭对幼儿教育对象——幼儿的影响47
二、家庭对幼儿教育的直接影响49
第四节 妇女与幼儿教育50
一、妇女与幼儿的独特关系50
二、妇女解放直接影响幼儿教育51
第五节 现代幼儿教育社会效益的研究52
一、幼儿教育对儿童母亲和家庭的效益53
二、幼儿教育的社会效益55
一、幼儿是自然人57
第三章 幼儿57
第一节 教育活动中的幼儿57
二、幼儿是社会人58
三、幼儿是完整的个体58
四、幼儿是自主建构的个体58
五、幼儿是处于发展初期的幼稚的个体58
六、幼儿具有巨大的学习潜能59
七、幼儿以生活和游戏为主要活动59
八、每一个幼儿都是独一无二的60
第二节 制约幼儿身心发展的诸因素60
一、遗传素质60
二、环境62
三、幼儿教育62
四、幼儿的主观能动性63
一、幼儿发展是幼儿教育的依据64
第三节 幼儿发展与幼儿教育64
二、幼儿教育(包括早期经验)是促进幼儿发展的巨大力量67
第四节 儿童观的问题72
一、儿童观的概念72
二、评三种价值本位的儿童观73
三、《儿童权利公约》及我国的幼教改革77
四、我国制定和签署的其他法律文书79
第四章 幼儿教师84
第一节 幼儿教师的角色观84
一、幼儿教师角色的历史演变84
二、现代幼儿教师的角色86
一、幼儿教师劳动的艰巨性90
二、幼儿教师劳动的细致性90
第二节 幼儿教师的劳动特点90
三、幼儿教师劳动的自主性91
四、幼儿教师劳动的创造性91
五、幼儿教师劳动的示范性和感染性92
六、幼儿教师劳动的整体性92
第三节 幼儿教师的职业品质92
一、思想品德素质92
二、基本文化素质93
三、教育技能素质94
四、个性心理素质95
五、身体素质96
第四节 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与教育96
一、幼儿教师的职业准备和专业成长历程96
二、幼儿教师教育体系97
三、幼儿教师教育方式的改革98
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和教育中的几个关键问题106
第五节 我国幼儿教师的职业状况和权益保护110
一、幼儿教师队伍的状况110
二、幼教师资问题的原因116
三、幼教师资发展的政策建议119
第五章 幼儿保教目标125
第一节 幼儿保教目标的社会基础与理论依据125
一、幼儿保教目标的内涵125
二、幼儿保教目标的社会基础126
三、幼儿保教目标的理论基础128
四、幼儿保教目标的价值取向130
五、幼儿保教目标的“准备性”131
六、早期定向、全面发展与和谐发展133
第二节 建立幼儿保教目标体系的原则和方法133
一、建立幼儿保教目标体系的基本原则133
二、建立幼儿保教目标体系的方法136
第三节 中国托儿所、幼儿园的保教目标138
一、托儿所的保教目标138
二、幼儿园的保教目标138
第四节 世界各国幼儿园保教目标的发展历史140
一、以保育为主的阶段(19世纪中叶以前)140
二、促进幼儿潜能发展的阶段(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50年代)140
三、以智育为主的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初)141
四、促进幼儿个性全面发展的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142
第五节 国外幼儿园保教目标简介142
一、日本幼儿园的保教目标142
二、韩国幼儿园的保教目标143
三、美国幼儿园的保教目标143
四、苏联及俄罗斯幼儿园的保教目标144
一、幼儿保教内容的概念146
第六章 幼儿保教内容146
第一节 幼儿保教内容概述146
二、幼儿保教内容的范围与结构147
三、影响幼儿保教内容的几个因素148
第二节 我国幼儿保教内容与要求148
一、健康领域148
二、语言领域151
三、社会领域152
四、科学领域155
五、艺术领域158
第四节 我国幼儿保教内容的特点159
一、广泛性159
六、差异性160
五、趣味性160
四、生活性160
三、综合性160
二、初浅性160
第五节 有关幼儿保教内容的几对基本矛盾161
一、继承和创新的矛盾161
二、适应与超前的矛盾162
三、统一与多样的矛盾163
四、全面与重点的矛盾164
五、感性与理性的矛盾165
第七章 幼儿教育的过程167
第一节 幼儿教育过程概述167
一、幼儿教育过程的概念167
二、幼儿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和流程168
第二节 幼儿教育过程中的三角互动关系168
一、幼儿教师、幼儿以及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169
二、幼儿与幼儿教育影响的相互制约关系178
三、幼儿教师与幼儿教育影响的相互制约关系178
第三节 幼儿体育过程179
一、幼儿体育活动过程的特点179
二、幼儿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阶段180
三、幼儿体育活动过程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182
第四节 幼儿智育过程184
一、幼儿智育过程的特点184
二、幼儿智育活动过程的基本阶段184
三、幼儿智育过程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193
第五节 幼儿德育过程195
一、幼儿德育过程是促进幼儿品德积极转化的过程196
二、幼儿德育过程是培养幼儿知、情、意、行的过程197
三、幼儿德育过程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204
第六节 幼儿美育过程206
一、幼儿美育的基本阶段207
二、幼儿美育过程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212
第八章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本原则214
第一节 保教结合的原则214
一、保教结合原则的依据215
二、基本要求215
三、幼儿园的一日保育工作216
第二节 活动中主动学习的原则218
一、活动和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概念与分类218
二、活动中主动学习原则的依据219
三、活动学习的特点和局限性220
四、活动学习物质环境的准备和布置220
六、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221
五、对活动学习的指导221
第三节 环境育人的原则223
一、环境育人原则的依据225
二、幼儿园环境育人的特点226
三、幼儿园内部环境创设和管理的基本要求226
第四节 整体综合教育的原则230
一、整体综合教育原则的依据230
二、整体综合教育原则的基本要求231
第五节 引导发展的原则231
一、引导发展原则的依据232
二、引导发展原则的基本要求232
第六节 全面和谐教育的原则233
一、全面和谐教育原则的依据233
二、全面和谐教育原则的基本要求234
第一节 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意义236
第九章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236
第二节 幼儿园与小学衔接中的问题及对策237
一、幼儿园与小学脱节的现象及根源237
二、幼儿园与小学衔接工作中的问题239
三、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合理对策241
第十章 托幼机构的家长工作245
第一节 托幼机构家长工作的意义246
一、有利于充分发挥幼儿教育的主导作用247
二、有利于充分发挥幼儿家庭教育的优势247
三、有利于实现家庭教育与幼儿教育的同步化249
第二节 托幼机构家长工作的目的和内容249
一、托幼机构家长工作的目的249
二、托幼机构家长工作的内容250
三、托幼机构家长工作中幼儿教师须做的事情和要求252
第三节 托幼机构家长工作的基本原则253
一、经常性原则253
二、全面性原则253
三、差异性原则254
四、预见性原则254
五、互尊互利的原则255
第四节 托幼机构家长工作的基本方法255
一、口语法256
二、文字法259
三、活动法260
第十一章 幼儿园与社区的合作262
第一节 社区幼儿教育的意义262
一、社区幼儿教育的概念与历史262
二、社区幼儿教育发展的条件263
三、社区幼儿教育的意义265
第二节 社区幼儿教育的类型和基本要求266
一、社区幼儿教育的类型266
二、幼儿园与社区合作的基本要求267
三、各国的社区幼儿教育经验268
第三节 幼儿传媒270
一、幼儿图书270
二、幼儿报刊271
三、幼儿广播271
四、幼儿电视272
五、幼儿音像制品272
主要参考文献274
后记280
热门推荐
- 2581001.html
- 3291264.html
- 260765.html
- 2188498.html
- 1345223.html
- 3343464.html
- 1893844.html
- 1887993.html
- 3147122.html
- 35456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924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305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142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742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30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977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778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133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245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57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