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信息时代知识产权教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信息时代知识产权教程
  • 寿步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132966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547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561页
  • 主题词:行政法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信息时代知识产权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信息时代知识产权总论1

第一章 知识产权的概念和范围1

第一节 知识产权的概念1

第二节 知识产权的范围2

第二章 知识产权的性质和特征4

第一节 知识产权的性质4

第二节 知识产权的特征5

第三节 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特征的嬗变6

第三章 知识产权法的历史发展和渊源9

第一节 知识产权法的历史发展9

第二节 TRIPs协议简介13

第三节 知识产权法的渊源19

第二篇 信息时代的著作权22

第四章 著作权法律制度概述22

第一节 著作权制度的产生与发展22

第二节 我国著作权法的制定与修改28

第一节 作品的概念及构成要件30

第五章 著作权的客体30

第二节 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种类32

第三节 著作权法不保护的客体34

第四节 创意/表达二分法原则35

第六章 著作权的主体37

第一节 作者37

第二节 著作权的归属38

第七章 著作权的内容和取得42

第一节 著作人身权42

第二节 著作财产权44

第三节 著作权的取得50

第八章 邻接权51

第一节 表演者权51

第二节 音像制作者权52

第三节 广播组织权53

第四节 出版者权53

第九章 著作权的限制54

第一节 空间限制和时间限制54

第二节 合理使用55

第三节 法定许可57

第四节 对权利限制的限制58

第十章 著作权的保护59

第一节 侵犯著作权的法律责任59

第二节 著作权侵权行为62

第三节 著作权侵权行为的认定65

第四节 著作权诉讼临时措施66

第五节 著作权纠纷的处理68

第十一章 著作权的行政管理和集体管理70

第一节 著作权行政管理70

第二节 著作权集体管理71

第十二章 著作权的利用73

第一节 著作权转让73

第二节 著作权转让合同74

第三节 著作权许可使用75

第四节 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76

第五节 著作权质押79

第一节 软件产业发展及其法律保护81

第十三章 软件法律保护概述81

第二节 我国软件著作权保护概述84

第十四章 软件著作权保护91

第一节 软件著作权的主体和客体91

第二节 软件著作权人的权利92

第三节 软件著作权的限制98

第四节 软件著作权的侵权行为101

第十五章 软件著作权登记制度102

第一节 软件著作权登记制度概述102

第二节 软件著作权登记的内容103

第三节 软件著作权登记的手续105

第四节 软件著作权登记申请文件106

第十六章 著作权在网络环境下的新发展110

第一节 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的基本原则110

第二节 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客体的新发展112

第三节 网络环境下著作人身权的新发展113

第四节 网络环境下著作财产权的新发展114

第五节 网络环境下著作权权利限制的新发展115

第一节 数字化技术与著作权118

第十七章 与网络有关的技术与著作权118

第二节 链接技术与著作权121

第三节 MP3技术与著作权124

第四节 技术保护措施与著作权129

第十八章 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著作权侵权责任133

第一节 著作权侵权归责原则概述133

第二节 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概念和分类134

第三节 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著作权侵权责任135

第四节 网络连线服务者的著作权侵权责任138

第五节 网络内容服务提供者的著作权侵权责任139

第三篇 信息时代的专利142

第十九章 专利法律制度概述142

第一节 专利与专利权142

第二节 专利法与专利制度144

第三节 专利制度的起源和发展145

第四节 我国专利制度的发展历史146

第一节 发明人、专利申请人和专利权人148

第二十章 专利权的主体148

第二节 专利权的归属149

第二十一章 专利权的客体152

第一节 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152

第二节 专利权客体的限制156

第二十二章 授予专利权的条件159

第一节 发明和实用新型的专利条件159

第二节 外观设计的专利条件167

第一节 专利申请的原则170

第二十三章 专利的申请和审查170

第二节 专利申请的审查175

第三节 专利的复审177

第四节 国际专利申请179

第二十四章 专利权180

第一节 专利权的内容180

第二节 专利权的限制184

第三节 专利权的期限和终止187

第四节 专利权的无效188

第一节 专利权的保护范围194

第二十五章 专利权的保护与专利诉讼194

第二节 专利侵权行为的判定195

第三节 专利侵权的救济方式198

第四节 专利诉讼199

第五节 专利行政复议203

第二十六章 专利申请实务206

第一节 申请专利的选择206

第二节 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208

第一节 专利管理220

第二十七章专利管理与专利代理220

第二节 专利代理221

第三节 专利中介咨询与信息服务222

第二十八章 含有计算机程序发明创造的专利保护223

第一节 概述223

第二节 美国对计算机软件的专利保护224

第三节 欧盟对计算机软件的专利保护231

第四节 日本对计算机软件的专利保护234

第五节 我国对计算机软件的专利保护235

第六节 含有计算机程序的发明专利申请的撰写方法239

第一节 电子商务和商业方法专利概论251

第二十九章 电子商务和商业方法专利保护251

第二节 美国对商业方法软件的专利保护254

第三节 欧盟对商业方法软件的专利保护255

第四节 日本对商业方法软件的专利保护256

第五节 商业方法软件的可专利性分析257

第三十章 商业标识及商标法概述261

第一节 商业标识的种类和功能261

第四篇 信息时代的商业标识261

第二节 商标的特征和种类263

第三节 我国商标法律制度沿革267

第三十一章 商标权的主体和客体268

第一节 商标权的主体268

第二节 注册商标的构成要素和可视性268

第三节 注册商标的显著性和新颖性270

第四节 注册商标的非冲突性271

第五节 商标的禁用标志272

第一节 商标注册的原则274

第三十二章 商标权的取得和终止274

第二节 商标注册的申请276

第三节 商标注册的审查和核准278

第四节 注册商标的期限和续展280

第五节 注册商标无效280

第六节 违反商标使用管理的撤销282

第七节 注册商标的注销283

第三十三章 商标管理284

第一节 商标管理概述284

第二节 商标使用的管理284

第三节 商标印制的管理287

第三十四章 商标权的保护290

第一节 商标权的内容和范围290

第二节 商标权的限制292

第三节 商标侵权行为的种类293

第四节 商标侵权行为的认定295

第五节 商标侵权的法律责任和诉讼临时措施296

第一节 驰名商标保护概述299

第三十五章 驰名商标的保护299

第二节 驰名商标的认定300

第三节 驰名商标的保护302

第三十六章 其他商业标识权益304

第一节 商号权304

第二节 知名商品的特有名称、包装、装潢权益306

第三十七章 网络商业标识权益概述308

第一节 商业标识权益制度在网络环境中遭遇的挑战308

第二节 网络中的商事主体与网络中的商业标识310

第三节 网络中的商标权利限制311

第三十八章 网络商业标识权益各论314

第一节 域名相关权益314

第二节 其他网上商标侵权纠纷327

第三节 驰名商标的网上特殊保护332

第五篇 信息时代的商业秘密334

第三十九章 商业秘密法律基础334

第一节 我国商业秘密保护法律的历史发展334

第二节 商业秘密的概念和范围335

第三节 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336

第四节 商业秘密的权利归属341

第五节 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343

第四十章 软件的商业秘密保护353

第一节 软件商业秘密保护的优势353

第二节 软件商业秘密保护的取舍标准355

第三节 软件商业秘密可能流失的渠道356

第四节 软件商业秘密的保护措施358

第一节 商业秘密通过网络泄露的渠道367

第四十一章 网络与商业秘密保护367

第二节 网络传输的商业秘密保护368

第三节 网络特有的商业秘密保护问题369

第六篇 信息时代的数据库374

第四十二章 数据库法律保护概述374

第一节 数据库的法律概念374

第二节 数据库法律保护的必要性376

第四十三章 数据库的著作权法保护377

第一节 数据库的著作权法保护概述377

第二节 数据库著作权保护的判断标准378

第三节 数据库著作权保护的范围和对象380

第四节 数据库著作权的内容、归属和期限382

第五节 数据库著作权保护的限制与例外384

第六节 数据库著作权保护的缺陷385

第四十四章 数据库特殊权利保护386

第一节 数据库特殊权利保护概述386

第二节 数据库特殊权利保护的范围和条件388

第三节 数据库特殊权利的内容和归属389

第四节 数据库特殊权利保护的限制与例外390

第五节 数据库特殊权利的保护期限392

第六节 数据库特殊权利保护与著作权保护的区别393

第七节 对数据库特殊权利保护的评析394

第四十五章 数据库的其他法律保护398

第一节 数据库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398

第二节 数据库的合同法保护404

第三节 数据库的商业秘密法保护405

第四节 数据库的商标法保护406

第一节 集成电路的技术发展408

第七篇 信息时代的集成电路408

第四十六章 集成电路法律保护概述408

第二节 各国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的保护立法概述409

第四十七章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的主体和客体411

第一节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的主体411

第二节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的客体412

第四十八章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的内容和限制415

第一节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的内容415

第二节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的限制416

第一节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的产生方式以及登记部门420

第四十九章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的登记420

第二节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的登记申请文件421

第三节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申请的审查423

第四节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申请的复审424

第五节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的生效、保护期限、撤销和放弃425

第六节 有关程序的中止和恢复426

第五十章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的保护427

第一节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的行政保护427

第二节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的司法保护430

第三节 侵犯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的法律责任433

第八篇 信息时代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435

第五十一章 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概述435

第一节 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必要性435

第二节 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内容436

第五十二章 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部门438

第一节 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组织构成与作用438

第二节 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设立方式439

第三节 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对其他部门的协助440

第五十三章 高新技术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443

第一节 高新技术企业的专利战略443

第二节 高新技术企业的商标战略447

第三节 高新技术企业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战略452

第四节 高新技术企业商业秘密战略453

第五十四章 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456

第一节 新员工相关知识产权背景调查制度456

第二节 知识产权资料管理制度457

第三节 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制度458

第五节 知识产权培训制度459

第四节 知识产权奖励制度459

第六节 知识产权审核制度460

第七节 知识产权专利侵权保证金制度462

第八节 知识产权保密制度463

第九节 知识产权无形资产评估制度464

第五十五章 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目标规划466

第一节 知识产权资产的增加466

第二节 知识产权信息的收集467

第三节 知识产权培训468

第四节 知识产权网络数据库的建立468

第五节 知识产权相关管理制度的标准化469

第五十六章 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侵权的处理471

第一节 企业知识产权遭到侵权时的应对措施471

第二节 企业被控知识产权侵权时的应对措施475

第五十七章 合同法基础480

第一节 合同法概述480

第九篇 软件合同480

第二节 合同的成立与生效482

第三节 合同的履行490

第四节 合同的变更和转让496

第五节 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499

第六节 违约责任504

第五十八章 软件合同概述510

第一节 软件合同的一般规定510

第二节 软件开发合同518

第三节 软件转让合同521

第四节 软件咨询合同与软件服务合同523

第五十九章 常用软件合同范例526

第一节 软件包经销合同526

第二节 软件使用许可合同529

第三节 软件开发合同536

第四节 软件支持合同540

第五节 软件公司的雇佣合同543

主要参考书目54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