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公司法的观念与解释 1 法律哲学&碎片思想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蒋大兴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03695070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68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488页
- 主题词:公司法-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公司法的观念与解释 1 法律哲学&碎片思想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法律哲学1
第一章 公司法改革中的自由主义与管制主义3
第一节 导论4
第二节 公司法的哲学根基:法典的精神气质6
一、两种哲学伦理6
(一)客体化哲学伦理7
(二)主体化哲学伦理8
二、法典的精神气质10
三、公司法的精神气质:比较法12
(一)英国12
(二)美国22
(三)日本26
(四)台湾地区28
四、公司法的精神气质:中国大陆法30
第三节 公司法条规中的哲学成分34
一、自由主义因子34
(一)总则34
(二)公司设立35
(三)公司营运36
(四)公司终止41
(五)小结42
二、管制主义因子43
(一)总则43
(二)公司设立45
(三)公司营运45
(四)公司终止50
(五)法律责任50
(六)小结52
三、立法当局的矛盾立场:自由和规制的基准53
(一)可以更为自由的领域53
(二)设定了不当管制措施的领域71
四、小结84
第四节 公司法的联邦主义86
一、自由主义的声音86
二、公司法的联邦:概念和历史88
三、为什么不是联邦主义:两个基本前提89
(一)政权结构与联邦主义89
(二)经济体制与联邦主义92
(三)中国为什么集中立法:揣测理由98
四、法典构造的乌托邦102
(一)需要分散的格局:联邦化的可能102
(二)理想格局难以实现103
第五节 结论105
第二章 一人公司立法构造的哲学元素108
第一节 导论109
第二节 人类品性分层与公司的自然类型110
一、人类品性分层110
(一)联合性的一面110
(二)非联合性的一面111
二、公司的两种自然类型112
(一)人类行为选择与人类品性112
(二)公司的两种自然类型112
第三节 国民性、营业自由与一人公司113
一、国民性与一人公司的关联113
(一)中国人的国民性114
(二)一人公司吻合国民性的需求117
二、一人公司Vs.个人独资企业118
第四节 背离国民性的立法安排120
一、立法安排120
(一)修改草案120
(二)学者建议稿120
二、对国民性的背离122
第五节 结论125
第三章 股东权利构造的基本面127
第一节 导论128
第二节 过度的少数股东保护129
一、保护少数股东的运动129
二、股东知情权范围的法律构造131
(一)可否查阅董事会会议记录131
(二)否定查阅董事会会议记录的理由133
三、股东利润分配请求权的司法模式137
第三节 股东权利构造的基本面141
一、股东权利分配的团体法哲学:维持公司团体人格的独立存在141
(一)公司团体人格141
(二)强壮董事会142
二、股东权利分配的生态规则:大股东大权利、小股东小权利143
三、股东权利保护的边界:股东的合理期待148
第四节 结论150
第四章 股东名册与营业执照的保管方式152
第一节 导论153
第二节 股东名册与营业执照的“规整软化”155
一、股东名册的“规整软化”155
(一)两种争论155
(二)立法明定股东名册的功能156
(三)修法的行动157
(四)其他问题暗示163
二、营业执照的“规整软化”164
(一)营业执照缴回规则被虚化164
(二)简易清算164
(三)营业执照电子化托管165
第三节 股东名册与营业执照的保管方式166
一、股东名册和营业执照的信息本质166
(一)作为公共信息的股东名册与营业执照166
(二)作为公共产品的公共信息169
二、私人保管与公共保管:公共信息的保管方式170
(一)私人信息与公共信息的保管170
(二)公共信息的私人保管171
(三)公共信息的公共保管172
三、股东名册和营业执照如何保管174
(一)股东名册由私人保管走向公共托管174
(二)营业执照由私人保管走向电子化公共托管176
第四节 结论177
第五章 资本市场的自治与宽容179
第一节 导论180
第二节 分析工具:资本市场的核心功能181
第三节 禁止股票折价发行的规则184
一、比较法与问题意识185
二、关于票面金额的废止187
(一)理论倾向187
(二)私见187
三、关于受益公司的多元性188
(一)理论倾向188
(二)私见189
四、发行人的营业期限限制190
(一)设立时的折价发行190
(二)增资时的折价发行191
五、公司内部的审批机构191
六、法院等公法机关的参与决定权192
(一)理论倾向192
(二)私见193
七、小结194
第四节 亏损股票的暂停上市与退市规则195
一、规则现况195
二、证券交易与实物商品交易198
(一)实物商品交易注重使用价值:瑕疵物品的可交易性198
(二)证券商品交易注重交换价值:瑕疵证券的可交易性199
(三)现行规则不利于鼓励证券发行者“向善”205
第五节 资本市场的哲学:证券交易与买菜规则206
一、简单的生活性事实206
二、迷失的“社会正义”207
三、市场宽容不损害强者逻辑209
第六节 结论210
第二编 碎片思想213
第六章 公司法改革中的国家所有权215
第一节 导论216
第二节 官不与民争利的传统218
一、官不与民争利:一种假称判断219
(一)理论假说219
(二)历史事实220
二、官为何与民争利:超稳定政治结构的需要及其他224
(一)超稳定政治结构的事实224
(二)为什么会超稳定:国家所有权的政治功能225
(三)国家所有权有助于公共财政的敛集226
第三节 政企分开式国企改革227
一、政企分开作为国企改革的流行模式228
二、政企分开的历史镜像:洋务运动中的无奈229
三、政企分开的现实命运230
第四节 私法体系还是公法体系233
一、30年中国式改革之困惑:企业与政府的离合运动233
二、国家所有权之本性:一种公共权力235
(一)进入私法体系的国家所有权235
(二)政府干预权力的扩张性235
(三)官营作为特殊的经济形式:国家所有权的公共性本性的意义237
三、观念重申:为什么需要国家所有权239
(一)国家所有权作为经济基础240
(二)国家所有权的社会功能240
(三)国家所有权作为信用机制246
(四)权力崇拜文化与国家所有权247
第五节 结论248
第七章 公司“死亡”政策的法律规制250
第一节 导论251
一、公司退市的多元主义解释251
二、公司退市的泛化与公司人权252
三、正常的退市机制253
第二节 监管思维的改革:由主体主义走向行为主义254
一、节制行政关闭权的设定255
(一)行政关闭权的扩张倾向255
(二)对公司停业的宽容259
二、设定吊照处罚等资格罚以外的替代性处罚措施260
三、按照分离原则改革“登记证明一本主义”261
第三节 从行政到法院:监管权的配置由集权走向分权263
一、赋予法院否决瑕疵公司设立的权力263
二、扩大私法主体请求法院解散公司的权力267
第四节 重整公司退市的善后程序268
一、一般规则与问题268
二、公司退市善后程序的重整269
(一)设置简易清算机制269
(二)清算工作市场化271
(三)营业执照的公共托管和依职权注销制272
第五节 结论273
第八章 重思公司治理结构的改革275
第一节 导论276
第二节 公司治理的三重机制:内部治理与外部监控失灵277
一、外部市场监控机制278
二、外部权力监控机制279
三、内部治理监控机制280
第三节 公司内部治理的结构模型、生成原因及监控课题281
一、公司内部治理的结构模型:比较法的经验281
二、生成原因与监控课题:经济、文化与政治因素282
第四节 独立董事:在传统治理框架中行动286
第五节 个别性考察行动方向:对中国问题的检讨289
一、我国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及其问题点290
二、期待独立董事解决什么问题292
(一)关于资讯公开、减轻内部人控制的问题294
(二)关于预防大股东“一股独大”的问题299
(三)关于促进企业理性决策的问题303
三、独立董事与公司绩效的其他证据310
(一)独立董事与公司经营绩效的正相关310
(二)独立董事与公司经营绩效的负相关318
(三)独立董事与公司绩效不相关322
(四)合理的怀疑325
四、抛弃独立董事的异向改革思维327
第六节 结论331
第九章 选择企业法律形态的诸因素实证调查334
第一节 导论335
第二节 样本选择、调查形式与选题设计338
第三节 调查结果统计分析与展开341
一、开办企业的选择因素(问题1)341
(一)专业训练的影响343
(二)性别构成的影响350
二、企业类型的私人选择(问题2)353
(一)专业训练的影响354
(二)性别构成的影响357
三、企业类型的国家考量(问题3)361
(一)专业训练的影响361
(二)性别构成的影响362
四、企业形态法定主义民间态度(问题4)364
(一)专业训练的影响365
(二)性别构成的影响369
第四节 结论372
第十章 公司法的解释力与解释方法375
第一节 导论376
一、公司法的解释力与解释方法376
(一)公司法为什么需要解释力:判决与民意378
(二)公司法如何有解释力:解释技术379
二、孤独的公司法学:面对社会科学384
三、社会科学的自主性:林中空地的天空386
(一)30年来的挣扎386
(二)自主性与价值:关于艺术387
四、如何自主性:回到公司法391
(一)超越日常性知识与学究性常识391
(二)彻底反思学术的过程393
五、其他一些说明395
第二节 公司法的法学进路396
一、作为贫矿的公司法399
二、法学中的价值关怀与规范关怀401
三、公司法的价值关怀402
四、公司法的规范关怀403
五、国际化与本土化407
六、公司法学者的任务409
第三节 公司法的实用主义进路410
一、实用主义的解释410
(一)为何不用经验主义:哲学上的观察411
(二)为何不用实证主义:法学上的观察413
(三)什么是我们所关注的实用主义416
二、如何认真对待公司法417
(一)已经怎样对待417
(二)应当如何对待420
第四节 公司法的社会学进路423
一、问题来源424
二、作为挑战陈规的社会学方法425
三、社会学思考的两种常用路径与危险429
第五节 公司法的细则进路433
第六节 结论436
参考文献438
后记463
热门推荐
- 3211453.html
- 1968392.html
- 507638.html
- 2008298.html
- 1065518.html
- 839140.html
- 373927.html
- 150302.html
- 2471732.html
- 19193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852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688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899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765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757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966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710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955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267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35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