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兽医诊断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哲,姜玉富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299694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81页
- 文件大小:242MB
- 文件页数:394页
- 主题词:兽医学:诊断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兽医诊断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兽医诊断学的概念和重要性1
二、兽医诊断学的发展1
三、兽医诊断学的内容3
四、兽医诊断学的学习方法和要求4
第一篇 临床诊断8
第一章 临床检查的基本方法和顺序8
第一节 临床检查的基本方法8
一、视诊8
二、触诊10
三、叩诊11
四、听诊14
五、嗅诊16
第二节 临床检查顺序16
一、群体动物临床检查顺序16
二、个体动物临床检查顺序16
第二章 一般检查21
第一节 整体状态的检查21
一、精神状态21
二、体格与发育21
三、营养状况22
四、姿势23
五、行为及步态24
第二节 可视黏膜检查25
一、眼结膜的检查方法25
二、眼结膜颜色的病理性改变25
三、眼睑肿胀及眼分泌物26
第三节 体温测定27
一、体温测定的方法27
二、体温升高28
三、体温降低31
第四节 脉搏数检查31
一、脉搏数检查的方法31
二、脉搏数的病理性改变及其临床意义32
第五节 呼吸数检查33
一、呼吸数检查的方法33
二、呼吸数的病理性改变及其临床意义33
第六节 一般检查的症状分析和应用34
一、获得对患病动物的大体印象34
二、指出系统检查的方向和重点34
三、为建立初步诊断提供线索34
第三章 被毛、皮肤及相关组织的检查36
第一节 被毛36
一、被毛外观36
二、被毛色泽36
三、脱毛36
四、体表寄生虫37
五、体表真菌37
第二节 皮肤及相关组织37
一、皮肤外观37
二、皮肤颜色37
三、皮肤气味38
四、皮肤温度38
五、皮肤湿度38
六、皮肤弹性39
七、皮肤厚度39
八、皮肤瘙痒39
九、皮肤肿胀40
十、皮肤损伤41
十一、皮脂腺44
十二、皮毛样本的采取44
第四章 淋巴系统检查45
第一节 淋巴结检查45
一、淋巴结的位置及检查方法45
二、淋巴结的病理性改变及其临床意义46
第二节 淋巴管检查47
第三节 淋巴结样本的采取47
第五章 循环系统检查48
第一节 心脏检查48
一、心脏视诊和触诊48
二、心脏叩诊49
三、心脏听诊51
第二节 血管检查58
一、动脉检查58
二、毛细血管检查60
三、静脉检查60
第三节 循环系统的特殊检查62
一、心电图检查62
二、动态心电图检查74
三、超声心动图检查74
四、心音图检查75
五、心尖搏动图与颈动脉搏动图检查75
六、运动试验75
七、心包穿刺术76
八、心脏导管插入术76
九、心血管造影检查76
第四节 循环系统的症状分析和应用76
一、判断心功能的好坏,确定有无心力衰竭77
二、判断血管功能的好坏,确定有无外周血管衰竭77
三、弄清心脏杂音的性质,确定其临床意义78
四、弄清心律失常的原因,确定其临床意义79
第六章 呼吸系统检查81
第一节 呼吸运动检查81
一、呼吸数检查81
二、呼吸式检查81
三、呼吸节律检查82
四、呼吸困难检查83
五、呼吸运动对称性检查84
第二节 上呼吸道检查84
一、呼出气检查85
二、鼻液检查85
三、咳嗽检查86
四、鼻腔检查88
五、鼻旁窦检查89
六、咽囊检查90
七、喉及气管检查90
第三节 胸廓检查91
一、胸廓视诊91
二、胸廓触诊92
第四节 肺部检查92
一、肺部叩诊92
二、肺部听诊98
第五节 呼吸系统特殊检查104
一、胸部X线检查104
二、胸部超声检查104
三、内镜检查104
四、皮肤试验104
五、胸腔穿刺术104
六、咽囊导管插入检查104
七、肺功能试验105
八、动脉血气测定105
九、核素成像105
第六节 呼吸系统的症状分析和应用105
第七章 消化系统检查108
第一节 饮食欲及摄食状态检查108
一、食欲检查108
二、饮欲检查109
三、摄食障碍检查109
四、反刍检查110
五、嗳气检查111
六、反流和呕吐检查111
第二节 腹痛检查113
一、腹痛的原因113
二、腹痛的临床表现113
第三节 上消化道检查114
一、口腔检查114
二、咽检查116
三、食管检查116
第四节 马的胃肠检查118
一、腹部视诊118
二、腹部触诊119
三、腹部叩诊119
四、胃肠听诊119
五、直肠检查121
第五节 反刍兽的胃肠检查124
一、腹部视诊124
二、腹部触诊124
三、腹部叩诊124
四、胃的检查125
五、肠的检查128
第六节 猪的胃肠检查130
一、腹部视诊130
二、腹部触诊130
三、腹部听诊130
第七节 犬、猫的胃肠检查131
一、腹部视诊131
二、腹部触诊131
三、腹部听诊132
第八节 肝、脾、胰腺检查132
一、肝检查132
二、脾检查133
三、胰腺检查133
第九节 排粪状态及粪便性状检查133
一、排粪姿势133
二、排粪次数及排粪量检查133
三、粪便性状检查134
第十节 消化系统特殊检查135
一、穿刺术135
二、内镜检查135
三、消化道影像检查135
四、活体组织检查135
五、消化/吸收试验136
六、呼吸试验137
第十一节 消化系统的症状分析和应用137
第八章 泌尿系统检查140
第一节 排尿状态检查140
一、排尿姿势检查140
二、排尿次数和排尿量检查141
第二节 肾检查142
一、肾的视诊143
二、肾的触诊及叩诊143
第三节 输尿管检查143
第四节 膀胱检查143
第五节 尿道检查144
第六节 泌尿系统特殊检查145
一、肾功能试验145
二、肾超声波检查145
三、肾活检145
四、膀胱镜检查145
五、膀胱导管插入法145
第七节 泌尿系统的症状分析和应用146
一、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要领147
二、怎样判断肾功能障碍148
第九章 生殖系统检查150
第一节 雄性生殖器官检查150
一、病史调查150
二、外生殖器官检查150
三、内生殖器官检查151
四、交配行为检查152
五、精液的采集与品质检查152
第二节 雌性生殖器官检查152
一、母畜检查152
二、产科检查155
第三节 乳房检查156
一、临床检查157
二、乳汁的物理化学检查157
第十章 运动系统检查159
第一节 运动状态的观察159
一、卧地姿势159
二、起立姿势159
三、站立姿势159
四、运步姿势160
第二节 蹄部检查161
一、蹄温和趾动脉搏动检查161
二、蹄底检查161
三、蹄冠检查161
四、被动运动检查162
第三节 骨骼检查162
一、视诊162
二、触诊162
三、叩诊162
第四节 关节、腱鞘和黏液囊检查162
一、视诊163
二、触诊163
三、被动运动检查163
第五节 肌肉、腱和神经检查163
一、视诊163
二、触诊163
三、叩诊164
四、被动运动检查164
第十一章 神经系统检查165
第一节 头颅和脊柱检查165
一、头颅检查165
二、脊柱检查165
第二节 精神状态检查166
一、精神兴奋166
二、精神抑制167
第三节 运动功能检查168
一、强迫运动168
二、体位平衡失调和运动失调170
三、不随意运动171
四、瘫痪173
第四节 感觉功能检查174
一、痛觉及浅感觉检查174
二、深感觉检查174
三、瞳孔对光反应检查175
第五节 反射检查175
一、脊髓反射检查方法176
二、反射的病理性改变176
第六节 脑神经检查177
一、嗅神经检查177
二、视神经检查177
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及展神经检查178
四、三叉神经检查178
五、面神经检查178
六、听神经检查178
七、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及副神经检查179
八、舌下神经检查179
第七节 自主神经功能检查179
第八节 神经系统特殊检查180
一、脑电图检查180
二、肌电图检查180
三、神经传导速度检查181
四、脑组织样本的采集181
第九节 神经系统的症状分析和应用181
一、神经系统疾病的基本症状181
二、脑损伤的定位182
三、脊髓损伤的定位185
第十二章 感觉器官检查188
第一节 眼的检查188
一、视诊188
二、触诊190
三、角膜反射191
四、眼压测定191
五、泪道探通和冲洗191
六、视力检查191
第二节 耳的检查191
一、外耳检查191
二、耳镜检查192
三、听力测验192
第十三章 家禽疾病的诊断193
第一节 家禽解剖生理概述193
第二节 家禽疾病的诊断193
一、病史调查193
二、禽群视诊193
三、病禽的个体检查194
第三节 家禽的病理剖检197
一、病禽的扑杀198
二、病禽的剖检198
第十四章 畜群的检查200
第一节 畜群检查的方法和程序200
第二节 畜群检查的内容200
一、病史调查200
二、畜群检查201
第二篇 实验诊断204
第十五章 血液学检查204
第一节 血液样本的采取和处理204
一、血液样本的种类204
二、血液样本的采取204
三、血液样本的处理205
第二节 血液学检查的适应证206
第三节 红细胞检查206
一、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206
二、红细胞压积测定208
三、红细胞绝对指数计算209
四、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测定209
五、红细胞沉降率测定209
六、红细胞形态学检查209
七、自凝反应212
八、红细胞脆性测定212
九、直接抗球蛋白试验212
第四节 白细胞检查212
一、白细胞计数212
二、白细胞分类计数212
三、白细胞检查的临床意义214
第五节 血小板检查219
一、血小板计数219
二、血小板平均容积220
三、血小板分布宽度220
四、血小板功能检测221
第六节 骨髓检查221
一、骨髓检查的适应证、禁忌证和局限性221
二、骨髓样本的采取和涂片221
三、骨髓细胞的形态特征221
四、骨髓涂片检查221
五、骨髓细胞检查结果的分析222
第七节 止血与凝血功能检查224
一、止血与凝血功能检查的适应证224
二、血管的评价225
三、出血时间测定225
四、血块收缩测定225
五、血小板聚集试验225
六、血小板黏附试验226
七、血小板自动激活测定226
八、活化凝血时间226
九、凝血酶原时间测定226
十、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226
十一、凝血酶时间测定227
十二、特殊因子测定227
十三、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测定227
第八节 家禽血液检查228
一、血红蛋白测定228
二、红细胞沉降率测定及红细胞压积测定228
三、红细胞计数228
四、白细胞计数228
五、白细胞分类计数229
第九节 血液学检查结果的分析和应用230
一、白细胞象的分析和应用230
二、贫血的检验诊断程序231
三、出血的检验诊断程序233
四、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和纤维蛋白溶解的检验诊断程序234
第十六章 尿液检查235
第一节 尿液样本的采取和保存235
一、尿液样本的采取235
二、尿液样本的保存235
第二节 尿液的物理学检查235
一、尿量235
二、颜色236
三、透明度236
四、气味236
五、相对密度236
第三节 尿液的化学检查237
一、酸碱度测定237
二、蛋白质检查238
三、潜血检查238
四、肌红蛋白检查238
五、葡萄糖检查238
六、酮体检查238
七、尿胆红素检查239
八、尿胆原检查239
九、尿蓝母检查239
第四节 尿沉渣的显微镜检查239
一、尿中的有机沉渣240
二、尿中的无机沉渣242
第五节 肾功能试验244
一、肾小球功能试验244
二、肾小管功能试验246
第六节 尿液检查结果的分析和应用247
第十七章 粪便检查249
第一节 粪便的物理学检查249
第二节 粪便的化学检查249
一、酸碱度测定249
二、潜血检查249
三、蛋白质检查249
四、粪便蛋白水解活性检查250
五、粪便α-1蛋白酶抑制因子活性检查250
第三节 粪便病原学检查250
一、细小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250
二、粪便梭状芽孢杆菌毒素检测250
第四节 粪便的显微镜检查250
一、标本的制作251
二、饲料残渣的检查251
三、细胞的检查251
第五节 消化功能试验251
一、脂肪吸收试验251
二、胰蛋白酶样免疫活性试验251
三、口服葡萄糖吸收试验251
四、淀粉消化试验251
五、D-木糖吸收试验252
六、葡萄糖渗透性试验252
七、血清维生素B12和叶酸检测252
八、氢呼吸试验252
第十八章 胃液及瘤胃内容物检查253
第一节 胃液检查253
一、胃液的采集253
二、胃液的物理学检查253
三、胃液的化学检查253
四、胃液的显微镜检查254
第二节 瘤胃内容物检查254
一、样本的采取254
二、瘤胃内容物的物理学检查254
三、瘤胃内容物的化学检查255
四、瘤胃内容物的微生物学检查256
第十九章 肝功能检查257
第一节 胆色素代谢检查257
一、血清黄疸指数测定257
二、血清胆红素测定257
第二节 蛋白质代谢检查259
一、血清总蛋白、清蛋白、球蛋白的测定259
二、血清胶体稳定性试验260
第三节 血清肝特异酶活性检查260
一、丙氨酸转氨酶测定260
二、天冬氨酸转氨酶测定261
三、碱性磷酸酶测定261
四、γ-谷氨酰转肽酶测定261
五、乳酸脱氢酶测定261
六、山梨醇脱氢酶测定262
第四节 肝摄取和排泄功能试验262
一、磺溴酞钠滞留试验262
二、靛氰绿滞留试验262
第五节 其他肝功能试验263
一、胆酸测定263
二、氨和氨耐受试验263
第六节 肝功能试验的选择和应用263
一、肝功能试验的临床价值263
二、肝功能试验的临床选择264
第二十章 内分泌功能检验265
第一节 下丘脑和垂体功能检验265
一、地塞米松抑制试验265
二、ACTH激发试验265
三、地塞米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联合试验265
四、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试验265
第二节 肾上腺皮质功能检验266
一、血浆皮质醇的测定266
二、皮质醇间接测定试验266
第三节 甲状腺功能的检验266
一、T3、T4促甲状腺素反应试验266
二、甲状腺摄取放射碘试验267
第四节 甲状旁腺功能检验267
一、甲状旁腺激素测定267
二、降钙素测定267
第五节 胰腺内分泌功能检测267
一、胰岛素测定267
二、胰岛素促分泌试验268
三、果糖胺测定268
第二十一章 营养和代谢功能检验270
第一节 水和电解质平衡检验270
一、水和电解质平衡检验的指征270
二、水和电解质平衡检验的指标271
三、水和电解质平衡失调的诊断272
第二节 酸碱平衡检验273
一、酸碱平衡检验的指标273
二、酸碱平衡失调的诊断275
第三节 钙、磷、镁代谢的检验277
一、血清钙测定277
二、血清无机磷测定278
三、血清镁测定278
第四节 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的检验278
一、血清葡萄糖测定278
二、血清蛋白质测定279
三、血脂测定279
第五节 维生素代谢的检验279
一、维生素A测定279
二、维生素D测定280
三、维生素E测定280
四、维生素B1测定280
五、维生素B2测定280
第六节 微量元素代谢的检验280
一、钴测定280
二、铜测定281
三、碘测定281
四、铁测定281
五、锰测定281
六、硒测定281
七、锌测定282
第二十二章 诊断细胞学、体腔液及其他液体检查283
第一节 诊断细胞学283
一、样本的采取及制备283
二、渗出液与漏出液285
三、体腔渗出液与漏出液的鉴别286
四、肿瘤的细胞学改变287
五、结膜液的细胞学改变288
第二节 生殖器官的细胞学检查288
一、阴道和子宫颈液体的检查288
二、外阴分泌物的检查288
三、乳腺的检查288
四、精液的检查289
五、前列腺的检查289
六、睾丸和附睾的检查290
第二十三章 脑脊髓液检查291
第一节 脑脊髓液的采取291
第二节 脑脊髓液的物理学检查291
一、压力291
二、颜色及透明度291
三、气味292
四、相对密度292
第三节 脑脊髓液的化学检查292
一、酸碱度测定292
二、蛋白质测定292
三、其他检测292
第四节 脑脊髓液的细胞学检查293
第三篇 影像诊断296
第二十四章 X线检查296
第一节 X线成像296
一、X线的产生、特性及成像基本原理296
二、X线图像的特点298
三、X线诊断的应用范围和限度298
四、X线检查技术299
五、X线诊断的原则302
第二节 胸部X线检查302
一、胸部X线检查方法302
二、正常胸部的X线表现303
三、胸部常见疾病的X线诊断303
第三节 腹部X线检查311
一、腹部X线检查方法311
二、正常腹部的X线表现311
三、腹部病变的基本X线征象311
四、腹部常见疾病的X线诊断312
第四节 骨和关节X线检查318
一、骨和关节X线检查方法318
二、骨和关节正常X线解剖318
三、骨和关节病变的X线表现318
四、骨和关节常见疾病的X线诊断320
第二十五章 超声检查326
第一节 超声诊断的物理学基础及技术原理326
一、超声波的物理学基础326
二、兽医超声诊断的概念及类型326
第二节 兽医超声诊断仪327
一、探头327
二、主机328
三、显示及记录系统328
四、超声的检查方法328
第三节 声像图、波型及其分析329
一、声像图329
二、波型330
第四节 超声检查的应用331
一、超声检查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331
二、超声检查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331
第二十六章 其他现代影像诊断技术339
第一节 计算机层析成像339
一、CT成像基本原理与设备339
二、CT图像特点339
三、CT检查技术340
四、CT在兽医领域中的应用340
第二节 磁共振成像342
一、MRI成像基本原理与设备343
二、MRI图像特点343
三、MRI检查技术344
四、MRI在兽医领域中的应用344
第四篇 建立诊断和病历书写348
第二十七章 建立诊断348
第一节 症状、诊断及预后的概念和分类348
一、疾病的症状及对症状的评价348
二、疾病诊断的概念349
三、疾病预后的概念350
第二节 建立诊断的步骤351
一、调查病史,搜集症状资料351
二、分析症状,建立初步诊断351
三、实施防治,验证诊断353
第三节 建立诊断的方法353
一、论证诊断法353
二、鉴别诊断法354
第四节 临床诊断思维的基本原则355
第五节 建立正确诊断的条件和产生错误诊断的原因355
一、建立正确诊断的条件355
二、产生错误诊断的原因356
第二十八章 病历书写358
第一节 病历书写的重要性358
一、临床医疗的需要358
二、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需要358
三、医疗行政和法律的需要358
第二节 病历书写的基本要求358
一、整理归纳,书写及时358
二、客观事实,描述准确359
三、格式规范,书写正规359
四、拟制摘要,签名负责359
第三节 病历的格式和内容359
第四节 病历的管理366
索引367
参考文献380
热门推荐
- 2694795.html
- 638710.html
- 1834680.html
- 2459605.html
- 1052543.html
- 2277551.html
- 3110520.html
- 870363.html
- 3188185.html
- 1221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671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482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496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830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612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595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056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511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472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12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