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历史教育与素质教育 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历史教育与素质教育 下
  • 赵恒烈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ISBN:7801005670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73页
  • 文件大小:44MB
  • 文件页数:20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历史教育与素质教育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七章 历史图象教学的方法论181

第一节 历史图象的教学功能181

第二节 历史图象在教学中的应用186

第三节 诠释历史图象的方法196

第四节 应用历史图象的教学原则200

第八章 历史学科素质教育的学习方法202

第一节 学生创造性学习的素质分析202

一、动力系统——创新精神202

二、操作系统——创造性历史思维能力206

三、控制系统——自我调理213

第二节 在开放性历史学习中形成创新素质223

一、沟通课堂内外的历史学习223

二、沟通历史与其它学科的学习228

三、沟通历史学习与生活领域的联系234

第三节 在批判性历史思辨中发展创新素质238

一、学贵多疑与驳论尝试238

二、辩证批判与评论尝试241

三、系统运筹与立论尝试246

第九章 现代化教学手段252

第一节 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历史教学中的地位252

一、素质教育呼唤教学手段现代化252

二、历史知识的特点要求教学手段的现代化253

三、学生的认识规律和思维特征需要教学手段的现代化254

四、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是历史学科教学现代化的重要内容254

第二节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功能和作用255

一、提高学习兴趣,促进积极思维255

二、扩大课堂知识容量,丰富教学内容256

三、减轻记忆负担,降低理解难度,提高学习效率256

四、加强情意教学,培养高尚情操257

五、传播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257

第三节 电化教学媒体的分类和功能258

第四节 历史教学常用的现代化教学手段259

一、幻灯机、投影仪辅助教学259

二、电影放映机、电视机、录像机辅助教学260

三、计算机辅助教学262

四、多媒体教学263

第五节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265

一、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基本原则265

二、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应注意事项267

第十章 历史课外教学活动271

第一节 课外教学活动的特点和原则271

一、历史课外教学活动的特点和意义271

二、历史课外教学活动必须坚持的原则275

第二节 历史课外活动的形式和组织279

一、阅读279

二、参观、考察、访问282

三、历史园地、历史展览会284

四、历史讲座、演讲会、故事会285

五、历史知识竞赛、历史知识游戏287

六、历史晚会288

第三节 课外教学活动的实施289

一、将思想教育置于首位289

二、要处理好几个关系289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活动成功的保证290

四、及时总结,善于借鉴293

第十一章 历史学科的教学评价295

第一节 教学评价的意义和原则295

一、教学评价的意义296

二、教学评价的原则297

第二节 教学评价的内容和模式300

第三节 诊断性评价302

一、诊断性评价的功能和作用302

二、诊断性评价的内容和方法304

第四节 形成性评价308

一、形成性评价的目的和作用308

二、教师教学活动评价309

三、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312

四、形成性评价的反馈类型314

五、形成性评价应注意的问题316

第五节 终结性评价318

一、终结性评价的作用和特点318

二、认知领域的评价319

三、情感领域的评价324

第六节 评价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326

第十二章 历史教师的素质329

第一节 新一代历史教师的素质要求329

一、良好的政治和道德素质330

二、较高的业务素质335

三、改革、创新意识346

四、身体、心理素质354

第二节 历史教师的教学研究355

第三节 历史教师的进修366

一、进修的内容366

二、进修的方式371

三、教师进修中应注意的问题37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