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日常生活的法律知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谢瑞智,李正宗著 著
- 出版社: 文笙书局
- ISBN:9577446949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194页
- 文件大小:7MB
- 文件页数:21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日常生活的法律知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法律的基础1
第一 什么是法律?1
一、社会的规范1
二、法律具有强制力2
(一)法律与习俗2
(二)法律与道德3
三、法律存在的必要性3
(一)维持社会秩序3
(二)实现正义4
第二 法律如何运用4
一、解决社会纷争4
(一)由公正的第三者协调4
(二)政府机构的调解仲裁5
二、法律的适用5
(一)当事人间的适用5
(二)法院的适用5
第二章 社会生活与法律7
第一 人民的基本人权7
一、什么是人权7
二、人权思想的历史7
三、基本人权有多少种10
(一)人权的基本分类11
(二)我国宪法规定的人权12
(三)新的人权13
四、人权的主体15
(一)国民15
(二)外国人16
第二 人民基本权利的限制17
一、宪法上特别限制17
二、宪法上之概括限制17
第三 人民的义务18
一、基本义务之概念18
(一)基本义务之意义18
(二)基本义务之历史沿革18
二、人民义务的种类19
(一)纳税之义务19
(二)服兵役的义务21
(三)受国民教育之义务23
第四 国家赔偿23
一、现行有关赔偿法之特别法24
(一)行政诉讼法24
(二)行政执行法25
(三)冤狱赔偿法25
(四)土地法25
(五)警械使用条例25
(六)民用航空法26
(七)铁路法26
(八)大众捷运法26
(九)通讯保障及监察法26
(十)国家总动员法27
(十一)核子损害赔偿法27
二、国家赔偿法的内容27
(一)赔偿主体27
(二)赔偿责任要件27
(三)国家之求偿权28
(四)赔偿的方法29
(五)消灭时效29
第五 侵权行为与损害赔偿29
一、一般侵权行为29
(一)一般侵权行为之成立要件29
(二)共同侵权行为30
二、特殊侵权行为31
(一)公务员之责任32
(二)法定代理人之责任32
(三)雇用人的责任33
(四)定作人的责任35
(五)动物占有人的责任35
(六)工作物所有人的责任36
三、赔偿责任范围36
(一)侵权行为之结果36
(二)损害赔偿之当事人37
(三)损害赔偿之方法37
(四)损害赔偿的范围38
第六 乡镇市区之调解38
一、乡镇市区调解的用意38
(一)实施调解之行政区域39
(二)乡镇市区调解与法院调解的区别39
(三)声请调解的好处39
二、调解事件的声请40
(一)声请程序40
(二)声请调解的事件40
(三)声请调解应注意事项40
三、调解事件的当事人40
四、得提起调解之刑事事件42
五、调解事件的管辖43
(一)双方当事人住在同一乡镇市区43
(二)双方当事人不住在同一乡镇市区43
六、调解委员会的调解方式43
(一)以会议方式进行调解43
(二)以会议以外的方式进行调解44
七、调解结果及其效力44
(一)调解结果44
(二)调解结果的效力44
第三章 政治生活与法律45
第一 民主主义45
一、民主主义的真义45
二、直接民主制或间接民主制46
三、多数支配之民主主义或立宪民主主义47
第二 加入政治团体参与政治活动47
一、政治团体47
二、政党48
第三 参与选举与罢免49
一、选举权的资格要件49
(一)取得选举权的积极条件49
(二)取得选举权的消极条件49
二、候选人的资格要件49
(一)取得候选人资格的积极条件49
(二)取得候选人资格的消极条件51
三、罢免权的行使53
(一)罢免案之提出53
(二)提议人与连署54
(三)罢免投票54
四、选举区的种类55
(一)选举区的意义56
(二)小选举区与大选举区的优劣点56
第四 统治机构的权力分立57
一、权力分立理论的起源57
二、欧陆与美国三权分立的不同58
三、五权分立的理论60
第五 总统及行政院62
一、总统62
(一)总统的地位62
(二)总统、副总统的选举62
(三)总统、副总统的罢免64
(四)总统的职权65
(五)总统、副总统的责任65
二、行政院67
(一)行政院的组织67
(二)行政院的职权67
(三)行政院的责任69
第六 国会制度69
一、国民大会70
(一)国民大会代表的选举70
(二)国民大会代表的罢免70
(三)国大代表的宣誓71
(四)国大代表的任期71
(五)国大代表的职权71
二、立法院73
(一)立法委员的选举73
(二)立法委员的罢免74
(三)立法委员的任期74
(四)立法委员的特权74
(五)立法委员的待遇75
(六)立法委员的职权75
(七)立法院之会议77
第七 独立行使职权的机构77
一、司法院77
(一)司法院之组织77
(二)司法院之职权78
(三)司法解释之种类78
二、考试院80
(一)考试院之组织80
(二)考试院之职权81
三、监察院82
(一)监察院之地位82
(二)监察院之组织82
(三)监察院之职权82
第四章 家族生活与法律83
第一 亲属的意义与分类83
一、家族的涵意83
二、家族的形态与功能83
(一)夫妻家族83
(二)直系家族84
(三)复合家族84
三、亲属的分类84
(一)配偶84
(二)血亲84
(三)姻亲85
四、亲系、辈分与亲等85
(一)亲系的分类85
(二)辈份87
(三)血亲亲等之计算87
第二 夫妻有关的法律89
一、婚姻的法律意义89
(一)婚姻须为一男一女的结合关系89
(二)婚姻须双方当事人合意89
(三)婚姻须合法的结合关系89
(四)婚姻须为夫妻终身的共同生活关系89
二、婚约89
(一)婚约之要件90
(二)婚约的无效与撤销91
(三)婚约的解除92
三、结婚95
(一)结婚的要件96
(二)请求公证结婚之手续101
(三)结婚之无效及撤销102
四、离婚106
(一)两愿离婚106
(二)裁判离婚108
第三 夫妻财产制112
一、夫妻财产制之决定112
(一)法定财产制112
(二)约定财产制112
二、夫妻财产制之种类113
(一)法定财产制113
(二)约定财产制113
三、原有财产与特有财产114
(一)原有财产114
(二)特有财产114
四、办理夫妻财产制契约登记115
第四 亲子关系117
一、亲子关系之种类118
(一)自然血统118
(二)拟制血统118
二、婚生子女119
(一)意义119
(二)受胎期间之推定119
(三)婚生子女之推定120
(四)婚生子女之否认121
三、非婚生子女121
四、认领122
(一)意义122
(二)任意认领123
(三)强制认领124
(四)认领子女之公证124
五、人工受精与法律问题125
六、收养之意义与要件126
(一)收养之意义126
(二)收养之要件126
七、如何办理收养子女之认可129
(一)收养之规定129
(二)收养之认可131
第五 财产的继承132
一、继承的意义及种类132
二、继承人132
三、遗产继承人之种别及其顺序133
(一)种别133
(二)法定继承人的顺序133
四、应继分134
(一)法定应继分134
(二)指定应继分135
五、继承权135
(一)继承权之丧失135
六、继承权的抛弃136
(一)继承抛弃之期间136
(二)继承抛弃之方式136
七、如何办理抛弃继承136
(一)抛弃继承的规定137
(二)法院的调查138
(三)抛弃继承的效果138
八、遗嘱138
(一)遗嘱的内容139
(二)遗嘱的方式139
(三)特留分140
第五章 犯罪与法律143
第一 刑法的功能143
一、防制犯罪的功能143
二、维持社会秩序的功能143
三、保护法益的功能143
四、保障人权的功能144
第二 刑法的基本原则144
一、罪刑法定主义144
(一)现行法律依据145
(二)罪刑法定主义衍生的原则145
二、刑罚的种类147
(一)刑罚种类的说明147
(二)死刑的问题148
三、犯罪成立的要件148
(一)构成要件该当性149
(二)违法性150
(三)责任性152
第三 犯罪被害的救济与补偿152
一、请警察协助152
(一)报案153
(二)警察保全现场与调查153
(三)逮捕嫌疑犯153
二、请加害人赔偿153
(一)对生命、身体、健康、名誉等侵权行为之损害赔偿153
(二)损害赔偿之范围及方法154
三、犯罪被害人请求国家补偿155
(一)补偿金之种类155
(二)申请权人之顺序155
(三)补偿之项目及其最高金额155
(四)不补偿之原因156
(五)犯罪被害补偿的实际情形156
四、性侵害犯罪防治之补偿157
第六章 青少年活动与法律159
第一 青少年活动之违法性159
一、青少年年龄之分类159
(一)青年犯罪159
(二)少年事件159
(三)儿童犯159
二、青少年犯罪之人口比率160
三、少年儿童的犯罪趋势160
(一)最高为窃盗罪161
(二)次高为毒品犯罪161
(三)第三位从恐吓取财罪到伤害罪161
第二 青少年的不法行为类型162
一、少年儿童保护事件163
(一)窃盗行为第一位163
(二)从麻醉药品行为到伤害罪163
二、少年刑事案件164
(一)以犯惩治盗匪条例为最多164
(二)第二位为杀人罪164
(三)第三位为窃盗罪164
(四)第四位为伤害罪164
(五)第五位为犯毒品危害防制条例164
(六)第六位为抢夺罪165
(七)第七位为犯麻醉药品管理条例165
(八)第八位为妨害自由罪及犯枪砲弹药刀械管制条例165
三、虞犯少年之行为166
第三 青少年犯罪年龄与教育167
一、少年犯罪年龄之分析167
(一)少年保护事件之年龄167
(二)刑事案件之犯罪年龄168
(三)刑事案件之年龄与罪名之关系168
二、少年犯罪之教育程度169
(一)刑事案件之教育程度169
(二)保护事件之教育程度170
第四 少年犯罪之原因170
一、我国实证统计分析170
二、各个少年犯罪因素171
(一)家庭因素172
(二)社会因素172
(三)心理因素172
(四)生理因素173
(五)学校因素173
(六)其他因素173
第五 少年事件之处理174
一、少年法院处理之案件174
二、少年刑事案件174
三、少年事件之执行175
(一)训诫处分175
(二)保护管束176
(三)感化教育176
(四)刑事案件177
第七章 就业服务与法律181
第一 劳动基准法之意义与原则181
一、宪法与人民工作权181
二、意义182
三、总则182
第二 劳动契约183
一、契约种类183
(一)定期契约183
(二)不定期契约183
二、劳动契约的终止183
(一)由雇主终止183
(二)由劳工终止184
三、契约终止的资遣费185
(一)雇主发给资遣费之标准185
(二)雇主不必发给资遣费之情形186
第三 工资之议定186
一、工资之议定186
(一)给付标的及受领人186
(二)给付的时间及次数186
(三)加班工资之计算186
第四 工作时间、休息、休假187
一、工作时数187
二、延长工作时间之限制187
三、休息188
(一)昼夜轮班制之更换班次188
(二)休息时间188
四、休假188
(一)例假188
(二)国定纪念日之休假188
(三)特别休假188
五、请假189
第五 职业灾害补偿189
一、补偿方法189
(一)疾病补偿189
(二)不能工作补偿189
(三)残废补偿189
(四)死亡补偿189
二、补偿之顺位190
热门推荐
- 2367039.html
- 2710851.html
- 3324503.html
- 2629852.html
- 901183.html
- 187135.html
- 160767.html
- 3458315.html
- 2339201.html
- 15665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243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865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781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643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853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12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303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522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109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7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