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环境犯罪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环境犯罪研究
  • 李希慧,董文辉,李冠煜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 ISBN:9787513017039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53页
  • 文件大小:101MB
  • 文件页数:363页
  • 主题词:破坏环境资源罪-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环境犯罪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环境犯罪总论3

第一章 环境犯罪引论3

第一节 环境3

一、环境的概念和特征3

二、环境的类型4

三、环境的功能5

四、环境保护的现状与问题5

第二节 刑法介入环境保护的必要性8

一、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8

二、其他法律手段功能有限的客观现实8

三、融入国际社会、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的需要9

第三节 环境犯罪的定义与特征9

一、环境犯罪的定义9

二、环境犯罪的现状与特征13

三、环境犯罪的分类14

第二章 环境犯罪的刑事政策17

第一节 刑事政策概述17

一、刑事政策的概念和特征17

二、刑事政策的种类和功能22

三、我国基本刑事政策的演进23

第二节 环境犯罪的刑事政策26

一、环境犯罪的刑事政策概述26

二、环境犯罪刑事政策的运行28

第三章 环境犯罪的刑事立法35

第一节 现代社会的环境价值观35

一、关于环境价值观的学说概览35

二、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观念重塑37

三、环境价值观对环境犯罪刑事立法的影响37

第二节 环境犯罪的刑事立法原则37

一、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相协调原则37

二、刑法介入现实性与超前性相统一原则37

三、环境行政法与环境刑法相协调原则37

第三节 环境犯罪的刑事立法模式38

一、大陆法系国家环境犯罪的刑事立法模式38

二、英美法系国家环境犯罪的刑事立法模式39

三、我国环境犯罪刑事立法模式的反思与完善43

第四章 环境犯罪构成48

第一节 环境犯罪客体48

一、中国大陆地区环境犯罪客体的学说概览48

二、中国大陆地区环境犯罪客体的学说评析51

三、坚持“环境权说”的内在根据55

四、“环境权说”的内涵新解读59

第二节 环境犯罪客观方面67

一、环境犯罪的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的体系化68

二、环境犯罪的属性辨析71

三、环境犯罪的危险犯化及其界限78

四、环境犯罪因果关系的产生及其适用82

第三节 环境犯罪主体94

一、环境犯罪的自然人主体95

二、环境犯罪的单位主体96

三、环境犯罪的国家主体103

第四节 环境犯罪主观方面107

一、环境犯罪故意107

二、环境犯罪过失113

三、环境犯罪与严格责任119

第五章 环境犯罪的刑事责任124

第一节 环境犯罪的刑事责任概述124

一、环境犯罪刑事责任的概念和特征124

二、环境犯罪刑事责任的原则127

三、环境犯罪刑事责任的实现方式134

第二节 环境犯罪刑罚体系的完善及适用144

一、自由刑的完善及适用144

二、财产刑的完善及适用145

三、资格刑的完善及适用148

第三节 环境犯罪非刑罚处理方法的完善及适用151

一、环境犯罪的非刑罚处理方法概述151

二、环境犯罪非刑罚处理方法的完善152

三、非刑罚处理方法的适用与刑事和解的达成154

第六章 环境犯罪与被害人维权运动158

第一节 正当化事由的原理概述158

第二节 环境犯罪被害人维权运动的实质根据161

一、正当化事由的体系化162

二、维权运动的类型化162

第三节 作为正当防卫的维权运动的适用标准165

一、对属于非结果犯的危害环境行为能否采取防卫行动165

二、对过失环境犯罪是否应实施防卫行为166

三、对危害环境行为实行防卫的限度要求是否与一般正当防卫相同167

第四节 作为自救行为的维权运动的适用标准168

一、针对公共安全的自救行为169

二、针对单位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的自救行为169

三、针对公共秩序的自救行为170

四、针对人身权利的自救行为171

五、针对财产权利的自救行为173

第五节 作为劳动争议的维权运动的适用标准174

下篇 环境犯罪各论181

第七章 污染型环境犯罪181

第一节 污染型环境犯罪概述181

一、污染型环境犯罪的概念181

二、污染型环境犯罪的构成特征183

三、污染型环境犯罪的种类187

第二节 污染环境罪188

一、污染环境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188

二、污染环境罪的司法认定190

三、污染环境罪的不足及完善196

第三节 非法处置进口的固体废物罪198

一、非法处置进口的固体废物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198

二、非法处置进口的固体废物罪的司法认定200

三、非法处置进口的固体废物罪的不足及完善201

第四节 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罪202

一、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202

二、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罪的司法认定205

三、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罪的不足及完善206

第八章 破坏自然资源型环境犯罪208

第一节 破坏自然资源型环境犯罪概述208

一、破坏自然资源罪的概念209

二、破坏自然资源罪的构成特征210

三、破坏自然资源罪的种类213

第二节 非法占用农用地罪214

一、非法占用农用地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215

二、非法占用农用地罪的司法认定222

三、非法占用农用地罪的刑罚适用227

四、非法占用农用地罪的不足及完善227

第三节 非法采矿罪227

一、非法采矿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230

二、非法采矿罪的司法认定238

三、非法采矿罪的刑罚适用241

四、非法采矿罪的不足及完善241

第四节 破坏性采矿罪242

一、破坏性采矿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243

二、破坏性采矿罪的司法认定247

三、破坏性采矿罪的刑罚适用251

四、破坏性采矿罪的不足及完善251

第五节 盗伐林木罪252

一、盗伐林木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253

二、盗伐林木罪的司法认定259

三、盗伐林木罪的刑罚适用261

四、盗伐林木罪的不足及完善263

第六节 滥伐林木罪263

一、滥伐林木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264

二、滥伐林木罪的司法认定270

三、滥伐林木罪的刑罚适用273

四、滥伐林木罪的不足及完善273

第七节 非法收购、运输盗伐、滥伐的林木罪274

一、非法收购、运输盗伐、滥伐的林木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276

二、非法收购、运输盗伐、滥伐的林木罪的司法认定279

三、非法收购、运输盗伐、滥伐的林木罪的刑罚适用280

四、非法收购、运输盗伐、滥伐的林木罪的不足及完善281

第九章 危害生态平衡型环境犯罪282

第一节 危害生态平衡型环境犯罪概述282

一、危害生态平衡型环境犯罪的概念283

二、危害生态平衡型环境犯罪的构成特征283

三、危害生态平衡型环境犯罪的种类285

第二节 非法捕捞水产品罪285

一、非法捕捞水产品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286

二、非法捕捞水产品罪的司法认定291

三、非法捕捞水产品罪的刑罚适用294

四、非法捕捞水产品罪的不足及完善294

第三节 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296

一、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297

二、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的司法认定303

三、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的刑罚适用309

四、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的不足及完善310

第四节 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罪311

一、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312

二、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罪的司法认定317

三、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罪的刑罚适用320

四、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罪的不足及完善323

第五节 非法狩猎罪323

一、非法狩猎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325

二、非法狩猎罪的司法认定327

三、非法狩猎罪的刑罚适用330

四、非法狩猎罪的不足及完善331

第六节 非法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332

一、非法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335

二、非法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的司法认定338

三、非法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的刑罚适用341

四、非法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的不足及完善342

第七节 非法收购、运输、加工、出售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制品罪343

一、非法收购、运输、加工、出售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制品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344

二、非法收购、运输、加工、出售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制品罪的司法认定346

三、非法收购、运输、加工、出售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制品罪的刑罚适用350

四、非法收购、运输、加工、出售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制品罪的不足及完善350

后记35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