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妇女与社会性别学导论课程建设 研讨·交流·推广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妇女与社会性别学导论课程建设 研讨·交流·推广
  • 郑新蓉,杜芳琴,张李玺主编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256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26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妇女与社会性别学导论课程建设 研讨·交流·推广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开幕式1

中华女子学院院长致开幕词&回春茹1

福特基金会项目官员致词&何进2

课题负责人致词&杜芳琴2

专题一:国外妇女学发展进程、运作以及课程设计、教材与教学报告一:跨学科的妇女学课程&Didonie Smith5

讨论:10

报告二:密西根大学妇女学的教学&Dena Goodman13

报告三:各学科中的妇女学&Pamela Trotman Reid19

讨论:23

专题二 妇女学的历程·理论26

导读一:《当妇女提问》&导读者:郑新蓉26

导读二:《理论与理论化:理解的一体化转变》、《西方妇女经验的差别》&导读者:王金玲31

导读三:《黑夜与白天:性别的社会建构》&导读者:郑丹丹35

专题三 妇女与社会性别导论课程:意义·内容·教法导读一:《重新组织妇女学导论课》&导读者:张莉莉39

导读二:《妇女学导论课本中女性注意的意义和用途》&导读者:张健43

讨论:45

专题四 妇女学与跨学科:学科化、学位教育和机构建立导读一:《被学科学科化?在妇女学中跨学科研究任务的需要》&导读者:史静寰48

导读二:《(跨)学科性与妇女学博士项目的问题》&导读者:张李玺53

导读三:《创造一个女性主义的教育和研究机构》&导读者:韩贺南56

专题五 回顾与评述:社会性别与妇女学:国外的发展与中国的进程导读:《对社会性别和政治的进一步的思考》&导读者:蔡一平58

评述:妇女学的全球化与本土性&王政63

专题六 国外妇女学研究范例68

讲座一:妇女、自传和理论&Didonie Smith68

讨论:70

讲座二:法国启蒙运动时期的妇女和社会性别&Dena Goodman71

讲座三:女孩与数学&Pamela Trotman Reid74

讨论:78

专题七 国外妇女学导论课程教学介绍80

介绍一:妇女学导论课课程教学&Dena Goodman80

讨论:81

介绍二:妇女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Pamela Trotman Reid83

讨论:84

介绍三:探讨问题的策略&Didonie Smith86

讨论:87

专题八 国内妇女学课程与教学(上):学科间的交流学科一:文学与文化:&荒林、艾晓明90

学科二:社会学:&佟新、李慧英97

学科三:教育学:&史静寰、阎广芬102

学科四:历史学:&李志生、杜芳琴107

专题九 国内妇女学课程与教学(下):妇女学导论:校际交流1.中华女子学院:&韩贺南、张健112

2.北京大学:&魏国英115

3.天津师范大学:&张喜阳117

4.复旦大学:&孙中欣119

5.首都师范大学:&啜大鹏120

6.中山大学:&鲁英121

7.云南民族学院:&杨国才121

8.上海妇联协会办公室:&王翠玉123

9.东北师范大学:&王晶123

10.浙江大学:&孙音音125

11.浙江师范大学:&许放明126

12.华中师范大学:&祝平燕126

13.北京外国语大学:&李英桃127

14.华南师范大学:&王宏维128

闭幕式与简短总结&杜芳琴、王政130

附录一:各院校妇女学导论课教学提纲简介134

一、北京大学:&佟新134

二、中央党校:&李慧英137

三、北京师范大学:&郑新蓉140

四、天津师范大学:&张喜阳142

五、复旦大学:&孙中欣144

六、华中师范大学:&祝平燕147

七、中华女子学院:&韩贺南151

八、首都师范大学:&啜大鹏153

九、北京师范大学:&史静寰154

十、中山大学:&艾晓明156

附录二:导读文章163

1.《理论与理论化:理解的一体化改变》 Gwyn Kird,Margo Okazawa-Rey著 郑丹丹译163

2.《西方妇女经验的差别》&Rosalinda Mendez Gonzalez著 揭艾花译170

3.《黑夜与白天:性别的社会建构》&Judith Lorber著 郑丹丹等译177

4.《重新组织妇女学导论课》&Ardeth Deay and Judith Stitzel著193

5.《(跨)学科性与妇女学博士项目的问题》&Susan Stanford Friedman著 胡玉坤译199

6.《创造一个女性主义的教育和研究机构》&Ruth Perry,et.al.著210

7.《对社会性别和政治的进一步的思考》&Joan W.Scott著 康宏锦译224

8.《改变现状展望未来》&威尔玛·斯科特·海德著 田欣译234

附录三:会议日程安排250

附录四:研讨会成员通讯录253

后记:郑新蓉25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