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当代中国经济追赶战略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孙来斌主编;李烨红等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18160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94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417页
- 主题词:中国经济-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当代中国经济追赶战略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 科学追赶: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当代中国经济发展战略1
一 经济追赶: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主题1
二 如何追赶: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课题6
三 科学追赶: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正确选择12
第一章 当代中国经济追赶的成就与代价17
一 后进国家追赶先进国家的经验借鉴17
(一)韩国:从落后的殖民地到新兴的工业国18
(二)苏联:从落后的资本主义农业国到先进的社会主义工业国24
(三)后发国家经济追赶的经验与教训32
二 当代中国经济追赶的历史回顾34
三 当代中国经济追赶的主要成就39
四 当代中国经济追赶的代价分析43
(一)资源环境代价43
(二)社会代价46
(三)个体代价56
第二章 当代中国经济追赶的条件与机遇64
一 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与当代中国的发展机遇65
(一)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为中国经济追赶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65
(二)经济全球化为中国融入世界经济发展潮流提供了重要契机67
(三)新科技革命浪潮的兴起为中国掌握最新科技成果提供了客观条件71
二 当代中国经济追赶的后发优势与比较优势74
(一)当代中国经济追赶的后发优势74
(二)当代中国经济追赶的比较优势84
三 当代中国的后发劣势与比较劣势90
(一)当代中国的后发劣势91
(二)当代中国的比较劣势96
第三章 当代中国经济追赶的目标与动力101
一 当代中国经济追赶的现实起点101
(一)中国现阶段的经济总量102
(二)中国现阶段的经济结构105
(三)中国现阶段的经济效率和质量111
二 当代中国经济追赶的基本目标115
(一)我国经济追赶的“三步走”战略115
(二)我国实现经济追赶的具体任务116
三 当代中国经济追赶的动力系统127
(一)解放思想为中国经济追赶提供精神动力127
(二)社会基本矛盾是中国经济追赶的根本动力128
(三)改革是实现中国经济追赶的直接动力130
(四)科学技术是实现中国经济追赶的第一推动力131
(五)创新是实现中国经济追赶的不竭动力132
(六)人民群众是实现中国经济追赶的主体动力134
(七)社会和谐为实现中国经济追赶提供整体合力135
第四章 以人为本与当代中国经济追赶138
一 以人为本的内涵及其与经济追赶的关系138
(一)以人为本的内涵138
(二)以人为本与人力资源发展的关系141
(三)以人为本与经济追赶战略的关系142
二 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一般作用144
(一)人力资源概念的提出144
(二)人力资源的特性146
(三)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一般作用149
三 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的国际借鉴150
(一)发达国家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的历史考察与借鉴151
(二)后发国家人力资源发展的理论基点与战略选择155
四 当代中国人力资源的现状分析159
(一)当前我国人力资源的发展环境分析159
(二)当前我国人力资源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161
(三)当前我国人力资源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167
五 与中国经济追赶相适应的人力资源发展战略171
(一)教育发展:促进人力资源发展的关键171
(二)制度发展:促进人力资源发展的核心174
(三)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促进人力资源发展的基础178
第五章 农业现代化与当代中国经济追赶181
一 农业现代化对当代中国经济追赶的基础作用181
(一)理论基石:马克思主义关于农业重要地位的相关论述181
(二)农业现代化对当代中国经济追赶的基础作用183
二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国际经验借鉴186
(一)苏联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教训186
(二)法国农业现代化的经验借鉴188
(三)韩国农业现代化的经验借鉴190
三 当代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基本进程与基本特点191
(一)当代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基本进程191
(二)当代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点194
四 当代中国农业现代化面临的现实问题195
(一)城乡二元结构突出196
(二)农业科技与农民素质水平偏低197
(三)农户小生产经营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凸显198
(四)农业生态环境恶化198
(五)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复杂199
五 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路径选择199
(一)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协调发展199
(二)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切实提高农民素质201
(三)推进农业向市场化与产业化方向发展202
(四)促进农业生态化可持续发展202
(五)持续稳定地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203
第六章 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当代中国经济追赶204
一 工业化对当代中国经济追赶的重要作用204
(一)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与核心204
(二)工业化对相关产业的联动效应209
二 当代中国工业化追赶的历史经验与教训210
(一)后发国家工业化追赶的经验与教训210
(二)中国工业化追赶的历史经验与教训214
三 当代中国工业化与经济追赶的理论依据221
(一)理论基石:马克思主义的工业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理论221
(二)理论借鉴:当代西方工业化与现代化发展理论的合理因素224
四 当代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特征228
(一)跨越式的工业化229
(二)信息化带动的工业化229
(三)区域协调的工业化230
(四)产业协同的工业化232
(五)全面发展的工业化233
五 当代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路径选择235
(一)优先发展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235
(二)以高新技术产业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37
(三)坚持工业新型化和农业产业化并重238
(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240
(五)实现由区域倾斜到协调发展241
(六)创设良好的制度环境242
第七章 科技创新与当代中国经济追赶245
一 当代中国经济追赶过程中科技创新的作用分析245
(一)关于科技创新的理论概述245
(二)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一般作用分析247
(三)科技创新在后发国家中重要作用的样本分析254
(四)科技创新是当代中国经济追赶的源泉258
二 当代中国经济追赶过程中科技创新的现状分析262
(一)当代中国科技创新的伟大成就262
(二)当代中国科技创新存在的突出问题264
(三)当代中国科技创新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265
三 当代中国经济追赶过程中科技创新的对策分析269
(一)当代中国科技创新要处理好的主要关系269
(二)当代中国科技创新应遵循的基本路径274
第八章 制度创新与当代中国经济追赶279
一 制度创新是当代中国经济追赶的重要动力279
(一)关于制度创新在经济发展中一般作用的理论分析279
(二)关于制度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一般作用的实证分析284
二 制度创新是当代中国经济追赶的必然选择288
(一)从制度创新角度反思我国经济追赶的历史经验288
(二)从制度创新角度看当代中国经济追赶的不利因素290
三 当代中国经济追赶过程中制度创新的基本路径295
(一)坚持在我国根本制度的前提下实现制度创新295
(二)坚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实现制度创新296
(三)坚持制度模仿与制度创新相统一297
(四)坚持制度创新的阶段性与渐进性相统一298
(五)坚持正式制度创新与非正式制度创新相统一299
第九章 对外开放与当代中国经济追赶301
一 当代中国经济追赶过程中对外开放的作用分析301
(一)对外开放在经济发展中一般作用的理论分析301
(二)对外开放是当代中国经济追赶的重要推动力315
二 当代中国经济追赶过程中对外开放的现状分析318
(一)当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及伟大成就318
(二)当前我国对外开放存在的主要问题322
三 当代中国经济追赶过程中对外开放的对策分析324
(一)对外开放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324
(二)对外开放应重视的若干关系327
(三)对外开放应着力推进的战略转变331
第十章 可持续发展与当代中国经济追赶战略335
一 对可持续发展观的历史考察与理论探析335
(一)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与发展335
(二)人类陷入不可持续发展困境的思想根源336
二 发达国家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历程及其主要经验344
(一)发达国家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历程344
(二)发达国家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主要经验347
三 后发国家经济追赶中遭遇的可持续发展困境350
(一)经济追赶与可持续发展:后发国家发展面临的两难选择350
(二)优势与劣势:后发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分析351
四 当代中国面临的可持续发展困境与路径选择354
(一)当代中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的历史回顾354
(二)当代中国面临的环境与资源短缺现状355
(三)对当代中国遭遇的环境资源问题的成因分析357
(四)实现当代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路径360
结语 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模式364
一 世界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中国现代化模式变迁364
(一)世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364
(二)中国现代化的模式选择366
二 世界现代化模式系列中的中国模式及其基本特点369
(一)中国模式是一种后发追赶型模式369
(二)中国模式是一种社会主义发展模式370
(三)中国模式是一种稳定有序、渐进式改革的模式371
(四)中国模式是一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模式372
(五)中国模式是一种自主发展的模式374
(六)中国模式是一种和平发展的模式375
三 世界现代化背景映现出的中国模式的世界历史意义376
(一)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自我启示377
(二)对发展中国家现代化道路探索的借鉴意义378
(三)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复兴的示范性影响379
主要参考文献381
热门推荐
- 946273.html
- 3869096.html
- 653706.html
- 485914.html
- 1606063.html
- 1530862.html
- 3441522.html
- 3667951.html
- 1017445.html
- 5156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096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173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712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267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47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961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870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663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788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46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