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科技进步与科技创新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贺金瑞,许先春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民族出版社
- ISBN:7105037938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329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4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科技进步与科技创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历史上的科技革命1
(一) 历次科技革命概览1
导论 正确认识新科技革命的现状和趋势1
(二) 科技革命与大国兴衰2
二、新科技革命及其特点4
(一) 以电子和信息技术为先导的新技术革命高潮4
(二) 科学技术愈来愈快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7
(三) 科学技术国际化的新趋势9
(一) 把握世界潮流,抓住历史机遇12
三、顺应潮流,乘势而上12
(二) 勇敢地面对新科技革命的挑战14
第一章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振兴中华民族的必由之路19
一、科教兴国战略的形成过程19
(一) 科教兴国战略是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战略决策20
(二)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当代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22
(三)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根据我国现实情况作出的重大部署23
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党的工作重点转移的深化和向更高阶段的发展25
(一) 党的工作重点转移的进一步深化26
(二) 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向更高阶段的发展28
(三)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战略选择29
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民族地区科技和教育事业发展步伐34
(一)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切实把教育作为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的基础35
(二) 支持和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民族教育37
(三) 坚持科技进步,实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现代化44
第二章 推进民族地区的科技进步与创新51
一、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51
(一) 创新的类型与功能52
(二) 树立全民族的创新意识55
(一) 国家创新体系概念的演化59
二、建立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59
(二) 真正搞出中国自己的创新体系62
三、“十五”期间科技进步与创新的重点任务70
(一)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点任务70
(二) 在全社会真正形成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工作的有效机制73
四、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调整和优化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78
(一) 民族地区科技进步与创新需要把握的几个重大问题78
(二) 以科技进步与创新为手段,促进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82
一、传统科技体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88
第三章 深化民族地区科技体制改革88
(一) 计划色彩过浓,科技与经济严重脱节89
(二) 科技资源浪费严重90
(三) 科技投资机制不健全91
二、当前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和方针原则93
(一) 当前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和总体目标94
(二)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方针、原则97
三、优化民族地区科技力量布局,建立合理的科技资源配置体系100
(一) 总体规划,优化科技力量布局100
(二) 合理配置民族地区的科技资源103
四、按照国家的总体部署,加快民族地区科技体制创新步伐107
(一) 建立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完善民族地区科技人员管理制度107
(二) 民族地区要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投融资体系109
(三) 建立开放式的科技体系,扩大民族地区的对外合作与交流111
第四章 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的战略选择114
一、坚持“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114
(一) 经济建设要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117
(二) 科学技术工作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119
二、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总体跟进,重点突破123
(一) “有所为,有所不为”是我国科技发展的一个根本指导方针123
(二) 总体跟进,重点突破,是我们迎接新科技革命挑战的战略选择126
(三) 兼顾民族地区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要,统观全局,突出重点127
(一) 基础研究是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先导与源泉130
(二) 加强基础性研究,为民族地区未来的经济发展提供科技动力和成果储备131
(三) 立足于民族地区实际,贯彻和落实“依靠、面向”的战略方针131
四、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135
(一) 高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基本方针与指导思想135
(二) 积极推进高技术研究和高技术产业,努力占领科技制高点139
(三) 加快民族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142
五、利用后发优势,努力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145
(一) 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后发优势”145
(二) 把信息化建设作为实现我国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突破口147
(三)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步伐150
第五章 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少数民族科技人才队伍155
一、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155
(一) 科学技术人员是新的生产力的重要开拓者156
(二) 科学技术人员是科技知识的传播者158
(三) 科学技术人员是实施科教兴国的关键力量160
二、建立科技人才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完善科技人员管理制度163
(一) 建立充满活力的人才培养、使用、激励和保护机制164
(二) 掌握政策,规范运作,完善科技人员管理制度168
三、大力培养民族地区优秀科技人才172
(一) 民族地区的教育、科学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73
(二) 民族地区广大科技工作者肩负重大历史使命175
第六章 大力发展农业科技,推进民族地区的农业科技革命180
(一) 当今世界农业科技飞速发展,现代农业技术开发和应用的步伐明显加快181
一、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进行一次新的农业科技革命181
(二) 新世纪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182
(三) 进行一次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重要性、必然性184
二、围绕农业科技发展的方向与重点,加速推进我国农业科技革命进程187
(一) 切实加强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187
(二) 加强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促进技术的普及应用189
(三) 深化改革,为推进农业科技革命提供制度保障191
三、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大力推进民族地区农业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192
(一) 依靠科技进步,推进民族地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194
(二) 大力调整农产品结构,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196
(三) 引导民族地区的乡镇企业推进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体制创新202
四、建立以科技服务和信息服务为重点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203
(一) 加快民族地区的农业科技推广步伐203
(二) 民族地区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目标和任务208
第七章 以科技进步促进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211
一、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211
(一) 可持续发展:一种新的社会发展观211
(二) 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214
二、科学技术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216
(一) 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217
(二) 科技进步是促进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性因素220
三、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重要位置222
(一) 推进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提高人口素质222
(二) 以科技进步为手段,合理利用资源,加强环境保护224
四、民族地区的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226
(一) 民族地区资源开发对于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意义226
(二) 西部民族地区资源开发的现状与难题229
(三) 依托资源优势,建立可持续的区域经济资源支撑体系232
(一) 坚持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同步进行236
五、西部大开发过程中要切实加强西部生态环境建设236
(二) 建构新型的生态经济体系239
第八章 加强科技法制建设,为民族地区科技进步提供法律保障243
一、推动科技进步,需要加强科技法制建设243
(一) 科技立法的历史和现状244
(二) 现有的科技法规类型247
(三) 科技法制建设发展趋势248
二、以《科技进步法》为先导,依法推进科技进步253
(一) 《科技进步法》概述253
(二) 《科技进步法》赋予各级政府的职责和掌握的原则254
(三) 《科技进步法》为总体布局和实施层次发展战略提供法律保障256
三、学习有关科技立法,推进依法行政水平259
(一)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259
(二) 知识产权及其法律制度264
第九章 切实加强民族地区的科学普及工作274
一、少数民族地区科普工作的现状275
(一) 解放初期党和政府大力开展民族地区的科普工作275
(二) 新时期科技普及工作日益兴起276
(三) 民族地区科技普及工作的成效279
二、宏扬科学精神,在民族地区普及科学知识282
(一) 在民族地区兴起宏扬科学精神、普及科技与创新的高潮283
(二) 进一步提高民族地区科技普及意识287
三、民族地区动员起来,开创普及科技知识的新局面294
(一) 领导干部要在科技普及中起模范带头作用294
(二) 普及科技知识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296
第十章 加强和改善党对民族地区科技工作的领导300
一、党的领导是科技进步与创新的政治保证300
(一) 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领导301
(二) 加强和改善党对科技工作的领导,正确执行政策303
二、按照“三个代表”要求,推进民族地区科技进步与创新304
(一) 当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就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305
(二) 当好先进文化的代表,就必须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307
(三) 当好各族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坚持大力发展经济和保持稳定不动摇309
三、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加强各民族间的大协作311
(一) 坚持各民族共同发展,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311
(二) 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315
(三) 努力探索符合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新思路318
(四) 加快发展民族地区经济需要处理好几个关系320
后记328
热门推荐
- 55105.html
- 2869365.html
- 2460465.html
- 3882160.html
- 558248.html
- 3841476.html
- 2950450.html
- 3710119.html
- 193747.html
- 10767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995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769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309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758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978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957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358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637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067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54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