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秦汉东北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秦汉东北史
  • 王绵厚著 著
  • 出版社: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 ISBN:7205028744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324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38页
  • 主题词:地方史 东北地区(学科: 地方史 年代: 秦汉时代) 东北地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秦汉东北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 中国东北“汉文化圈”的形成及其辐射1

第一章 汉承燕秦对东北的早期经略10

第一节 秦至汉初在辽东、辽西的燕人割据10

第二节 周勃灭燕与汉初的东北郡县13

第三节 “卫氏朝鲜”与秦汉的“辽东外徼”之地17

一、汉初兴起之“卫氏朝鲜”17

二、秦与汉初之“辽东外徼”21

第一节 汉武帝经略北方与陆路东巡23

一、北攘匈奴、东却秽貊进一步开拓边域23

第二章 汉武帝时期东北建置的确立和边域的进一步开发23

二、封泰山、登碣石、历九原宏扬秦皇帝业26

第二节 汉武帝时期东北腹地建置的确立和发展28

一、辽东郡29

二、辽西郡48

三、右北平郡48

四、上谷、渔阳郡60

第三节 汉武帝时“苍海”和“朝鲜四郡”的建立与边域的进一步开发69

一、 苍海郡70

二、乐浪郡72

三、玄菟郡77

四、真番郡82

五、临屯郡84

第三章 汉代东北的封建自然经济与区域文化87

第一节 汉初的休养生息与东北边郡经济的开发87

第二节 以辽东襄平为中心的自然经济的发展90

一、农业的开发和农村自然经济的面貌91

二、盐铁等手工业96

三、制陶和建筑业100

四、商业和货币104

一、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原文化在东北南部的传播105

第三节 汉代东北各民族区域文化的交相发展105

二、襄平汉墓壁画中反映的辽东社会生活和民俗文化108

三、两汉时期东北少数民族的区域文化110

第四章 两汉交替之际东北民族关系和建置形势的变迁114

第一节 西汉末乌桓与鲜卑入塞和高句丽的内徙114

第二节 两汉之际辽西郡县的废迁与边塞的内徙118

第三节 西汉末右北平郡县的废迁122

第四节 汉末辽东、玄菟郡的建置变迁126

第五章 东汉时期的东北郡国设置及民族关系130

第一节 东汉辽东属国的设置130

一、汉魏之际高句丽的发展及其疆域134

第二节 汉魏辽东高句丽的发展及玄菟等边郡的内迁134

二、?丘俭征辽东之役138

三、东汉以后玄菟、乐浪及带方郡的变迁142

第三节 曹操北征三郡乌桓之始末145

一、曹操北征乌桓之缘起145

二、曹操北征乌桓之行的辽西交通古道147

第四节 东汉时期中原流民入辽及其历史作用155

第六章 汉代的东北交通与四邻160

第一节 两汉由中原出塞向匈奴左部之道160

第二节 辽东、玄菟境的陆路交通道163

一、襄平南行平郭、沓氏道164

二、襄平西行“辽队”、“险渎”道167

三、襄平东行“乐浪”、日本道169

四、玄菟郡北行夫余、橐离道173

五、辽东、玄菟郡的戍边之道176

第三节 辽西、右北平郡的陆路交通道181

一、北出卢龙向右北平郡治平刚道181

二、辽西大凌河古道的形成184

三、辽西傍海“碣石道”的水陆变迁189

四、辽西郡之柳城--交黎道192

五、辽西、右北平郡之戍边道194

第四节 汉魏时期的辽东水路交通199

一、由山东“齐郡”和“东莱郡”海行入辽东“马石津”和“沓津道”200

二、由山东“东莱郡”和“齐郡”东北海行入“安平口”和“列口”道203

三、汉魏由山东海行入“辽口”至“襄平”水道204

第七章 燕秦汉时代的东北障塞206

第一节 考古发现与文献印证的燕秦长城207

一、文献记载中的燕秦古长城207

二、考古发现的燕秦古长城遗迹210

第二节 汉承秦制复修“辽东故塞”的考古遗迹216

一、河北北部至宁城一线汉代障塞218

二、辽西地区的汉长城遗踪219

三、辽东至鸭绿江两岸的战国至汉代障堠遗址220

第三节 燕秦汉长城边塞的屯守与戍兵224

一、长城边塞上的配套设施224

二、汉代戍边守塞的管理制度229

第八章 秦汉时期的东北少数民族232

第一节 肃慎与挹娄234

一、肃慎234

二、挹娄239

第二节 高夷和高句丽241

一、秽249

第三节 秽、貊与沃沮249

二、貊251

三、沃沮256

第四节 夫余及其先世258

第五节 东胡与匈奴264

第六节 鲜卑与乌桓269

第九章 东北战国和汉城的考古发现275

第一节 考古发现的东北郡城275

二、玄菟郡城“高句丽县”276

一、辽东郡治“襄平城”276

三、辽西郡治且虑、阳乐城278

四、右北平郡治平刚城279

第二节 考古发现的各郡县城280

一、辽东郡诸城280

(一)北镇大亮甲古城280

(二)铁岭新台子古城280

(三)沈阳旧区古城281

(四)辽中偏堡子古城281

(五)台安孙城子古城281

(七)沈阳魏家楼子古城282

(六)辽阳亮甲古城282

(八)营口英守沟古城283

(九)凤城刘家堡古城283

(十)盖县熊岳河北古城284

(十一)丹东?河尖古城284

(十二)复县陈屯古城285

(十三)大宁江畔古博陵城285

(十四)新金张店古城285

(一)朝阳召都巴古城286

(二)奈曼旗沙巴营子古城286

二、辽西郡诸城286

(三)朝阳袁台子古城287

(四)锦西台集屯古城287

(五)锦县大业堡古城288

(六)锦县高山子古城289

(七)朝阳松树嘴子古城289

(八)义县复兴堡古城289

(九)建昌巴什罕和后城子古城289

(十)绥中古城寨古城290

(十一)山海关石河口古城290

(四)凌源安杖子古城291

(三)赤峰三眼井古城291

(二)喀左董家店古城291

三、右北平郡诸城291

(一)宁城黑城子古城291

(五)建平西胡素台古城292

(六)喀左黄道营子古城292

(七)喀左后城子古城293

四、玄菟郡诸城293

(一)新宾县二道河子古城293

(二)通化赤松柏古城293

(三)集安“国内城”294

一、梨树县二龙城295

第三节 考古发现的其他战国和汉城遗址295

二、锦西小荒地古城296

三、奈曼旗西土城子297

四、旅顺面牧羊城297

五、建昌城子沟古城298

六、赤峰东城子古城298

七、建平巴达营子古城298

八、凌源三家子古城299

九、建平榆树林子古城299

十二、建平札寨营子古城300

十一、喀左山嘴子古城300

十、建平张家营子古城300

十三、建昌后城子古城301

十四、朝阳大庙古城301

十五、金州大岭屯古城301

十六、抚顺东洲古城301

十七、桓仁下古城子302

十八、集安山城子302

十九、吉林东团山古城303

二十、建平达拉甲古城304

二十一、宾县庆华古城304

第一节 东汉末辽东公孙氏的兴起306

第一章 汉末公孙氏据辽与西晋的统一306

一、自主辽东、东击高句丽拓复汉末玄菟郡边地309

二、南开带方、北臣夫余势力雄张海外311

三、越海收置东莱诸县,兼置营州剌史312

第二节 公孙氏割据下的辽东社会概观314

一、承袭汉制置辽东为列郡314

二、招揽中原流士,兴复辽东边郡汉文化316

三、公孙氏经略下的辽东社会生活317

第三节 司马氏平定辽东与西晋的统一319

后记32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