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太原历史文献辑要 第2册 隋唐五代卷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胡建林主编;贾发义分卷主编 著
- 出版社: 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山西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3082781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444页
- 文件大小:115MB
- 文件页数:477页
- 主题词:地方文献-汇编-太原市-隋唐时代;地方文献-汇编-太原市-五代(907~960)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太原历史文献辑要 第2册 隋唐五代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政治类3
唐六典3
尚书户部3
三府督护州县官吏·京兆河南太原三府官吏3
资治通鉴6
陈纪九·太建十四年(五八二年)6
隋纪一·开皇十年(五九○年)6
隋纪一·开皇十年(五九○年)6
隋纪四·大业三年(六○七年)6
隋纪七·义宁元年(六一七年)7
唐纪一·武德元年(六一八年)9
唐纪三·武德二年(六一九年)9
唐纪六·武德五年(六二二年)11
唐纪十·贞观九年(六三五年)11
唐纪十二·贞观十五年(六四一年)11
唐纪十四·贞观十九年(六四五年)11
唐纪十八·咸亨二年(六七一年)11
唐纪十八·仪凤元年(六七六年)12
唐纪十九·光宅元年(六八四年)12
唐纪二十·永昌元年(六八九年)12
唐纪二十二·圣历元年(六九八年)12
唐纪二十八·开元十年(七二二年)12
唐纪三十三·天宝十四载(七五五年)13
唐纪三十三·至德元载(七五六年)13
唐纪三十五·至德元载(七五六年)14
唐纪三十五·至德二载(七五七年)14
唐纪三十六·乾元元年(七五八年)15
唐纪三十七·乾元二年(七五九年)15
唐纪三十八·上元二年(七六一年)15
唐纪三十八·宝应元年(七六二年)15
唐纪三十九·广德元年(七六三年)16
唐纪三十九·广德二年(七六四年)16
唐纪四十·大历四年(七六九年)16
唐纪四十·大历五年(七七○年)16
唐纪四十一·大历十三年(七七八年)16
唐纪四十二·大历十四年(七七九年)17
唐纪四十二·建中元年(七八○年)17
唐纪四十三·建中三年(七八二年)17
唐纪五十一·贞元十二年(七九六年)17
唐纪五十三·元和四年(八○九年)18
唐纪五十四·元和五年(八一○年)18
唐纪五十八·长庆元年(八二一年)18
唐纪六十四·会昌四年(八四四年)18
唐纪六十九·乾符五年(八七八年)19
唐纪六十九·乾符六年(八七九年)20
唐纪六十九·广明元年(八八○年)20
唐纪七十四·大顺二年(八九一年)21
唐纪七十五·乾宁元年(八九四年)21
唐纪七十六·乾宁三年(八九六年)21
唐纪七十七·乾宁四年(八九七年)22
唐纪七十七·光化元年(八九八年)22
唐纪七十八·天复元年(九○一年)23
唐纪七十九·天复二年(九○二年)23
唐纪八十·天复三年(九○三年)23
唐纪八十一·天佑三年(九○六年)24
后梁纪一·开平二年(九○八年)24
后梁纪二·开平四年(九一○年)24
后梁纪二·乾化元年(九一一年)25
后梁纪三·乾化元年(九一一年)25
后梁纪三·乾化二年(九一二年)26
后梁纪四·乾化四年(九一四年)26
后梁纪四·贞明元年(九一五年)26
后梁纪五·贞明三年(九一七年)27
后梁纪五·贞明五年(九一九年)28
后梁纪六·龙德元年(九二一年)28
后梁纪六·龙德二年(九二二年)29
后唐纪一·同光元年(九二三年)29
后唐纪二·同光二年(九二四年)30
后唐纪二·同光三年(九二五年)31
后唐纪三·同光三年(九二五年)31
后唐纪四·天成元年(九二六年)31
后唐纪四·天成二年(九二七年)32
后唐纪五·天成二年(九二七年)32
后唐纪五·天成三年(九二八年)33
后唐纪七·长兴三年(九三二年)33
后唐纪七·长兴四年(九三三年)33
后唐纪八·清泰元年(九三四年)33
后唐纪八·清泰二年(九三五年)33
后晋纪一·天福元年(九三六年)33
后晋纪二·天福二年(九三七年)36
后晋纪二·天福三年(九三八年)36
后晋纪三·天福四年(九三九年)36
后晋纪三·天福六年(九四一年)37
后汉纪二·天福十二年(九四七年)37
后周纪一·广顺元年(九五一年)39
后周纪二·广顺三年(九五三年)40
通典41
职官八·诸卿中41
职官九·诸卿下41
职官十四·州郡上41
唐会要43
杂录43
庙议上43
陪陵名位43
行幸44
封建杂录上44
诸府尹·太原府44
都督府45
诸使中·元帅46
诸使中·都统46
诸使中·节度使(每使管内军附)46
朝臣复谥46
太平御览47
刑法部七·罪47
册府元龟48
帝王部·帝系48
帝王部·诞圣48
帝王部·都邑第二48
帝王部·功业49
帝王部·功业49
帝王部·奉先第四49
帝王部·睦亲50
帝王部·仁慈50
帝王部·养老50
帝王部·发号令第二50
帝王部·委任第二50
帝王部·庆赐第二51
帝王部·赦宥第十二51
帝王部·推诚52
帝王部·巡幸第一53
帝王部·寻幸第二53
帝王部·选将53
帝王部·褒功第二53
帝王部·知子知臣54
帝王部·求旧第二54
闰位部·倚任55
宰辅部·佐命二56
宪官部·谴让诬调私曲57
令长部·褒异57
幕府部·辟署第二58
幕府部·辟署第四58
幕府部·谴斥58
总录部·攀附58
总录部·荣遇60
总录部·达命60
总录部·致政60
总录部·逃难60
外臣部·通好60
全唐文61
高祖三·徙居大安宫诰61
高祖三·即位告天册文61
太宗七·存问并州父老玺书61
玄宗三·幸并州制61
玄宗三·并州置北都制62
玄宗三·北都巡狩制62
玄宗十·车驾次潞州庆赐诏62
宪宗三·授裴度河东节度使制62
武宗一·奖晋阳令狄惟谦诏63
后晋少帝李重贵一·量留晋阳令刘继儒诏63
周世宗柴荣一·授景范中书侍郎平章事制63
后蜀后主孟昶·与周世宗书63
祖君彦·为李密檄洛州文63
陈叔达·隋故征君文中子碣铭64
孙伏伽·陈三事疏64
元承征·上符瑞封事64
梁肃二·送周司直赴太原序65
刘禹锡二·拟册晋王文65
吕温五·刘渝公政会65
元稹二·加裴度镇州四面招讨使制65
白居易三·义武军行营兵马使高从政等五人河东节度行营兵马使傅义等二十四人并破贼可御史大夫中丞侍御史制65
李德裕五·上尊号玉册文66
李德裕十二·代卢钧与昭义大将书66
郑亚·太尉卫公会昌一品制集序66
杜牧二·郑液除通州剌史李蒙除陈州剌史等制66
李商隐·为河南卢尹贺上尊号表66
蒋伸·授王宰河阳节度使李拭河东节度使制66
张昭·请汴州街城门权挂一宫门牌额奏67
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68
朝野佥载68
隋唐嘉话68
唐国史补68
大唐新语69
明皇杂录69
尚书故实69
松窗杂录70
开天传信记70
金华子70
中朝故事71
经济类75
通典75
食货九·钱币(下)75
唐会要76
逃户76
和籴76
太平御览77
兵部六十四·屯田77
资产部五·蚕77
百谷部三·禾77
兽部七·马三77
册府元龟78
邦计部·蠲复第四78
邦计部·屯田78
军事类81
大唐创业起居注81
起义旗至发引凡四十八日81
起自太原至京城凡一百二十六日84
通典86
兵八·敌饥以持久弊之86
兵九·两军相对取背破之86
兵十四·因机设权86
兵十五·乘胜86
边防十三·北狄四·突厥上87
边防十六·北狄七·盐漠念88
唐会要89
讲武89
献俘89
回纥89
太平御览90
兵部二十二·料敌下90
兵部二十四·务速90
兵部二十八·训兵90
兵部三十七·请征伐90
兵部三十八·誓众91
兵部五十一·拒守下91
兵部六十·神兵91
册府元龟92
帝王部·创业第三92
帝王部·创业第四92
帝王部·谋略93
帝王部·料敌93
帝王部·招怀第四94
闰位部·交侵94
宰辅部·忌害95
将帅部·佐命第六95
将帅部·佐命第八97
将帅部·立功第十三97
将帅部·机略第七97
将帅部·攻取第二98
将帅部·忠第五98
将帅部·固守第二98
将帅部·识略第四99
将帅部·仁爱得士心99
将帅部·赴援99
将帅部·轻敌99
总录部·先见第二100
外臣部·封册100
资治通鉴101
隋纪四·仁寿四年(六○四年)101
隋纪六·大业十一年(六一五年)101
隋纪七·大业十二年(六一六年)101
唐纪一·武德元年(六一八年)101
唐纪四·武德三年(六二○年)102
唐纪六·武德六年(六二三年)102
唐纪十四·贞观二十年(六四六年)102
唐纪二十七·开元五年(七一七年)103
唐纪二十八·开元十一年(七二三年)103
唐纪二十九·开元十四年(七二六年)103
唐纪二十九·开元二十年(七三二年)103
唐纪三十一·天宝元年(七四二年)103
唐纪三十四·至德元载(七五六年)104
唐纪四十六·兴元元年(七八四年)104
唐纪五十八·长庆二年(八二二年)104
唐纪六十一·太和八年(八三四年)105
唐纪六十二·会昌二年(八四二年)105
唐纪六十三·会昌三年(八四三年)106
唐纪六十三·会昌四年(八四四年)106
唐纪七十·中和元年(八八一年)107
唐纪七十一·中和二年(八八二年)107
唐纪七十一·中和三年(八八三年)108
唐纪七十二·中和四年(八八四年)108
唐纪七十二·光启二年(八八六年)108
唐纪七十三·文德元年(八八八年)109
唐纪七十四·大顺元年(八九○年)109
唐纪七十五·景福元年(八九二年)109
唐纪七十五·景福二年(八九三年)109
唐纪七十六·乾宁二年(八九五年)110
唐纪七十八·光化三年(九○○年)110
唐纪七十八·天复元年(九○一年)110
后梁纪四·贞明二年(九一六年)111
后唐纪六·长兴三年(九三二年)112
后晋纪四·开运元年(九四四年)112
后晋纪五·开运元年(九四四年)112
后晋纪六·开运三年(九四六年)113
后汉纪一·天福十二年(九四七年)113
后汉纪四·乾佑三年(九五○年)114
后周纪一·广顺元年(九五一年)115
后周纪二·显德元年(九五四年)115
后周纪三·显德元年(九五四年)116
后周纪四·显德四年(九五七年)117
后周纪五·显德六年(九五九年)117
全唐文118
高祖三·举义旗誓众文118
玄宗二十二·起义堂颂序118
张说一·起义堂颂119
张说十三·为魏元忠作祭石岭战亡兵士文119
王涯·上论用兵书119
人物类123
续高僧传123
释志念传123
释慧瓒传123
释洪林传124
释慧超传124
释智满传124
释道亮传125
太平御览127
皇王部三十三·唐高祖神尧皇帝127
皇王部三十四·唐太宗文皇帝128
皇亲部十四·太子三130
封建部一·异姓王封131
职官部三·丞相下131
职官部二十·中书舍人131
职官部二十五·监察御史131
职官部二十七·太常博士132
职官部三十五·左右卫将军132
职官部五十·少尹132
职官部五十·留守132
职官部五十七·太守132
兵部八·儒将132
兵部九·边将133
人事部一百二十八·哭133
方术部五·医四133
羽族部八·鹊133
职官部十九·黄门侍郎133
兵部七十三·剑上134
宗亲部六·兄弟下134
全隋文135
恭帝135
王元规135
王劭135
李播135
全唐文136
曹贞简·汉高祖李皇后136
杜淹·文中子世家136
于志宁七·隋柱国左光禄大夫宏义明公皇甫府君碑136
岑文本·唐故特进尚书右仆射上柱国虞恭公温公碑137
王福畤·录关子明事137
朱敬则·北齐文宣论137
杨炯四·泸川都督王湛神道碑137
张说十二·□府君墓志铭138
李峤八·攀龙台碑138
李邕四·长安县尉赠陇州刺史王府君神道碑139
孙逖六·宋州司马先府君墓志铭139
李华八·扬州司马李公墓志铭139
贾至二·授萧晋太府少卿等制140
杨炎二·四镇节度副使右金吾大将军杨公神道碑140
侯冕·同朔方节度副使金紫光禄大夫试太常卿兼慈州刺史王府君神道碑140
郑馀庆·左仆射贾耽神道碑140
权德舆十八·故鄜州伏陆县令赠左散骑常侍王府君神道碑铭(并序)141
权德舆十八·故中散大夫殿中侍御史润州司马赠吏部尚书沛国武公神道碑铭(并序)141
权德舆二十五·司徒兼侍中上柱国北平郡王赠太傅马公行状141
梁肃六·外王父赠秘书少监东平吕公神道表铭141
令狐楚四·为人作奏贬晋阳县主簿姜鉥状142
王颜·追树十八代祖晋司空太原王公神道碑铭142
韩愈十九·检校尚书左仆射右龙武军统军刘公墓志铭143
韩愈十九·河南少尹裴君墓志铭143
吕温五·凌烟阁勋臣颂(并序)143
李翱六·兵部侍郎赠工部尚书武公墓志铭143
元稹九·唐故福建等州都团练观察处等使中大夫使持节都督福州诸军事守福州刺史兼御史中丞上柱国赐紫金鱼袋赠左散骑常侍裴公墓志铭143
白居易二十四·唐故虢州刺史赠礼部尚书崔公墓志铭(并序)144
白居易二十五·祭崔相公文144
白居易二十六·祭中书韦相公文144
刘轲·大唐三藏大遍觉法师塔铭(并序)144
褚藏言·窦巩传144
穆员二·刑部郎中李府君墓志铭145
司空图四·太尉琅琊王公河中生祠碑145
司空图四·故盐州防御使王纵追述碑145
徐铉十·唐故钟氏太夫人太原县太君王氏墓铭145
罗隐四·吊崖县令145
唐代墓志汇编146
大唐故特进尚书右仆射上柱国虞恭公温公墓志146
大唐洪杜县丞□(宾)府君墓志铭147
大唐处士王君墓志铭并序147
唐故忠州垫江县令护军王君墓志铭并序148
大唐故洛州征士万君墓志148
唐故隋左龙骧将军骠骑王公墓志铭并序148
唐故黄州总管府阳城县丞王君夫人阴氏墓志149
大唐故王君故任夫人墓志铭并序149
大唐王居士砖塔之铭150
大唐故□(贤)君墓志铭150
唐故隋并州司兵张君墓志铭150
唐故昭武校尉任君墓志铭并序151
洛州河南县录事王君墓志151
大唐故云骑尉王府君及夫人魏氏墓志铭并序152
唐故都督王君墓志铭并序152
唐故文林郎桓君墓志铭并序153
大唐故文林郎仵君墓志铭并序153
唐故游击将军高望府果毅□府君墓志铭153
并州主簿李道能孙张胤墓志154
□唐故沧州东光县令许君墓志铭并序155
唐故左卫率府翊卫王君墓志铭并序155
王君讳留字留生墓志铭并序156
大唐故大都督王府君夫人禄氏墓志铭并序156
唐故王府君墓志铭156
□□□朝议郎行并州大都督府太原先令李君墓志铭并序157
大周故前魏州录事参军王公之铭158
大周故程府君故夫人张氏墓志铭并序158
大周故文林郎骑都尉王君墓志铭并序158
唐故歧州雍县尉太原王君墓志铭并序159
□□□相州邺县尉王君墓志铭并序159
唐故上柱国吏部常选王君墓志铭并序160
大周故王府君墓志铭161
大唐故朝议郎行司仆寺长泽监王君墓志铭并序161
大唐故中大夫使持节龙州诸军事龙州刺史郭府君墓志铭并序162
大唐故中大夫使持节黎州诸军事守黎州刺史上柱国王府君墓志铭并序162
唐故王府君墓志铭并序163
大唐故雍州美原县丞王君墓志铭并序164
唐故荣州长史薛府君夫人河东郡君柳(当为柳君)墓志铭并序164
大唐张氏故郭夫人墓志铭165
大唐故苏州常熟县令孝子太原郭府君墓志铭并序165
大唐故右金吾卫翊卫宋府君夫人墓志铭并序166
唐故右威卫兵曹参军王府君墓志铭序166
唐故文安郡文安县尉太原王府君墓志铭并序167
大唐故朝散大夫使持节唐州诸军事守唐州刺史张公墓志铭并序167
大唐故朝散郎试平卢军司马赏疠绯鱼袋士府君太原郭夫人墓志铭168
大唐故汝阴郡汝阴县令裴府君之墓志铭并序169
唐广平程府君故夫人郭氏墓志铭并序169
大唐南阳张公故太原郡太夫人王氏墓志铭并序170
唐故鄜坊节度都营田使兼后军兵马使军前讨击使同节度副使云麾将军试鸿胪卿兼试殿中监太原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上柱国王府君墓志铭并序170
唐前卫尉卿赐金鱼袋张公夫人太原郡君郭氏墓志铭并序170
唐故宣义郎京兆府蓝田县尉乐安孙府君墓志铭并序171
唐故毕府君墓志铭并序172
唐故江南西道观察判官监察御史里行太原王公墓志铭172
唐故山南东道节度右厢步军使行左金吾卫大将军员外置同正员试殿中监上柱国食邑二千户王公墓志铭并序173
唐代墓志汇编续集175
大唐洛州洛阳县故仪同三司王(道仁)君墓志175
郭(长生)府君墓志铭175
大唐故处士董(僧利)君墓志铭175
大唐故处士□□□□君墓志铭176
大唐故开府仪同三司特进户部尚书上柱国莒国公唐(俭)君墓志并序176
南州司马杨(操)君墓志178
唐故王处士墓志铭并序179
唐故处士范(澄)君夫人韩氏墓志铭179
大唐故张通墓志铭179
大唐故传芳府旅帅温(汭)君墓志铭并序180
大唐故正议大夫使持节兼泉州刺史潞城公(张臣合)墓志铭并序180
唐故朝散大夫郭(益)君墓志铭181
唐故崔(师)□□□并夫人王氏墓志铭并序181
大唐卫州卫县故登仕郎高(德)君墓志并序182
唐故张(琮)君墓志之铭182
大唐故濮州刺史太原郭(敬宗)府君石志铭并序183
大唐故中散大夫行内常侍冯(士良)府君墓志铭并序183
大唐故太子洗马杨(上)府君及夫人宗氏墓志铭并序184
大唐郭(海)府君墓铭185
唐故开府太原王(林)君墓志铭并序185
大唐鲜州宾徒县令郭善摩墓志并序186
唐故朝散大夫从善府旅帅董(师)君墓志铭并序186
大周故从善府旅帅上骑都尉董(师)君墓志铭并序187
大周孔(业)将军墓志铭并序188
大唐故邢州任县主簿王(挺)府君墓志铭并序188
大唐故□(隐)君墓志铭189
大周故前尚方监兼检校司府少卿中山县开国伯王(基)公墓志铭并序190
大周故泉州龙溪县令郭(行节)君墓志铭并序191
大周故赵(澄)君墓志铭并序191
周故宋州砀山县令李(义琳)府君神道铭并序192
唐故处士霍(方)君墓志铭193
大唐故怀州刺史赠特进耿国公武(懿宗)府君墓志之铭并序193
大唐故王(信威)君墓志铭并序194
大唐故郑州司马王(晏)府君墓志铭并序194
唐故上柱国卢(千)君之志195
大唐上骑都尉王(胡)君墓志铭195
大唐左卫高思府果毅都尉长上谯国公夫人武氏墓196
故登仕郎守茂州汶山县丞骁骑尉太原王(齐)府君墓志铭并序196
大唐故卫国夫人(王氏)墓志铭并序197
大唐太原王(待征)府君墓志铭并序197
大唐故董君墓志铭并序197
大唐故定远将军同州连邑府折冲都尉兼仗内供奉扶风茹(义恩)君墓志铭并序198
大唐故处士秦(青)君墓志铭198
大唐故王(祖)君墓志铭并序199
□□□□(高)君墓志铭并序199
□□(李延祚妻)王夫人墓志铭并序199
唐故国子司业赠庆王傅侯府君夫人王氏墓志铭并序200
唐故左武卫大将军上柱国开阳县开国公王(元楷)府君墓志铭并序200
大唐故海州司马赵郡李(君会)公墓志铭并序201
唐故常(玄)君墓志铭201
唐故上柱国云(感)府君夫人武氏墓志铭并序201
唐故幽州都督寿阳县男王(方)府君墓志202
大唐左龙武军翊府中郎将王(泰)府军墓志铭并序202
汝南郡袁(通)君墓志并序203
唐故王(仁行)君之墓铭并序203
唐故郭(师)君墓志之铭203
太山郡周(玄珞)君墓志铭并序203
唐故太原郡帝喾之苗曳阎嵩之后阎府君讳力,皇赠朝散大夫忠王友故夫人太原郡太夫人王氏开元廿八年八月五日恩制内度太平观女道士讳紫虚墓志铭并序204
太原故王府君墓志铭并序204
大唐守陇右西使左八监张(文绪)君墓志205
唐故太原王(珍)府君并夫人北海元氏之铭并序205
唐故遂州长史王钧墓志铭206
唐故金紫光禄大夫持节蔚州诸军事守蔚州刺史横野军钱监等使上柱国河东薛(坦)公墓志铭并序206
唐故处士申屠(逸)府君墓志铭并序207
唐故银青光禄大夫王(俊)府君墓志铭并序207
唐故朝议郎行宣州司法参军上柱国王(叔宁)君墓志铭并序207
唐故彭城刘府君太原王夫人合祔墓志铭并序208
唐故清河张(晖)府君陇西牛夫人合祔墓志铭并序208
唐故太原王(昙)府君及卢夫人墓志铭并序209
全唐文补遗(第一辑)210
兴国寺故大德上座号宪超塔铭并序210
大唐故王郎将君(力士)墓志铭并序210
唐故处士上官府君(义)墓志铭并序210
唐故东宫细引太原郭府君(暠)墓志铭并序211
唐故岐州雍县尉太原王君(庆祚)墓志铭并序211
大周故沧州东光县丞公士王府君(进)墓志铭并序249
周故明威将军守右鹰扬卫贵安府折冲都尉上柱国王君(建)墓志铭并序249
大周故永州司仓王君(思)墓志铭并序250
大周故云骑尉王府君(义)墓志铭并序250
大周故魏州莘县尉太原王府君(养)及夫人中山成氏墓志铭并序251
唐故上柱国吏部常选王君(巩)墓志铭并序252
大周王府君(瓘)仵夫人墓志铭并序252
大周张君(茂)墓志252
全唐文补遗(第三辑)254
大唐故曹州刺史韦府君夫人晋原郡君王氏(婉)墓志铭并序254
大周故中大夫行并州盂县令崔府君(哲)墓志铭并序255
有唐太原郡太夫人王氏(方大)墓志255
大唐故文林郎行总监苑西面监事河南士府君(崇俊)墓志铭并序256
唐故曹府君(义)墓志铭并序257
唐故恒王府司马幽州节度经略军兵曹参军太原王府君(叔原)墓志铭257
唐太原郡夫人太原郡王氏墓志铭并序258
唐卢龙征马使游击将军守左武卫大将军赐紫金鱼袋曹朝宪故夫人太原陶氏墓志铭并序258
前河阳三城节度观察处置等使怀州刺史检校尚书左仆射兼御史大夫澧州长史开国男食邑三千户上柱国李公(泳)夫人太原郡君王氏夫人墓志259
唐故(梁公)太原郡王夫人墓志铭并序260
唐故正议大夫行内侍省宫闱局令外置同正员上柱国太原郡食邑三百户赐绯鱼袋致仕王公(怡政)墓志铭并序260
巨唐故华山处士天水赵府君(进诚)墓志铭并序261
亡妻太原王夫人墓志铭261
唐故幽州节度衙前兵马使检校太子宾客兼监察御史济阴董府君(唐元)夫人太原郡君王氏墓志铭并序262
唐故天水赵府君(宗佑)墓志262
唐故清河张氏夫人墓志铭并序263
唐故琅琊郡苻氏(进昌)志铭并序263
郭十娘造像记264
唐故员外散骑侍郎司农寺丞郭府君(敬)墓记264
大唐故宫人司制何氏墓志264
隋左光禄大夫耿公(士隆)墓志铭264
故隋阳平郡发干县主簿郭君(提)墓志铭并序265
太原王夫人(玉儿)墓志铭并序265
大唐故右勋卫王君(灵仙)墓志266
王怀文与夫人能氏合祔墓志266
大唐武州将利县令吕道仁妻王夫人(凝华)墓志铭并序267
唐故忠州垫江县令上护军王君(才)墓志铭并序267
大唐故陈州明水府鹰扬朗将通议大夫王君(恭)墓志铭并序268
大唐故员外散骑侍郎上洛侯郭(敬善)墓志铭并序268
大唐故司宗寺丞上骑都尉王君(植)墓志铭并序269
大唐故彭国太妃王氏墓志铭并序269
大唐故河东王夫人(师)墓志之铭270
周故朝议大夫银州刺史盂县开国男王君(感)墓志铭并序270
全唐文补遗(第四辑)272
皇朝秘书丞摄侍御史朱公妻太原郡君王氏墓志并序272
唐故朝散郎行潞州长子县尉太原王公(怡)墓志铭并序272
□□州刺史束府君故夫人太原郡君王氏(承法)墓志铭并序273
大唐故濮州雷泽县令太原郭府君(邕)墓志铭并序273
唐故赠户部郎中太原王君(士林)墓志铭并序274
大唐故太原王氏夫人(缓)墓志铭并序274
唐故处士太原王公(方彻)墓志铭并序275
有唐太原王氏夫人墓志铭275
唐朝散大夫摄邕州长史兼监察御史上柱国琅琊□公夫人崔氏墓志铭276
唐故鄂岳都团练判官将仕郎试大理评事太原王公(谭)墓志铭并序276
唐故文林郎试左武卫兵曹参军彭城刘府君(思友)夫人太原王氏□志铭并序277
唐故幽州节度衙前讨击副使太中大夫试殿中监温府君(全绶)合□墓志并序278
大唐故朝散郎前行太史监灵台郎太原郭府君(元诚)塔铭279
唐郭通墓志279
隋故仪同三司王府君(护)墓志铭并序280
大唐故万年县尉孔府君(长宁)墓志铭280
大唐永徽三年王君(则)墓志281
唐故刘夫人(妙姜)墓志铭并序281
唐故都督王君(罗)墓志铭并序281
维大唐故王君(爱)墓志铭282
唐故王君(深)墓志铭282
大唐故王君(通)墓志铭283
唐故王君(才)墓志铭284
全唐文补遗(第五辑)285
大周故前尚方监兼检校司府少卿中山县开国伯王公(基)墓志铭并序285
大周刘君夫人清源县太君郭氏(宝)墓志记并序286
□□□相州邺县尉王君(望之)墓志铭并序287
隋故右侯卫大将军蒲城侯郭恭公(荣)之碑288
大唐高士明君妻故王氏(净)墓志铭并序289
龙润墓志289
郭敬墓志289
唐故左骠骑左一车骑将军上柱国王君(道智)墓志铭290
唐故箕州榆社县令王君(和)墓志铭并序290
唐故隰州大宁县令王君(纂)墓志铭291
唐故文林郎行洛阳宫青城监监事武骑尉王公(德)墓志铭并序292
大唐故并州文水县尉唐君(仁轨)墓志292
大唐故儒林郎王君(令)墓志铭292
故贝州司马太原王府君(玮)墓志铭并序293
唐故处士王君(俭)墓志铭并序294
唐故处士王君(义)墓志铭并序294
唐故处士武君(怀亮)墓铭并序295
唐故王君(文晓)墓志铭并序295
(上阙)县令郭君(志该)墓志铭并序296
大周刘君(俭)墓志铭并序296
大周故文林郎骑都尉王君(思讷)墓志铭并序297
大周前承务郎行赵州赞皇县主簿刘含章故夫人李夫人(五娘)墓志铭并序297
唐故右卫从善府校尉上柱国刘君(公绰)墓志铭并序298
大周昭武校尉右鹰扬卫平原府左果毅都尉上柱国王公(嘉)墓志铭298
大周扬州大都督府六合县尉王公(则)墓志并序299
大周并州司功王公故夫人卢氏墓志铭并序299
大唐故银青光禄大夫行内侍上柱国赠左监门将军太原王府君(文叡)墓志铭并序300
唐故昭武校尉上柱国侯君(感)墓志铭并序300
大唐故正议大夫行光禄寺少卿太原王府君(子麟)墓志铭并序301
唐故陶府君(德)之志铭301
大唐故中大夫行定州鼓城县令王君(玄起)墓志铭并序301
大唐故银青光禄大夫行左监门卫将军上柱国王府君(叡)妻彭城郡夫人刘氏墓志302
全唐文补遗(第六辑)303
大周故文林郎贞隐子先生(弘则)墓志铭并序303
大唐故□义郎行邢州柏仁县丞太原郭君(承亨)墓志铭并序303
唐故游击将军守左领军卫右郎将上柱国敦煌县开国公太原王公(秘)墓志铭并序303
唐故左武卫大将军上柱国开阳县开国公王府君(元楷)墓志铭并序304
大唐故壮武将军守左威卫大将军兼五原太守郭府君(英奇)墓志铭并序304
大唐故东都畿汝州节度先锋兵马使兼押衙充阳翟镇遏兵马使中大夫检校太子宾客合浦郡王太原郭府君(超岸)墓志铭并序305
大晋故竭忠匡运佐国功臣横海军节度沧景德州观察处置管内河堤等使充北面行营步军左右厢都指挥使特进检校太师使持节沧州诸军事行沧州刺史兼御史大夫上柱国太原郡开国公食邑三千户食实封一百户赠侍中王公(廷胤)墓志铭306
唐故处士王君(仲)墓志308
雍州万年县大明府校尉刘氏妻(郝氏)之墓志铭308
唐故王君(宽)墓志铭并序308
大唐故洛州河南县陈氏王夫人墓志铭并序309
大唐故益州都督府法曹大理丞毕君(正义)墓志铭309
大唐故彭城徐君(君通)墓志铭并序310
大唐故王君(法)墓志铭并序310
大唐故夫人王氏(摩)墓志铭并序310
大唐故王君(敏)墓志铭并序311
□□故郭处士(寿)墓志铭并序311
大唐故骑都尉龙君(义)墓志铭311
武骑尉□珩墓志312
大唐故王府君(才)及夫人毛氏墓志铭并序312
□□王君(达)墓志铭并序313
大唐故处士王君(贤)墓志铭并序313
□□故□□□王君(智本)墓志并序313
周故郭公(信)墓志文并序314
大周故朝议朗行郴州录事参军上柱国王君(询)墓志314
大唐太原王君(昕)故夫人赵郡李氏(清禅)墓志铭并序315
大唐故王君(信威)墓志铭并序315
大唐处士王君(天)墓志铭并序316
大唐故游击将军郭公(逸)墓志并序316
大唐张氏故郭夫人(华严)墓志并序317
故登仕郎守茂州汶山县丞骁骑尉太原王府君(齐)墓志铭并序317
大唐故太原王君(忌)墓志铭并序318
唐故处士上柱国龙君(叡)墓志铭并序318
丰王府户曹陇西李府君(复)故夫人(王氏)墓志铭并序319
唐故中郎将献陵使张府君夫人太原郭氏(班)临淄县君墓志铭并序319
唐故青州参军都知兵马使陆府君(振威)夫人太原王氏墓志铭并序320
(上阙)崔府君(宝庆)夫人雁门郡太夫人太原王氏墓志铭并序320
唐故遂州长史王公(钧)墓志321
故朝散大夫国子司业守河东县令窦伯阳夫人太原郭氏志铭321
唐故太原郡宫府君(如玉)墓志铭并序321
唐河阳军节度故左武马军虞侯秦府君(士宁)夫人太原王氏墓志铭并序322
唐故鸿胪卿太原王府君(海朝)墓志铭并序322
唐太原故郭公(密)墓志铭并序322
唐故扶风马公(惟良)故夫人太原王氏合祔墓志铭并序323
全唐文补遗(第七辑)324
大周故朝议郎行邢州巨鹿县丞王府君(义)墓志铭并序324
唐故赠太子少保管国公武府君(嗣宗)墓志铭并序324
大燕应天观故尊师太原王君(清)墓志铭并序325
唐故左神策军散将左骁卫大将军太原王府君(偕)墓志铭并序325
唐故鄜坊节度都营田使兼后军兵马使军前讨击使司节度副使云麾将军试鸿胪卿兼试殿中监太原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上柱国王府君(崇俊)墓志铭并序326
唐故缁州兵马使(靳朝俊)墓志铭并序326
唐故李□(岸)太原王夫人墓志铭并序327
唐故陇州汧阳县尉太原王府君(升)暮志铭并序328
唐太原郡王公逆修墓志铭并序328
大唐故陈公(嗣通)夫人(王氏)墓志铭并序329
唐故太原王府君(清)墓志铭并序329
唐故太原王府君(如琬)墓志铭并序329
唐故太原王氏夫人墓志铭并序330
皇甫氏(炜)夫人(白氏)墓铭并序330
唐故京兆韦夫人(孙徽妻)墓志铭并序331
唐故□州防御使太中大夫检校国子祭酒御史大夫上柱国李府君(守□)夫人太原王氏墓志铭并序331
晋故太原郡小娘子幢记332
大蜀故匡时翊圣推忠保大功臣武信军节度遂合渝泸昌等州管内观风营田处置等使开府仪同三司守太傅兼中书令使持节遂州诸军事守遂州刺史上柱国乐安郡王食邑三千户食宾封二佰户赠太尉梁州牧赐谥忠简孙公(汉韶)内志333
大龙兴寺崇福法师塔铭并序334
□□□州永□县太原人王杴女敬修祖父碑像文334
唐故郝君(荣)墓志铭335
大唐故隆州司户参军事王君(谦)及夫人素和氏墓志铭并序335
大唐故李府君夫人王氏(婉)墓志铭并序336
大周朝请大夫行雍州录事参军崔君故太夫人太原王氏墓志并序336
大唐故郭处士(盛)墓志铭并序337
大唐太上皇三从弟朝议大夫行右卫长史上柱国李府君之夫人太原县君王氏墓志铭并序337
大唐故处士王府君(頠)墓志铭并序338
大唐故王君(德)墓志铭并序338
大唐故经举士王府君(师)墓志铭并序339
故大唐王君(达)墓志铭并序339
唐故郭君(仵)墓志铭并序340
王府君(德伦)墓志并序340
大唐常君(来)墓志铭并序340
大唐故定州无极县丞白府君(庆先)墓志并序340
真定县故县录事郭彦道墓志铭并序341
故唐陪戎副将太原王府君(宾)夫人陈留阮氏墓志铭并序341
唐太原郭居士(严)墓志铭342
唐故郭府君(云)墓志铭并序342
唐殿中监博野县镇遏大将军太原王公妻韩氏墓志铭并叙342
唐故右武卫司阶王府君(求舄)墓志铭并叙343
唐故符宾郎王府君(求古)墓志铭并叙343
唐故太原王府君(守廉)墓志铭并序344
唐故太原郡王夫人(张君妻)墓志344
王锐墓志344
唐故郭府君墓志铭并序345
唐故处士王君(诞)墓志铭并序345
故郭府君(楚)魏夫人苗夫人墓志铭并序346
故王府君(文进)墓志铭并序346
郡李使君故聂氏夫人(慕闰)墓志铭并序346
唐故王府君(素)墓志铭并序347
《全唐文补遗》(第八辑)348
唐故朝议郎行郿州通义县令上轻车都尉王府君(景元)墓志铭一首并序348
大唐故特进右监门卫大将军兼静边州都督赠灵州都督西平郡开国公拓跋公(寂)墓志文并序348
唐故通义县令太原王府君(景元)夫人崔氏墓志铭并序350
唐太原王君故夫人荥阳郑氏墓志铭并序350
唐故太原府交城县令卢府君(竦)墓志铭并序350
姚氏故王夫人(清净观)墓志铭并序351
有唐永宁县博陵崔佚妻太原王氏(嫮)墓志铭并序351
唐故陇州汧阳县尉太原王府君(升)墓志铭并序352
唐故太原王氏孤女(刹)墓记352
唐故太原府祁县丞李公(士华)墓铭并序353
唐故处士太原郭府君(献忠)墓志铭并序353
唐故常州武进县尉太原王府君(甫)墓志铭并序354
唐故河中府士曹参军卢府君(嘉猷)墓志铭并叙354
唐京兆府君(应)墓志铭355
大唐故明州刺史御史中丞韦公(埙)夫人太原温氏(瑗)之墓志355
唐故监察御史陇西李府君后素夫人太原王氏(照乘)墓志铭并序356
故东都安国观大洞王炼师(虚明)墓铭并序356
唐故清河郡先张府君(彦琳)夫人太原王氏墓志铭并序357
故太原夫人王氏(麻君妻)墓志铭并序357
唐故轻车都尉王君(耀)墓志铭并序358
大唐故左领军国宣化府统军温府君(绰)墓志铭并序358
李胡墓志359
大唐故金紫光禄大夫郭府君(通)墓志铭并序360
大周故妻河东太原王氏王夫人(康君妻)墓志360
周故太中大夫司农少卿上柱国太原温府君(思暕)墓志铭并序361
大周夏州故处士骁骑尉王君(诠)之墓志并序362
大周故处士王君(真)墓志之铭并序362
唐故洛州密县令王府君(神授)墓志铭并序362
大唐故宁远将军郭府君(小师)墓志铭并序363
王君(最)之墓志并序364
大唐王君(行立)墓志之铭并序364
大唐故陪戎副尉温公(江石)墓志并序364
唐故武夫人(蔡君妻)墓志铭并序365
大唐故王府君(思福)墓志铭365
全唐文补遗(第九辑)367
晋故归义军节度班首都头知管内都牢城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国子祭酒兼御史大夫上柱国太原阎府君(胜全)写真赞并序367
晋故归义军节度左班首都头知节院军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左散骑常侍兼御史大夫上柱国太原郡阎府君(海员)邈真赞并序367
唐河西节度右马步都押衙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国子祭酒兼御史大夫上柱国阎公(子悦)生前写真赞并序368
河西都坊御右厢押衙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太子宾客侍御史兼御史中丞王公讳景翼邈真赞并序368
唐故朝散大夫扬州江阳县令上柱国杜府君(拯)墓志铭并序368
唐故相州滏阳县尉陇西李公(收)夫人太原王氏墓志铭并序369
唐故太原郡王府君(颙)墓志铭并序370
唐故陕州大都督府右司马李公(范)墓志铭并序370
唐故中大夫使持节都督兖州诸军事守兖州刺史上柱国王府君(英)墓志铭并序371
唐故涪陵郡司马郭君(瑜)墓志铭并序372
唐故太原郡王府君清河傅夫人墓志并序372
大唐故郝府君(季山)墓志铭并序373
□□故王公(楚)墓志铭并序373
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374
朝野佥载374
唐国史补375
大唐新语375
玄怪录376
博异志378
酉阳杂俎379
刘宾客佳话录380
大唐传载380
独异志380
云溪友议380
唐摭言381
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辑)382
隋故马邑太守南康郡公刘君墓志之铭382
大唐王处士(通)墓志铭并序382
大唐故索君(海)墓志铭383
大唐故郿州录事参军上骑都尉王君(柱)墓志铭383
唐故杨君夫人长葛县君王氏墓志383
唐商州商洛县尉许君故夫人王氏(洛浦)墓志铭384
大周清夷军检校果毅上柱国郭君(神苻)墓志384
大唐故朝请大夫行都苑总监上柱国王公(客)墓志铭并序385
唐故朝议郎行衢州司功上柱国王府君(履贞)墓志铭并序385
唐故豳州司法参军王君(行俭)墓志并序386
故泉州长史太原郭君(品)墓志铭并序386
大唐故朝散大夫行雍州华原县令杨府君夫人太原王氏(容)墓志铭并序387
大唐故朝议郎行罗州司户参军上骑都尉太原王府君(庆诜)墓志铭并序388
大唐故夫人太原王氏(杜宝妻)墓志389
太原王氏祖母(陈氏)铭序389
唐故歧州普润县丞崔府君夫人王氏(琦)墓志铭并序389
大唐太原郡王府君(阿奴)张夫人赵夫人墓志铭并序390
唐故朝议郎行眉州通义县令上轻车都尉王府君(景先)墓志铭一首并序390
大唐故太原府祁县主簿辛府君(守诲)墓志并序390
故沛郡夫人武氏墓志铭并序391
大唐故朝请大夫守嶲州都督府别驾兼昆明军副使上柱国郭府君(瑜)墓志并序391
大唐前陈留郡陈留县尉薛襄故夫人王氏(晋)墓志铭并序392
大唐故宣议郎行尚书省主事郭公(峞)墓志铭并序393
大唐故临川郡崇仁县丞郭府君(福该)墓志铭并序393
唐太原府祁县丞崔府君(思行)墓志铭并序393
王府君(思福)墓志394
唐故博陵崔公(藏之)夫人文水县君太原王氏墓志394
大唐河南府法曹参军崔公(廞)夫人太原王氏(淑)墓志铭并序395
唐故万州刺史太原王府君(仙鹤)墓志铭并序395
唐故安州司法参军郭公(文应)墓志并序396
唐故太原王府君(恭)墓志铭并序396
唐故太原府阳曲县令卢府君(重)墓志铭并序396
唐故东都安国观大洞王炼师(虚明)墓志铭并序397
唐故杞王府谘议分司东都弘农杨公府君夫人太原王氏玄堂记并序398
大唐故太原府晋阳县尉李公(长)墓志铭并序398
大周故宿州苻离县令武府君(敏)墓志399
地理类403
隋书403
地理志中403
旧唐书404
地理二404
新唐书405
地理三405
括地志辑校406
并州406
唐会要407
州县分望道·河东道407
州县改置上·河东道407
元和郡县图志408
河东道二408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416
(开成五年)七月十三日至七月廿七日416
通典418
州郡二·序目下418
州郡九·古冀州下418
太平御览420
地部十·河北诸山·万谷根山420
地部十·河北诸山·牢山420
州郡九·河北道下·并州420
册府元龟421
帝王部·都邑421
帝王部·都邑421
陪臣部·有词421
总录部·博识421
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422
朝野佥载422
隋唐嘉话422
唐国史补422
酉阳杂俎422
祥异类425
唐会要425
祥瑞上425
祥瑞下425
杂灾变425
太平御览426
羽族部七·乌426
册府元龟427
帝王部·符瑞427
帝王部·符瑞第二427
帝王部·符瑞第三427
帝王部·符瑞第四427
帝王部·惠民第二428
帝王部·惠民第二428
全唐文429
李详·谏修德省灾疏429
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430
朝野佥载430
文化类433
通典433
礼十四·沿革十四·吉礼十三433
礼三十六·沿革三十六·军礼一433
唐会要434
论乐434
杂录434
测景434
摩尼寺434
杂记435
识量下435
史馆上435
道路435
太平御览436
时序部二·岁除(附)436
礼仪部三十·棺436
文部二·诗436
文部十·章表436
文部十六·思疾436
释部二·奉佛437
文部十五·品量文章437
册府元龟438
总录部·儒学第二438
总录部·名望438
总录部·名望第二438
总录部·文章第四438
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439
酉阳杂俎439
全唐文440
白居易二十一·东林寺白氏文集记440
司空图二·障车文440
朱希济·褒贬论440
道宣三·开坏创筑戒场坛文440
杜光庭五·历代崇道记440
(阙名)上天清节表(显德元年七月)441
(阙名)太原乡牒(大历十四年四月)441
(阙名)唐晋阳龙铁鉴铭441
本卷辑要书目442
后记443
热门推荐
- 3136407.html
- 3322494.html
- 3763213.html
- 2391765.html
- 1469343.html
- 1338236.html
- 2509292.html
- 2173084.html
- 573885.html
- 10872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393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350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831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893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140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060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177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787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139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9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