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陆贾治道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徐平华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6062147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05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231页
- 主题词:陆贾-哲学思想-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陆贾治道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研究综述1
二、研究内容5
三、研究意义7
第一章 治道作者概况10
第一节 其人10
一、两次出使南越,平定南疆,为汉王朝休养生息创造良好条件12
二、进谏高祖改变统治策略,实现从逆取到顺守转变17
三、为诛吕安刘预筹方策19
第二节 其书20
一、陆贾作品的数量和存世20
二、陆贾作品的版本22
三、《新语》的成书时间22
四、《新语》的真伪问题24
第三节 其学26
一、文学思想26
二、史学思想32
三、哲学思想39
第二章 治道属性辨析48
第一节 儒家“道德导向无为”为主干50
一、“无为”的渊源:儒家的仁义,而非黄老道家的道52
二、“无为”的属性:主要是儒家的“道德导向无为”,并非黄老道家的“自然无为”55
三、“无为”的目标:与儒家的大同理想相似,而不同于黄老道家的治理模式57
第二节 道家“自然无为”和法家“法术势无为”为补充59
一、以道家“自然无为”为补充60
二、以法家“法术势无为”为补充63
第三节“统纳致用”为旨归66
一、统纳儒道法,形成“履道为基、仁义为本、循法为辅、无为为用”的术化致用的“无为”理论体系66
二、统纳“无为”与有为,形成具体术化致用的“无为”操作体系70
三、由道到事,形成致用的“无为”政策体系71
第三章 治道合法性的依据75
第一节天:治道合法性的本源76
一、天是万物本源78
二、天是人性本源78
三、天是治道本源79
四、天是“仁义”与“无为”的本源80
第二节民:治道合法性的旨归82
一、要重德轻刑84
二、要不扰民85
三、要不“轻师尚威”85
四、要不与民争利86
五、要“不兴无事之功”86
第三节史:治道合法性的佐证88
一、以史佐证“仁义为本”的合法性是陆贾以史佐治的重要体现89
二、以史论证“无为为用”的合理性是陆贾以史佐治的另一重要体现91
三、以史佐证“圣贤为杖”的治道保障是陆贾以史佐治又一重要体现92
第四章 治道的主要内容96
第一节“圣贤为杖”的治道保障96
一、崇圣:治道的首要保障97
二、杖贤:治道的另一个保障100
第二节“仁义为本”的治道基础106
一、“仁义”是治道的基础107
二、“仁义”是治道乃至王权合法性的依据和基础108
三、“仁义”治道基础神圣化的论证108
四、“仁义为本”的治道基础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112
第三节“无为为用”的治道途径113
一、落实“无为为用”的条件114
二、“无为为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117
第五章 治道的汉代影响121
第一节“有启文景萧曹之治者”121
一、陆贾促进了儒学与王权磨合、融合121
二、陆贾有启汉代乡里制度建设123
第二节 汉代儒学制度化的先声127
一、儒学制度化——儒学与王权结盟的方式129
二、儒学制度化的方式132
三、儒学制度化的途径137
第三节 汉代儒学意识形态化的先声141
一、陆贾:汉代尝试建构儒学形而上宇宙支持系统、寻求天然合理终极依据的第一人143
二、陆贾:汉代尝试“独尊儒术”、统一思想的第一人146
三、陆贾:汉代尝试促使儒学与王权磨合,并对汉初政治产生深远影响的第一人151
第六章 治道的当代启示152
第一节 有启践行科学发展观152
一、“天人合策”传统治道本体论有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153
二、“得之于民”传统治道目标论有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157
三、“统变贵和”治道方法论有启如何践行科学发展观162
第二节 有启构建和谐社会165
一、“设计异化”:构建和谐社会亟待解决的难题166
二、“以人为本”:导致“设计异化”的误区170
三、“以仁为本”:解决“设计异化”的出路174
第三节 有启创新当代设计管理179
一、“统物通变”的设计管理移位180
二、“仁义为本”的设计管理理念184
三、“无为为用”的设计管理模式190
主要参考书目194
后记204
热门推荐
- 3106855.html
- 2288221.html
- 2871219.html
- 85825.html
- 3453276.html
- 2060993.html
- 2000906.html
- 2427926.html
- 1681085.html
- 3016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94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038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891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926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793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195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06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316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769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90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