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等教育学科融通理论探索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高等教育学科融通理论探索
  • 江蒲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6070423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166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178页
  • 主题词:高等学校-学科建设-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高等教育学科融通理论探索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国式卓越大学的构思1

一、“中国式”的定位3

二、“中国式”的特征5

(一)极高的人文精神5

(二)广泛的学科融通7

(三)卓越的社会效益8

三、中国式卓越大学如何脱颖而出9

(一)对中国高等教育现状评价的分析9

(二)中国式卓越大学的师资如何产生11

第二章 高度个性化的教育目标14

一、高校教育目标设置状况考察15

(一)知识割裂现状与教育目标的差距15

(二)大学教育评价标准与现状改进的思考16

二、多样化的基本素质模式18

(一)基本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的理念差异19

(二)基本素质的多样化个性方向22

三、通才素质教育27

四、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选择30

五、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教育经验的借鉴31

第三章 种种学科困境成就学科融通契机35

一、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困境36

(一)物质世界的基本粒子探求无法穷尽36

(二)相对论与量子论无法统一38

(三)时空的本性及宇宙起源依然是不解之谜39

(四)物理实验摆脱不了参与人的精神因素的干扰39

(五)科学方法论的普遍两难困境41

二、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困境43

(一)经济学的实践困境44

(二)管理学的理论困境45

(三)法学的教育困境47

(四)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困境48

三、以自然主义为代表的认识论对人类的误导50

(一)科学主义对人类认识自然界的误导50

(二)自然主义文学思潮对人类精神生活的误导54

第四章 学科融通方法探究56

一、形而上与形而下的互认56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统一观57

(二)西方文化的多元观58

(三)东西文化的形而上学比较60

二、自然学科与人文社会学科的互参61

(一)学科分化与趋同并进的势态61

(二)不同的人文思想引领不同的社会发展方向65

三、同类相邻学科的互用67

(一)东西方自然科学方法论的相互借鉴68

(二)东方圆通思维方式对社会学科研究的帮助72

四、圆通学科体系的勾画75

第五章 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的融通78

一、研究对象的交叉性78

(一)经济学与管理学在研究对象方面的联系与区别78

(二)管理学与法学在研究对象方面的联系与区别81

(三)经济学与法学在研究对象方面的联系与区别85

(四)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研究对象的交叉区域87

二、价值理念的兼容性90

(一)三学科不同的价值目标体系91

(二)公平与效率在三学科中的显性和隐性状态92

(三)三学科对价值目标取舍的协调93

三、研究方法的互动性95

(一)经济学方法论的开拓性95

(二)管理学方法论的融合性102

(三)法学方法论的规范性107

第六章 社会学与伦理学等学科的协作113

一、社会学理论的表象性与伦理学的内省性115

(一)社会学理论的表象性115

(二)伦理学理论的内省性118

二、用学科融通方法解释伦理学和社会学的困惑121

(一)道德的客观标准问题122

(二)社会学的学科目标问题126

三、社会学与其他学科的社会管理协作128

(一)中国社会现状及原因略述128

(二)中国社会管理对策探讨134

第七章 儒道释三学的意义及现代应用138

一、惠人以真实利益的传统圣贤教育139

(一)伦理道德——情与义的教育141

(二)善恶因果——理与智的教育143

(三)礼乐静虑——美与乐的教育144

二、传统文化在大学教育中的运用146

(一)儒家行为规范的常规化应用147

(二)传统文化课程设置148

(三)教学与实践的结合151

第八章 自然科学在学科融通中的发展153

一、自然科学内部的革命154

二、自然科学在融通中的发展160

主要参考文献16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