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回顾与思考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佟宝昌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 ISBN:756012254X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417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4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回顾与思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20世纪社会主义革命浪潮1
一 历史命运2
两次资产阶级革命浪潮2
历史呼唤新的社会形态3
二 社会主义革命的第一次浪潮5
传统理论与新现实5
列宁的政治发现和他的世界革命论7
列宁推动世界革命的努力9
三 历史性的考验11
历史发展的交替超越规律11
苏联共产党人的探索与贡献12
四 第二次社会主义革命浪潮的前夜22
社会在沉寂中爆发22
社会在爆发中变革23
社会主义革命力量孕育成熟24
社会主义革命的阻力和制约因素25
五 社会主义革命的第二次浪潮27
西欧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的轨迹27
东、南欧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的轨迹30
亚洲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的轨迹36
第二章 推动两次革命浪潮的重要因素41
一 反法西斯斗争与两次革命浪潮41
欧洲各国共产党人的斗争41
亚洲、拉丁美洲各国共产党人的斗争45
社会主义苏联在抗击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作用47
二 反帝、反殖斗争与第二次社会主义革命浪潮48
各国共产党与民族解放运动49
社会主义国家与反侵略战争51
社会主义国家与民族解放运动54
三 维护世界和平与第二次社会主义革命浪潮56
发展社会主义需要世界和平57
社会主义国家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中坚力量58
第三章 社会主义制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和贡献62
一 社会主义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62
二 社会主义对人类社会的贡献66
对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的贡献66
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贡献67
社会主义对社会进步的贡献71
社会主义运动与新野蛮时期的终结74
一 列宁、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81
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81
第四章 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及其失误81
列宁的晚年思想83
斯大林的探索及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92
二 政治方面的失误和错误99
失去正常的党内思想斗争是党内问题的总根源99
颠倒了立法权与行政权的关系101
官僚主义是苏联社会主义肌体久治不愈的顽症104
30年代“大清洗”运动107
工业化运动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111
三 经济理论与政策上的失误114
两个平行市场理论的产生及其危害114
否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商品货币关系和价值规律116
贻误经济改革的时机118
“超越阶段”理论给经济发展造成的危害120
四 民族、科技政策的失误和错误122
民族政策的失误和错误123
科技政策的失误和错误128
五 对外政策中的大国主义和大党主义132
对邻国和兄弟国家实行领土扩张133
强令推行苏联社会主义模式134
通过“经互会”对东欧各国进行经济剥削135
通过“情报局”对兄弟党实行控制和制裁136
“华约”是苏联推行大国主义的军事工具137
苏联大国主义、大党主义的历史根源138
第五章 中国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及其失误140
一 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40
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背景140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41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理论与实践的冲撞143
二 整风和反右派运动145
中国共产党的整风运动145
从整风到反右派的转变146
反右扩大化的后果和影响147
三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49
大跃进运动的开展149
人民公社化运动151
“反右倾”斗争和继续大跃进152
四 “文化大革命”:动乱的10年155
“文化大革命”的起因155
“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156
五 “左”倾思潮产生的根源及其教训160
“左”倾思潮的产生和发展160
“左”倾错误产生的原因163
第六章 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的分裂167
一 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沉痛教训167
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嬗变167
社会主义阵营分裂的原因168
二 苏南冲突169
苏南冲突的由来169
苏南复好172
苏南再度反目173
三 波匈事件174
波兹南事件174
十月事件177
匈牙利事件179
苏共二十大与中苏分歧和争论182
四 中苏大论战182
塔斯社声明使中苏争论公开化184
苏共挑起公开大论战187
大论战与社会主义阵营分裂188
五 苏联武装侵捷加深国际共运的分裂189
“大清洗”将捷共自主设想扼杀在襁褓中189
捷共改革派的胜利和“布拉格之春”190
苏联武装侵捷加深了国际共运的分裂192
第七章 苏东各国改革走上歧途196
一 波兰改革的“西向”与剧变196
政局动荡与西方制裁196
波党让步与圆桌会议197
团结工会组阁,波党嬗变198
二 匈牙利改革步入误区与剧变200
经济出现危机,激进改革派占上风200
匈党退让、分裂,反对派大选获胜201
三 民主德国改革从“西化”到两德统一203
局势动荡,执政党步步退让203
反对派上台,东德并入西德206
四 捷共让权与国家分裂207
捷共主动让权,反对派执政207
民族矛盾激化,捷一分为二209
五 南共解体、国家分裂与战乱212
南共自行解体,共和国纷纷独立212
独立战火不断,南联邦终于分裂213
六 保、罗、阿、蒙的剧变215
保共退让,民主派获胜215
罗共镇压失败,救国阵线大选获胜216
阿党让步、改性,联合政府应运而生217
顺应苏东剧变,蒙古改变性质218
七 戈尔巴乔夫改革及苏联嬗变219
经济改革未果220
政治改革“西化”221
改革公开“西化”222
苏共下台,联盟解体222
第八章 苏东剧变的启示224
一 苏东人民为剧变付出了巨大代价224
国内政局不稳225
经济全面滑坡225
民族矛盾激化227
社会危机严重227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228
二 苏东剧变原因的分析228
改革偏离了社会主义航向231
西方国家实施和平演变战略233
苏东剧变根本原因的分析235
个人高度集权体制的社会历史根源238
三 苏东剧变的主要教训241
党的领导是建成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241
改革开放是建成社会主义的必要前提243
大力发展生产力是建成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244
时刻警惕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侵袭245
第九章 当代世界与21世纪社会主义的发展248
一 当代世界主题与社会主义的复兴248
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248
当代世界主题与社会主义复兴252
二 世界经济一体化与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257
世界经济一体化与区域集团化257
抓住机遇,加快社会主义经济发展260
三 新科技革命与社会主义的腾飞262
科技革命与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262
席卷全球的新科技革命浪潮265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社会主义建设步伐267
建设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体系269
第十章 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72
一 科学社会主义派的理论主张与实践273
二 非洲科学社会主义派的理论主张与实践276
三 民主社会主义派的理论主张与实践278
四 民族社会主义派的理论主张与实践282
一 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286
战后资本主义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286
第十一章 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运动286
第三次科技革命与发达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288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没有消除其固有矛盾291
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会改变资本主义灭亡的命运297
二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98
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298
社会民主党的民主社会主义304
其他社会主义思潮和派别的基本理论309
第十二章 原苏东各国社会主义力量的现状315
一 俄罗斯各种共产党组织的重建、恢复与发展315
俄罗斯各共产主义政党的重建315
俄罗斯联邦共产党力量的恢复与发展318
原苏联其他各国左翼力量的恢复321
二 原苏联其他各国左翼力量在回升321
原苏联其他各国左翼力量上升的原因及评价323
三 原东欧各国左翼力量的恢复与发展326
原东欧各国左翼力量的复兴326
原东欧各国左翼力量复兴原因分析329
第十三章 在改革中前进的越南、古巴、老挝和朝鲜332
一 越南在革新开放中迅速发展332
越南革新的历史背景332
越南改革的理论和路线333
经济革新的进程333
越南的政治革新336
越共八届四中全会337
全方位的外交路线338
二 古巴在困境中改革前进340
改革前的古巴340
古巴的改革与开放342
改革前的老挝345
三 老挝在改革开放中发展345
老挝改革开放措施346
老挝人民革命党召开五大348
四 朝鲜的社会主义350
金日成的主体思想351
朝鲜的社会主义建设353
金正日上任后的改革措施355
第十四章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357
一 社会主义理论的更新:邓小平理论的创立357
时代特征与历史重任的有机结合357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与升华的一致性361
社会主义运动历史与现实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365
认识社会主义的新思路369
二 科学社会主义的新篇章:邓小平理论的创新与发展369
找到经济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新道路374
解决了社会主义面临的新问题377
创立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系统理论380
三 中国社会主义的奇迹:辉煌的20年383
经济体制改革阔步前进383
政治体制改革初见成效386
改革开放的辉煌成果388
四 社会主义复兴的希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影响392
邓小平理论改变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392
国际舆论对邓小平和邓小平理论及其作用的评价39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历史意义399
主要参考书目406
后记416
热门推荐
- 2796890.html
- 379308.html
- 72027.html
- 372600.html
- 2481011.html
- 2403137.html
- 1209412.html
- 1687413.html
- 2614404.html
- 18569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69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434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580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16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801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509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441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907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080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64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