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经济犯罪和侵犯人身权利犯罪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经济犯罪和侵犯人身权利犯罪研究
  • 高铭暄,(法)米海依尔·戴尔玛斯-马蒂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117521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416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3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经济犯罪和侵犯人身权利犯罪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卷 中国课题组研究报告1

前言1

第一编 中国经济犯罪的惩治与防范7

1.导论:中国惩治经济犯罪的国内国际背景7

1.1 经济犯罪的概念7

1.2 经济犯罪的分类8

1.3 研究经济犯罪惩治与防范的意义9

1.4 中国经济犯罪现状概览10

1.4.1 中国经济犯罪的现状10

1.4.2 中国经济犯罪的特点12

1.5 中国经济犯罪原因透视14

1.5.1 经济犯罪的经济原因14

1.5.2 经济犯罪的社会原因14

1.6.2 惩治经济犯罪的特别刑法的立法背景15

1.6.1 惩治经济犯罪的普通刑法的立法背景15

1.6 中国惩治经济犯罪的立法背景15

1.7 中国经济犯罪发展趋势前瞻17

1.7.1 市场经济的建立与经济犯罪的发展变化17

1.7.2 中国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与经济犯罪的发展变化18

2.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20

2.1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现状与特点20

2.2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活动泛滥的原因及防治对策23

2.2.1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活动泛滥的原因23

2.2.2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活动的防治对策24

2.3 1993年《关于惩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决定》概览30

2.3.1 《决定》的主要内容30

2.3.2 适用《决定》应注意的问题33

2.3.3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的犯罪构成特征35

2.4.1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牟取暴利)罪38

2.4 《决定》所规定的具体犯罪简析38

2.4.2 生产、销售假药罪39

2.4.3 生产、销售劣药罪42

2.4.4 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罪43

2.4.5 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45

2.4.6 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罪46

2.4.7 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罪48

2.4.8 生产、销售伪劣农药、兽药、化肥、种子罪49

2.4.9 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罪51

3.假冒注册商标犯罪53

3.1 假冒注册商标犯罪的现状与特点53

3.2 假冒注册商标违法犯罪活动泛滥的原因及防治对策59

3.2.1 假冒注册商标违法犯罪活动泛滥的原因59

3.2.2 假冒注册商标违法犯罪活动的防治对策61

3.3 1993年《关于惩治假冒注册商标犯罪的补充规定》69

3.3.1 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罪70

3.3.2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75

3.3.3 非法制造、销售注册商标标识罪77

4.贿赂罪82

4.1 贿赂罪的现状与特点82

4.2 1988年《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85

4.3 惩治贿赂罪的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89

4.4 当代世界各国惩治贿赂罪的立法比较93

4.4.1 惩治贿赂罪的立法方式93

4.4.2 惩治贿赂罪的立法结构94

4.4.3 惩治贿赂罪的立法内容94

5.经济诈欺罪97

5.1 经济诈欺犯罪的现状与特点97

5.2.1 合同诈欺罪99

5.2 经济诈欺犯罪的主要类型99

5.2.2 广告诈欺罪101

5.2.3 金融诈欺罪102

5.2.4 保险诈欺罪102

5.3 惩治经济诈欺犯罪的立法与司法完善103

6.经济犯罪的防范对策108

6.1 防范经济犯罪的立法对策108

6.1.1 防范经济犯罪的经济立法对策108

6.1.2 防范经济犯罪的行政立法对策109

6.1.3 防范经济犯罪的刑事立法对策109

6.2 防范经济犯罪的司法对策111

6.2.1 防范经济犯罪的经济司法对策111

6.2.2 防范经济犯罪的行政司法对策112

6.2.3 防范经济犯罪的刑事司法对策112

6.3.2 防范经济犯罪的政治对策113

6.3 防范经济犯罪的社会对策113

6.3.1 防范经济犯罪的经济对策113

6.3.3 防范经济犯罪的道德对策114

6.3.4 防范经济犯罪的群防对策114

6.4 防范经济犯罪的国际合作115

第二编 中国侵犯人身权利犯罪的惩治与防范116

1.导论:中国惩治侵犯人身权利犯罪的国内国际背景116

1.1 对中国刑法中侵犯人身权利犯罪的界定116

1.2 中国侵犯人身权利犯罪的现状与特点117

1.2.1 现状概述117

1.2.2 特点分析118

1.3 中国侵犯人身权利犯罪发展变化的原因120

1.3.1 历史原因120

1.3.2 现实原因121

1.3.3 国际原因122

1.4 中国惩治侵犯人身权利犯罪的立法背景123

1.4.1 中国普通刑法之规定123

1.4.2 中国特别刑法之规定124

1.4.3 中国加入的有关国际公约126

1.4.4 中国与有关国家刑事立法之比较127

2.绑架、拐卖妇女、儿童罪130

2.1 中国绑架、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现状与特点130

2.1.1 绑架、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现状130

2.1.2 绑架、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特点132

2.2 1991年《关于严惩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的犯罪分子的决定》135

2.2.1 《决定》的立法背景135

2.2.2 《决定》的基本内容138

2.3 《决定》中若干罪名的探讨139

2.3.1 拐卖妇女、儿童罪139

2.3.2 绑架妇女、儿童罪148

2.3.3 收买被拐卖、绑架的妇女、儿童罪152

2.4 中国惩治绑架、拐卖妇女、儿童犯罪之司法实践及存在的问题157

2.4.1 中国惩治绑架、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司法实践157

2.4.2 司法实践中需要划清的几个界限165

2.4.3 当前在惩治绑架、拐卖妇女、儿童的犯罪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69

3. 强迫他人卖淫罪173

3.1 中国强迫他人卖淫犯罪的现状与特点173

3.1.1 强迫他人卖淫犯罪的现状173

3.1.2 强迫他人卖淫犯罪的特点175

3.2 1991年《关于严禁卖淫嫖娼的决定》178

3.2.1 《决定》的立法背景178

3.2.2 《决定》的主要内容179

3.3 《决定》中若干罪名的研讨182

3.3.1 强迫他人卖淫罪182

3.3.2 组织他人卖淫罪188

3.3.3 协助组织他人卖淫罪191

3.3.4 引诱、容留、介绍他人卖淫罪192

3.3.5 传播性病罪193

3.4 中国惩治强迫他人卖淫罪之司法实践及存在的问题194

3.4.1 中国惩治强迫他人卖淫罪的司法实践194

3.4.2 司法实践中需要划清的几个界限202

3.4.3 惩治强迫他人卖淫犯罪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205

4.刑讯逼供罪208

4.1 中国刑讯逼供犯罪概览208

4.1.1 简短的回顾208

4.1.2 目前的状况209

4.1.3 刑讯逼供的危害209

4.1.4 刑讯逼供的原因分析211

4.2 惩治刑讯逼供罪的国内刑法规范及国际公约212

4.2.1 国内刑事法渊源212

4.2.2 中国刑法中刑讯逼供罪的构成要件213

4.2.3 刑讯逼供罪的刑事责任218

4.2.4 与其他国家刑法中相似罪种之比较219

4.2.5 惩治刑讯逼供罪的国际公约221

4.2.6 中国与《禁止酷刑公约》的关系227

4.3 中国惩治刑讯逼供罪之司法实践及存在的问题227

4.3.1 惩处不力227

4.3.2 对以肉刑致人伤残的定罪不一228

4.3.3 对证人施以肉刑的以刑讯逼供罪论处缺乏法律依据231

5.体罚、虐待被监管人罪233

5.1 中国体罚、虐待被监管人犯罪的现状233

5.2 惩治体罚、虐待被监管人罪的国内刑法规范234

5.2.1 法律渊源234

5.2.2 体罚、虐待被监管人罪的构成要件234

5.2.4 与其他立法例中相似罪种之比较237

5.2.3 体罚、虐待被监管人罪的刑事责任237

5.3 禁止和惩治体罚、虐待被监管人犯罪的国际公约239

5.3.1 禁止性规范240

5.3.2 惩治性规范241

5.4 中国惩治体罚、虐待被监管人罪之司法实践及存在的问题242

5.4.1 如何区分刑讯逼供罪与体罚、虐待被监管人罪242

5.4.2 如何区分体罚、虐待被监管人罪与伤害罪243

5.4.3 体罚、虐待被监管人罪与侮辱罪的区别244

5.4.4 监管工作人员强奸被监管人的如何处理244

5.5 体罚、虐待被监管人罪典型案例分析245

6.侵犯人身权利犯罪的防范对策251

6.1 防范侵犯人身权利犯罪的立法对策251

6.1.1 公民人身权利的宪法保障251

6.1.2 公民人身权利的刑事法保障252

6.2 防范侵犯人身权利犯罪的司法对策256

6.2.1 严厉惩罚侵犯人身权利的犯罪行为257

6.2.2 公正、及时地调处民事纠纷化解社会矛盾257

6.2.3 司法工作人员守法自律严禁利用司法权力侵犯公民人身权利257

6.3 防范侵犯人身权利犯罪的社会对策258

6.3.1 人民调解组织的作用258

6.3.2 基层治安保卫组织的作用259

6.3.3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259

6.4 防范侵犯人身权利犯罪的国际合作260

6.4.1 积极参加保护人身权利的国际公约260

6.4.2 积极开展区际、国际司法互助合作260

下卷 法国课题组研究报告265

前言265

1.导论273

1.1 经济犯罪的法律定义273

第一编 经济犯罪273

1.2 经济犯罪的犯罪学特征274

1.3 研究方法277

2.犯罪行为283

2.1 贿赂犯罪283

2.1.1 行贿罪与受贿罪的构成要件283

2.1.2 相邻犯罪291

2.2 洗钱犯罪296

2.2.1 洗钱犯罪的构成要件297

2.2.2 上游犯罪303

2.3 欺诈公共资助的舞弊犯罪307

2.3.1 获取公共资助时的舞弊犯罪308

2.3.2 使用公共资助时的舞弊犯罪313

2.4 假冒犯罪314

2.4.1 工业产权317

2.4.2 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319

3.刑事政策321

3.1 贿赂犯罪321

3.1.1 预防的方法:法国的例子321

3.1.2 制裁与刑法手段325

3.2 洗钱犯罪330

3.2.1 金融体系的作用:私营监管机构的兴起331

3.2.2 制裁与刑法手段337

3.3 欺诈公共资助的舞弊犯罪340

3.3.1 行政制裁340

3.3.2 惩罚与刑法手段343

3.4 假冒犯罪346

3.4.1 工业产权346

3.4.2 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352

1.导论355

第二编 侵害人格尊严的犯罪355

1.1 法律渊源的多样性356

1.2 内涵的复杂性358

2.反人类罪与酷刑罪361

2.1 反人类罪361

2.1.1 1994年3月1日前的法国旧刑法典361

2.1.2 1994年3月1日后的法国新刑法典363

2.2 酷刑罪365

2.2.1 法律渊源366

2.2.2 构成要件368

2.2.3 处罚372

3.为作淫媒而进行的贩卖妇女、儿童的犯罪374

3.1 对卖淫和淫媒两重现象的刑法反应375

3.1.1 案例评析375

3.1.2 刑事处罚的法律依据378

3.2.1 对被害人的接待383

3.2 对卖淫和淫媒两重现象的社会反应383

3.2.2 对政府的质询385

4.与生物工程技术有关的犯罪386

4.1 1994年前法国立法对人体地位的规定386

4.1.1 有关人体地位的伦理原则386

4.1.2 若干法律适用实例388

4.2 法国1994年关于生物工程技术的立法391

4.2.1 立法背景391

4.2.2 立法的具体内容394

4.2.3 立法的第一阶段评估402

4.3 比较法律研究404

4.3.1 德国404

4.3.2 英国407

下卷 参考文献41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