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经济改革的主线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经济改革的主线
  • 潘岳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7505812319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448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46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经济改革的主线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市场化与体制的深刻变革1

第一章 市场化进程中需要不断讨论的两个问题3

第一节 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基础5

一、中国不能搞市场经济——“反对派”的主要理由5

二、中国必须搞市场经济——“市场派”的理论依据8

第二节 中国市场经济的内在特征12

一、从社会主义制度属性来考虑市场经济12

二、从自由度大小来考虑市场经济19

三、从市场经济完善过程来考虑市场经济24

第二章 建立完善的市场制度27

第一节 健全的市场体系27

一、资本市场的“双刃剑”效应与行政化操作的本性丧失33

二、资本市场基础架构评判标准与模式选择39

三、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拓展资本融通渠道45

第二节 完善的市场机制50

一、一般运行过程的市场机制51

二、具体运行过程的市场机制63

第三节 发达的市场组织74

一、市场流通组织75

二、市场中介组织77

三、市场管理组织78

四、市场调节组织80

第四节 内容齐全的市场规则83

一、市场进出规则86

二、市场竞争规则88

三、市场交易规则89

第五节 行为规范的市场主体91

第一节 协调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问题95

第三章 推进农村经济市场化95

第二节 农产品价格市场化问题98

第三节 农村土地使用权问题101

第四节 乡镇企业发展问题104

一、产权要实现明晰化105

二、管理要实现现代化106

三、产品要实现高科技化106

四、经营要实现集团化107

五、人才要实现高素质化109

第五节 农村经济发展的“两个转变”问题109

一、把农业经济转变为农村经济111

二、把农村村落转变为小城镇112

第六节 山区经济问题113

一、走出一条新型农业路子114

二、大力发展乡镇企业117

三、现有山区工业的改造119

四、加快资金融通120

五、山区基础设施建设122

六、发展山区企业家队伍123

第一节 宏观调控体制的建立125

第四章 市场经济的平衡与稳定器125

一、市场化的财政体制127

二、市场化的金融体制130

第二节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133

一、原有社会保障制度的弊端133

二、建立市场化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135

三、建立市场化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136

四、社会保障的实质问题142

第五章 市场化进程中的政府体制改革149

第一节 市场经济与政府规模150

第二节 市场经济与转变政府职能152

一、政府的经济职能154

二、政府职能的转变156

第三节 市场经济与调整政府机构161

第四节 市场经济中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经济关系164

第五节 行政干预过多与宏观调控能力下降170

第六节 腐败与权力性经济犯罪174

第七节 解决政企不分问题的关键与婆婆失业如何办177

第一节 通货膨胀问题182

第六章 市场化进程中易于出现的问题182

一、通货膨胀的诱发与推动因素183

二、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189

第二节 失业问题191

一、失业的必然性191

二、解决失业问题的对策196

第三节 收入差距问题198

一、能力差距引发的收入差距199

二、体制转轨空隙造成的收入差距200

三、权力经济使人一夜间暴富203

四、风险选择引起的收入差距204

第四节 腐败问题205

一、腐败的含义及发生原因205

二、反腐败的力度选择210

三、治理腐败的关键212

第五节 东西部差距与新二元经济问题213

一、东西部差距问题213

二、新二元经济及其协调216

第六节 道德滑坡与信用危机问题219

一、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道德滑坡问题220

二、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信用危机问题224

第七节 社会不稳定问题227

下篇 市场化与财产关系的深刻变革237

第七章 国有经济改革:历史性包袱的解除239

第一节 政企分家问题239

一、重塑国家与企业的权力关系241

二、变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245

第二节 企业的沉重负担问题249

一、企业负担的表现249

二、采用非常规的办法解除企业负担252

三、正确理解和把握企业负担与现代企业制度之间的关系255

四、对企业债务负担的专门剖析257

第三节 分配原则问题262

第四节 内部组织结构问题272

第八章 国有经济改革:产权清晰与转变机制277

第一节 产权清晰及相关问题277

一、财产关系裂变与国有产权改革278

二、产权清晰与广义内部人控制281

三、企业形式更替与企业家激励机制构建284

四、所有制形式的极点与财产关系属性的异化287

五、国有经济的行政推动与“运动型”的反内部人控制289

六、国有企业改革将走向何方290

第二节 最终所有者行为规范化问题293

一、最终所有者行为不规范的表现294

二、最终所有者行为的规范299

第三节 企业机制转变问题306

一、企业经营机制的内容306

二、转变企业经营机制的原因307

三、如何转换企业经营机制314

第九章 国有经济改革:产业选位与比重323

第一节 国有企业的社会性质与优势问题324

第二节 国有企业的“错位”与非国有化问题333

一、国有企业的“错位”333

二、非国有化336

第三节 非国有化的地位与认识问题345

第十章 国有经济改革:由企业经营到资本经营的转变357

第一节 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股权融合357

一、股份制改组与股权转让357

二、股权投资的四种具体形式363

三、股权投资的制约点——国有股的非流通性368

四、股权投资决策应考虑的基本因素370

第二节 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债权融合371

一、企业投资主导机制的完善371

二、债权投资的含义及特征372

三、债权投资的主要形式373

第十一章 市场化与传统公有制的深刻变革376

第一节 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关系认识的发展376

第二节 传统公有制模式与市场经济的矛盾380

第三节 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结合的途径385

第四节 公有制生产要素由固化走向流动388

第十二章 市场化进程中不同经济成分的竞争与融合396

第一节 公有制企业与非公有制企业的互补过程396

一、对公有制企业与非公有制企业互补性的曲折认识397

二、公有制企业与非公有制企业互补性的客观现实基础401

三、非公有制企业在与公有制企业互补中的较大发展及其发展中产生的社会经济后果405

第二节 公有制企业与非公有制企业的竞争过程408

一、公有制企业与非公有制企业的竞争范围及其积极作用408

二、公有制企业与非公有制企业之间的正当竞争与非正当竞争414

三、公有制企业与非公有制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与非公平竞争418

四、公有制企业与非公有制企业之间的有效竞争与无效竞争422

第三节 公有制企业与非公有制企业的股份化过程425

一、公有制企业与非公有制企业之间产生股份企业的现实基础及意义426

二、公有制企业与非公有制企业形成的股份制企业的内部组织结构及其作用429

三、公有制企业与非公有制企业形成的股份制企业的分配方式及意义432

四、公有制企业与非公有制企业形成的股份制企业的不断完善435

第四节 公有制企业与非公有制企业的兼并过程437

一、公有制企业与非公有制企业之间相互兼并的现实基础及意义437

二、公有制企业与非公有制企业之间兼并的特点及其形式442

三、公有制企业与非公有制企业之间进行有效兼并的机制及条件44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