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 第2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黄瑚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9064100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82页
- 文件大小:39MB
- 文件页数:394页
- 主题词:新闻事业史-中国-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新闻事业在中国的出现与长足发展(1815—1895)3
第一章 中国古代新闻信息传播及其主要形式3
第一节 古代新闻信息传播的早期形式3
一、从口语传播到标识传播3
二、文字传播:早期新闻信息传播的完备形式4
第二节 古代报纸的产生与发展6
一、古代报纸的诞生6
二、古代报纸在宋代的发展8
三、明清时期古代报纸的发展与《京报》的出现11
第三节 古代商业广告的产生与发展15
一、古代商业广告的出现及其早期表现形式15
二、宋代后商业广告活动的日趋发达与印刷广告的问世17
第二章 近代报业在中国的出现20
第一节 外国传教士与近代中文报刊的诞生20
一、《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问世20
二、《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在中国境内的创刊24
第二节 外文报刊的出现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28
一、《蜜蜂华报》等葡文报刊的率先问世28
二、英文报刊的纷纷出版29
第三节 鸦片战争爆发后香港报业的崛起32
一、近代报刊在香港的出现32
二、《南京条约》签订后香港报业的初步发展33
三、战后中文报刊在香港的出现34
第三章 外报在华的拓展与垄断37
第一节 外报在广州、上海等地的率先发展37
一、广州报业的复苏与上海报业的问世37
二、宁波、福州、汉口等各地报业的出现40
第二节 在华外报网的形成与商业性报纸模式的确立42
一、以上海为中心的外报网的形成42
二、《申报》在创新中发展与商业性报纸模式的确立50
第三节 外报在华的垄断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54
一、外报在华的垄断及其侵略本质54
二、在华外报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55
第四章 国人办报活动的初步实践与海外中文报刊的出现58
第一节 国人办报呼声的出现58
一、鸦片战争前后国人办报理念的萌生58
二、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的办报思想60
第二节 国人自办报刊的问世62
一、广州、汉口与上海三地国人自办报刊的出现62
二、香港《循环日报》及其主笔王韬65
第三节 海外中文报刊的出现与初步发展67
一、海外中文报刊的出现67
二、海外中文报刊的初步发展71
第二编 从民族报业的勃兴到新闻事业的全面发展(1895—1927)77
第五章 民族报业的勃兴与国人在境外的办报活动77
第一节 维新变法运动与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77
一、《中外纪闻》、《时务报》等维新派报刊的创办77
二、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的出现79
三、近代新闻立法的有益尝试83
第二节 清末新闻法制的建设与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85
一、从“报禁”开放到近代新闻法制的初步建成85
二、民族报业的复苏与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的出现88
三、清末新闻业务的发展93
第三节 资产阶级保皇派和革命派在境外的办报活动95
一、资产阶级保皇派在境外的办报活动95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办报活动在境外的兴起与发展97
第六章 自由新闻体制从确立到扭曲与民族报业的职业化走向102
第一节 自由新闻体制的确立与屡遭扭曲102
一、中华民国的创建与自由新闻体制的确立102
二、袁世凯及各派北洋军阀对自由新闻体制的扭曲105
第二节 民族报业的职业化走向109
一、政治性报刊的由盛转衰109
二、商业性报刊的空前发展113
第三节 新闻报道业务的加强与名记者的出现115
一、新闻报道业务的加强115
二、黄远生等名记者的出现117
第七章 通讯社、广播电台及新闻研究与教育事业的发展120
第一节 新闻通讯社的发展与趋于成熟120
一、外国新闻通讯社在华分支机构的建立120
二、国人自办通讯社的出现123
三、国人自办通讯社在民初的长足发展124
第二节 无线电广播电台的出现与初步发展127
一、第一个无线广播电台的诞生127
二、无线电广播法规的出台129
三、国人自办电台的出现130
第三节 新闻学研究与新闻教育事业的初步发展131
一、新闻学研究的出现与早期成果131
二、新闻学研究的深入与新闻教育事业的萌生134
三、高等院校新闻学系科的建立与初步发展136
第八章 报业在新文化运动中发展与无产阶级报业的兴起138
第一节 从文教性报刊的发展到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38
一、文教性报刊的发展138
二、《新青年》与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39
三、《新青年》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141
第二节 报刊宣传新阵线的形成和“新旧思潮之激战”144
一、《每周评论》的创刊与报刊宣传新阵线的形成144
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新旧思潮在报刊上的论争147
三、新文化运动中报刊业务的重大改进150
第三节 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兴起154
一、《新青年》改组与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诞生154
二、中国共产党党报系统的建立157
三、国共合作报刊等党在宣传战线上的同盟军的形成161
第三编 两极新闻事业的发展及其影响(1927—1949)165
第九章 新闻统制的建立与国民党新闻事业的发展165
第一节 国民党新闻统制制度的建立与发展165
一、新闻统制制度的建立165
二、抗战爆发后新闻统制制度的日趋强化172
第二节 国民党新闻事业网的迅速建成178
一、国民党新闻事业网基本格局的形成178
二、国民党新闻事业网的进一步强化181
第三节 国民党新闻事业的由盛转衰184
一、国民党新闻事业在战时的变化184
二、战后党营新闻事业从一统天下到全面溃败186
第十章 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发展、成熟与全面胜利191
第一节 反新闻统制斗争与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深入农村191
一、中共在国统区的反新闻统制斗争与地下办报宣传活动191
二、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深入农村194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在抗战中趋于成熟197
一、中国共产党党报系统的重建197
二、新华通讯社的独立发展与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诞生200
三、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的办报活动与《新华日报》202
四、延安整风期间《解放日报》的改版与党报工作的重要改革205
第三节 人民解放战争与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全面胜利208
一、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发展、收缩与全面胜利208
二、解放战争期间新华通讯社的大发展及其发挥的独特作用211
三、从反“客里空”运动到党的城市新闻工作方针的提出214
第十一章 新闻统制下民营新闻事业的艰难发展219
第一节 民营新闻事业的发展与报业托拉斯计划的流产219
一、民营新闻事业的发展219
二、报业托拉斯计划的出现与流产222
第二节 抗日战争爆发后民营新闻事业的发展与变化225
一、“九·一八”后民营新闻事业的抗日民主取向225
二、战时民营新闻事业在内地的发展230
三、战后民营新闻事业:繁荣、受挫与分化233
第三节 外国人在华新闻活动的新动向239
一、外国记者对中国社会的客观报道及其积极作用239
二、外国记者对中国抗日宣传的杰出贡献240
第十二章 日占区、上海租界和香港及海外地区新闻事业的发展变化245
第一节 台湾及抗战期间日占区新闻事业的畸变245
一、台湾地区新闻事业殖民化的加深245
二、战时东北、华北、华中、华南沦陷区新闻事业的大劫难247
第二节 上海“孤岛”时期的抗日宣传活动254
一、以“洋旗报”为主干的抗日宣传阵营的建成255
二、迫害与反迫害的殊死搏斗259
第三节 香港、澳门及海外地区的抗日宣传活动261
一、香港、澳门的抗日报刊及其宣传活动261
二、海外中文报刊及其抗日宣传活动263
第四编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建立、发展与改革(1949— )269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建立269
第一节 新闻事业的社会主义公有化269
一、公营新闻事业网的迅速建成269
二、对私营新闻机构的社会主义改造272
三、新闻教育机构的调整与发展274
第二节 社会主义新闻体制与方针的确立275
一、新闻总署的设立与新闻法制的初步实践275
二、新闻工作方针的探索与改进278
三、新闻报道业务的建设281
第三节 1956年社会主义新闻工作改革及其历史意义287
一、新闻工作改革的历史背景与指导方针287
二、《人民日报》改版与新闻工作改革的兴起288
三、新闻工作改革的全面展开291
四、新闻工作改革的收获与意义296
第十四章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曲折发展298
第一节 新闻事业的超前发展与全面调整298
一、新闻事业的超前发展298
二、新闻事业的全面调整302
第二节 新闻工作方针在挫折中改进304
一、“双百”方针的贯彻落实与“政治家办报”的提出304
二、“大跃进”宣传与调查研究之风的兴起308
三、从知识性、娱乐性的加强到文化批判活动的开展313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与新闻事业的大劫难316
一、“文革”爆发与新闻事业横遭摧残316
二、新闻事业在正义同邪恶的交战中发展321
第十五章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日趋繁荣325
第一节 新闻事业的拨乱反正与改革开放的舆论准备325
一、新闻事业的拨乱反正325
二、真理标准的讨论和改革开放的舆论准备327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观的形成330
一、新闻传播客观规律的探索330
二、党的新闻工作传统的进一步发扬光大335
第三节 新闻体制的改革与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339
一、企业化经营与新闻事业的大发展339
二、市场经济的建立与新闻事业的产业化、集团化344
三、新闻法制与新闻职业道德的建设347
第四节 传播技术的数字化与新闻传播媒体的日趋多元350
一、“第四媒体”的出现与迅速发展350
二、数字电视的发展与手机等新型传播媒体的出现352
第十六章 1949年后港澳台地区新闻事业的发展与变化355
第一节 香港地区新闻事业的发展与变化355
一、新闻事业的日趋繁荣355
二、新闻事业在80年代后的新变化359
第二节 澳门地区新闻事业的发展与变化363
一、新闻事业的稳步发展363
二、新闻事业在80年代后的新变化365
第三节 台湾地区新闻事业的发展与变化368
一、光复后新闻事业的初步发展与“报禁”的出台368
二、“报禁”实施后新闻事业的艰难发展370
三、“报禁”解除后新闻事业的大发展375
后记382
热门推荐
- 2517928.html
- 1560037.html
- 288512.html
- 2491543.html
- 2753652.html
- 3210660.html
- 2393197.html
- 2494985.html
- 839312.html
- 18880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647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620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779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234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249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453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793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582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22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47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