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理论探索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理论探索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 ISBN:9787506678360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58页
  • 文件大小:59MB
  • 文件页数:373页
  • 主题词:食品安全-风险管理-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理论探索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相关概念1

一、风险和风险可接受水平1

二、风险-收益分析和知情决策2

三、风险交流2

四、风险分析3

五、风险认知4

第二节 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目标和意义4

一、促进公众对风险信息的知晓与理解5

二、促进监管措施的有效施行5

三、提高公众的食品安全信心5

四、促进食品产业、行业和贸易的健康发展6

参考文献6

第二章 食品安全风险交流主要理论基础——心理学7

第一节 风险交流基础8

一、何为风险8

二、风险交流9

三、了解公众:沟通的基础9

第二节 双系统视角下的风险认知13

一、双系统理论13

二、双系统和专家-公众认知差异14

三、双系统和影响风险认知的因素15

四、双系统和心理噪音模型19

五、心理台风眼效应21

第三节 双系统视角下的信任建立22

一、建立信任:重要而艰难23

二、双系统和信任的内涵27

三、提高关心信任28

参考文献31

第三章 食品安全风险交流主要理论基础——新闻传播学34

第一节 人类传播过程35

一、内向传播:刺激反应过程与说服技巧35

二、人际传播:符号互动过程41

第二节 语言与交流48

一、语言传播的功能48

二、语言传播的特性50

三、有效进行语言交流的建议55

第三节 媒体交流55

一、新闻传播模式56

二、新闻价值与科学价值58

三、媒介议程设置61

参考文献66

第四章 食品安全风险交流主要理论基础——公共管理学67

第一节 个体行为层面的“风险交流”69

一、信息环境的描述69

二、个体的“有限理性”及行为管理72

第二节 组织管理层面的“风险交流”75

一、组织的正向作用:法理性权威和组织理性76

二、组织的反向作用:有限理性和科层制困境80

第三节 宏观治理层面的“风险交流”83

一、实验主义治理的内涵84

二、实验主义治理的政策工具86

三、食品安全风险交流中的实验主义治理88

参考文献90

第五章 食品安全风险交流主要理论基础——法理依据92

第一节 信息公开是风险交流的前提93

一、信息公开的概念93

二、食品安全信息公开制度概述94

第二节 公众参与是风险交流的保障101

一、公众参与概述101

二、公众参与的必要性102

三、如何保障公众参与103

第三节 风险交流是公民表达言论自由的重要途径105

一、言论自由概述105

二、言论自由的价值106

三、风险交流过程中如何保障公民的言论自由107

第四节 风险交流提高决策的可接受性108

一、可接受性是什么108

二、决策可接受性的重要性109

三、如何通过风险交流实现决策的可接受性110

参考文献112

第六章 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原则与策略114

第一节 风险交流的基本原则114

一、维护和建立信任(权威性)114

二、及时充分(时效性)115

三、公开透明(透明性)116

四、基于科学(科学性)117

五、基于受众需求(针对性)117

六、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参与性)118

第二节 风险交流的表述原则119

一、语言准确精练、通俗易懂119

二、承认不确定性120

三、客观描述为主120

四、富于同情心和责任感121

第三节 媒体沟通原则121

一、主动联系媒体122

二、满足媒体需求123

三、把握交流口径123

四、及时纠正媒体发布的错误信息123

参考文献124

第七章 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基本流程125

第一节 日常交流基本流程125

一、明确风险交流的目的和目标125

二、受众分析126

三、构建风险交流信息130

四、选择合适的交流方式133

五、制定时间进度133

六、交流效果评估134

第二节 危机事件交流基本流程137

一、危机事件前的风险交流准备137

二、危机事件期间的风险交流139

三、危机事件过后的风险交流141

参考文献141

第八章 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媒体类型和传播渠道143

第一节 媒体关系策略143

一、媒体关系的基本概念143

二、媒体关系策略的基本类型146

三、风险交流中的媒体关系策略147

第二节 媒体类型简介150

一、传统媒体150

二、新媒体154

第三节 媒体资料发布164

一、信息补贴与媒体资料包164

二、宣传和出版物167

三、网络媒体信息发布168

第四节 媒体信息发布及类似活动170

一、媒体吹风会170

二、新闻发布会170

三、新闻发言人言语策略173

四、记者招待会179

五、媒体参访179

六、实体论坛与网络论坛182

参考文献184

第九章 国外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模式185

第一节 欧盟、EFSA185

一、风险交流的内涵及发展185

二、欧盟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制度的建立背景及相关理论研究187

三、欧盟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参与者189

四、欧盟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策略方法193

五、欧盟基于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策略的成功案例——氨基脲事件分析197

六、对我国的启示198

第二节 德国BfR与法国ANSES200

一、法律基础与负责机构201

二、风险交流的内容203

三、风险交流的对象204

四、风险交流的过程与途径205

五、小结208

第三节 美国FDA209

一、引言209

二、美国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涵义210

三、美国食品安全风险交流体系211

四、FDA遵循的原则216

五、美国风险交流活动的相关法规217

六、相关案例219

七、美国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制度对我国的借鉴意义221

第四节 英国222

一、英国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背景及发展222

二、英国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工作的主体及其工作模式226

三、英国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成功案例分析229

四、小结230

参考文献231

第十章 风险交流案例分析233

第一节 2002年瑞典政府处理丙烯酰胺事件233

一、事件背景与概况233

二、交流过程与舆论反应234

三、事件分析与案例总结234

四、风险交流经验总结236

五、结语237

第二节 2008年爱尔兰肉制品二噁英污染事件237

一、事件概况237

二、舆论反应238

三、交流过程239

四、经验分析239

五、结语241

第三节 2011年上海染色馒头事件241

一、事件概况241

二、舆论反应242

三、交流过程245

四、应对分析246

第四节 2011年美国哈密瓜遭李斯特菌污染事件250

一、事件概况250

二、舆论反应251

三、交流过程251

四、交流经验分析252

五、结语255

第五节 2012年“苏泊尔锰超标”事件255

一、事件概况255

二、舆情研判256

三、开展的主要工作257

四、风险交流措施258

五、风险交流效果分析259

六、结语260

第六节 2012年河北五得利面粉硼砂事件263

一、事件背景与事件起因263

二、事件进展与交流过程264

三、事件分析265

四、结语268

第七节 2013年反式脂肪酸风险评估结果发布269

一、事件概况269

二、交流过程270

三、应对分析271

参考文献278

附录一 FDA风险交流战略计划(2012更新版)281

目的281

背景281

概述283

FDA风险交流战略计划一览表283

战略计划——FDA风险交流角色的演化284

风险交流的未来定义287

基本原则289

战略目标291

完善FDA交流风险与效益信息的政策303

结论307

参考文献313

附录二 当食品引发风暴之际——风险交流的成功秘诀318

序言——来自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风险交流咨询组318

序言——来自安妮劳雷·加桑(Anne-Laure Gassin),风险交流咨询论坛工作组主席和欧洲食品安全局交流部门主任320

Ⅰ 引言和目的320

Ⅱ 良好风险交流的指导原则322

Ⅱ.1 原则在实践中的应用323

Ⅲ 影响风险交流等级和类型的因素324

Ⅲ.1 从交流的角度来看待风险等级325

Ⅲ.2 危害的性质326

Ⅲ.3 谁或什么受到了影响?327

Ⅲ.4 人/动物/植物/环境是如何受到影响的328

Ⅲ.5 危害/风险的暴露水平329

Ⅲ.6 控制风险的能力330

Ⅲ.7 与风险认知有关的其他因素330

Ⅲ.8 风险交流的等级331

Ⅳ 工具和渠道332

Ⅳ.1 媒体关系332

Ⅳ.2 网站333

Ⅳ.3 印刷出版物334

Ⅳ.4 电子出版物334

Ⅳ.5 会议和研讨会334

Ⅳ.6 公众咨询335

Ⅳ.7 合作伙伴/利益相关方的关系网335

Ⅳ.8 社交网络(Facebook和MySpace等)336

Ⅳ.9 博客336

Ⅳ.10 微博(Twitter)336

Ⅴ 从经验中学习337

Ⅴ.1 2008年7月欧洲食品安全局对动物克隆的风险评估337

Ⅴ.2 欧洲食品安全局对食源性人畜共患病的专题交流340

Ⅴ.3 食盐战役342

Ⅴ.4 南安普顿研究大学正在研究的某些人工色素对儿童的影响345

Ⅴ.5 2009年荷兰Q-热病:开放和透明348

Ⅴ.6 瑞典膳食补充剂的案例351

Ⅴ.7 案例研究——爱尔兰二噁英危机354

延伸阅读357

其他指南35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