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型空间结构分析、设计与施工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新型空间结构分析、设计与施工
  • 董石麟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 ISBN:7114061188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711页
  • 文件大小:67MB
  • 文件页数:732页
  • 主题词:空间结构-结构分析;空间结构-结构设计;空间结构-工程施工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新型空间结构分析、设计与施工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1.1 网格结构与网架结构定义3

1.1.2 网架结构的优越性3

第一篇 新型网架结构3

第1章 网架结构概述3

1.1 综述3

1.1.3 国内外网架结构应用概况4

1.2.1 网架结构的形式与分类5

1.2 网架结构的形式与选型5

1.2.3 网架结构的选型9

1.2.2 我国首次采用各种形式网架的工程实例9

1.3.3 柱帽设置11

1.3.2 起拱与起坡11

1.3 网架结构设计一般原则11

1.3.1 网架的高跨比、格跨比11

1.3.6 再分杆设置12

1.3.5 网架水平支撑12

1.3.4 悬臂长度12

1.3.8 网架挠度限值13

1.3.7 网架自重估算13

1.3.10 焊接钢板节点14

1.3.9 杆件设计14

1.3.12 螺栓球节点15

1.3.11 焊接空心球节点15

1.4.1 组合网架结构16

1.4 各类派生的新型网架结构16

1.4.2 杂交网架结构17

1.4.3 网架结构的其他新形式18

2.1 基本假定和计算模型20

第2章 网架结构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20

2.2 网架结构分析计算方法概述及其分类21

2.3 网架结构各种计算方法的比较23

2.4.1 概述24

2.4 网架结构的有限元法——空间桁架位移法24

2.4.2 网架结构的单元分析25

2.4.3 网架结构基本方程的建立26

2.4.4 边界条件处理27

2.4.5 对称条件利用28

2.4.6 温度作用计算29

2.4.7 杆件内力计算30

3.2 基本假定和计算模型31

3.1 概述31

第3章 网架结构的拟夹层板分析法31

3.3 正交正放类网架结构拟夹层板基本方程的建立和刚度表达式32

3.4 矩形平面周边简支网架基本方程的求解36

3.5 网架剪切变形与两向不等刚度的影响37

3.6 拟夹层板内力、挠度计算用表的编制38

3.7 网架变刚度的影响及其近似计算方法44

3.8 网架杆件内力的计算公式45

3.10 计算例题49

3.9 拟夹层板法设计计算网架的具体步骤49

3.11 正交正放类网架的动力特性50

3.11.2 算例与分析51

3.11.1 固有振动基本方程的建立和求解51

4.2.2 自由振动方程及求解53

4.2.1 基本假定53

第4章 网架结构的抗震分析53

4.1 概述53

4.2 网架结构的振动方程和动力特性53

4.2.3 网架结构的自由振动特点54

4.2.4 网架基频近似计算公式——瑞雷法55

4.3.2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56

4.3.1 网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振动方程56

4.3 网架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56

4.3.3 时程法57

4.4.1 网架竖向地震内力的分布规律58

4.4 几种网架的动内力分布规律58

4.4.2 竖向地震内力系数59

4.5.1 我国《网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J 7—91)地震内力简化计算方法60

4.5.2 一般常用网架竖向地震内力简化计算方法61

第5章 网架结构分析设计软件63

5.1 网架结构软件发展概况与特点63

5.2.2 计算原理64

5.2.3 计算机语言及应用环境64

5.2.1 网架结构的建模64

5.2 网架结构软件编程原理64

5.3 设计步骤65

5.4 常用的操作命令65

5.5 MSTCAD软件界面66

4.5 简化计算66

5.6 荷载信息输入67

5.9 球节点设计69

5.8 荷载工况组合69

5.7 约束信息输入69

5.10 应用例题及施工图表达70

6.1.1 组合网架结构的发展和国内外应用情况76

6.1 概述76

第6章 组合网架结构76

6.1.2 组合网架的特点和优缺点77

6.2 组合网架结构的形式与分类79

6.3 组合网架的计算方法80

6.4.2 两向正交类组合网架的简化计算81

6.4.1 基本假定和计算模型81

6.4 组合网架的简化计算法—等代空间桁架分析法81

6.4.3 上弦板材料泊桑系数νo≠1/3时的刚度修正87

6.4.4 两向斜交类组合网架的简化计算88

6.4.5 三向类组合网架的简化计算91

6.4.6 蜂窝形三角锥组合网架的简化计算94

6.4.7 组合网架简化计算法的设计计算步骤97

6.4.8 算例二则99

6.5 组合网架的节点构造101

6.6 组合网架的制作与安装102

7.1.1 预应力网格结构的特点104

7.1 概述104

第7章 预应力网格结构104

7.1.2 预应力网格结构的形式和分类106

7.1.3 预应力网格结构的工程应用107

7.2.1 预应力的作用机理108

7.2 预应力杆系结构的构成特征108

7.2.2 不可预应力杆件的判别110

7.3.1 拉索单元111

7.3 预应力网格结构的计算分析方法111

7.3.2 基本原则和方法概述114

7.3.3 分析方法115

7.4.1 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118

7.4 结构预应力优化118

7.4.2 二级优化求解策略119

7.4.3 算例122

7.5.2 施工全过程分析方法124

7.5.1 拉索预应力网格结构的多阶段设计及其工况特点124

7.5 多阶段设计及施工全过程分析方法124

7.5.3 算例126

7.6.1 拉索的材料128

7.6 预应力网格结构的节点构造128

7.6.2 节点构造129

8.1 概述131

第8章 斜拉网格结构131

8.2.1 斜拉网格结构的形式与分类133

8.2 斜拉网格结构的形式与工程应用133

8.2.2 斜拉网格结构的选型135

8.2.3 工程应用136

8.3.1 基本假定和计算模型138

8.3 斜拉网格结构的计算方法138

8.3.2 斜拉索分析139

8.3.3 塔柱简化弹性分析143

8.3.4 斜拉网格结构的整体分析147

8.4.1 结构静力性能和稳定性148

8.4 斜拉网格结构的受力性能148

8.4.2 结构动力性能149

8.5.1 构件设计152

8.5 斜拉网格结构的构件设计与节点构造152

8.5.2 节点构造153

8.6.1 工程实例156

8.6 工程实例和算例156

8.6.2 算例159

9.1 概述163

第9章 空腹网架结构163

9.2 空腹网架结构的形式与分类165

9.3.1 计算方法概述及其分类166

9.3 空腹网架结构的计算方法166

9.3.2 跳层空腹网架结构的简化分析方法168

9.4.1 空腹网架结构的内力分布特点180

9.4 空腹网架结构的静力性能180

9.5.1 几何尺寸的确定181

9.5 空腹网架结构杆件的截面设计和施工181

9.4.2 空腹网架结构的变形特点181

9.5.3 空腹网架结构的制作与施工182

9.5.2 杆件截面的设计182

10.1.2 折板形网架结构的发展和应用184

10.1.1 折板形网架结构的特点184

第10章 折板形网架结构184

10.1 概述184

10.2.1 折板形网架的建筑造型和分类185

10.2 折板形网架结构的形式与分类185

10.2.2 折板形网架的结构形式189

10.2.3 折板形网架的支承方式191

10.3.1 折板形网架结构的静力性能192

10.3 折板形网架结构的受力性能192

10.3.2 折板形网架结构的动力性能193

10.3.3 折板形网架结构的稳定性196

10.4.1 振动控制简述200

10.4 折板形网架结构的减震控制200

10.4.2 算例一则201

11.1.1 三层网架的定义与特点203

11.1 概述203

第11章 三层网架结构203

11.1.2 三层网架结构的发展与应用204

11.2.1 形式与分类206

11.2 三层网架结构的形式、分类与选型206

11.2.2 选型209

11.3.1 三层网架的计算方法210

11.3 三层网架结构的计算方法与支承方式210

11.2.3 适用性210

11.3.2 三层网架的支承方式212

11.4.1 三层网架受力分布的基本概念213

11.4 三层网架结构的受力性能213

11.4.3 三层网架结构中层弦杆的影响和中层位置的优化214

11.4.2 三层网架结构随跨度和荷载的变化规律214

11.4.4 局部三层网架结构的受力特点215

12.2 圆形平面鸟巢形网架的构形与特点216

12.1 概述216

第12章 鸟巢形网架结构216

12.3.1 网架内力计算217

12.3 圆形平面鸟巢形网架的简化计算217

12.3.2 网架挠度计算219

12.4 内力计算用表的编制220

12.5 计算例题222

13.1 概述224

第13章 管桁结构224

13.2 工程应用225

13.3.1 管桁结构的形式226

13.3 管桁结构的形式与分类226

13.3.2 管桁结构的分类227

13.4.1 分析模型228

13.4 管桁结构的一般设计原则228

13.4.2 杆件的计算长度229

13.5.1 节点形式230

13.5 管桁结构的节点形式与设计230

13.5.2 构造要求231

13.5.3 强度验算233

13.6.2 圆管K型搭接节点承载力修正公式235

13.6.1 圆管K型搭接节点的破坏特点235

13.6 圆管K型搭接节点的承载力235

13.7 管桁结构的制作与施工236

14.2.1 基本情况238

14.2 网架结构在人行天桥中的应用238

第14章 网架结构在特种结构中的应用238

14.1 概述238

14.2.2 局部三层网架结构在圆环形人行天桥中的应用239

14.2.3 空腔式网架结构在人行天桥中的应用240

14.3.1 概述241

14.3 网架结构在高层、高耸结构中的应用241

14.3.2 用作高层、高耸结构的网格形式243

14.3.3 高层、高耸网架结构的静力性能246

14.3.4 多层多跨高耸网架在广东南海大佛工程中的应用252

15.1.1 网壳结构的优越性259

15.1.2 国内外网壳结构应用概况259

第二篇 新型网壳结构259

第15章 网壳结构概述259

15.1 综述259

15.2.1 网壳结构的形式与分类263

15.2 网壳结构的形式与选型263

15.2.2 我国有代表性的网壳结构工程实例265

15.2.3 网壳结构的选型267

15.3.1 网壳的矢跨比、厚跨比268

15.3 网壳结构设计一般原则268

15.3.4 挠度限值269

15.3.3 网壳的边缘构件269

15.3.2 网壳的网格尺寸和网格数269

15.3.6 网壳节点270

15.3.5 杆件设计270

15.4.3 网壳结构的其他新形式273

15.4.2 杂交网壳结构273

15.4 各类派生的新型网壳结构273

15.4.1 组合网壳结构273

16.1.2 网壳结构的荷载和作用275

16.1.1 网壳结构分析设计的主要内容275

第16章 网壳结构的基本理论与分析方法275

16.1 概述275

16.1.3 网壳结构分析的计算模型276

16.2 网壳结构分析的计算方法及其分类277

16.3.2 空间梁单元的坐标系定义及坐标变换矩阵278

16.3.1 基本假定278

16.3 网壳结构分析的有限单元法——空间刚架位移法278

16.3.3 两端刚接空间梁单元的单元刚度矩阵281

16.3.4 一端刚接一端铰接空间梁单元的单元刚度矩阵286

16.3.6 边界条件支座沉降及施工安装荷载288

16.3.5 基本方程式的建立及结构总刚度矩阵288

16.3.8 单元内力计算289

16.3.7 温度变化、温度应力的计算289

17.1 扁网壳结构的定义和形式291

第17章 扁网壳结构的拟壳分析法291

17.3 扁网壳位移法基本方程式的建立292

17.2 基本假定和计算模型292

17.4 扁网壳与各向异性扁壳的比较297

17.5 扁网壳混合法基本方程式的建立299

17.6.1 四组拱系扁网壳300

17.6 各类扁网壳的刚度表达式及基本方程式300

17.6.2 三组拱系扁网壳302

17.6.3 两组拱系扁网壳304

17.6.4 多组拱系扁网壳305

17.7 矩形平面周边简支扁网壳混合法基本方程式的求解306

17.8 由拟壳解答求网壳杆件内力的计算公式310

17.9 扁网壳的动力特性311

17.10 拟壳法设计计算扁网壳的具体步骤312

17.11 计算例题313

18.2.1 单层球面网壳的动力特性314

18.2 网壳结构的动力特性314

第18章 网壳结构的抗震分析314

18.1 概述314

18.3.1 网壳的振动方程315

18.3 网壳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315

18.2.2 双层圆柱面网壳的动力特性315

18.3.2 网壳的抗震分析316

18.4.1 单层球面网壳的动内力分布规律317

18.4 几种网壳结构的动内力分布规律317

18.4.2 双层圆柱面网壳的动内力分布规律319

19.1.1 基本概念321

19.1 概述321

第19章 网壳结构的稳定性分析321

19.1.2 网壳结构的失稳模态323

19.2 影响网壳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324

19.1.3 网壳结构稳定性分析的计算模型324

19.3.1 壳体稳定理论的基本概念326

19.3 网壳结构稳定性分析的连续化方法326

19.3.2 球面扁网壳非线性稳定理论临界荷载的确定327

19.4.1 非线性有限元基本方程333

19.4 网壳结构稳定性分析的有限单元法333

19.3.3 球面网壳的拟壳法临界荷载计算公式汇总333

19.4.2 单元切线刚度矩阵334

19.4.3 考虑初弯曲的空间梁—柱的切线刚度矩阵336

19.4.4 非线性平衡路径跟踪技术340

19.5.1 网壳规程提供的实用计算公式342

19.5 网壳结构的稳定设计342

19.5.3 几何非线性全过程分析344

19.5.2 特征值屈曲分析344

19.6.1 概述345

19.6 工程实例分析345

19.5.4 双重非线性全过程分析345

19.6.2 拱截面选择及单榀拱的分析347

19.6.3 整体结构的特征值屈曲分析349

19.6.4 整体结构的几何非线性分析351

19.6.5 小结353

20.1.1 风的特性354

20.1 风荷载354

第20章 网壳结构的风振响应分析方法354

20.1.2 结构上的风荷载356

20.1.3 风荷载的模拟357

20.2.1 概述358

20.2 网壳结构风振响应分析方法358

20.2.2 网壳结构风振响应分析频域法359

20.2.3 网壳结构风振响应分析时域法360

20.2.4 随机振动离散分析方法361

20.3.1 网壳结构风振响应算例分析365

20.3 网壳结构风振响应算例分析与讨论365

20.3.2 网壳结构风振响应分析结果与对比368

21.1 概述370

第21章 组合网壳结构370

21.2 组合网壳的形式与分类371

21.3 组合网壳的计算方法372

21.4.2 等代刚度的确定373

21.4.1 基本假定和计算模型373

21.4 组合扁网壳的拟三层壳分析法373

21.4.3 基本方程式的建立374

21.4.4 矩形平面周边简支不等常曲率组合扁网壳的求解377

21.4.5 三向、四向组合扁网壳的简化计算379

21.4.6 组合扁网壳的动力特性380

21.4.7 算例与讨论381

21.5 组合网壳的节点构造383

21.6 组合网壳的制作与安装384

22.1.2 弦支网壳结构的发展与应用385

22.1.1 弦支网壳结构的定义385

第22章 弦支网壳结构385

22.1 概述385

22.1.3 弦支网壳结构的特点387

22.2 弦支网壳结构的形式与分类388

22.3.1 概述389

22.3 弦支网壳结构的分析方法389

22.3.2 弦支网壳结构新的分析方法——局部分析法390

22.4.1 基本受力性能395

22.4 弦支网壳结构的受力性能与参数分析395

22.4.2 参数分析400

22.5.1 弦支网壳结构的动力特性407

22.5 弦支网壳结构的动力特性及地震响应分析407

22.5.2 弦支网壳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408

22.6.1 弦支网壳结构预应力优化的特点413

22.6 弦支网壳结构的预应力优化413

22.6.2 弦支网壳结构的预应力优化设计理论414

22.7.1 弦支网壳结构设计及施工成形分析的基本思想419

22.7 弦支网壳结构施工全过程分析419

22.7.2 弦支网壳结构的施工反分析法420

22.7.3 算例421

22.7.4 结论423

23.1.3 局部双层网壳的优缺点424

23.1.2 局部双层网壳的发展与应用424

第23章 局部双层网壳结构424

23.1 概述424

23.1.1 局部双层网壳的定义424

23.2.1 局部双层球面网壳425

23.2 局部双层网壳的形式与分类425

23.2.2 局部双层柱面网壳426

23.3.1 广义增量法428

23.3 局部双层网壳的计算方法与数值分析特点428

23.2.3 其他局部双层网壳428

23.3.2 数值分析特点429

23.3.3 算例430

23.4.1 局部双层球面网壳稳定性432

23.4 局部双层网壳的稳定性432

23.4.2 大矢跨比局部双层球面网壳稳定性436

23.4.3 局部双层柱面网壳稳定性438

23.5 工程实例440

23.4.4 其他局部双层网壳稳定性440

24.1 概述444

第24章 空腹网壳结构444

24.2.1 柱面空腹网壳445

24.2 空腹网壳结构的形式及组成445

24.2.3 其他曲面类型空腹网壳446

24.2.2 球面空腹网壳446

24.3.1 静力分析447

24.3 空腹网壳结构的受力性能447

24.3.2 动力性能分析449

24.3.3 空腹扁网壳结构的稳定性462

25.1 折叠式网壳结构的基本思想与特点468

第25章 折叠式网壳结构468

25.2.1 双曲面折叠网壳结构469

25.2 折叠式网壳结构的形式与分类469

25.3.1 双曲面折叠式网壳结构470

25.3 折叠式网壳结构的工程应用470

25.2.2 柱面折叠网壳结构470

25.3.2 柱面折叠式网壳结构472

25.4.1 成形过程的几何运动分析474

25.4 折叠式网壳结构的成形过程分析474

25.4.2 成形过程静力分析477

25.5 折叠式网壳结构的构造要求478

25.6 折叠式网壳结构的施工步骤和设备479

26.1.2 特点485

26.1.1 定义485

第三篇 索杆张力结构485

第26章 索杆张力结构概述485

26.1 索杆张力结构的定义和特点485

26.2 索杆张力结构的形式与分类487

26.3 索杆张力结构的发展与工程应用488

27.2.1 基于Maxwell准则的结构体系分类491

27.2 索杆张力结构的体系分析491

第27章 索杆张力结构的基本理论与分析方法491

27.1 概述491

27.2.2 基于平衡矩阵分解的结构体系分类493

27.3.2 初始预应力分布的求解494

27.3.1 机构位移模态与自应力模态的计算494

27.3 索杆张力结构的初始预应力确定494

27.4 索杆张力结构成形过程的力法分析495

27.5 索杆张力结构的有限单元法496

28.1 索杆结构分析的主要内容和方法498

第28章 索杆张力结构的计算机分析498

28.2 程序的功能模块499

28.3 程序流程框图501

28.4 一简单索杆张力结构模型算例502

29.1.2 张弦梁结构的发展与应用506

29.1.1 张弦梁结构的定义506

第29章 张弦梁结构506

29.1 概述506

29.2.1 平面张弦梁结构509

29.2 张弦梁结构的形式和分类509

29.1.3 张弦梁结构的特点509

29.2.2 空间张弦梁结构510

29.3.1 一般原则和计算内容511

29.3 张弦梁结构的计算方法511

29.3.2 预应力分布的计算方法512

29.3.3 结构放样几何的计算方法514

29.4.1 平面张弦梁结构的静力性能和预应力效应515

29.4 张弦梁结构的静力性能515

29.4.2 双向张弦梁结构的静力性能520

29.5.1 结构动力特性分析521

29.5 张弦梁结构的抗震性能521

29.5.2 平面张弦梁结构的抗震性能523

29.5.3 双向张弦梁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526

29.6 张弦梁结构的节点形式529

29.7 张弦梁结构的施工531

30.1.2 环形张力索桁结构的发展与应用532

30.1.1 环形张力索桁结构的结构形式532

第30章 环形张力索桁结构532

30.1 概述532

30.2.1 索杆张力结构分析的主要内容535

30.2 环形张力索桁结构的分析535

30.2.2 索杆张力结构分析方法概述536

30.2.3 环形张力索桁结构的构件内力关系538

30.3.1 静力性能分析540

30.3 环形张力索桁结构的受力性能540

30.3.2 模型试验544

30.4.1 施工过程描述549

30.4 环形张力索桁结构的施工549

30.4.2 结构施工成形问题的实质550

30.4.3 施工全过程分析方法551

30.4.4 算例分析555

31.1 概述557

第31章 点支式玻璃幕墙结构557

31.2.1 玻璃559

31.2 点支式玻璃幕墙的组成559

31.2.2 金属紧固件560

31.2.3 点支式玻璃幕墙支承结构的形式与分类561

31.3.2 点支式玻璃幕墙支承结构的分析方法564

31.3.1 荷载及组合564

31.3 点支式玻璃幕墙的分析与设计564

34.3.3 一般设计原则565

31.4 点支式玻璃幕墙的预应力施工张拉分析方法566

31.3.3 点支式玻璃幕墙支承结构的设计566

31.4.1 张力补偿计算法567

31.4.2 一次张拉计算法570

31.5.1 安装预紧力对沉头式点式玻璃幕墙承载性能的影响575

31.5 玻璃面板施工安装预紧力分析575

31.5.2 安装预紧力对浮头式点式玻璃幕墙承载性能的影响578

31.5.3 沉头式与浮头式玻璃幕墙承载性能比较581

31.6.1 钢结构安装582

31.6 点支式玻璃幕墙支承结构的施工582

31.6.2 玻璃面板安装584

32.1.2 张拉整体结构的发展简史586

第32章 张拉整体结构586

32.1 概述586

32.1.1 Fuller关于张拉整体结构的思想586

32.1.3 张拉整体结构的研究现状和进展588

32.2.1 张拉整体单元和张拉整体结构589

32.2 张拉整体结构的形态和特点589

32.2.2 张拉整体单元形态590

32.2.3 张拉整体结构形态592

32.2.4 张拉整体结构的特点593

32.3.1 运动学方法594

32.3 张拉整体结构的单元找形分析594

32.3.2 静态方法597

32.3.3 压杆组激励法601

32.4.1 静力性能603

32.4 张拉整体结构的受力性能603

32.4.3 模型试验604

32.4.2 动力性能604

33.1.2 索穹顶结构的发展与工程应用606

第33章 索穹顶结构606

33.1 概述606

33.1.1 索穹顶结构的定义606

33.2 索穹顶结构的形式和分类609

33.1.3 索穹顶结构的特点609

33.3.1 肋环型索穹顶结构初始预应力分布的快速计算法610

33.3 索穹顶结构的初始预应力分布确定610

33.3.2 葵花型索穹顶结构初始预应力分布的快速计算法612

33.3.3 索穹顶结构初始预应力确定的一般方法——二次奇异值法615

33.3.4 算例分析617

33.4.1 二节点曲线索单元618

33.4 索穹顶结构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618

33.4.2 索穹顶结构非线性有限元方程建立与求解620

33.5.1 静力性能621

33.5 索穹顶结构的受力性能621

33.5.2 基本动力特性623

33.6.2 索穹顶结构的节点实例624

33.6 索穹顶结构的节点设计624

33.6.1 节点设计一般原则624

33.7.2 施工控制反分析法626

33.7 索穹顶结构的施工626

33.7.1 索穹顶结构的施工步骤626

33.7.3 算例分析628

33.8.1 模型简介630

33.8 索穹顶结构的模型试验630

33.8.2 索穹顶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反应632

34.1.1 膜结构的发展历史639

第四篇 膜结构639

第34章 膜结构概述639

34.1 膜结构的发展与应用概况639

34.1.2 我国有代表性的膜结构工程实例645

34.1.3 非织物类膜结构——ETFE膜结构648

34.2.1 膜结构的特点652

34.2 膜结构的特点、形式与选型652

34.2.2 膜结构的形式与分类653

34.2.3 膜结构的选型654

34.3.1 荷载与作用655

34.3 膜结构的荷载与一般设计原则655

34.3.2 荷载效应组合656

35.1.1 建筑膜材的发展历程660

35.1 建筑膜材的发展660

第35章 膜材料660

35.2 膜材的种类661

35.1.2 国内外膜材发展的现状661

35.3.2 膜材的力学性能663

35.3.1 膜材的物理性能663

35.3 膜材的基本性能663

35.4.1 概述665

35.4 膜材材性试验665

35.4.2 单轴拉伸试验666

35.4.3 双轴拉伸试验667

36.1.1 膜结构分析方法的发展668

36.1 概述668

第36章 膜结构的基本理论与分析方法668

36.1.2 膜结构分析内容与方法669

36.2.1 动力松弛法670

36.2.2 力密度法672

36.2.3 非线性有限元法673

36.3 膜结构的荷载分析676

36.2.4 三种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比较676

36.4 膜结构的裁剪分析680

36.5.2 索杆膜协同找形分析683

36.5.1 协同分析的意义683

36.5 膜结构与下部支承结构协同分析683

36.5.3 索杆膜协同荷载分析685

37.1 构造设计一般原则687

37.2 膜材连接687

第37章 膜结构连接构造687

37.3 膜材与支承骨架、钢索、边缘构件的连接688

37.4 钢索及其端部连接689

参考文献691

36.2 膜结构的找形分析69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