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法律文艺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余宗其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财富出版社
- ISBN:9787504751805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49页
- 文件大小:57MB
- 文件页数:360页
- 主题词:法学-文艺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法律文艺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文艺学革命宣言1
一 就文学论文学的学术方式难识文学真面目1
二 从理论到理论的学问之道脱离了文学的实际3
三 严酷的学术分工割裂了文学的有机整体6
四 偏重文学的外部形式因素导致了文学研究的畸形发展7
五 长于说“是”短于说“不”的习惯窒息了批驳谬误的战斗活力8
六 建立和发展全球性文学理论系统9
七 文艺学革命的目标12
第一编 法律文艺学概论19
第一章 对象实体19
一 什么是涉法文学19
二 法律内容21
三 文学形式25
四 文本 现象 规律26
五 无孔不入,无处不在28
六 世界文学大师及其名著均与法律有缘29
七 昭示着文学研究的法律视角和方法31
第二章 理论资源33
一 以涉法文学自身为本源34
二 哲学基础37
三 对既有的法律智慧的广泛吸取与重新建构39
四 现有的文学理论支柱为数众多44
第三章 发展简史50
一 自发研究的历史线索50
二 题材论的死胡同53
三 法学家的贡献与偏颇56
四 进行哲学玄想者不乏其人59
五 跨入自觉研究的新时代62
第四章 范畴系统66
一 对象范畴系统66
二 话语范畴系统68
三 学科范畴系统71
第五章 基本方法78
一 抛弃抽象,转到抽象的直接对立面——实证主义方法78
二 紧扣法律,读懂读透法律意蕴——文本至上主义方法80
三 注重比较,理顺七大法律信息系统的关系——将比较法学与比较文学相结合、求突破82
四 不忘考证,究明文学中的法律描写的真实性与科学性——法律考证方法84
五 各种方法的共同立足点86
第六章 固有特色89
一 跨学科性与多学科性89
二 宏观性与整合性93
三 实证性与实用性96
四 尖端性与启蒙性97
第七章 理论(学术)意义——建立人文社会科学互相监督的机制101
一 从“学术腐败”谈起101
二 人文社会科学迫切需要互相监督103
三 成果共享与谬误相克106
四 途径在研究之研究中109
第二编 涉法文学创作论117
第八章 法律内容与文学形式互相结合的基本类型117
一 通俗涉法文学117
二 高雅涉法文学122
三 涉及法律而另有所托的文学129
第九章 法律内容与文学体裁133
一 法律内容与诗歌133
二 法律内容与小说137
三 法律内容与戏剧141
四 法律内容与散文146
第十章 法律内容与创作方法149
一 法律内容与现实主义149
二 法律内容与浪漫主义153
三 法律内容与现代主义154
第十一章 法律思想内容与法律描写艺术161
一 法律人物形象的塑造161
二 文学法律诉讼案件的叙述165
三 法律文化现象的勾画167
第十二章 法律内容的质与法律描写的量172
一 法律描写构成作品的基本骨架172
二 法律描写贯穿全篇174
三 法律描写与非法律描写平分秋色176
四 法律描写零星点缀178
第十三章 法律内容的客观效果与创作动机的主观追求182
一 动机与效果一致182
二 作家不曾意识到作品固有的法律思想意义185
三 法律思想正确与法律知识错误并存的现象189
第三编 涉法文学鉴赏论195
第十四章 涉法文学鉴赏的特有方法195
一 以涉法文学文本为中心目标,从僵死的程式中解脱出来195
二 从法律视角看文学与从文学视角看法律并举198
三 积累、升华阅读印象,寻求涉法文学的特有现象与规律200
第十五章 不同文化心理对涉法文学鉴赏的不同影响203
一 法律文化差异所造成的智能结构差异对阅读异域涉法文学的影响203
二 法律上的不同价值观足以导致对涉法文学的不同态度和评价205
三 专业智能结构式定向发展压抑甚至消解了正确解读涉法文学的潜在能力207
第四编 涉法文学批评论213
第十六章 涉法文学批评的标准213
一 法律标准取代其他标准的必然性和优越性213
二 法律标准的严酷性217
三 法律标准的公正性218
四 法律标准的实质与三棱结构221
第十七章 涉法文学的批评方法225
一 变被动批评为主动批评225
二 法律思想意义的批评和法律描写艺术的批评相结合227
三 批评话语的理论坐标选择229
第五编 涉法文学史论233
第十八章 涉法文学的体例构想233
一 涉法文学史的分期可依法制史线索划分233
二 论述框架的主体可以法系为轴心236
三 把涉法文学的历史进程描述与特有发展规律揭示结合起来238
第十九章 涉法文学的发展规律241
一 世界各国涉法文学史与该国法制史同步的规律242
二 涉法文学内容的功能从实用到审美的发展规律246
三 涉法文学思想内容上的以暴露为主、歌颂为辅的规律249
第六编 涉法文学美学论253
第二十章 涉法文学的法律内容的审美特征253
一 法律内容的审美特征的界定253
二 形象的暗示和多义性理解254
三 情感的倾向性及其同理智认识的矛盾性256
四 娱乐消遣性及其幽默感257
第二十一章 涉法文学的法律内容的理性特征260
一 对象不完全相同260
二 法律立场及思维方式有别261
三 系统性不同263
四 学科性质不同264
五 社会功能不同265
第二十二章 美学探索的广阔天地267
一 法律与美268
二 法律与悲剧269
三 法律与美感心理距离273
第七编 法律视角下的文学争鸣277
第二十三章 中国当代作家笔下的法律错误277
一 法律知识性错误277
二 法学理论的错误281
三 历史原因与认识原因284
第二十四章 对涉法文学作品的误读误解286
一 误读误解的普遍性、严重性286
二 误读误解的表现形式289
三 两种性质不同的误读误解293
第二十五章 对非法律的文学批评的批评297
一 张冠李戴,移花接木297
二 主次不分,是非莫辨299
三 扬长避短,闪烁其辞300
四 症结:违背了从作品实际出发的基本原则301
第二十六章 纯文学史家的失职与失误305
一 中外历代涉法文学文本的全然失落305
二 达到最高目标完全无望308
三 法律修养几乎一无所有310
第二十七章 纯美学家对黑格尔《美学》的误解315
一 对美的定义的批判完全不能成立315
二 对“一般世界情况”的解释缺乏起码的法制史知识316
三 “妥协”说抹杀了《美学》的闪光点318
四 没有意识到《美学》所谈到的文学对法律所起到的积极作用319
五 未能抓住安蒂贡悲剧的实质320
附录 全球千种涉法文学作品目录323
热门推荐
- 1708882.html
- 685881.html
- 1145659.html
- 354513.html
- 2800453.html
- 3351616.html
- 1338572.html
- 3592629.html
- 2025773.html
- 3487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697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243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969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927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134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631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753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743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097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06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