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夜郎文明的考古学观察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夜郎文明的考古学观察
  • 张合荣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413079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56页
  • 文件大小:86MB
  • 文件页数:380页
  • 主题词:夜郎(历史地名)-考古发现-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夜郎文明的考古学观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夜郎考古的时空范围1

一、空间范围1

二、时间范围3

第二节 贵州夜郎考古工作回顾4

第三节 研究成果略述9

一、综合论述9

二、对墓地的探索11

三、可乐“套头葬”研究12

四、出土器物研究13

五、关于夜郎活动中心的研究15

六、夜郎与周边族群关系的研究16

七、青铜冶铸工艺研究16

第四节 研究的基本方法18

第二章 夜郎文明的综合考古观察21

第一节 夜郎地理位置解析21

一、夜郎地理位置界定指标22

二、从滇东黔西青铜时代遗存分析夜郎25

三、从汉中央王朝对南夷地区的开发看夜郎40

四、小结49

第二节 夜郎文明的形成研究——滇东黔西地区青铜文明的发展历程50

一、乌蒙山西缘昭鲁盆地青铜文明的发展历程51

二、乌蒙山偏东黔西北山地青铜文明的发展历程62

三、乌蒙山东南缘黔西南山地青铜文明的发展历程71

四、乌蒙山西南缘曲靖盆地青铜文明的形成79

五、滇东黔西地区青铜文明的共性特征83

六、夜郎文明的形成85

第三节 夜郎文明地域性特征分析87

一、墓地葬俗的地域性88

二、从“椎髻”头饰看地域文化差异93

三、出土陶器和青铜器的地域性特征98

四、小结104

第四节 周边族群对夜郎文明形成和发展的影响105

一、百越系族群的北上105

二、氐羌系族群的南下114

三、蜀人南迁、滇人东扩和楚人西征119

四、夜郎族群与东南半岛的文化互动124

五、小结126

第五节 夜郎族群发展去向观察127

一、夜郎族群汉族化(中原化)现象观察127

二、中原汉移民(汉人)夷化现象观察136

三、夜郎族群去向观察141

四、小结145

第三章 夜郎时期青铜遗存个案研究146

第一节 赫章可乐“乙类墓”的分期与年代146

一、乙类墓分组148

二、出土器物的类型学分析152

三、墓葬打破关系与14C测年156

四、乙类墓分期与年代157

五、小结160

第二节 赫章可乐“套头葬”再探讨161

一、墓葬基本观察162

二、套头葬墓分组167

三、出土器物的类型学考察169

四、套头葬墓年代及演变轨迹172

第三节 威宁中水“多人二次合葬”考察175

一、中水墓地“多人二次合葬”资料175

二、由“排葬、乱葬”到“多人二次合葬”的认识177

三、中水“多人二次合葬”出现原因探讨179

四、小结188

第四节 黔西南铜鼓山类文化遗存分析190

一、铜鼓山类文化遗存的发现与认识190

二、铜鼓山类文化遗存的特征198

三、关于铜鼓山类文化遗存的年代与分期205

四、铜鼓山类文化遗存的经济与社会207

五、与周边同时期遗存比较209

六、铜鼓山类文化遗存的源流与发展方向212

七、铜鼓山类文化遗存与夜郎之关系215

八、“铜鼓山文化”的提出217

第五节 曲靖盆地“八塔台类”墓地遗存分析218

一、曲靖盆地青铜时代墓地遗存分析220

二、与滇池地区青铜时代墓地对比228

三、对曲靖盆地青铜文化遗存的一些认识231

第四章 从贵州汉墓研究观察夜郎235

第一节 赫章可乐“甲类墓”研究235

一、8号墓分析238

二、可乐河北侧“甲类墓”分析242

三、可乐河南侧“甲类墓”分析249

四、墓葬年代和分期261

五、墓主身份分析264

六、小结267

第二节 贵州汉墓的综合观察267

一、贵州汉墓编号规范化之我见267

二、贵州汉墓材料的一点订误271

三、贵州汉墓的发现地域、分区和类型275

四、关于贵州汉代墓葬与汉墓的分期研究281

五、贵州汉墓与汉代郡县287

六、从汉墓看夜郎等“西南夷”290

第三节 贵州汉墓出土灯具与郡县地理292

一、贵州汉墓出土灯具地域293

二、贵州汉墓出土灯具类型297

三、灯具分布与郡县地理301

四、小结303

第四节 贵州汉墓出土的陶塑模型明器305

一、陶塑模型明器分类306

二、陶塑模型制作工艺313

三、陶塑模型反映的贵州汉代世俗家居生活315

四、小结318

第五章 夜郎故地田野追寻319

第一节 威宁中水遗址2004—2005年发掘319

一、中水考古历程320

二、鸡公山的神秘坑322

三、祭祀活动中心的界定323

四、高原上的远古农业部族325

五、一个新考古学文化的辨识326

六、文化发展序列的初步建立329

第二节 毕节青场遗址2008年发掘331

一、田野考古收获331

二、出土遗物管窥335

三、与周边遗存相互关系观察336

第三节 赫章可乐考古散记338

一、初进可乐339

二、再进可乐339

三、参加可乐第九次发掘340

四、领队可乐第十次发掘343

五、配合大遗址保护的可乐考古工作345

第四节 六盘水市2012—2013年夜郎考古调查346

一、穴居的部落346

二、山顶上的聚邑349

三、谷坝中的村寨351

四、几点认识352

后记35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