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道家诗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郑振伟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4059062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23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242页
- 主题词:道家-哲学思想-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道家诗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节 引言1
第二节 道的本体论1
第三节 原始思维2
第四节 道家的美学观6
第五节 道与阴性观念7
第六节 道家的意识空间8
第七节 小结9
第一章 道家的本体论12
第一节 引言12
一、西方本体论的源流13
二、经验论和唯理论15
三、西方本体论和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本体论16
第二节 「道」的当代阐析18
第三节 道家的认识论20
第四节 道与精神分析22
一、恍惚与集体无意识23
二、道和原型24
三、「常」与循环27
四、水与无意识28
第五节 道和语言31
一、语言是存在之家31
二、中西语言观32
三、道家的言和意34
第六节 小结35
第二章 道家与原始思维36
第一节 引言36
一、原逻辑思维和野性思维37
二、原始思维与物我同一39
第二节 山水与游仙41
一、山与水的神圣象徵41
二、游的模式43
三、神与物游45
四、神游与萨满47
五、神仙与不死的追求48
第三节 道家的永生信仰50
一、死与魂魄50
二、原始人对死亡的理解54
三、不死、再生与变形56
第四节 超脱时间——长生的追求59
一、循环与古代人的时间意识61
二、仿天地造化64
三、永生的模式65
第五节 小结67
第三章 道家与美学69
第一节 引言69
第二节 《老子》的美论69
一、「食」与「和」70
二、美感与通感71
三、美与恶的相互转化72
四、美与真73
第三节 《老子》的审美方式74
一、审美态度的非功利74
(一)无用论75
(二)无知无为75
二、直观与玄同76
三、涤除玄鉴78
第四节 感官的囿限80
一、大音希声与大象无形81
二、虚无实有82
三、味淡与无味85
第五节 道家的自然观与山水中的自然观87
一、山水中的刚柔88
二、道家对自然的定义88
三、山水中的自然观89
四、自然之美——平淡美90
五、以「气」论文91
第六节 叶维廉对道家美学的阐释92
第七节 小结93
第四章 道家与女性95
第一节 引言95
第二节 道与女性性质96
一、基本特徵96
二、转换生成的特徵97
第三节 道与双性同体98
一、阴阳的调和98
二、蛇形环100
三、雌雄同体的观念101
四、圆的文学观念103
第四节 女性的身体105
一、女体和容器105
二、时间的尺度107
第五节 道与女性生殖力的崇拜108
一、《老子》的母108
二、生殖力的回复109
三、地母的象徵和道110
四、大地母的形成——女娲和姜嫄111
第六节 远古的女神世界112
一、母权的社会114
二、男女分权115
第七节 小结116
第五章 道家的空间意识118
第一节 引言118
第二节 人和空间的关系119
一、有和无作为一种空间的观念119
二、情感和空间——左右120
三、空间和身体121
第三节 宇宙的生成122
一、宇宙的析义123
二、宇宙源起——进化型和创造型124
三、盘古与混沌125
第四节 道家的宇宙——神话意识的空间观127
一、大宇宙和小宇宙128
二、缩形和壶中天地130
三、葫芦和天地132
四、昆命133
(一)昆仑释名133
(二)埃利亚代的世界中心134
(三)大地的中央135
五、中心和创造138
第五节 道和卡西尔的神话意识139
一、卡西尔的神话空间140
二、神话空间的结构性和空间直观141
第六节 意识空间——炼金术和文学创作143
一、炼金术144
二、黄金与不朽145
三、内丹和身体的对应146
四、鼎和丹炉中的水与火147
五、回归母体149
六、炼丹的过程和文学的类比152
第七节 小结154
余论156
第一节 视域的融合157
第二节 语言和思维158
第三节 神话思维161
第四节 回归163
附录 道家与教育——从《老子》开始165
一、引言165
二、老子的老师和弟子167
1.老子的老师168
2.老子的弟子——文子、蜎子、庚桑楚、南荣畴172
3.老子教导弟子175
三、《老子》的思想176
1.绝圣、绝仁、绝义176
2.《老子》的「愚」178
3.智慧出,有大伪180
4.无为181
5.《老子》与教育相关的词汇181
6.《老子》的「圣人」184
四、《老子》、心理学、人本主义185
1.荣格的教育论185
2.马斯洛的「自我实现」186
3.马斯洛和《老子》187
五、复归于婴儿190
六、小结——借鉴道家的思想192
参考书目194
跋221
热门推荐
- 2050216.html
- 1300417.html
- 1660959.html
- 3501249.html
- 2859851.html
- 1194695.html
- 740528.html
- 586187.html
- 689979.html
- 34991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306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875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926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30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399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341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114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913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327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13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