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临床眼底病 内科卷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临床眼底病 内科卷
  • 刘文主编;文峰,易长贤内科卷主编;闫宏,于强内科卷副主编;高汝龙,吴启崇,胡兆科名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202008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1014页
  • 文件大小:187MB
  • 文件页数:1053页
  • 主题词:眼底疾病-内科-疾病-诊疗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临床眼底病 内科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眼底病基础2

第一章 视网膜的解剖和组织学2

一、眼底的主要结构2

二、视网膜的组织学4

三、视网膜的血供6

四、视神经6

第二章 玻璃体的生理及病理8

第一节 玻璃体的解剖生理8

一、玻璃体的解剖8

二、玻璃体的组织结构及分区9

三、玻璃体的组织化学结构11

第二节 玻璃体的生理作用12

第三节 玻璃体的年龄性改变12

第四节 玻璃体的病理变化13

一、玻璃体变性13

二、玻璃体脱离16

三、玻璃体增生及机化18

四、玻璃体炎症19

五、玻璃体积血19

六、玻璃体混浊19

七、玻璃体异位20

八、先天性玻璃体异常20

第三章 视网膜的生理22

一、视网膜的透明性22

二、视网膜的内外屏障23

三、视网膜色素上皮的结构及生理功能24

四、感受器的物理特性、生理功能及再生过程26

五、视网膜的突触结构27

六、黄斑及其生理功能27

七、光的适应性28

八、节细胞本身的感光性29

第四章 视网膜病理31

第一节 视网膜先天异常31

一、白化病31

二、脉络膜缺损31

三、视网膜发育不良31

四、视网膜囊肿32

五、先天性视网膜有髓鞘神经纤维32

六、小口病32

七、Leber先天性黑矇33

第二节 视网膜血管性疾病33

一、视网膜缺血33

二、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33

三、高血压与小动脉硬化性视网膜病变34

四、出血性视网膜病变34

五、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34

六、外层渗出性视网膜病变35

七、视网膜毛细血管扩张35

八、视网膜静脉周围炎36

九、早产儿视网膜病变37

第三节 视网膜炎37

一、单纯疱疹病毒性视网膜炎37

二、巨细胞病毒包涵体病37

三、急性视网膜坏死38

第四节 视网膜退行性变38

一、视网膜周边囊样变性38

二、周边部网状视网膜囊样变性39

三、变性视网膜劈裂39

四、铺路石样变性39

五、近视性视网膜病变39

六、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40

七、玻璃膜疣40

八、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41

九、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41

十、继发于局灶性脉络膜炎的渗出性黄斑变性42

十一、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42

十二、特发性黄斑裂孔43

第五节 中毒性视网膜变性43

一、氯喹和羟化氯喹中毒性视网膜变性43

二、放射性视网膜病变43

第六节 遗传性原发性视网膜营养不良43

一、青少年性视网膜劈裂44

二、Goldmann-Favre玻璃体视网膜营养不良44

三、Wagner玻璃体视网膜营养不良44

四、Stargardt病44

五、显性玻璃膜疣45

六、Best病45

七、显性进行性黄斑中心营养不良45

八、视锥视杆营养不良45

九、中心性色素性视网膜炎45

十、视网膜色素变性46

十一、聚集性色素性视网膜营养不良46

十二、Sorsby眼底营养不良46

第七节 遗传性继发性视网膜营养不良46

一、眼底血管样条纹46

二、原发性草酸盐贮积症47

第八节 视网膜脱离47

第九节 肿瘤及瘤样病变48

一、视网膜母细胞瘤48

二、视网膜色素上皮腺瘤49

三、普通型视网膜神经胶质细胞增生症49

四、巨大胶质细胞增生症50

五、反应性视网膜胶质血管增生症50

第五章 葡萄膜的解剖、生理及病理54

第一节 葡萄膜的解剖和生理54

一、虹膜54

二、睫状体56

三、脉络膜58

第二节 葡萄膜的免疫及病理学特性60

一、葡萄膜的免疫学特性60

二、葡萄膜免疫结构和功能异常60

三、自身免疫相关眼组织抗原及免疫复合物61

四、葡萄膜炎患者免疫功能及其调节62

五、葡萄膜炎与HLA62

第六章 视网膜发育63

第一节 胚眼的形成及相关疾病63

一、胚眼形成63

二、视网膜发育相关性疾病64

第二节 视杯内神经上皮的起源及演变64

第三节 视神经的发育66

第七章 视功能检测67

第一节 视力67

第二节 对比敏感度68

一、视觉系统的对比敏感度函数68

二、对比敏感度的心理物理测定方法68

第三节 色觉68

第四节 视野70

一、Traquair的视岛概念70

二、正常人等视线视野范围71

三、视野的测定方法71

第五节 微视野73

第六节 临床视觉电生理73

一、全视野视网膜电图74

二、眼电图76

三、视觉诱发电位77

四、多焦视网膜电图80

第八章 眼底检查84

一、病史询问84

二、眼底检查方法84

第九章 辅助检查92

第一节 角膜内皮计数检查92

一、设备及检查方法92

二、正常角膜内皮93

三、角膜内皮改变94

四、适应证94

五、注意事项95

第二节 B型超声波检查95

一、检查方法95

二、适应证96

三、注意事项96

第三节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97

一、设备及检查方法97

二、适应证97

三、注意事项98

第四节 活体超声显微镜检查98

一、设备及检查方法98

二、正常玻璃体和视网膜的图形99

三、适应证99

第五节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101

一、基本设备101

二、注意事项101

三、检查方法102

四、适应证及临床意义103

五、如何观察、分析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图像104

六、常见的异常荧光像107

七、阅片中注意事项117

第六节 吲哚青绿脉络膜血管造影118

一、设备及检查方法118

二、适应证119

三、正常ICGA图像120

四、异常ICGA图像及临床意义120

五、注意事项124

第七节 广角眼底血管造影126

一、简介126

二、工作原理128

三、临床应用128

第八节 广角数码儿童视网膜成像系统128

一、设备及检查方法128

二、适应证129

三、注意事项131

第九节 激光扫描检眼镜检查132

一、设备132

二、临床应用132

第十节 眼底自发荧光135

一、基本原理及检查135

二、眼底正常自发荧光135

三、眼底异常自发荧光136

第十一节 相干光断层成像仪检查137

一、检查技术137

二、正常视网膜和视神经图像138

三、正常脉络膜图像141

四、异常视网膜图像142

五、异常视神经图像145

六、异常脉络膜图像147

七、适应证147

八、注意事项148

九、展望148

第十二节 眼科影像学检查148

一、X线检查149

二、CT检查150

三、MRI检查151

第十章 实验室检查156

第一节 微生物学检查156

一、细菌156

二、真菌158

三、病毒158

四、寄生虫159

五、螺旋体159

第二节 临床免疫学检查159

一、细胞免疫功能测定159

二、体液免疫学检查160

三、细胞因子检查161

四、试验结果分析161

第三节 眼科临床生物化学检查161

一、肝功能检查161

二、肾功能检查162

三、糖代谢测定162

四、血脂测定162

五、其他测定163

第四节 血液流变学检查163

第十一章 眼底疾病的激光治疗165

第一节 设备165

一、氩离子激光165

二、氪离子多波长激光165

三、倍频Nd:YAG 敦光165

四、固体多波长激光166

五、多点模式扫描激光166

六、半导体二极管激光166

第二节 治疗方法和适应证166

一、激光前准备166

二、光凝反应166

三、光凝方法选择167

四、激光后处理169

第三节 激光防护和注意事项170

一、激光安全等级划分171

二、激光安全防护171

第十二章 光动力疗法173

第一节 设备173

第二节 治疗原理173

第三节 治疗方法174

第四节 适应证和禁忌证176

第五节 不良反应178

第十三章 经瞳孔温热疗法181

一、设备及使用181

二、适应证182

三、禁忌证182

四、并发症182

五、典型病例183

第十四章 玻璃体腔内注药185

第一节 抗VEGF治疗法185

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85

二、抗VEGF药物185

三、适应证186

四、注射方法187

五、并发症187

第二节 曲安奈德治疗188

第三节 抗生素治疗188

一、细菌性眼内炎188

二、真菌性眼内炎188

第十五章 放射治疗191

一、外放射治疗191

二、敷贴疗法192

第二篇 眼底病各论196

第十六章 眼底先天性异常疾病196

第一节 玻璃体先天异常196

一、先天性玻璃体囊肿196

二、永存玻璃体动脉197

三、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197

第二节 视神经发育异常200

一、先天性视乳头缺损200

二、先天性视乳头小凹204

三、牵牛花综合征206

四、先天性视网膜有髓鞘神经纤维208

五、视乳头形态异常211

第三节 视网膜脉络膜发育异常213

一、视网膜血管先天异常213

二、先天性黄斑缺损218

三、黄斑异位219

四、先天性视网膜皱襞222

五、先天性视网膜色素上皮肥大225

六、脉络膜色素痣227

七、脉络膜缺损230

八、白化病231

第十七章 玻璃体疾病234

第一节 玻璃体后脱离234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234

二、临床表现235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236

四、治疗237

第二节 星状玻璃体变性237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237

二、临床表现238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238

四、治疗239

第三节 闪辉性玻璃体液化239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239

二、临床表现239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239

四、治疗239

第四节 玻璃体淀粉样变性239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239

二、临床表现240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240

四、治疗240

第五节 玻璃体积血240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241

二、临床表现242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243

四、治疗245

第十八章 视网膜动脉阻塞249

第一节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249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249

二、临床表现250

三、诊断253

四、治疗253

四、治疗效果和典型病例254

第二节 视网膜分支动脉阻塞256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256

二、临床表现256

三、诊断257

四、治疗257

五、治疗效果和典型病例257

第三节 睫状视网膜动脉阻塞259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259

二、临床表现259

三、诊断259

四、治疗259

五、治疗效果和典型病例259

第四节 毛细血管前小动脉阻塞261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261

二、临床表现261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261

四、治疗261

第五节 眼动脉阻塞261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262

二、临床表现262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262

四、治疗262

五、治疗效果和典型病例262

第六节 视网膜大动脉瘤264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264

二、临床表现264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265

四、治疗266

五、治疗效果266

第十九章 视网膜静脉阻塞268

第一节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268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268

二、临床表现269

三、分类272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273

五、治疗274

六、治疗效果275

七、典型病例275

第二节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278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278

二、临床表现278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280

四、治疗281

五、治疗效果282

六、典型病例282

第二十章 低灌注眼底病变286

第一节 眼部缺血综合征286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286

二、临床表现286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289

四、治疗290

五、治疗效果290

第二节 大动脉炎290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291

二、临床表现291

三、辅助检查292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292

五、治疗293

第二十一章 视网膜血管炎295

第一节 视网膜静脉周围炎295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295

二、临床表现295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299

四、治疗300

五、治疗效果301

六、典型病例302

第二节 节段性视网膜动脉周围炎303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303

二、临床表现303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304

四、治疗304

五、治疗效果304

第三节 霜样树枝状视网膜血管炎304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304

二、临床表现304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305

四、治疗305

五、治疗效果305

六、典型病例306

第四节 双侧视网膜动脉炎伴多发性瘤样动脉扩张307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307

二、临床表现307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310

四、治疗310

五、治疗效果和典型病例311

第二十二章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313

第一节 流行病学313

第二节 病因与发病机制313

一、危险因素313

二、发病机制314

三、病理315

第三节 临床表现316

一、症状316

二、体征316

第四节 临床分型327

第五节 诊断和鉴别诊断328

第六节 治疗328

一、全身治疗328

二、视网膜激光光凝与冷凝治疗329

三、玻璃体腔注药331

四、玻璃体切除手术331

第七节 预防331

第八节 典型病例332

第二十三章 外层渗出性视网膜病变336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336

二、临床表现336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342

四、并发症342

五、治疗343

六、治疗效果344

七、典型病例345

第二十四章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348

第一节 病因与发病机制348

一、病因348

二、发病机制350

第二节 国际分类法和临床表现351

一、国际分类法351

二、临床表现352

三、名词解释及表现355

第三节 检查357

一、筛查对象357

二、初次检查时间和随访357

三、眼科检查357

第四节 诊断和鉴别诊断359

一、诊断359

二、鉴别诊断359

第五节 治疗360

一、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360

二、激光光凝治疗361

三、手术治疗362

第六节 典型病例362

第二十五章 黄斑毛细血管扩张369

第一节 分类369

第二节 黄斑毛细血管扩张Ⅰ型370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370

二、临床表现370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371

四、治疗372

第三节 黄斑毛细血管扩张Ⅱ型372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372

二、临床表现373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375

四、治疗376

五、治疗效果376

第二十六章 黄斑疾病379

第一节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379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379

二、临床表现380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386

四、治疗388

五、治疗效果389

六、典型病例389

第二节 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394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394

二、临床表现394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395

四、治疗397

五、治疗效果398

六、典型病例399

第三节 黄斑水肿401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401

二、临床表现402

三、辅助检查403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403

五、治疗406

六、治疗效果407

七、典型病例408

第四节 遗传性黄斑变性409

一、卵黄状黄斑营养不良409

二、Stargardt病414

三、视锥细胞营养不良418

四、其他遗传性黄斑变性422

第五节 急性特发性黄斑病变425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425

二、临床表现425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427

四、治疗429

五、治疗效果和典型病例429

第六节 急性黄斑神经视网膜病变432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432

二、临床表现432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433

四、治疗433

第二十七章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438

第一节 病因与发病机制438

第二节 临床表现439

一、干性型AMD439

二、新生血管性AMD443

三、视网膜血管瘤样增生450

第三节 诊断和鉴别诊断452

第四节 治疗453

第五节 治疗效果和典型病例454

一、治疗效果454

二、典型病例455

第二十八章 急性后极部多灶性鳞状色素上皮病变460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460

二、临床表现460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462

四、治疗463

五、治疗效果463

六、典型病例464

第二十九章 急性视网膜色素上皮炎468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468

二、临床表现468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469

四、治疗470

五、治疗效果470

第三十章 多发性一过性白点综合征471

一、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学471

二、临床表现471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473

四、治疗474

五、治疗效果和典型病例474

第三十一章 急性区域性隐匿性外层视网膜病变479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479

二、临床表现479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480

四、治疗481

五、治疗效果481

第三十二章 视网膜脱离483

第一节 裂孔性视网膜脱离483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483

二、临床表现485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488

四、治疗488

五、预防488

第二节 牵拉性视网膜脱离488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488

二、临床表现490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493

四、治疗493

第三节 渗出性视网膜脱离493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494

二、临床表现495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498

四、治疗499

第四节 出血性视网膜脱离499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499

二、临床表现500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502

四、治疗503

五、治疗效果504

第三十三章 视网膜变性疾病507

第一节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507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507

二、临床表现508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512

四、治疗515

第二节 结晶样视网膜变性516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516

二、临床表现517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518

四、治疗519

五、典型病例519

第三节 白点状视网膜变性522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522

二、临床表现522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524

四、治疗524

第四节 玻璃膜疣524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524

二、临床表现525

三、辅助检查527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530

五、治疗530

六、治疗效果和典型病例531

第五节 先天性静止型夜盲533

一、眼底正常的CSNB533

二、眼底异常的CSNB534

第六节 先天性黑矇537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537

二、临床表现538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539

四、治疗540

第七节 黑矇性家族痴呆540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540

二、临床表现541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541

四、治疗541

五、治疗效果541

六、典型病例541

第三十四章 眼底血管样条纹547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547

二、临床表现547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551

四、治疗551

五、治疗效果552

第三十五章 高度近视眼底改变554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554

二、临床表现554

三、并发症559

四、辅助检查562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563

六、治疗563

七、典型病例565

第三十六章 葡萄膜炎567

第一节 中间葡萄膜炎567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567

二、临床表现568

三、辅助检查570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570

五、治疗572

六、治疗效果和典型病例573

第二节 葡萄膜大脑炎575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575

二、临床表现575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580

四、治疗581

五、治疗效果581

第三节 交感性眼炎581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581

二、临床表现582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585

四、治疗586

五、治疗效果和典型病例586

第四节 白塞病589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589

二、临床表现590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595

四、治疗595

五、治疗效果596

第五节 结核性脉络膜炎597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597

二、临床表现598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600

四、治疗600

五、治疗效果和典型病例601

第六节 梅毒性脉络膜炎602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602

二、临床表现602

三、血清学检查607

四、辅助检查607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607

六、治疗608

七、治疗效果和典型病例608

第七节 莱姆病610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610

二、临床表现611

三、辅助检查611

四、诊断611

五、治疗612

第八节 拟眼组织胞浆菌病综合征612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612

二、临床表现613

三、诊断及鉴别诊断614

四、治疗614

五、治疗效果615

第九节 弓形体性视网膜脉络膜炎615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615

二、临床表现615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617

四、治疗618

五、治疗效果618

第十节 弓蛔虫病619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619

二、临床表现619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621

四、治疗及预防622

五、治疗效果622

第十一节 盘尾丝虫病622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622

二、临床表现623

三、诊断623

四、治疗623

五、预防624

第十二节 眼猪囊虫病624

第十三节 弥漫性单侧亚急性视神经视网膜炎624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624

二、临床表现625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625

四、治疗626

五、治疗效果626

第十四节 匐行性脉络膜病变626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626

二、临床表现626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630

四、治疗631

第十五节 鸟枪弹样脉络膜视网膜病变631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631

二、临床表现631

三、辅助检查632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633

五、治疗633

六、治疗效果634

第十六节 多灶性脉络膜炎合并全葡萄膜炎634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634

二、临床表现634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638

四、治疗639

五、治疗效果和典型病例640

第十七节 点状内层脉络膜病变643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643

二、临床表现643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646

四、治疗646

五、治疗效果647

六、典型病例647

第十八节 持续性鳞状黄斑病变648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648

二、临床表现648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648

四、治疗649

五、治疗效果649

第十九节 顽固性鳞状脉络膜视网膜炎649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649

二、临床表现649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650

四、治疗650

五、治疗效果650

第二十节 单灶性日光样脉络膜炎651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651

二、临床表现651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651

四、治疗651

第三十七章 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658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658

二、临床表现658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663

四、治疗663

五、治疗效果和典型病例664

第三十八章 脉络膜缺血668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668

二、临床表现669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670

四、治疗671

第三十九章 脉络膜脱离672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672

二、临床表现673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676

四、治疗677

五、典型病例677

第四十章 脉络膜变性与萎缩680

第一节 病因及分类680

第二节 原发性脉络膜萎缩681

一、中心性晕轮状脉络膜营养不良681

二、Bietti结晶样视网膜色素上皮变性683

三、视乳头旁螺旋状脉络膜视网膜变性683

四、进展性双中心脉络膜视网膜萎缩684

五、Sorsby眼底营养不良684

六、匐行性脉络膜病变684

七、中心性回旋状萎缩685

八、回旋状脉络膜视网膜萎缩685

九、弥漫性脉络膜毛细血管萎缩686

十、无脉络膜症688

十一、长链3-羟酰辅酶A脱氢酶缺乏690

十二、其他严重的视网膜变性690

第三节 继发性脉络膜萎缩691

第四十一章 视神经疾病695

第一节 视神经炎695

一、分类695

二、特发性和原发性脱髓鞘视神经炎695

三、典型病例700

第二节 视神经视网膜炎702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702

二、临床表现702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704

四、治疗705

五、治疗效果705

六、典型病例705

第三节 视乳头血管炎707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707

二、临床表现707

三、辅助检查709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709

五、治疗710

六、治疗效果710

七、典型病例710

第四节 视乳头水肿711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711

二、临床表现712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715

四、治疗716

五、治疗效果716

六、典型病例717

第五节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720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720

二、临床表现723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726

四、治疗726

五、治疗效果727

六、典型病例727

第六节 视神经萎缩730

一、遗传性视神经病变730

二、中毒性和营养不良性视神经病变732

三、压迫性视神经病变734

四、外伤性视神经萎缩734

五、青光眼性视神经萎缩736

六、血管性视神经疾病736

七、炎症性视神经病变737

八、颅内高压后视神经萎缩737

九、与视网膜疾病相关的视神经萎缩737

十、治疗737

第七节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738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738

二、临床表现738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741

四、治疗742

五、预防742

六、遗传咨询742

第八节 视乳头玻璃疣743

一、流行病学743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743

三、临床表现743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744

五、治疗745

第九节 中毒性和营养缺乏性弱视746

一、烟草-酒精性弱视746

二、抗生素相关性中毒性弱视747

三、维生素B12缺乏性弱视748

四、甲醇中毒性弱视748

五、典型病例748

第十节 多发性硬化748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749

二、临床表现749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750

四、治疗和治疗效果750

五、典型病例751

第十一节 视神经脊髓炎752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752

二、临床表现752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753

四、治疗753

五、典型病例754

第十二节 急性特发性生理盲点扩大综合征754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754

二、临床表现755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757

四、治疗758

五、预后758

六、典型病例758

第四十二章 视路病766

第一节 视交叉疾病766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766

二、临床表现767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769

四、治疗770

第二节 视交叉以上视路病变770

一、视束的解剖和发病机制770

二、临床表现771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774

四、治疗774

第四十三章 青光眼性眼底改变775

一、急性闭角型青光眼775

二、慢性闭角型青光眼775

三、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775

四、继发性青光眼782

第四十四章 高血压眼底改变784

第一节 原发性高血压视网膜病变784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784

二、临床表现784

三、高血压动脉硬化及眼底改变分级787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787

五、治疗788

六、典型病例788

第二节 高血压脉络膜病变791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791

二、临床表现791

三、辅助检查791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793

五、治疗794

第三节 高血压视神经改变794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794

二、临床表现795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795

四、治疗797

第四节 继发性高血压视网膜病变797

一、肾病高血压视网膜病变797

二、妊娠高血压眼底改变798

第四十五章 免疫相关性全身疾病的眼部改变804

第一节 类风湿性关节炎804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804

二、临床表现805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806

四、治疗806

五、治疗效果807

第二节 青少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807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807

二、临床表现807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809

四、治疗809

五、治疗效果810

第三节 家族性青少年全身性肉芽肿810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810

二、临床表现810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811

四、治疗811

第四节 强直性脊柱炎811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811

二、临床表现811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813

四、治疗814

五、治疗效果和典型病例814

第五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817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817

二、临床表现817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821

四、治疗822

五、治疗效果823

第六节 硬皮病823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823

二、临床表现823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824

四、治疗824

五、治疗效果825

第七节 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825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825

二、临床表现825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826

四、治疗827

五、治疗效果827

第八节 系统性血管炎827

一、巨细胞动脉炎828

二、大动脉炎830

三、科干综合征830

四、结节性多动脉炎830

五、韦格纳肉芽肿832

六、白塞病834

七、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834

第九节 结节病834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834

二、临床表现835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836

四、治疗837

五、治疗效果837

第十节 巩膜炎837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837

二、临床表现837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839

四、治疗839

五、治疗效果839

第十一节 其他与眼底病有关的免疫相关疾病839

一、反应性关节炎839

二、炎性肠病840

三、干燥综合征840

四、复发性多软骨炎840

第四十六章 血液病的眼底改变844

第一节 贫血844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844

二、临床表现844

三、诊断844

四、治疗845

第二节 白血病845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845

二、临床表现845

三、诊断846

四、治疗846

第三节 红细胞增多症848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848

二、临床表现848

三、诊断849

四、治疗849

第四节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849

第五节 视网膜脂血症849

第六节 镰状细胞贫血850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850

二、临床表现850

三、诊断850

四、治疗850

第七节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851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851

二、临床表现851

三、诊断851

四、治疗851

第四十七章 外伤性眼底改变852

第一节 视网膜震荡852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852

二、临床表现852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854

四、治疗854

五、治疗效果854

第二节 视网膜钝挫伤854

第三节 脉络膜挫伤855

一、脉络膜破裂855

二、脉络膜出血858

三、外伤性脉络膜脱离860

四、外伤性三角综合征860

第四节 外伤性脉络膜视网膜破裂861

第五节 外伤性黄斑裂孔862

第六节 睫状体分离862

第七节 玻璃体基底部撕脱863

第八节 外伤性玻璃体积血863

第九节 视神经撕裂和撕脱863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863

二、临床表现863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865

四、治疗865

五、治疗效果865

第十节 外伤性视神经萎缩865

第十一节 远达性视网膜病变865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865

二、临床表现866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866

四、治疗866

五、治疗效果867

六、典型病例867

第十二节 Valsalva视网膜病变870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870

二、临床表现870

三、治疗870

四、治疗效果和典型病例870

第十三节 创伤性窒息873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873

二、临床表现873

三、治疗873

第十四节 脂肪栓塞性视网膜病变873

第十五节 颈部扭伤性黄斑病变874

第十六节 摇晃婴儿综合征874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874

二、临床表现874

三、治疗875

第十七节 放射性视网膜损伤875

第四十八章 甲状腺相关眼病眼底改变878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878

二、临床表现879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881

四、治疗881

五、典型病例882

第四十九章 眼底良性肿瘤884

第一节 视网膜血管瘤884

一、视网膜毛细血管瘤884

二、视网膜海绵状血管瘤889

三、视网膜蔓状血管瘤891

四、后天获得性视网膜血管瘤891

第二节 视乳头血管瘤892

第三节 视乳头黑色素细胞瘤893

第四节 视网膜细胞瘤894

第五节 脉络膜痣895

第六节 脉络膜血管瘤896

第七节 脉络膜骨瘤901

第五十章 眼底恶性肿瘤908

第一节 视网膜母细胞瘤908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908

二、病理908

三、临床表现909

四、诊断911

五、鉴别诊断911

六、治疗911

七、治疗效果914

第二节 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914

一、虹膜恶性黑色素瘤914

二、睫状体恶性黑色素瘤915

三、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917

第三节 脉络膜转移性肿瘤922

第五十一章 感染性眼底改变927

第一节 细菌性感染927

第二节 真菌性感染928

第三节 病毒性感染929

第四节 螺旋体感染931

第五节 寄生虫感染931

第六节 眼底猪囊尾蚴病931

第七节 猫抓病931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931

二、流行病学932

三、临床表现932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933

五、治疗933

六、治疗效果934

第五十二章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935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935

二、临床表现935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940

四、治疗941

五、治疗效果942

六、典型病例943

第五十三章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947

第一节 发病机制和分期947

一、发病机制947

二、分期947

第二节 背景性艾滋病视网膜病变948

一、临床表现948

二、诊断和鉴别诊断949

三、治疗949

四、治疗效果949

第三节 感染性视网膜病变950

一、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950

二、其他病毒感染957

三、寄生虫感染958

四、真菌感染959

五、细菌感染959

第四节 肿瘤960

第五节 活检960

第六节 预防960

第五十四章 药物及化学制剂引起的眼底疾病963

一、损害视网膜和视网膜色素上皮963

二、血管损害964

三、黄斑囊样水肿965

四、典型病例965

第五十五章 放射性视神经和视网膜病变969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969

二、临床表现969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972

四、治疗972

五、预防972

六、治疗效果和典型病例973

第五十六章 视网膜光损伤976

第一节 病因与发病机制976

一、光机械效应976

二、光热效应977

三、光化学效应977

第二节 眼组织对视网膜光损伤的防护作用977

一、眼屈光间质对紫外辐射的吸收977

二、视网膜抗氧化机能977

三、黑色素的作用978

四、黄斑区叶黄素978

五、脉络膜热能消散作用978

第三节 临床表现978

一、日光损伤978

二、电焊光损伤980

三、激光引起的视网膜损伤980

四、手术显微镜性视网膜光损伤983

五、检眼镜和眼底照相致视网膜光损伤983

六、视网膜光损伤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984

第四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984

一、诊断984

二、鉴别诊断984

第五节 治疗984

第六节 预防985

第七节 治疗效果和典型病例986

一、治疗效果986

二、典型病例986

中文索引992

英文索引1003

编后记101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