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翻译中的语段研究 形合与意合的“字本位”视角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翻译中的语段研究 形合与意合的“字本位”视角
  • 张军平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外文出版社
  • ISBN:7119048697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52页
  • 文件大小:52MB
  • 文件页数:28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翻译中的语段研究 形合与意合的“字本位”视角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1.1 有关“形合”与“意合”1

1.1.1 “形合”与“意合”的研究角度3

1.1.2 “形合”与“意合”的研究层面5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6

1.2.1 研究目的6

1.2.2 研究意义8

1.3 研究方法与范围10

1.3.1 研究方法10

1.3.2 研究范围11

第二章 语段:翻译单位12

2.1 语段——本文的翻译单位定位12

2.1.1 “语段”概念的提出13

2.1.2 “语段”的定义15

2.1.3 “语段”与“自然段”的区分25

2.2 翻译单位研究述评26

2.2.1 翻译单位的定义27

2.2.2 翻译单位的多样性28

2.2.3 翻译单位的研究视角29

2.3 “语段”作为翻译单位的优势32

2.3.1 “语段”作为翻译单位的简便性32

2.3.2 “语段”作为翻译单位的全面性36

第三章 形合与意合的“字本位”视角:理论框架39

3.1 “字本位”理论述介39

3.1.1 “本位”说39

3.1.2 “字本位”理论的形成42

3.1.3 汉语基本结构单位的定位43

3.1.3.1 汉语中“词”的不确定性45

3.1.3.2 汉语基本结构单位的特点46

3.2 形合与意合的内在动因48

3.2.1 汉英语言基本结构单位的差异48

3.2.2 思维方式差异的相应体现51

3.2.2.1 整体性思维与分析性思维51

3.2.2.2 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52

3.2.3 形合与意合的研究途径54

3.2.3.1 语法标记的转换54

3.2.3.2 典型句式的调整55

3.2.3.3 连接手段的变通56

3.3 形合、意合与相关翻译策略57

3.3.1 替换57

3.3.2 拆分—组合58

3.3.3 增补—删略59

第四章 语段层面的形合与意合:语法标记的转换62

4.1 语法标记转换的“字本位”视角62

4.1.1 有关“语法标记”62

4.1.2 英汉语言基本结构单位差异与语法意义的实现65

4.1.3 英汉语言基本结构单位差异与语法标记的显隐67

4.2 语法标记手段的对比69

4.2.1 语法标记的使用规律69

4.2.2 语法标记手段的选择与翻译中原文效果的再现72

4.3 复数标记的转换75

4.3.1 复数意义的语法实现手段76

4.3.2 复数标记的转换规律77

4.3.3 复数标记的缺席与意义的未定性82

第五章 语段层面的形合与意合:典型句式的调整86

5.1 典型句式调整的“字本位”视角86

5.1.1 汉语句型观的衍变86

5.1.2 英汉典型句式的的特点89

5.1.3 英汉语言基本结构单位差异与典型句式的对比92

5.2 典型句式在翻译中的调整94

5.2.1 结构:对应与转换94

5.2.2 话题:突显与融合98

5.2.3 话题链:拆分与组合100

5.3 “主语”权衡与译文视角的转换101

5.3.1 英汉主语:必然性与或然性102

5.3.2 有关“视角”104

5.3.2.1 叙事视角概述104

5.3.2.2 叙事视角的分类105

5.3.3 译文视角的转换:以《葬花吟》英译为例107

5.3.3.1 《葬花吟》中的视角107

5.3.3.2 《葬花吟》译文的视角转换108

5.3.3.3 有关“主语”的不确定因素与译者的阐释空间110

第六章 语段层面的形合与意合:连接手段的变通113

6.1 连接手段变通的“字本位”视角113

6.1.1 有关“连接手段”113

6.1.2 英汉语言基本结构单位差异与连接作用的实现118

6.2 翻译中连接手段的使用及变通121

6.2.1 翻译中连接手段的使用频率调查121

6.2.2 翻译中连接手段的变通124

6.2.2.1 直译125

6.2.2.2 显隐转换126

6.2.2.3 结构调整129

6.2.2.4 一词多“译”131

6.2.2.5 标点符号的连接作用134

6.3 连接手段的缺省现象与误译135

6.3.1 连接手段的变通与意图展现135

6.3.2 连接手段误译例析137

第七章 结语140

7.1 研究回顾140

7.2 研究意义140

7.3 研究局限及发展空间141

附录143

参考书目24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