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胃肠和肝脏疾病教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消化病学会编译 著
- 出版社: 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消化病学会
- ISBN:
- 出版时间:1983
- 标注页数:137页
- 文件大小:75MB
- 文件页数:15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胃肠和肝脏疾病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二部份 肝细胞功能及肝功能衰竭1
1.正常肝功能&巫协宁译1
2.正常肝功能——调节葡萄糖&巫协宁译1
3.正常肝功能——储存&巫协宁译2
4.正常肝功能——合成&巫协宁译2
5.正常肝功能——清除与解毒&巫协宁译2
6.正常肝功能——排泄&巫协宁译3
7.肝功能障碍的原因&巫协宁译3
8.乙型肝炎病毒颗粒&巫协宁译3
9.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亚型&巫协宁译4
10.乙型肝炎病毒的命名&巫协宁译4
11.肝细胞内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巫协宁译4
12.肝活组织检查——急性肝炎&巫协宁译5
13.乙型肝炎感染的表现&巫协宁译5
14.对乙型肝炎的不同反应&巫协宁译5
15.对乙型肝炎不同反应的假设理由&巫协宁译6
16.乙型肝炎的临床反应&巫协宁译6
17.乙型肝炎的血清学反应&巫协宁译6
18.乙型肝炎e抗原的血清学反应&巫协宁译7
19.乙型肝炎的免疫复合体损伤&巫协宁译7
20.乙型肝炎的细胞免疫&巫协宁译7
21.餐后血清胆汁酸的正常升高&巫协宁译8
22.肝病时血清胆汁酸异常升高&巫协宁译8
23.肝病时餐后血清胆汁酸持续升高&巫协宁译8
24.磺溴酞钠的清除——肝病引起的异常结果&巫协宁译9
25.磺溴酞钠从血浆中消失&巫协宁译9
26.肝功能试验的灵敏度&巫协宁译9
27.中度肝损伤&巫协宁译10
28.肝病中的转氨酶&巫协宁译10
29.碱性磷酸酶同功酶鉴定&巫协宁译10
30.肝胆系疾病时的碱性磷酸酶&巫协宁译11
31.肝胆系疾病中的血清碱性磷酸酶浓度&巫协宁译11
32.肝源性碱性磷酸酶有耐热性&巫协宁译11
33.肝脏引起的血清胆红素升高&巫协宁译12
34.严重肝损伤:功能改变&巫协宁译12
35.肝细胞在凝血中的作用&巫协宁译12
36.肝病时凝血不良的原因&巫协宁译13
37.肝胆系疾病对凝血酶原时间的影响&巫协宁译13
38.凝血酶原时间异常:对注射维生素K的反应&巫协宁译13
39.肝病时的血小板异常&巫协宁译14
40.肝功能障碍是凝血不良的一个原因&巫协宁译14
41.肝病时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巫协宁译14
42.肝病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纤维蛋白溶解的激活&巫协宁译15
43.肝病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XA因子过多&巫协宁译15
44.肝病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凝血因子的消耗&巫协宁译15
45.肝硬化:定义&巫协宁译16
46.肝硬化的分类:病因&巫协宁译16
47.肝硬化的分类:组织学类型&姚光弼译16
48.肝硬化的后果:肝脏血流的改变&姚光弼译17
49.肝硬化的后果:代谢的改变&姚光弼译17
50.肝硬化的后果:内分泌的改变&姚光弼译17
51.肝硬化的后果:内分泌&姚光弼译18
52.肝硬化的后果:内分泌&姚光弼译18
53.肝硬化的后果:腹水&姚光弼译18
54.肝硬化的后果:血液学方面&姚光弼译19
55.肝硬化的诊断&姚光弼译19
56.肝性脑病&姚光弼译19
57.肝性脑病的类型&姚光弼译20
58.肝性脑病:临床表现&姚光弼译20
59.肝性脑病的分期&姚光弼译20
60.肝性脑病:可能的病因&姚光弼译21
61.动脉血氨与门-体性脑病的分期&姚光弼译21
62.氨的分布是由pH梯度所决定&姚光弼译21
63.呼吸性碱中毒时细胞内氨升高&姚光弼译22
64.低血钾性碱中毒时细胞内氨更为升高&姚光弼译22
65.血浆氨的来源&姚光弼译22
66.血浆氨增高的因素&姚光弼译23
67.血浆氨主要是由肝脏消除&姚光弼译23
68.肝脏合成尿素和谷氨酰胺而清除氨&姚光弼译23
69.肝性脑病:诱因&姚光弼译24
70.肝性脑病:治疗原则&姚光弼译24
71.肝性脑病:治疗&姚光弼译24
72.肝性脑病:乳果糖疗法的机制&姚光弼译25
73.肝性脑病的治疗:新霉素减少肠内细菌&姚光弼译25
第三部份 门静脉高压症和腹水26
I、内脏循环的解剖和生理26
1.门静脉及其分支&杨永彰译26
2.腹腔动脉及其分支&杨永彰译26
3.肝脏的微循环&杨永彰译27
4.肠和肠系膜的血液循环&杨永彰译27
5.影响肝血流的生理因素&杨永彰译27
6.正常肝脏的门静脉血流增加的方法&杨永彰译28
7.使门静脉血流增加的因素&杨永彰译28
8.肝动脉血流的增加&杨永彰译28
Ⅱ、门静脉压力及其原因29
9.门脉脉压力的特点&杨永彰译29
10.不同门静脉血流量对门脉压的影响&杨永彰译29
11.肝病患者禁酒后的门静脉压变化&杨永彰译29
12.测量门静脉压力的部位&杨永彰译30
13.肝硬化的肝静脉压力&杨永彰译30
14.肝硬化时静脉压&杨永彰译30
15.肝脏疾病时循环阻塞的部位&杨永彰译31
16.用压力测定和X线确定阻塞部位&朱无难译31
17.肝血窦阻力增高&朱无难译31
18.疤痕和再生结节内的血供与引流&朱无难译32
19.肝硬化时门静脉压力随血浆容量增多而升高&朱无难译32
Ⅲ、侧枝循环32
20.门腔分流术减轻门静脉高压的概念&朱无难译32
21.各种门腔静脉分流术&朱无难译33
22.门静脉高压的并发症&朱无难译33
23.重要的门静脉侧枝循环&朱无难译33
24.腹部侧枝静脉的照相&朱无难译34
25.正常脾门静脉造影&朱无难译34
26.肝硬化时的脾门静脉造影&朱无难译34
27.肝外门静脉阻塞时的脾门静脉造影&朱无难译35
28.主要侧枝的部位及其重要性&朱无难译35
29.奇静脉象肺部肿块&朱无难译36
30.腹部侧枝循环使外科手术复杂化&朱无难译36
31.流向食管曲张静脉的血流&冯耀庭译36
32.尸检时注射的食管曲张静脉&冯耀庭译37
33.静脉曲张的放射学表现&冯耀庭译37
34.静脉曲张的食管镜表现&冯耀庭译37
35.食管炎——可诱发出血的一个因素&冯耀庭译38
36.食管静脉曲张易于出血的解择&冯耀庭译38
37.门静脉压力、侧枝和静脉曲张出血之间的关系&冯耀庭译39
38.控制曲张静脉出血的方法表&冯耀庭译39
39.B1akemore-Sengstaken三腔管的应用&冯耀庭译39
40.腹水的照片&冯耀庭译40
41.Starling定律&冯耀庭译40
42.肝硬化中腹水形成增多而吸收减少&冯耀庭译40
43.门静脉压力和胶体渗透压之间的相互关系&冯耀庭译41
44.淋巴和腹水的形成&朱宝荣译41
45.腹水形成的几个不同机理&朱宝荣译41
46.腹水中蛋白质、酶和细胞成份的诊断价值&朱宝荣译42
47.腹水时,腹内压力增加的一些临床后果&朱宝荣译42
48.门体分流的可能部位&朱宝荣译43
49.氨中毒是门静脉分流的一种结果&朱宝荣译43
50.影响血氨水平的肝外因素&朱宝荣译43
51.分流后的尿胆原肠-肝循环改变&朱宝荣译44
52.门静脉高压时内脏血管床的血液淤滞&朱宝荣译44
53.门静脉淤滞的后果&朱宝荣译44
54.脾功能亢进&朱宝荣译45
55.肝肾综合征&朱宝荣译45
第七部份—B 腹泻的病理生理46
1.腹泻的定义&叶志成译46
2.排便习惯的不同&叶志成译46
3.排便模式&叶志成译47
4.肠液负荷和吸收能力&叶志成译47
5.腹泻原因:结肠负荷增加&叶志成译47
6.腹泻原因:结肠液体运动的改变&叶志成译48
7.水的移动是继发于溶质的移动&叶志成译48
8.水的移动是继发于渗透压的梯度&叶志成译48
9.溶质的净移动:双向性成份&叶志成译49
10.肠腔溶质的净积聚&叶志成译49
11.净液体分泌&叶志成译49
12.腹泻机制的分类&叶志成译50
13.溶质来源的部位和机制&叶志成译50
14.促肠分泌剂&叶志成译50
15.溃疡性结肠炎:病例&叶志成译51
16.溃疡性结肠炎:液体运动&叶志成译51
17.乳糖不耐受症:病例&叶志成译51
18.乳糖不耐受症:诊断性饮食措施&叶志成译52
19.乳糖负荷后的肠液体运动&叶志成译52
20.乳糖导致液体积聚&叶志成译52
21.乳糖耐量试验&陆伟壮译53
22.摄入乳糖后H2呼出量&陆伟壮译53
23.口服乳糖后H2的产生&陆伟壮译53
24.旅游者腹泻:病例示范&陆伟壮译54
25.肠毒素性腹泻:诊断方法&陆伟壮译54
26.空肠液体运动:毒素性腹泻&陆伟壮译54
27.葡萄糖增强液体的吸收&陆伟壮译55
28.葡萄糖在毒素性腹泻中的作用&陆伟壮译55
29.细菌性肠毒素:特征&陆伟壮译55
30.腺苷酸环化酶增强的机理&陆伟壮译56
31.粘膜cAMP和肠分泌&陆伟壮译56
32.产生肠毒素的细菌&陆伟壮译57
33.分泌性腹泻:病例示范&陆伟壮译57
34.分泌性腹泻:诊断方法&陆伟壮译57
35.水泻综合征:液体运动&陆伟壮译58
36.水泻综合征:特征&陆伟壮译58
37.水泻综合征:候选的激素&陆伟壮译58
38.肿瘤与腹泻&陆伟壮译59
39.VIP与霍乱腹泻的表现&陆伟壮译59
40.胆汁酸性腹泻:病例示范&陆伟壮译59
41.胆汁酸性腹泻:诊断性治疗措施&王赞舜译60
42.消胆胺的结合性&王赞舜译60
43.回肠内的胆汁酸吸收&王赞舜译60
44.胆汁酸性腹泻:液体的运动&王赞舜译61
45.胆汁酸引起的液体分泌&王赞舜译61
46.胆汁酸性腹泻:液体分泌增加&王赞舜译61
47.双羟胆汁酸:对肠道的作用&王赞舜译62
48.脂肪酸腹泻:示范病例&王赞舜译62
49.脂肪酸腹泻:诊断性治疗措施&王赞舜译62
50.脂肪酸腹泻:液体和电解质运动&王赞舜译63
51.羟脂肪酸&王赞舜译63
52.羟脂肪酸引起分泌&王赞舜译63
53.脂肪酸腹泻:结肠分泌增加&王赞舜译64
54.羟脂肪酸:对肠道的作用&王赞舜译64
55.胆汁酸腹泻和脂肪酸腹泻的比较&王赞舜译64
56.轻泻剂是外源性促分泌剂&王赞舜译65
57.乳糜泻:示范病例&王赞舜译65
58.乳糜泻:诊断性治疗措施&王赞舜译65
59.乳糜泻:液体运动&王赞舜译66
60.乳糜泻:多种因素的腹泻&王赞舜译66
61.乳糜泻:无麸质食物&王赞舜译66
62.短肠综合征:病例示范&王赞舜译67
63.短肠综合征:诊断性治疗措施&王赞舜译67
64.短肠综合征:多种异常&王赞舜译68
65.患者提供腹泻原因的线索&王赞舜译68
66.各类型腹泻的临床表现&王赞舜译68
第十三部份—A营养:能量和蛋白质69
1.人体组成&韩帼贞译69
2.平均能量的摄取和利用&韩帼贞译69
3.人体组成随年龄而异&韩帼贞译70
4.能量平衡决定体重的变化&韩帼贞译70
5.热量不足有许多原因&韩帼贞译70
6.能量的利用并不决定能量摄入&韩帼贞译71
7.基础能量利用随年龄、性别各异&韩帼贞译71
8.体表面积因体型大小而异&韩帼贞译71
9.基础能量利用随体型大小而增加&韩帼贞译72
10.生理因素改变基础能量的利用&韩帼贞译72
11.病理因素影响基础能量的利用&韩帼贞译72
12.创伤使基础能量利用增加&韩帼贞译73
13.每天基础能量的丢失&韩帼贞译73
14.能量利用随活动程度不同而各异&韩帼贞译73
15.食物:劳动的当量&韩帼贞译74
16.能量利用:提举体重的效应&韩帼贞译74
17.食物的热卡量:化学成份的影响&施亚芳译74
18.热卡含量随营养物质的不同而改变&施亚芳译75
19.酒精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卡负荷&施亚芳译75
20.有些食物仅含有一种或两种营养物质&施亚芳译75
21.食物热卡量:含水量的影响&施亚芳译76
22.食物热卡量:制备的影响&施亚芳译76
23.食物矿物质含量:制备的影响&施亚芳译76
24.食物的维生素含量:制备的影响&施亚芳译77
25~26.脂肪热卡的利用&孟济明译77
27.蛋白质热卡的利用&孟济明译78
28.食物的能量不能直接有效地转换为功&孟济明译78
29.营养贮存需要能量(ATP)&孟济明译79
30.葡萄糖是最丰富的循环着的能量来源&孟济明译79
31.所有循环着的营养物质都能互相转化&孟济明译80
32.营养摄入过多以脂肪形式被贮存&孟济明译80
33.碳水化合物食物增加碳水化合物和脂肪贮存&钱淑贞译81
34.蛋白质食物增加组织的蛋白质和脂肪&钱淑贞译81
35.两餐之间:碳水化合物提供大部份热量&钱淑贞译81
36.过夜空腹:脂肪提供大部份热量&钱淑贞译82
37.饥饿早期:蛋白质和脂肪提供热卡&李桂生译82
38.长期饥饿:脂肪提供大部份热卡&李桂生译82
39.静脉内注射葡萄糖节省蛋白质&李桂生译83
40.静脉内注射氨基酸可转化为葡萄糖并节省蛋白质&李桂生译83
41.影响蛋白质需要量的因素&黄品忠译83
42.蛋白质平衡&黄品忠译84
43.蛋白质总需要量随年龄增加而减少&黄品忠译84
44.过量蛋白质不能被保留&黄品忠译85
45.蛋白质需要量随年龄和生长而变化&陈士葆译85
46.饮食中蛋白质的需要量决定于利用&陈士葆译86
47.蛋白质利用是必需氨基酸含量的函数&陈士葆译86
48.蛋白质的利用依赖于能获得的能量&陈士葆译87
49.蛋白质需要量是每天蛋白质转换的一小部份&张兴荣译88
50.胃肠道是蛋白质分解代谢的主要场所&张兴荣译88
51.疾病时蛋白质丢失增多&李石译89
52.胃肠道丢失血浆蛋白质的量与其血浆浓度成比例&李 石译89
53.患病时肠道内蛋白质丢失的正常模式持续不变&李石译90
54.蛋白质丢失增多对血浆蛋白浓度的影响&李 石译90
55.蛋白质缺乏的时机是关键性的&王振歧译90
56.蛋白质-热卡营养不良&王振歧译91
57~58.热卡充足或不足时蛋白质营养不良的后果&王振歧译91
59.食物纤维相等于不被消化和吸收的物质&王红阳译92
60.粗纤维仅测定纤维素和木素&王红阳译92
61.中性去垢纤维近似食物纤维&王红阳译92
62.粗纤维不能估量保持水份能力&王红阳译93
63.低纤维摄入与疾病:两者联系不能证实因果关系&张贤康译93
64.中度肥胖与脂肪细胞体积增大有关&张贤康译93
65.儿童期开始的肥胖与脂肪细胞数量增多有关&张贤康译94
66.体重减轻率随饮食持续减少而发生变化&张贤康译94
67.体重减轻需有大量热卡不足&宫久文译94
68.体重减轻与食物成份无关&宫久文译95
第十三部份—B营养:维生素和矿物质96
1.水溶性维生素构成辅酶的功能单位&邱德凯 萧树东译96
2.水溶性维生素构成辅酶的功能单位&邱德凯 萧树东译96
3.脂溶性维生素刺激特异性蛋白的产生&邱德凯 萧树东译97
4.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需胆汁酸微胶粒&邱德凯 萧树东译97
5.影响维生素或矿物质缺乏的因素&莫剑忠 萧树东译97
6.药物可以起维生素类似物作用&莫剑忠 萧树东译98
7.营养缺乏出现的时间取决于丧失率及体内藏量&陶嘉咏 唐振铎译98
8.各种维生素缺乏的临床发病时间不同&陶嘉咏 唐振铎译99
9.临床与解剖学的缺陷是维生素缺乏的晚期表现&陶嘉咏 唐振铎译99
10.水溶性维生素缺乏的原因&陶嘉咏 唐振铎译99
11.脂溶性维生素缺乏的原因&陶嘉咏 唐振铎译100
12.焦磷酸硫胺&陶嘉咏 唐振铎译100
13.大多数食物中含有硫胺&陶嘉咏 唐振铎译100
14.硫胺摄入量的估计&陶嘉咏 唐振铎译101
15.硫胺催化α-酮酸的脱羧基作用&陶嘉咏 唐振铎译101
16.硫胺催化脱羧基作用的机制&陶嘉咏 唐振铎译101
17.核黄素组成二个辅酶&陶嘉咏 唐振铎译102
18.核黄素在乳制品、肉类及种子中最丰富&陶嘉咏 唐振铎译102
19.核黄素摄入量的估计&陶嘉咏 唐振铎译102
20.黄素辅酶通过氧化还原酶类间介电子转移&陶嘉咏 唐振铎译103
21.烟酸构成一个辅酶&陶嘉咏 唐振铎译103
22.烟酸存在于肉、鱼及加料面包中&陶嘉咏 唐振铎译103
23.烟酰胺是从食物中的色氨酸及烟酸合成的&陶嘉咏 唐振铎译104
24.NAD是酶氧化作用的一种辅酶&陶嘉咏叹调 唐振铎译104
25.磷酸吡哆醛是维生素B6的活性型&陶嘉咏 唐振铎译104
26.维生素B6可来自食物及肠道细菌&陶嘉咏 唐振铎译105
27.维生素B6的代谢&唐振铎译105
28.磷酸吡哆醛促进氨基组转换&唐振铎译105
29.转氨基反应由磷酸吡哆醛催化&唐振铎译106
30.维生素B6缺乏可造成多种缺陷&唐振铎译106
31.四氢叶酸(THFA)为叶酸的活性型&唐振铎译106
32.叶酸盐的吸收率因其结构而不同&唐振铎译107
33.大多数食物叶酸盐须经消化转为单谷氨酸盐&唐振铎译107
34.叶酸盐以聚谷氨酸盐形式贮存和循环&唐振铎译107
35.叶酸盐催化一个碳组转移&唐振铎译108
36.相对于需要量,叶酸贮存量较少&唐振铎译108
37.血清和红细胞中叶酸盐值可反映临床缺乏&唐振铎译108
38.钴氨素&唐振铎译109
39.动物类食物是钴氨素的唯一来源&唐振铎译109
40.钴氨素的吸收需要蛋白分解作用和内因子&唐振铎译109
41.钴氨素经过肠-肝循环&唐振铎译110
42.内因子-Cb1复合体在吸收时需要回肠受体&唐振铎译110
43.辅酶Cb1催化分子内转化&唐振铎译111
44.甲基Cb1传递甲基组&唐振铎译111
45.Schilling试验&唐振铎译111
46.应用Schilling试验估计Cb1吸收&唐振铎译112
47.Schilling试验的解释&唐振铎译112
48.维生素C是一还原剂&唐振铎译112
49.人类缺乏合成抗坏血酸的酶&唐振铎译113
50.维生素C存在于柑桔类水果和绿色蔬菜中&唐振铎译113
51.从血清维生素C来估计摄入量&陈 强 陆汉明译113
52.抗坏血酸盐催化转化后的胶原变体&陈 强 陆汉明译114
53.β-胡萝卜素转变为维生素A&陈 强 陆汉明译114
54.食物中维生素A与胡萝卜素或维生素A酯类相当&陈 强 陆汉明译115
55.维生素A的吸收需要水解和再酯化&陈 强 陆汉明译115
56.维生素A代谢&陈 强 陆汉明译116
57.以血清视黄醇来估计维生素A摄入量&陈 强 陆汉明译116
58.维生素A与视觉循环&陈 强 陆汉明译117
59.血清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水平随疾病和摄入量而异&王秀玲 陆汉明译117
60.维生素D是一种固醇&王秀玲 陆汉明译117
61.肝内维生素D的代谢&王秀玲 陆汉明译118
62.肾脏内维生素D3的代谢&王秀玲 陆汉明译118
63.维生素K&王秀玲 陆汉明译118
64.维生素K来自两个来源&王秀玲 陆汉明译119
65.维生素K来自食物和肠道细菌&王秀玲 陆汉明译119
66.维生素K调整特异的凝血因子&王秀玲 陆汉明译119
67.维生素K缺乏可由凝血酶原时间检测&许幼如 陆汉明译120
68.维生素K循环&许幼如 陆汉明译120
69.维生素K催化转化后凝血酶原的变体&许幼如 陆汉明译121
70.铁主要存在于蛋、肉和种子中&许幼如 陆汉明译121
71.血红蛋白铁较蔬菜中的铁易吸收&许幼如 陆汉明译121
72.无机铁吸收随剂量不同而变化&许幼如 陆汉明译122
73.食物中的铁需释放后经上皮吸收&许幼如 陆汉明译122
74.降低铁吸收的因素&许幼如 陆汉明译123
75.铁的吸收随身体铁池贮存量而变化&姚晓衡 陆汉明译123
76.铁贮存量取决于血容量与血红蛋白浓度&姚晓衡 陆汉明译123
77.功能性组织含有大部份铁贮存量&姚晓衡 陆汉明译124
78.与正常身体储存量相比,每日红细胞产量很小&姚晓衡 陆汉明译124
79.亚铁蛋白的合成和分解代谢&姚晓衡 陆汉明译125
80.铁的贮存和运输&姚晓衡 陆汉明译125
81.血清铁蛋白随性别和铁贮量而变化&姚晓衡 陆汉明译126
82.成人的每日平均铁排泄&姚晓衡 陆汉明译126
83.铁的需要随年龄和性别而不同&朱良法 陶嘉咏译126
84.铁丧失量或需要量增多的因素&朱良法 陶嘉咏译127
85.测定血清铁蛋白可估计铁储量&朱良法 陶嘉咏译127
86.血清铁和铁结合力可诊断缺铁性贫血&朱良法 陶嘉咏译128
87.钙存在于乳制品、鱼类和核果中&朱良法 陶嘉咏译128
88.十二脂肠及回肠对钙的吸收不同&朱良法 陶嘉咏译129
89.钙的吸收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少&朱良法 陶嘉咏译129
90.钙的吸收可以增加&朱良法 陶嘉咏译130
91.钙的吸收可减少&陈毓钵 萧树东译130
92.钙的净吸收效力不高&陈毓钵 萧树东译131
93.钙的强制性分泌调节钙的需要&陈毓钵 萧树东译131
94.饮食中钙缺乏常见&陈毓钵 萧树东译132
95.钙吸收减少的原因&邱德凯 萧树东译132
96.体内钙的分布&邱德凯 萧树东译132
97.潜在的钙丢失和需要量大&邱德凯 萧树东译133
98.人的每天钙流&邱德凯 萧树东译133
99.低钙血症的调节性反应&邱德凯 萧树东译133
100.净磷吸收与摄入量呈比例&邱德凯 萧树东译134
101.血清磷酸盐浓度取决于肾的重吸收&邱德凯 萧树东译134
102.人的每天磷流&邱德凯 萧树东译134
103.磷吸收不良导致高钙血症&莫剑忠 萧树东译135
104.低磷酸盐血症的原因&莫剑忠 萧树东译135
105.镁的净吸收与其摄入量成比例&莫剑忠 萧树东译135
106.人的每天镁流&莫剑忠 萧树东译136
107.早期镁缺乏的后果&莫剑忠 萧树东译136
108.严重镁缺乏的后果&莫剑忠 萧树东译136
109.低镁血症的原因&莫剑忠 萧树东译137
110.人的锌代谢&莫剑忠 萧树东译137
111.吸收不良中锌缺乏的发病机制&陈毓钵 萧树东译137
热门推荐
- 2063300.html
- 3596307.html
- 245925.html
- 3334321.html
- 474902.html
- 867140.html
- 2598601.html
- 614516.html
- 1701244.html
- 22561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548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831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008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445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096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780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961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997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544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04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