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事诉讼法学新编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民事诉讼法学新编
  • 何文燕编著 著
  • 出版社: 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 ISBN:7314003807
  • 出版时间:1988
  • 标注页数:311页
  • 文件大小:5MB
  • 文件页数:33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民事诉讼法学新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民事诉讼法概述1

第一节 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1

一、民事诉讼1

二、民事诉讼法1

三、民事诉讼法学1

目录1

第二节 民事诉讼法与相邻法律部门的关系6

一、民事诉讼法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地位6

二、民事诉讼法与相邻法律部门的关系6

一、我国民事诉讼法的性质和特点10

二、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体系10

第二章 我国民事诉讼法的性质、任务和效力10

第一节 民事诉讼法的性质10

第二节 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任务15

一、保证人民法院查明事实,分清事非,正确适用法律,及时审理案件15

二、确认权利义务关系,制裁民事违法行为,维护国家、集体和个人的民事权益15

三、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15

四、时间效力17

二、对人的效力17

三、空间效力17

第三节 民事诉讼法的效力17

一、对事的效力17

第三章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20

第一节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特点20

一、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概念20

二、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特点20

第二节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要素23

一、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23

二、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内容23

三、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客体23

二、诉讼行为28

第三节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原因28

一、诉讼上的事件28

第四节 研究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概述30

第四章 民辜诉讼法的基本原则32

第一节 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概述36

一、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概念36

二、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意义36

三、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分类36

第二节 共有的原则39

第三节 民事诉讼法特有的原则39

三、管辖的分类51

二、我国民事诉讼法确定管辖的原则51

第五章 诉讼管辖51

第一节 诉讼管辖的概念51

一、诉讼管辖的概念和意义51

第二节 级别管辖54

一、级别管辖的概念54

二、我国民事诉讼法关于级别管辖的规定54

第三节 地域管辖57

一、一般地域管辖57

二、特殊地域管辖57

三、专属管辖57

二、指定管辖63

三、管辖权的转移63

第四节 裁定管辖63

一、移送管辖63

第六章 审判组织和回避72

第一节 审判组织72

一、审判组织的概念和形式72

二、独任制72

三、合议制72

二、审判委员会对合议庭的领导和监督75

一、合议庭的外部关系与内部关系75

第二节 合议庭与审判委员会75

第三节 回避76

一、回避的概念和方式76

二、回避的条件76

三、回避的程序和回避的效力76

六、当事人的更换、追加和诉讼权利的承担78

五、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78

四、非法人团体78

三、法定代表人78

二、诉讼权利能力与诉讼行为能力78

一、当事人的概念78

第一节 当事人概述78

第七章 当事人78

第二节 共同诉讼人87

一、共同诉讼的概念87

二、共同诉讼的种类87

三、共同诉讼人之间的关系87

四、关于集团诉讼87

三、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92

二、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92

第三节 诉讼中的第三人92

一、第三人的概念和特征92

第八章 诉讼代理人105

第一节 诉讼代理人概述105

一、诉讼代理人的概念和特点105

二、诉讼代理人的意义105

第二节 法定代理人107

一、法定代理人的概念107

二、法定代理人的诉讼地位和代理权限107

二、指定代理人的地位及代理权的消灭109

一、指定代理人的概念109

第三节 指定代理人109

第四节 委托代理人110

一、委托代理人的概念和特点110

二、委托代理人的范围110

三、委托代理人的权限和委托方式110

四、委托代理权的变更和解除110

第九章 民事诉讼中的诉116

第一节 诉与诉权116

二、诉讼理由118

一、诉讼标的118

第二节 诉的要素118

第三节 诉的种类120

一、确认之诉120

二、给付之诉120

三、变更之诉120

第四节 反诉122

第五节 诉的合并与分离125

二、民事诉讼中证据的特点131

一、民事诉讼中证据的概念131

第一节 民事诉讼中证据的概念和特点131

第十章 诉讼证据131

第二节 民事诉讼证据的分类134

一、学理上的证据分类134

二、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证据种类134

第三节 证据的提供与收集142

一、证明对象142

二、举证责任142

三、收集、调查证据142

一、审查证据146

二、判断证据146

第四节 证据的审查和判断146

第五节 证据的保全148

一、证据保全的概念148

二、证据保全的措施148

二、期间的分类151

三、期间的计算151

四、期间的迟误及解决办法151

一、期间的概念151

第一节 期间151

第十一章 期间和送达151

第二节 送达154

一、送达的概念和特点154

二、送达的方式154

三、送达的效力154

第十二章 对妨害民辜诉讼的强制措施157

第一节 妨害民事诉讼强制措施概述157

一、强制措施的概念157

二、强制措施的特点和作用157

一、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概念及构成160

二、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种类160

第二节 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种类及其构成160

第三节 强制措施的种类及其适用161

一、拘传161

二、训诫161

三、责令具结悔过161

四、罚款161

五、拘留161

一、诉讼费用的概念和性质168

二、征收诉讼费用的意义168

第一节 诉讼费用概述168

第十三章 诉讼费用168

第二节 诉讼费用的种类170

一、案件受理费170

二、其他诉讼费用170

第三节 诉讼费用的负担和减免172

一、诉讼费用的负担172

二、诉讼费用的减、免、缓172

三、涉外案件的诉讼费用172

第十四章 普通程序175

第一节 普通程序概述175

三、起诉的方式和起诉状的内容177

二、起诉的条件177

四、人民法院对起诉的审查和受理177

第二节 起诉与受理177

一、起诉和受理的法律意义177

第三节 审理前的准备181

一、人民法院按法定期间向被告发送起诉状副本告知被告按法定期间提出答辩状181

二、审判人员认真审阅诉讼材料,进行调查研究,收集证据181

三、根据案件需要,依法更换或追加当事人181

一、诉讼保全183

二、先行给付183

第四节 诉讼保全和先行给付183

第五节 开庭审理187

一、开庭审理的任务和形式187

二、开庭审理的程序187

三、法庭笔录187

四、开庭审理中的其他问题187

第六节 诉讼中止和诉讼终结192

一、诉讼中止192

二、诉讼终结192

一、简易程序的概念199

二、简易程序与普通程序的关系199

第十五章 简易程序199

第一节 简易程序概述199

第二节 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200

一、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200

二、适用简易程序的人民法院200

三、简便的传唤方式203

四、实行独任制203

五、开庭审理的程序简化203

二、简便的受理程序203

一、简便的起诉方式203

第三节 简易程序的具体规定203

第十六章 特别程序207

第一节 特别程序概述207

一、特别程序的概念207

二、特别程序的特点207

第二节 选民名单案件208

一、选民名单案件的概念208

二、审理选民名单案件的程序208

第三节 宣告失踪人死亡案件210

一、宣告失踪人死亡的概念和条件210

二、审理宣告失踪人死亡案件的程序210

一、认定公民无行为能力的意义212

二、审理认定公民无行为能力案件的程序212

第四节 认定公民无行为能力案件212

第五节 认定财产无主案件214

一、认定财产无主的意义214

二、审理认定财产无主案件的程序214

第六节 关于宣告公民失踪案件216

第十七章 法院调解218

第一节 法院调解的概念218

一、法院调解的含义218

二、法院调解的特点218

二、自愿原则220

三、合法原则220

一、查明事实,分清事非的原则220

第二节 法院调解的原则220

第三节 法院调解的程序222

一、法院调解的开始222

二、调解的进行222

三、调解的结束222

第四节 法院调解的效力223

一、调解书的制作223

二、法院调解的效力223

四、补充判决与判决书内容失误的补正227

三、民事判决书的内容227

五、民事判决的法律效力227

第一节 民事判决227

一、判决的概念和意义227

第十八章 判决、裁定和决定227

二、民事判决的种类227

第二节 民事裁定232

一、民事裁定的概念232

二、民事裁定的适用范围232

三、民事裁定的内容及形式232

四、民事裁定的效力232

三、民事决定的效力235

四、其他决断形式235

一、决定的概念235

二、民事决定的适用范围235

第三节 民事决定235

第十九章 第二审程序239

第一节 第二审程序的概念239

一、第二审程序的概念239

二、第二审程序的意义239

四、上诉的撤回240

三、上诉的受理240

二、提起上诉的条件240

第二节 上诉的提起和受理240

一、上诉的概念240

第三节 上诉案件的审理244

一、审理上诉案件的特点244

二、审理上诉案件的程序244

二、依法改判246

三、发回重审246

四、对不服第一审裁定的上诉案件的裁定246

一、驳回上诉、维持原判246

第四节 上诉案件的裁判246

第二十章 审判监督程序252

第一节 审判监督程序概述252

一、审判监督程序的概念和意义252

二、审判监督程序与一审、二审程序的区别252

第二节 再审案件的提起254

一、提起再审的条件254

二、提起再审的程序254

三、申诉254

一、原审人民法院再审的审判程序258

二、提审的审判程序258

第三节 再审案件的审判258

第二十一章 执行程序260

第一节 执行概述260

一、执行和执行程序的概念260

二、执行程序与审判程序的关系260

三、执行的组织260

四、执行的意义260

六、法院执行与协助执行相结合的原则263

五、强制与说服教育相结合的原则263

四、既保护权利人又保护义务人的原则263

三、不得对人身实行强制的原则263

二、执行必须以生效的法律文书为依据的原则263

一、审执分立原则263

第二节 执行的原则263

第三节 执行程序的开始265

一、申请执行265

二、移交执行265

三、执行异议265

六、划拨法人的存款268

五、强制执行法律文书指定的行为268

三、强制交付财物或者票证268

四、强制迁出房屋或者退出土地268

一、提取、扣留储蓄存款或劳动收入268

第四节 执行措施268

二、查封、扣押、冻结或变卖财产268

第五节 执行的中止和终结274

一、执行中止274

二、执行终结274

三、执行和解274

二、执行回转的条件277

三、执行回转的措施277

一、执行回转的概念277

第六节 执行回转277

第二十二章 涉外民事诉讼程序280

第一节 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概念280

第二节 一般原则281

一、适用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原则281

二、诉讼权利同等原则281

三、对等原则281

四、司法豁免权原则281

五、适用有关国际条约原则281

六、使用我国通用的语言文字原则281

七、委托中国律师代理诉讼原则281

二、送达286

第三节 期间和送达286

一、期间286

第四节 诉讼保全288

第五节 司法协助290

一、司法协助的概念290

二、一般司法协助290

三、特殊司法协助290

第二十三章 人民调解委员会293

第一节 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性质、任务和作用293

第二节 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工作原则295

一、仲裁的概念297

二、仲裁性质和种类297

第二十四章 仲裁297

第一节 仲裁的概念297

第二节 对经济合同纠纷的仲裁299

一、仲裁机构299

二、仲裁的原则299

三、仲裁管辖299

四、仲裁程序299

五、仲裁调解和裁决的效力299

第三节 对涉外案件的仲裁30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