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两汉社会经济发展史初探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两汉社会经济发展史初探
  • 曾延伟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00403712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389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9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两汉社会经济发展史初探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西汉部分1

上篇3

一、汉初的社会经济概况,刘邦的政策及其效果3

汉初的社会经济概况3

刘邦的政策及其效果7

二、文帝所遇到的内外矛盾,贾谊与晁错,所谓文景之治的实质与结果15

文帝所遇到的内外矛盾15

贾谊和晁错18

所谓文景之治的实质与结果24

三、武帝初期的社会经济情况,盐铁专营和其他,农民与汉王朝矛盾的尖锐化和武帝的措施27

武帝初期的社会经济情况27

盐铁专营和其他36

农民与汉王朝矛盾的尖锐化和武帝的措施45

四、武帝以后西汉社会经济和阶级斗争的发展变化50

昭、宣时期人民反抗的暂时缓和与元、成以后人民反抗的重新高涨50

旧的贵族势力的进一步衰弱。新的高官、贵族、豪强力量的迅速成长。汉王朝的统治为王莽取代60

五、王莽的社会经济政策及其结果68

王莽取代汉王朝后的社会经济政策68

所谓“托古改制”的分析研究81

农民大起义和王莽统治的覆灭84

下篇Ⅰ86

一、农业的经济构成和生产发展的情况86

农业的经济构成86

农业生产的发展90

水利事业的发展97

黄河的水患与治理问题100

粮价和地价问题105

二、手工业和商业的经济构成及其发展的情况109

手工业和商业的经济构成109

手工业生产发展的概况116

市制、市籍及其他133

对外贸易发展的概况141

附表:西汉铁官的分布表146

下篇Ⅱ148

三、西汉统治的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概况148

三辅及西南、西北地区的情况150

中部及江淮、江汉区域的情况156

东部地区的情况160

北部地区的情况162

南部地区的情况166

综论172

附一:西域地区的社会经济概况176

附二:匈奴的社会经济情况及与西汉关系的发展变化180

四、租、赋、更与财政的收支管理186

租、赋、更186

征收制度中的重租、倍算、赐复和卖爵193

货币制度的变迁和财政收入的关系200

在新区,对少数民族的征收制度207

财政的管理与收支概况208

漕运及常平仓215

东汉部分217

上篇219

一、东汉王朝的建立和其统治阶级内部的状况219

东汉王朝的建立219

北方边境的稳定224

东汉统治阶级内部的状况231

刘秀稳定其统治阶级内部的政策238

二、少数民族对东汉王朝压榨的激烈反抗和农民起义斗争的逐步高涨245

武陵郡少数民族长期的反抗斗争245

东汉前期对羌人的压榨248

羌人的第一次大起事250

羌人的第二次大起事253

农民起义运动的逐渐高涨255

三、东汉统治阶级内部各种力量的消长变化及相互斗争的逐渐加剧261

明帝、章帝时统治阶级内部力量的变化和窦氏专权262

统治阶级内部力量的继续变化与邓氏专权264

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继续发展与梁氏专权267

世官名儒集团与宦官集团的斗争272

鸿都与太学之争276

四、黄巾大起义和东汉王朝的覆灭279

荆州地区少数民族和汉族人民结合的大起事280

羌人的第三次大起事283

黄巾大起义285

统治阶级内部的大混战289

王莽末、建武初的经济概况293

下篇293

一、东汉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概况293

刘秀的措施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295

东汉的几个人口数字299

江南和西南经济的较快发展303

三辅及凉、并二州的残破308

其他地区的情况研究313

二、农业的经济构成及生产的发展316

农业的经济构成316

农业生产的发展325

黄河的治理与泛滥332

手工业的经济形态335

三、手工业的经济形态和生产的发展335

手工业生产的发展341

四、货币、商业和对外贸易情况349

货币情况349

商业发展的情况353

对外贸易的状况358

五、租赋、收支与财政管理364

征收制度的变化364

庞大的开支374

财政管理机构的变化379

附录一 东汉时西域概况381

附录二 乌桓、鲜卑的社会经济情况384

附录三 东北各民族的社会经济情况38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