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核燃料循环的未来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核燃料循环的未来
  • 李宁,郭奇勋编 著
  • 出版社: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1552780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04页
  • 文件大小:37MB
  • 文件页数:239页
  • 主题词:核燃料-燃料循环-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核燃料循环的未来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核燃料循环的未来——概述、总结和建议1

1.1经济性2

1.2铀资源3

1.3轻水堆3

1.4乏燃料管理4

1.5废物管理5

1.6未来的核燃料循环7

1.7防核扩散11

1.8研发与示范建议12

第2章 制订核燃料循环问题的框架14

2.1核燃料循环考虑因素14

2.2核燃料循环方案17

2.3核燃料循环分析20

2.4核燃料循环问题23

第3章 铀资源25

3.1一些观点25

3.2铀未来成本估计28

3.3模型的不确定性30

3.4铀保护措施32

3.5总结和建议34

附录 铀资源弹性模型36

附3.1方法论36

附3.2成本/消费量关系式的推导40

附3.3成本相关参数θ的概率估计42

附3.4分离功(SWU)要求43

第4章 乏燃料中期储存46

4.1引言46

4.2实现乏燃料储存100年的提议48

4.3乏燃料长期储存的方案49

4.4美国的乏燃料储存50

4.5乏燃料储存的安全52

4.6集中储存设施选址53

4.7结论54

第5章 废物管理56

5.1放射性废物的来源、分类及处置设施57

5.2长寿命放射性废物的地质处置60

5.3核燃料循环和废物管理的整合65

5.4建议67

附录 废物管理69

附5.1废物管理原则69

附5.2废物的产生69

附5.3地质处置库的设计和特点71

附5.4代表性的处置库设计:美国、瑞典和法国74

附5.5美国处置库历史75

附5.6钻孔处理76

第6章 核燃料循环方案分析79

6.1引言79

6.2核燃料循环的主要特点80

6.3分析采用的模型和假设85

6.4核燃料循环选择对基础设施的影响88

6.5对天然铀需求量和成本的影响91

6.6对锕系元素库存的影响94

6.7对处置库容量需求的影响95

6.8敏感性分析:可替代的假设97

6.9结论概要103

第7章 经济性107

7.1引言107

7.2不确定性108

7.3资本成本109

7.4平准化成本109

附录 经济性118

附7.1平准化发电成本的定义118

附7.2各个部分的平准化发电成本123

附7.3实施125

第8章 核燃料循环和防核扩散130

8.1背景131

8.2应对核燃料循环核扩散的制度途径133

8.3应对核燃料循环核扩散的技术手段137

第9章 美国对核能和核废物的态度142

9.1对建造新核电站的支持情况142

9.2对待核废物的态度143

9.3对废物临时储存的态度144

9.4 对全球变暖和核能的态度145

第10章 分析、研究、开发与示范项目方面的建议147

10.1标准和目标147

10.2支持建议的RD&D148

10.3 RD&D的组织机构153

附录A 钍燃料循环方案156

A.1核燃料的可用性157

A.2钚回收159

A.3减少乏燃料中钚的含量160

A.4总结162

附录B 先进技术164

B.1反应堆技术165

B.2核燃料循环技术171

附录C 包覆颗粒燃料高温堆178

C.1潜在市场178

C.2技术简介179

C.3结论181

附录D 核燃料循环方式选择的代际公平183

D.1前言183

D.2可持续发展和代际公平184

D.3可持续发展的道德地位:价值观攸关185

D.4核燃料循环的代际评估186

D.5核燃料循环方式的对比190

D.6环境友好性/公众安全性191

D.7安全防护性192

D.8资源耐用性192

D.9经济可行性193

D.10技术适用性193

D.11结论194

附录E 核燃料循环技术现状197

E.1一次通过式燃料循环技术197

E.2闭式燃料循环技术198

E.3美国核燃料循环20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