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矛盾与对策: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探微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矛盾与对策: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探微
  • 徐可纯著 著
  • 出版社: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1530399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08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21页
  • 主题词: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矛盾与对策: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探微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社会主义从经典到现实1

第一节 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1

一、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之源1

二、两个伟大发现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3

三、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科学构想5

四、经典社会主义的构想是现实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14

五、现实社会主义与经典社会主义的潜在矛盾16

第二节 社会主义从经典到现实22

一、列宁有价值的探索22

二、斯大林模式:现实社会主义实践的第一次挫折26

三、现实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31

第二章 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的奠基者45

第一节 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45

一、马克思、恩格斯认识和把握社会矛盾的方法论原则45

二、列宁、斯大林在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上的探索48

第二节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重大理论突破51

一、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而且充满矛盾52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55

三、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征57

四、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60

五、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64

六、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是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基础66

第三节 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的缺陷68

一、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的缺陷68

二、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缺陷的成因76

第三章 邓小平: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的完善发展90

第一节 社会主义本质论对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的继承和发展90

一、继承发展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及其特点的科学论断90

二、发展了毛泽东的“矛盾动力论”,提出“改革动力论”96

三、立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规律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105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111

一、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111

二、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并确立了“三个有利于”标准113

三、创造性地提出了发展生产力的一系列方法117

第三节 用民主和法制的手段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125

一、新时期关于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界定125

二、以法律为准绳判断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用法制原则处理敌我矛盾126

三、在民主的原则下,以经济、法律等手段处理人民内部矛盾127

第四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的创新发展132

第一节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创新发展132

一、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出发,发展了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132

二、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机制上,提出创新是社会主义发展的不竭动力141

三、坚持无产阶级执政党是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中的能动主体147

第二节 创立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新原则151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三个代表”思想提出的重要依据151

二、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才能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153

三、围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提出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十二大关系160

第三节 对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创新发展162

一、深化了对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重要意义的认识162

二、开拓了正确认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新领域164

三、提出了解决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新方法167

第五章 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72

第一节 传统和谐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73

一、东西方传统的和谐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渊源173

二、传统的和谐思想不能带来真正的社会和谐178

三、马克思提出的真正意义的“和谐社会”179

第二节 小康社会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83

一、小康社会的古今演绎183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小康社会的关系185

第三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内涵191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目标指向上发展了社会主义本质192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价值取向上发展了社会主义本质193

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实现途径上发展了社会主义本质195

第四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197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的社会197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公平正义的社会199

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诚信友爱的社会200

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活力的社会201

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安定有序的社会202

六、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203

第五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206

一.人与经济的和谐发展206

二、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211

三、人与人的和谐发展214

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216

第六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矛盾和问题219

第一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无矛盾的社会219

一、矛盾是永恒存在的219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不意味着建立一个无矛盾的社会223

三、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特殊性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可能225

第二节 现阶段中国社会矛盾的主要表现228

一、现阶段社会矛盾在经济领域的表现228

二、现阶段社会矛盾在政治领域的表现238

三、现阶段中国社会矛盾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表现242

第三节 对现阶段中国社会矛盾的分析247

一、现阶段中国社会矛盾的特点247

二、正确认识现阶段阶级和阶级矛盾的新特点248

三、警惕人民内部矛盾的对抗和激化现象251

四、现阶段中国社会矛盾产生的根源253

第七章 协调利益矛盾 构建和谐社会261

第一节 协调人民内部利益矛盾的基本思路261

一、根本途径:大力发展生产力261

二、根本原则:坚持科学的发展观263

三、价值取向:坚持公平与正义266

四、突出任务: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267

五、制度保证:建立相对均衡的利益分配格局269

六、关键环节:提高领导干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能力270

第二节 深化改革 完善体制 协调经济利益矛盾270

一、深化改革是实现经济利益和谐分配的重要前提271

二、制定科学的政策是实现经济利益和谐分配的重要保证273

三、完善再分配制度是实现经济利益和谐分配的有效途径278

四、保障弱势群体利益是实现经济利益和谐分配的重要措施280

第三节 完善民主和法制 协调政治利益矛盾283

一、民主政治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保障283

二、民主政治建设要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285

三、民主政治建设需要建立健全畅通的利益表达机制288

四、民主政治建设需要不断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290

五、民主政治建设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利益主体的素质291

第四节 协调文化矛盾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292

一、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292

二、现阶段中国文化的特点和面临的困境294

三、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从现实文化向目标文化的迈进298

四、构建现代文化模式:马克思主义领导下的文化统一战线30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