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史 1949-2012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正华,张金才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 ISBN:7515407340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09页
- 文件大小:130MB
- 文件页数:31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史 1949-2012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言1
一、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1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3
三、研究思路和基本构架8
第一章 新中国的建立与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1949—1956)11
第一节 新中国的建立与人民政权的巩固11
一、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与制定《共同纲领》11
二、成立中央人民政府及各级地方政权16
三、巩固新生人民政权20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27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溯源27
二、1954年宪法的制定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29
三、适合中国国情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6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创建37
一、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38
二、人大制度确立后人民政协性质和任务的变化40
三、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特色与优势42
第四节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定44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由来44
二、建国初期的民族识别工作46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47
第二章 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发展道路的初步探索(1956—1966)51
第一节 探索中国自己政治发展道路的良好开端51
一、《论十大关系》的发表52
二、中共八大正确路线的制定54
三、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提出58
四、毛泽东思想的新发展60
第二节 “左”倾错误的发展与纠“左”的努力63
一、整风运动的开展与反右派斗争扩大化63
二、“大跃进”的发动与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兴起68
三、纠正“左”倾错误的努力及其中断72
第三节 国家政治关系的调整79
一、党内关系的调整79
二、党政关系及统一战线工作的调整83
三、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主改革及民族宗教政策的调整88
第四节 政治思想领域“左”倾错误的发展92
一、对国际国内形势的严重估计和重提阶级斗争92
二、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左”的错误的发展95
三、意识形态领域的政治批判98
第三章 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严重曲折(1966—1976)103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对国家社会政治结构的冲击和内乱中稳定局势的努力103
一、以“文化大革命”为形式的政治大革命103
二、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政治设想107
三、政治领导结构的变化和抵制动乱的斗争109
四、解放军、工人宣传队的政治领导和革命委员会的成立113
第二节 政治局势的相对稳定及内在矛盾的积累和发展116
一、九大后“斗、批、改”和一些党政机构的恢复活动116
二、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121
三、纠“左”与批“右”的曲折124
第三节 1975年整顿与“文化大革命”的结束127
一、“批林批孔”运动和江青反革命集团“组阁”图谋的破产127
二、1975年的整顿和挫折130
三、“四五”运动与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胜利133
四、正确认识“文化大革命”错误的性质及其原因137
第四章 拨乱反正与中国政治发展新时期(1976—1982)139
第一节 拨乱反正的展开139
一、揭批“四人帮”和抵制“两个凡是”错误方针139
二、初步纠正冤假错案和政治生活逐步恢复正常145
三、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150
第二节 国家政治生活在改革开放中步入正轨156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56
二、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和坚持159
三、冤假错案的平反和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161
四、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完成169
第五章 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1982—1992)172
第一节 制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纲领和初步展开政治体制改革172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纲领的制定173
二、政治体制改革任务的提出175
三、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的废除177
四、转变政府职能的改革181
五、撤社建乡与村民自治的兴起183
第二节 推进民主和法制建设185
一、三大政治制度的坚持与完善185
二、1982年宪法的修订实施与法制建设的新成就189
三、“一国两制”和爱国统一战线的新发展195
第三节 进一步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和维护政局稳定200
一、进一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201
二、1989年政治风波的平息205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开辟208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继续发展(1992—2002)212
第一节 南方谈话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推动212
一、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发表212
二、南方谈话对中共十四大的指导意义217
三、中共十五大的召开与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222
第二节 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224
一、提出党的建设的总目标和总任务224
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执政水平226
三、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作风建设227
四、增强和扩大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及群众基础231
五、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33
第三节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235
一、三大政治制度继续健全和完善236
二、城乡基层民主不断扩大238
三、人权事业不断推进241
四、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持续推进242
五、政治体制改革迈出新步伐244
六、祖国统一大业取得重大进展245
第四节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继续加强249
一、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提出及实施249
二、1993年、1999年宪法修正案及其意义253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形成259
第七章 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2002—2012)263
第一节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263
一、提出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263
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266
三、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268
第二节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271
一、完善和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71
二、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274
三、尊重和保障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276
四、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279
第三节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迈出新步伐283
一、形成并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84
二、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285
三、完善人权的司法保障289
第四节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292
一、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292
二、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295
三、加强依法行政和制度建设297
结语301
主要参考文献305
后记308
热门推荐
- 505481.html
- 1501686.html
- 3146343.html
- 2459554.html
- 3080436.html
- 1092500.html
- 541524.html
- 266676.html
- 1376890.html
- 3702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26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011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801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066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19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515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270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027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986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32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