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诉讼主体诚信论 以民事诉讼诚信原则立法为中心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唐东楚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 ISBN:9787511210104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28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240页
- 主题词:诉讼-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诉讼主体诚信论 以民事诉讼诚信原则立法为中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
2.研究思路和方法5
3.本书的结构安排9
第1章 诉讼主体诚信的界定与特性14
1.1诉讼主体诚信的界定14
1.1.1“诚信”的中外语词含义14
1.1.2诚信与信任的关系22
1.1.3诉讼主体诚信的概念与内涵28
1.2诉讼主体诚信的“三性”33
1.2.1主体性33
1.2.2场域性43
1.2.3程序规范性47
第2章 诉讼主体诚信的立法与诚信原则法典化50
2.1诉讼主体诚信的“反面排除”式立法50
2.1.1排除滥用诉讼权利51
2.1.2排除诉讼欺诈56
2.1.3排除违背诉讼契约57
2.1.4排除不实陈述和反言58
2.2作为法律基本原则的诚信原则59
2.3民诉法理念上和条款中的诚信原则66
2.3.1理念上的诚信原则66
2.3.2条款中的诚信原则68
2.4我国民诉诚信原则法典化的论争72
2.4.1肯定论和普适论72
2.4.2质疑论和慎行论74
2.4.3论争的评析76
第3章 争讼主体(当事人)诚信81
3.1当事人的“对抗”与“合作”81
3.1.1当事人主义的过头之处82
3.1.2协动型民事诉讼的兴起83
3.2诚信原则与当事人诉讼利益的衡平86
3.2.1诉讼利益的可衡平性86
3.2.2诚信原则对当事人诉讼利益的衡平88
3.3诚信原则与当事人诉讼行为的规制91
3.3.1禁止滥用诉讼权利92
3.3.2真实(诚实)义务98
3.4当事人诚信的现实困境105
3.4.1我国当事人诚信的主体性缺失105
3.4.2当事人主义在我国的“瘦子减肥”111
第4章 审判主体(法院和法官)诚信116
4.1法官诚信的职业伦理性116
4.1.1法官诚信与否的前提预设117
4.1.2法官诚信与审判职业主义118
4.2诚信审判的程序制约122
4.2.1自由裁量权与成文法的局限122
4.2.2诚信原则与法官手中的衡平器126
4.2.3诚信裁量的程序“硬制约”129
4.3法官不诚信的救济134
4.3.1法官不诚信在民事诉讼本案中的程序救济135
4.3.2“审判审判者”在民事诉讼本案中的不可行性139
4.4法官诚信的现实困境142
4.4.1被信任者何以值得信任142
4.4.2法官诚信的不能承受之“重”144
第5章 协助主体(律师和其他诉讼参与人)诚信149
5.1诉讼代理人诚信149
5.1.1公民代理人诚信149
5.1.2律师(代理人)诚信151
5.2证人、鉴定人、翻译人、记录人诚信154
5.2.1证人、鉴定人、翻译人、记录人义务的一般描述154
5.2.2客观真实义务161
5.2.3宣誓对诚信的保证163
5.2.4证人、鉴定人、翻译人、记录人诚信的现实困境165
5.3律师诚信的现实困境166
5.3.1社会对律师需求的“表”与“里”166
5.3.2律师诚信的不能承受之“轻”171
第6章 监督主体(检察院和检察官)诚信174
6.1检察机关对法律适用的信任保证174
6.1.1检察院监督抑或检察员监督174
6.1.2司法公信力的维护与修补177
6.2检察机关的民事抗诉监督诚信179
6.3检察官诚信的现实困境182
第7章 我国诉讼主体诚信的理念重塑与法典化规制186
7.1我国诉讼主体诚信的理念重塑186
7.1.1诉讼主体诚信的“主体性”186
7.1.2现代民事诉讼的协同性与合作性187
7.1.3诚信原则法律条款适用主体的有限性191
7.1.4诉讼主体诚信的职业伦理性195
7.2我国诉讼主体诚信的法典化规制196
7.2.1诉讼主体诚信法典化规制的立法体例借鉴196
7.2.2诚信原则作为民诉法基本原则立法的取舍202
7.2.3争讼主体(当事人)诚信的法典化规制208
7.2.4审判主体(法院和法官)诚信的法典化规制211
7.2.5协助主体(律师和其他诉讼参与人)诚信的法典化规制215
7.2.6监督主体(检察院和检察官)诚信的法典化规制216
7.2.7法律职业共同体诚信的“系统法”规制217
结论220
主要参考文献224
热门推荐
- 3061562.html
- 3561710.html
- 1229157.html
- 2811915.html
- 1224481.html
- 1789028.html
- 1552634.html
- 1908804.html
- 2904681.html
- 4768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891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356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391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894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313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056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11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678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122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88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