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宋明理学心性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蔡方鹿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巴蜀书社
- ISBN:9787807523628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95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420页
- 主题词:理学-研究-宋代;理学-研究-明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宋明理学心性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 宋明理学心性论的思想渊源2
二 心性的界说9
三 心性一元说与心性二元说15
四 心气二元说21
五 心性体用说23
六 心性善恶说28
七 宋明理学心性论的特征32
八 宋明理学心性论的时代意义38
第一章 北宋理学心性论47
概说47
第一节 邵雍的“心为太极”论50
一 先天心法51
二 “心为太极”54
三 “性之在物之谓理”55
第二节 张载“心能尽性”的思想57
一 “性乃气所固有”58
二 心之诸义65
三 “心能尽性”67
四 对佛教心性论的批判及其意义70
第三节 程颢、程颐的“性即理”论及心性一元说74
一 “性即理”论75
二 心说85
三 心性一元说90
四 二程对佛教心性论的批判与吸取92
五 程颢、程颐心性论的异同95
第二章 南宋理学心性论105
概说105
第一节 胡宏心以成性的思想110
一 天地由性而立111
二 “心维天下之理”114
三 心以成性117
四 批佛心性论120
第二节 朱熹的“心统性情”论123
一 心论124
二 性论137
三 “心统性情”论144
四 朱熹“心统性情”论的历史地位152
第三节 张栻心为万物之主宰和心主性情的思想165
一 心为万物之主宰165
二 万有根于性170
三 心性关系说175
四 张栻与朱陆心性论之比较177
第四节 朱熹与张栻的中和之辩181
一 辩论的由来181
二 关于已发与未发183
三 关于察识与涵养187
第五节 陆九渊心性一物的思想192
一 “吾心即是宇宙”193
二 “心即理”198
三 心性一物201
四 朱陆心性论的区别204
第六节 杨简心性自然,不动于意的思想208
一 “道心即意念不动之心”208
二 心性为一212
第七节 陈亮、叶适对理学心性论的批评215
一 陈亮对理学心性论的批评215
二 叶适对理学心性论的针砭218
第三章 元代理学心性论221
概说221
第一节 许衡心性有别的思想222
一 心具众理应万事223
二 “虚是本然之性”225
三 心性有别228
第二节 刘因的心、理无间说230
一 “性无不统,心无不宰”230
二 心生成万物231
三 心、理无间232
第三节 吴澄性为主宰而备具一心的思想233
一 性为形质血气之主宰234
二 心有体用237
三 心与性240
四 扩大心学范围241
第四章 明代理学心性论246
概说246
第一节 陈献章“天地我立,万化我出”的心学思想251
一 “静中坐养出个端倪”251
二 “宇宙在我”253
三 “致虚之所以立本”253
四 “道在我矣”255
五 “以自然为宗”256
第二节 湛若水性为心之生理的思想及其心气二元说258
一 心气二元说259
二 “随处体认天理”263
三 心之生理为性266
第三节 王守仁“心即性”的心性一元说273
一 心之本体即良知274
二 泛性论思想体系280
三 “心即性”287
四 王守仁心性论的时代意义290
第四节 王守仁、湛若水心学思想之异同及对明代心学的影响296
一 王、湛心学之同297
二 王、湛心学之异300
三 王、湛心学思想异同对明代心学的影响304
第五节 罗钦顺心本于气和性为阴阳之理的思想311
一 心本于气311
二 性为阴阳之理314
三 性体心用318
四 对黄宗羲评语的辨析321
第六节 王廷相心缘外而起和性乃气之生理的思想324
一 心缘外而起325
二 性乃气之生理330
三 性的属性333
四 对以往性论的总结338
第七节 吴廷翰“气以成性”和心生于性的思想341
一 “气以成性”342
二 性的属性规定346
三 心生于性347
四 对佛教、陆王、朱熹心性论的批评349
第八节 李贽的童心说及其对理学的批判352
一 自然人性论与童心说353
二 以童心反理学358
第九节 刘宗周性因心而有的思想361
一 虚生灵觉为心362
二 “生而有此理之谓性”367
三 “性因心而名”371
附录 李退溪对朱子心性论的继承和发展377
主要参考文献386
后记391
新版后记394
热门推荐
- 1581503.html
- 2219661.html
- 1109865.html
- 843234.html
- 419431.html
- 1843509.html
- 3754950.html
- 2227296.html
- 10411.html
- 30662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466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520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60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298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286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896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757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884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360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53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