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制度经济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新制度经济学
  • 胡乐明,刘刚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ISBN:9787501789504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65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81页
  • 主题词:新制度经济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新制度经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 1

第一节 新制度经济学的由来1

一、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渊源1

二、新制度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7

第二节 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9

一、制度的含义9

二、制度的构成10

三、制度的作用12

故事:复杂的经济系统的例证13

第三节 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15

一、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15

二、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17

第四节 新制度经济学的主要内容21

一、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分支21

二、本书的内容安排22

第一章 产权 24

第一节 产权的含义24

一、外部性与财产权利问题24

二、产权的含义27

第二节 产权的结构与分割30

一、产权的结构30

二、产权的分割32

三、产权的限制和弱化34

案例:排队的价格41

第三节 产权的起源43

一、稀缺性是产权产生的基本前提44

二、潜在的利益是产权产生的基本动力45

三、产权的形成机制47

第二章 交易与交易费用 51

第一节 交易51

一、交易的含义51

二、交易的维度55

三、交易的分类57

四、交易是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59

第二节 交易费用60

一、交易费用的不同界定60

二、影响交易费用的因素67

小故事:按斤卖的国宝级金锭70

三、交易费用的度量72

四、正交易费用下的制度分析75

第三章 产权安排 77

第一节 产权的类型与效率比较78

一、产权界定的效率标准78

二、产权的类型86

第二节 科斯定理与产权的界定93

一、科斯定理93

二、公共物品与公共领域101

三、政府在产权界定中的作用108

第四章 契约理论 112

第一节 交易—契约—治理结构112

一、契约的含义112

二、契约是交易的架构114

三、契约的类型116

四、治理结构117

五、交易、契约和治理结构的匹配119

第二节 完全契约理论121

一、完全契约与“可证实”121

二、“委托—代理”问题124

三、“委托—代理”问题的类型125

四、“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模型128

第三节 不完全契约理论138

一、不可证实与不完全契约138

二、不完全契约的交易费用理论139

三、不完全契约的新产权理论144

第五章 企业的性质 148

第一节 企业与市场148

一、企业与企业的类型148

二、新古典经济学及其他学者的企业理论150

三、企业的性质与交易费用153

第二节 团队生产与契约之网157

一、团队生产158

二、契约之网164

三、专用性投资、准租金和相互依赖性170

第三节 纵向一体化理论178

一、纵向一体化及其类型178

二、技术决定论179

三、交易费用与专用性资产180

第六章 公司治理 183

第一节 委托—代理问题184

一、企业制度的变迁184

二、企业内的委托—代理问题188

第二节 激励与约束问题192

一、监督者的激励与约束193

二、激励与风险分摊问题196

第三节 资本结构与控制权200

一、M—M定理200

二、资本结构与激励问题202

三、资本结构的示意功能204

四、资本结构与控制权206

第四节 市场竞争的压力207

一、经理人市场208

二、产品市场209

三、资本市场210

第七章 国家 213

第一节 国家的起源214

一、国家和国家的起源214

二、社会契约论216

三、暴力掠夺论220

四、新制度经济学对国家起源问题的分析224

五、总结:国家起源的动力和过程226

第二节 国家的性质和作用232

一、国家的契约和掠夺性质232

二、国家模型与暴力分配论233

三、诺思悖论239

四、竞争、交易费用与国家机构的效率242

第三节 国家、产权与意识形态249

一、国家与意识形态249

二、国家与产权252

第四节 政治市场与公共选择254

一、政治市场255

二、公共选择256

三、代议制256

四、唐斯假说257

第五节 国际社会的“国家”258

一、没有“权威第三方”的国际规则258

二、国际政治交易及其“治理结构”259

三、大国与霸权262

第八章 法律 265

第一节 法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265

一、不同学科关于法律的认识265

二、“法经济学”的形成268

三、法经济学的流派273

第二节 法律的经济逻辑:部门法280

一、基本的方法论281

二、财产法的经济分析285

三、合同法的经济解释286

四、侵权行为法的经济逻辑288

五、法律制度的经济本质:一个总结291

第九章 制度变迁理论 293

第一节 制度起源293

一、合作起源说294

二、交易费用说294

第二节 制度变迁的分析框架295

一、什么是制度变迁295

二、制度的均衡与非均衡296

三、制度的需求与供给297

第三节 制度变迁的主体302

一、制度变迁主体的存在性问题302

二、制度变迁的主体303

三、结论304

第四节 制度变迁的动因和方式305

一、制度变迁的动因305

二、渐进式变迁与激进式变迁306

三、诱致性变迁和强制性变迁308

四、需求诱致型变迁和供给主导型变迁313

第五节 制度变迁的过程314

一、制度变迁的一般过程314

二、制度变迁的时滞314

三、路径依赖问题315

第十章 新经济史观 318

第一节 新经济史学的兴起318

一、以经济学方法研究历史319

二、新经济史学的特点320

第二节 西方社会的兴衰322

一、经济增长的制度因素322

二、诺思的解释323

第三节 具体历史制度的新考察327

一、奴隶制的效率与消亡327

二、庄园制的争议332

三、反垄断是否合理334

第四节 具体历史事件的新解释337

一、圈地运动与农业革命337

二、铁路贡献的大小339

第五节 两个中国命题340

一、“李约瑟之谜”341

二、合作社为何解体346

参考文献 351

热门推荐